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TPACK影响因素分析

2023-01-18 07:45白钟男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48期
关键词:学科信息化内容

冀 彤 白钟男

(1.潍坊数字文创经济研究院 山东潍坊 261000;2.韩国又石大学教育及文化信息开发系 韩国全州 55338)

一、绪论:研究的必要性及目的

“国之大计,教育为本”,而教育的优质与否,关键取决于能否创建专业教师队伍。2018年10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明确指出,在“网络+教育”时代,以各种途径建设优秀师资队伍,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1]教师TPACK专业素养是“互联网+教育”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TPACK涵盖了建立卓越教师所需的各种指标参数。TPACK框架在2005年被科勒(Koehler)和米什拉(Mishra)提出,后经李美凤和李艺两位学者在2008年首次引入国内。[2]近几年,各位学者对TPACK的研究热度逐渐升温,国内和国外的研究都呈现白热化趋势,主要对TPACK的构成要素做了丰富的研究。TPACK框架强调在运用信息技术的学科教学中需注重学科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作用及功效,以及思考技术方式和技术理念对它们所产生的反向作用,同时强调了CK、TK、PK在整体上呈现出均衡性和统一性。

二、TPACK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被译为“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在本研究中,TPACK的含义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TPACK包含TK、PK和CK三个核心要素,PCK、TPK、TCK和TPACK四个附和要素(如图1)。狭义的TPACK是七个维度中的一个维度,是TK、PK和CK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种新的知识。TPACK是教师“如何利用技术来帮助学生学习某指定主题的知识”[3],是“教师运用技术进行有效教学的知识基础”[4]。

图1

从狭义上说,是由技术知识、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三者重叠作为核心要素的TPACK,是“一种涌现于学科内容、教学法和技术之间的相互影响的认识,是一种专家级教师在教学时会随时运用到的知识形式”。因此为了将二者进行区分,在很多研究中的TPACK是指广义上的TPACK,而在各个维度的分析中,TPACK是狭义上的。

(一)技术知识(TK:Technological Knowledge)

因为技术在不断发展,所以如果容易定义技术知识,它可能会过时。但这可以说是一种有效运用技术工具或资源的特定思维方法,在TPACK模型中,技术知识已接近技术的有用用途。技术知识需要对技术有足够的了解,以将技术应用于实际工作并持续适应变化。

(二)教学知识(PK:Pedagogical Knowledge)

教学知识是指对教学方法、实践和过程的深入了解,包括教育目标、价值观和目的,并应用于学生的学习、班级管理、教学设计和学生评估。具有深厚教学知识的老师了解学生如何构建知识并掌握技术,以及学生如何养成学习的正向态度和习惯。为了提高教师的高水平教学知识,需要有对学习的认知,对社会、发展理论的理解,以及将其应用于课堂的能力。

(三)内容知识(CK:Content Knowledge)

内容知识是指教师对教学科目的知识。它涵盖了概念、理论、思想、组织框架、对证据的知识、知识的接近和实际等方面,根据不同的领域表现出不同的面貌。如果教师的内容知识不到位,可能会引发提供错误信息等问题,但仅凭内容知识本身,还不能成为完全的知识。

(四)教学内容知识(PCK: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教学内容知识与舒尔曼(1986)提出的教育知识概念相一致,[5]并依赖于教学特定内容所必需的教学知识。这是一个主题知识根据教学过程而变化的概念,它包括教学、学习、教育课程、评价和记录等核心任务。在内容知识教学中,重要的是要结合各种基于内容的知识,学生的先验知识、教学策略和思维的灵活性是非常重要的。

(五)技术内容知识(TCK:Technol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技术内容知识是对技术和学习内容之间相互影响或相互限制的关系的理解。教师不仅应该能够深入理解学科的内容,而且还可以理解在应用于特定技术时内容将如何变化。此外,有必要了解哪种技术最适合学习主题内容,以及技术和内容如何相互影响和改变。

(六)技术教学知识(TP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Knowledge)

技术教学知识是指特定的技术以特定的方式使用时,教与学如何变化的知识。要想培养这种能力,必须理解技术的能力和局限性以及特定功能在何种背景下需要等。技术教学知识之所以如此突出,是因为大多数软件项目都不是出于教育目的而设计的。教师应能够发展其为教育目的进行反思的能力,而不必仅使用现有的固定功能。因此,对于技术教学知识,教师必须能够对技术的使用进行渐进和创造性的探索。

(七)技术教学内容知识(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

TPACK是所有这些组件的核心,可以看作是对通过上述所有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发生的事情的理解。TPACK是有效的技术教学基础。这包括理解技术的使用、理解使用技术以建构主义的方式教授课堂内容的教学方法、使学习困难的因素以及技术如何帮助学生面对问题。它包括对已知知识如何开发新的认识论或加强已知知识如何使用的理解等。

科勒(Koehler)和米什拉(Mishra)对TPACK中各知识元素的描述

表1 TPACK各知识元素

三、中国教师TPACK影响因素

教师技术与实践的结合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学者们从性别、职称、教龄、学校所在位置、教师的教学态度、信念、能力、自我效能感等不同角度对教师TPACK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和分析。[5]在人口学变量方面,国内外的学者就性别、年龄和年级三个变量与职前教师TPACK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董艳等国内学者的研究表明,不同性别、年龄、年级对TPACK有显著性影响。但是,以上的研究是在将教学法确定为有意义学习的情况下开展的,其研究结论对于一般意义上的职前教师TPACK发展是否有效还需进一步验证。[6]龙鑫认为男性教师在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上整体应用水平高于女性教师。[7]周璇等认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整合度越来越高,对教师TPACK整体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8]张建欣认为幼儿园信息化水平、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幼儿园教师工作满意度极其显著正向影响着幼儿园教师TPACK专业素养。[9]王红艳等认为TPACK与教师职业认同存在显著正相关。[10]郑晨舒认为将影响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总结为知、行、情、境四方面,知、行、情、境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自我效能感。[11]思琴图亚认为影响教师TPACK能力发展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1.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态度和认识不足。2.各高校教师发展与培训工作的实施不到位。[12]张龙强认为教师的TPACK与教师态度因素、信息化教学环境及条件因素、信息化教学环境氛围因素、教育技术培训因素有关。[13]王赛丽认为教师TPACK与技术接受度、自我效能感有关。[14]

四、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主要存在以下状况或问题:第一,在TPACK水平上,技术知识及与技术知识相整合形成的复合知识水平相对其他维度知识并无优势;第二,在教学实践中,学科教学缺少信息技术整合于具体学科教学的范式;第三,对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方面,基础性较为突出但还是欠缺一定的学科针对性;第四,在教学资源方面,我们可以满足普通教学和办公的需要,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要想将其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第五,主观意识层面,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教学的意识较为薄弱,总体上对于这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高;第六,信息化教学环境氛围层面,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气息极为浓厚,但具体学科领域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教学的氛围不够高。

五、提升策略

教师TPACK的后期发展和提高策略,即有效的技术教学和学科教学的融合模式;强调教学技术培训的学科适用性;优化教学资源的配置和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六、结论

本文通过对中国教师TPACK的影响因素分析,认为TPACK对于提高中国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也为中国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促进中国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教育改革的规范化进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TPACK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它需要教师不断地用新的知识和技术来完善自己,不断地在知识和技术上寻求创新与发展,不断地将知识、技术与教学相结合,不断地提高TPACK知识和教学技巧。教师的角色由原来的“课堂讲解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督导者,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积极探索。切实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七、建议

学校应理性审视本校教师TPACK能力发展所面临的不足和原因,做好统筹规划,积极应对本校在信息化教学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深入第一线,解决教师实际存在的问题,稳步推进教师从信息化教学改革的适应期过渡到融合期,最终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教育文化新常态。随着教师TPACK水平的逐步提升,教师需求和影响教师TPACK能力提升的各种因素的比重也会有所变化。因此,各高校管理部门要从微观角度上分析其根本原因,动态跟进教师的TPACK能力和知识结构的变化,并适时地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实施策略。

猜你喜欢
学科信息化内容
【学科新书导览】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月“睹”教育信息化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超学科”来啦
主要内容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