浅谈北宋瓦舍勾栏的创设意义

2023-01-18 14:34曹宁宁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收藏与投资 2022年12期
关键词:阶层场所市民

曹宁宁(延安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一、瓦舍出现的背景

宋朝商品经济较为发达,文化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省开封市)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大型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舍应运而生。瓦舍的存在是宋代一个比较独特的文化现象,对北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瓦舍勾栏的含义及其特征

(一)瓦舍勾栏的名称由来

瓦舍又称瓦子、瓦肆、瓦市,来源于隋唐时期的城市“戏场”。隋唐时期由于坊市制度的限制,戏场多设在寺庙之中,而宋朝坊市制度改革,瓦舍的设置场所大大增多。勾栏又叫构栏、钩栏、游棚,简称棚,常设置于瓦舍中,专指瓦舍里设置的专供不同艺人演出的场所。《梦粱录》卷十九中说:“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不知起于何时。”[1]虽不知瓦舍到底兴起于何时,但瓦舍由于商品经济极度繁荣,百戏活动场所又易聚易散,故而出现的新型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二)瓦舍勾栏的特征

1.数量众多且大小不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至北宋中后期,瓦舍已遍布东京城大街小巷。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提到的就有新门瓦子、桑家瓦子、朱家桥瓦子、里瓦子等大小五十余座,而在瓦舍中,每座勾栏的大小也都不一致,其中莲花棚、牡丹棚都是可容纳数千人的大型瓦舍。“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2]在临安,每个瓦舍的勾栏数量要少一些。《西湖繁盛录》记载:“惟北瓦大,有勾栏一十三座。”[3]

2.建筑形制精美

作为宋代重要的文化现象,瓦舍的建筑形态也有其特征。柴泽俊先生曾对宋朝舞台的屋顶有过具体描述:“屋顶式样是舞台形式的重要装饰部分。从史料和墓葬雕刻中考察,多为歇山和十字歇山两种。屋顶结构,于槫枋之上铺钉圆椽一层,檐头别飞椽,满布望板、灰泥背,然后覆盖筒坂布瓦。正脊两端设鸱吻,下置垂脊、戗脊、岔脊,脊下端皆有兽饰,翼角伸出部分设有套兽。脊兽质地,墓葬雕刻中砖质布灰色镂刻而成,遗址和遗迹中多有琉璃残片,盖为黄绿色琉璃剪边。墓葬中舞台、瓦顶脊饰吻兽保存完好,就中山花向前者,排山沟滴、曲脊、博风、悬鱼、惹草等装饰构件雕造尤精,为研究宋、金舞台建筑屋顶形式提供了可靠资料,也大大弥补了实物的不足。”[4]由此可知,作为戏台使用的瓦舍在屋顶的形态上确有独特之处,其造型精美、风格独特。

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瓦舍

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酒楼

3.场地设置合理,与观众关系融洽

瓦舍创立之后,艺人便以勾栏为固定的场地进行表演。因是商业演出,所以演出的场所都会用栏杆或者板材固定起来,故而称为勾栏。勾栏中设一戏台,戏台高出地面许多且三面朝向观众,方便观众观看表演。戏台后部分,叫作“戏房”,供演员作上台前的准备;演员上下场的地方,也就是戏房出入口处,叫作“鬼门道”或者“古门”。戏台正上方则悬挂着帐额,神帧则悬挂在戏台正上方,目的是将前后台隔开。戏台正对面是“神楼”,“神楼”两侧也设有“腰棚”。此二建筑物均加顶盖,以遮风避雨。戏台、神楼与腰棚之间,有空旷的场地,供观众站着或坐着观看表演。艺人以瓦舍演出作为固有的谋生手段,有从事乐舞、戏谑的艺人,也有以说书、杂耍为业的艺人。各色的行业呈现出多样化、专业化的特点;再加上瓦舍之中商品买卖兴盛,更呈现出瓦舍的商业化特点。

作为时代产物的瓦舍,其规模之大、分布之广、专业化强、丰富多元,令人赞叹。瓦舍不仅为民间艺人提供了舞台,促使民间艺术向成熟的方向发展,更因其演出内容贴近百姓生活,不仅满足了市民阶级对于精神文化方面需求,更丰富了城市文化生活,表现出宋朝商业的生机向荣。

三、瓦舍勾栏的形成背景

瓦舍是文艺演出的场所,观众即来即走,有很大的随意性,这一场所到底形成于何时,确切年代已经无法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北宋中期的东京,瓦舍已经发展起来了,具体原因如下。

(一)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北宋虽没有实现完全的统一,但统治期间的内部政治环境相对稳定,农业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景象;手工业方面,瓷器、丝织品的不断发展,远销海外;交通条件的便利等,极大地促进了商业的发展繁荣,一些大的市镇不断发展成为重要的工商业中心,农民与市场、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交流变得频繁。经济的发展、财富的增长、商业化意识日渐深入人心,使得居民不仅在物质生活上得到满足,更追求精神的享受,娱乐场所不再被视为城市的点缀,而是人们放松娱乐的重要场所。在此种情况之下,瓦舍应运而生。

(二)坊市制瓦解、市民阶层壮大

宋以前实行坊市分离制度,即居民区与商业区泾渭分明,政府不仅设置专门的官员对市进行管理,且对商业活动范围有很大的限制,只能在固定的范围内进行。宋朝虽以重文轻武为国策,但仍然颁布了一系列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措施,商业和商人群体的不断扩大发展,使得以往的坊市制已无法适应经济的持续发展,“二纪以来,不闻街鼓之声”[5]。“街鼓”声作为坊市制的象征,开市闭市均须以鼓声的响落为通报。在北宋中叶,已然听不到街鼓之声了,商业区和居民区交织,坊市制度被打破,这一变化又反过来促进了商业的发展,集市逐渐发展成辐射全城的商品交易市场,城区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数量急剧增加,以商业精神为核心的城市意识逐渐觉醒,市民阶层开始兴起。瓦舍这一贴近市井生活、供平民娱乐的场所恰恰满足了市民阶级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三)民俗文化发展

由于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坊市制度的瓦解,北宋进入一个市井治游的民俗阶段,民俗行业向着纵深方向发展,汴京等大城市市井通俗文化活动繁荣,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之下,百戏曲艺的成长有了合适的土壤。

四、瓦舍勾栏的作用及意义

(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北宋建立之初,统治者奉行农商并重政策,鼓励商业发展,商人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高,以商为末的社会风气逐渐淡化。在宽松的社会环境之下,瓦舍不仅没有被视为不合时宜,反而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不断发展壮大。一方面,瓦舍促进了个体经济发展,“小张四郎,一世只在北瓦,占一座勾栏说话,不曾去别瓦作场”[3]。小张四郎只以固定场所经营,向房主租取用地之后通过交付租金进行表演来维生。此不是小张四郎一人之模式,更是瓦舍中大多数表演者的现状,大体和现在的个体经营相类似,具备了简单的租赁关系,双方凭借契约或是合同履行各自的责任义务,这些正是商业繁荣之下的表现。

另一方面,瓦舍所带来的不单是对个人生计的维持,更带动了社会整体的物质消费。实力雄厚的商人在瓦舍附近开设各类商店谋取利益。如《咸淳临安志》的《瓦子》条中提到的“熙春楼”[6]。熙春楼便是南瓦的酒楼,既为南来北往的商人提供了一个歇脚的去处,在一定程度上又为瓦舍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客流量,促进了社会整体的发展。在北宋,像“熙春楼”一样的酒楼在瓦舍中数不胜数,茶楼酒肆、百货杂店,其营业性质相似,所起作用自然相同,共同促进了北宋社会的经济繁荣。

(二)市民阶层兴起

宋朝以重文轻武为国策,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地位尤高,宋朝商业的繁荣,使得知识分子也开始涉身于经济领域。如此情况下,宋朝首次出现了工商税高于农业税的现象。经济基础的变化,促使国家的阶层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市民阶层开始慢慢兴起并逐渐发展壮大,其中不乏曾自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士人,也有曾世代务农的农民。市民群体虽各有不同,但主体人群仍是半脱离农业的,从时间和经济上来讲,市民更具有优势。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瓦舍恰恰迎合了市民阶层的需求。市民群体的产生促进了瓦舍的繁荣,瓦舍进一步刺激市民阶层的壮大。二者的相互作用使得北宋的社会环境发生了积极的变化。瓦舍作品多反映底层大众的生活之艰,紧贴现实,符合市民阶层的审美,人们的自我独立意识明显增强,不再单纯地局限在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中艰难度日,而是更加追求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以获得更好的生活。这一现象产生的最主要原因便是市民队伍的扩大,而瓦舍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市民文化繁荣

瓦舍由官府经营,是商业繁荣的产物,且瓦舍中的表演形式多元,专业性极强,如杂剧、小说、傀儡戏、影戏、说唱、杂技、武术等,艺人们个体收入多少凭借自身精湛的表演。故为了获得最大盈利,个体只能不断创新生产艺术作品来吸引市民消费。商业性的竞争,使剧目、内容的需求随之增加,于是读书人与艺人的合作则日益紧密,且出现了专门编剧的组织“书会”,使得北宋文化活跃,逐渐打破了长期以来文艺作品陈年老调的格局,迎来了我国民族戏剧形式的全面繁荣阶段,丰富了市民阶级的文化生活。宋代以后,宋词和戏曲在文化的舞台上也占据了优势地位,为元曲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五、结语

作为宋代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瓦舍的兴起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其是在宋朝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城镇规模日益扩大、市民阶层发展壮大的背景下出现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反过来瓦舍又成为宋朝商品经济繁荣的标志之一。宋朝形成了鲜明的瓦舍文化特征,促进了市民阶层及市民文化的繁荣,此即创设瓦舍的重大文化意义。

猜你喜欢
阶层场所市民
黄永峰:追梦互联网新蓝海 彰显新阶层新担当
当“非遗”遇上“新阶层”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远离不良场所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大众富裕阶层如何理财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International Volunteers for G20 Summit in Hangz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