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 树
(信阳师范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爱尔兰有着悠久的风笛文化传统,其萌生于公元5世纪前、繁荣于中世纪。至当代,风笛是爱尔兰人引以为傲的民族精神的标识。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风笛文化在曲折中传承发展。作为文化承载物的风笛,也经历了从嘴吹风笛①(Bagpipe)到田园风笛(Pastoral)再到尤铃风笛(Uilleann Pipe)的演变。目前学界对爱尔兰风笛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为数不多的研究成果中,学者们较多关注尤铃风笛的制作、传播以及尤铃音乐的特征,而对18世纪之前流行的风笛则很少涉及。回溯爱尔兰风笛的渊源,我们无法得到一条完整、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于是,践行着“百闻不如一见”的原则,本人多次前往爱尔兰、苏格兰、英格兰从事田野采风工作,搜集了大量的文字和音响资料,内容涉及爱尔兰传统音乐和风笛的历史、文化,风笛手的传记,以及多种类风笛演奏活动资料等。基于对大量史料记载的梳理与分析,并结合从古代文物的考古图像中获得的相关信息,以及对多位风笛手和爱尔兰传统音乐学者的访谈,本文从历时性的角度出发,以时间为线索,通过梳理风笛这件乐器在不同历史语境中产生的流变,探索风笛文化在爱尔兰的渊源。
风笛出现在爱尔兰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基督教传入前,居住在爱尔兰的古凯尔特人有举行塔拉山祭祀活动的习俗,风笛是该仪式中最重要的乐器。由于缺乏翔实的史料记载,无法准确得知风笛于何时在爱尔兰诞生,但结合学界关于风笛起源的追溯——风笛属于古凯尔特人或古罗马人的文化产物[1]5,推测可知:一是公元5世纪前爱尔兰已萌生了风笛文化。二是该时期风笛的雏形已进化完善,它的形制构造包含风袋、一根嘴吹管、一根旋律管。具有存储气体功能的风袋的出现,使得该时期的风笛与双管类乐器形成了本质的差别。三是明确了风袋的使用方法,即通过含在嘴里的吹管为风袋输送气体,将风袋挟在腋下,利用胳膊肘的挤压为旋律管输送气流。四是风笛在该时期可用于宴会娱乐、仪式活动和行军打仗。
进入中世纪,爱尔兰使用的风笛是在上述早期风笛基础上不断进化而成的嘴吹风笛。发展至18世纪,该风笛由一个风袋、一根嘴吹管、一根旋律管,以及两根持续音管构成,这种形制构造与当代常见的苏格兰高地风笛十分相似。在长达十几个世纪的历史长河中,嘴吹风笛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间阶段。
公元432年,一位名叫圣帕特里克的传教士为爱尔兰带来了基督教和罗马文化,爱尔兰由此进入有文字书写的历史时期。通过日益丰富的史料可以得知,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嘴吹风笛曾使用的名称、形制构造的变革,以及在不同场合所承担的功能各不相同。公元7世纪,风笛首次以文字的形式被记录留存于爱尔兰的第一部古代法律《布雷顿法》中。律文载:对派帕演奏者(Pipairedha)或者库什勒演奏者(Cuisleannach)造成人身伤害所需要支付补偿的金额标准[2]3。上述文献中的派帕指的是风笛,库什勒指的是竖吹笛。在中世纪,风笛并没有统一的名称,文献资料使用的爱尔兰语Pib、Piob、Piopai、Piomhala(均源自中世纪的拉丁语Pipa)和英语Pipe、Bag-pipe、Bagpipe均指该时期的风笛。在另有一份11世纪的手抄本中记载:在公元722年的一场战争中,逝去了一位最优秀的、擅长演奏风笛和小号的音乐家[3]23。
从这几处文献可知:一是中世纪早期,风笛文化已融入爱尔兰人的生活,演奏风笛成为一种并非个别人从事的职业。二是从名称上来看,风笛与其他乐器已经有了明显的区分。因为在此之前风笛并没有专属的名称,库什勒这个词既可指代风笛也可指代竖吹笛。三是风笛除了用于民间音乐活动,还是重要的作战乐器,它和小号一样用于行军打仗,具有鼓舞士气、威慑敌人的作用。
中世纪的后几百年,风笛文化经历了历史性的转折,迎来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从形制构造来看,中世纪早期,风笛保持着最初的样式——由风袋、嘴吹管和旋律管组成;到了13世纪,在此基础上添加了第1根持续音管;到了15世纪,添加了第2根持续管,并保持着风袋、嘴吹管、一根旋律管和两根持续音管的形制构造沿用至18世纪。从社会功用来看,风笛被广泛地用于在室外表演的民间音乐活动中,成为爱尔兰最流行的民间乐器之一。同时,教堂建筑中曾出现大量雕刻着演奏风笛的天使和动物,暗示着风笛与教堂音乐文化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虽然这段时期并未留下大量的乐器实物为后人带来直观的展示,但是通过将民间留存的文学作品、石板或木板的雕刻物以及相关的手抄本绘图等结合在一起,可以清晰地勾勒出风笛文化在该时期的传承与发展。
1.风笛与民间音乐文化的关系
随着公元11至12世纪活跃在民间的游吟诗人的兴起,风笛被视为游吟诗人文化的一部分,与民间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的三一学院图书馆中保存着一本成书于公元1079年的文学作品《卡曼》诗集(Carman),该书中记载着许多与乐器相关的信息,是对风笛进行考证的重要线索。比如,在一场描绘娱乐活动盛况的诗中提及:这场活动所使用的乐器有竖琴、号角,音乐家有风笛手(Piper)和提姆潘琴手(Tiompaig)[4]3。这里提及的音乐家指的就是在中世纪时期深深扎根于爱尔兰各阶层人民生活中的游吟诗人,风笛、竖琴和拥有八根弦的弓弦乐器提姆潘是他们最喜爱的乐器。又如,在一场关于祭祀仪式的诗中提及:一位男性巫师(诗中同时也将其描述为音乐家)所使用的乐器为风笛(Bag-pipe)和竖琴。该诗不仅明确了风笛的另一重要使用场合——丧葬仪式,而且详细地记载着风笛的风袋是由动物皮制成[4]6。另外,在一份以拉丁文记录的基督教教徒传记中亦提到:爱尔兰莱尔郡国王于公元 1167年逝世,他的葬礼伴随着哭丧的歌声以及风笛声和号角声[3]36。
除了上述文字史料,该时期大量的手抄本绘图和雕刻物不仅描绘了风笛的使用场合,而且展示了风笛的构造和吹奏情景。比如,一幅创作于14世纪早期的手绘图描绘着游吟诗人(Bagpipe-palyer)时而跳舞、时而演奏的情景。从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出风笛由一个被置于腋下的风袋、一根嘴吹管、一根开口成喇叭状的旋律管和一根置于肩上的持续音管组成。(如图1[5]38所示)
图1 游吟诗人演奏风笛
2.风笛与教堂音乐文化的关系
自从圣帕特里克带领爱尔兰人皈依天主教后,爱尔兰便一直以其虔诚的宗教信仰闻名于世。在中世纪初期,爱尔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凯尔特圣咏,风笛作为圣咏歌曲中的伴奏乐器运用于教堂音乐[6]31。到了中世纪晚期,随着世俗音乐的盛行,在弥撒活动中产生一种在教堂外举行的宗教仪式,并诞生了在从一个教堂到另一个教堂的室外游行中表演宗教剧的习俗,表演者由民间艺人担任,使用风笛为戏剧伴奏,这种室外的宗教仪式活动也传到了爱尔兰。由于宗教剧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世俗化,因此并没有作为礼拜音乐的一部分留下详细的乐谱和文字记载,关于伴奏乐器风笛的记录亦十分匮乏,但教堂建筑内的装饰性雕刻物和窗花却向后人展示风笛存在的痕迹,并留下关于风笛形制构造和演奏方式的宝贵史料。例如,多尼格尔教堂附近出土的一樽雕刻于16世纪的石雕像,刻的是一位正在吹奏风笛的动物(如图2[7]12所示)。从这个石雕像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辨别出风笛的构造与十三四世纪相比,从一根持续音管增添至两根持续音管。
图2 吹奏风笛的动物
从12世纪起,爱尔兰与英格兰、苏格兰错综复杂的政治关系和密切的交往,在英格兰、苏格兰的教堂中也出现了许多天使以及猴子、兔子、猪、熊等动物演奏风笛的石雕像、木雕像。通过借鉴这些史料,可以更清楚地了解风笛在当时教堂音乐中的使用情况。比如,始建于公元1112年、扩建于公元1375年的英国埃克塞特大教堂内有12个壁龛,每个壁龛上都雕刻着一位演奏乐器的天使(如图3[3]36所示)。图中左起第2位为吹奏风笛的天使。
图3 吹奏风笛的天使
重建于1358年的苏格兰梅尔罗斯大教堂(Melrose Abbey)亦有一樽石雕像。这是苏格兰现存最早的与风笛相关的实物类史料(如图4[8]30所示)。
图4 吹奏风笛的动物
此外,风笛由于拥有持续音管,其音色响亮,能够在夜色中指引作战,并达到鼓舞气势、团结士兵的作用,其一直延续着作为一种作战乐器在战争中使用的习俗。有史料载:1297年爱尔兰步兵团(Kerne)在战争中使用风笛作为作战乐器,其奏出的声音响彻云霄[9]77。
进入16世纪后,风笛在形制上延续着一个风袋、一根嘴吹管、一根旋律管、两根持续音管的构造,但风笛所承担的社会功用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民间音乐活动中,风笛的使用从兴盛逐渐走向衰落,而在行军打仗中,风笛依然是最受欢迎的作战乐器,承担着军队的召集号和冲锋号的使命。
该时期大量关于风笛的史料记载,都与其在战争中的使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爱尔兰的风笛被统一命名为战争风笛(War-pipe)。比如,一份留存于英格兰桑德赫斯特的1575年的官方资料,曾详细地记录了爱尔兰步兵团在战争中使用风笛的习俗。该文献载:爱尔兰兵团攻击了英格兰设在阿尔马(Armagh)的军营,在这场战争中,步兵团的领军者是演奏战争风笛和军鼓的乐手。该兵团共有一位风笛手、两位鼓手、一位旗手[4]26。比如,约翰·德里克作于1582年的绘画《爱尔兰之景》,描绘的就是作战中的爱尔兰步兵团,领军人物为演奏战争风笛的乐手(如图5[4]33所示)。到17世纪詹姆斯统治爱尔兰时期,随着军队规模的扩大,每个兵团至少拥有14位风笛手、65位鼓手、5位小号手。特别是1690年爆发的博因河战役,由大量爱尔兰士兵加入的队伍在战争中吹奏风笛,既鼓舞了士气,也震慑着敌人,给威廉三世的军队带来了不小的打击。
图5 约翰·德里克的绘画《爱尔兰之景》
那么,是何种原因促使风笛的社会功用在16世纪后产生如此变化?风笛的衰落是否意味着风笛文化在爱尔兰人的生活中就此消失了呢?
通过对中世纪以来历史语境的考查,笔者认为这种变化与英格兰对爱尔兰实行的殖民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虽自1171年起英格兰就开始了对爱尔兰的殖民统治,但诺曼底王朝和金雀花王朝的英王们忙于自己国内的纷争,对爱尔兰的统治仅停留在得到各邦王的口头效忠。1542年起,为了完全“驯服”爱尔兰,英王采取了新的政策进行暴力殖民统治。除了大量输入移民、推行残酷法案和发动血腥镇压外,他们认为风笛是属于爱尔兰的声音,具有号召人们团结起来反抗斗争的魔力,也会消减那些生活在爱尔兰的英格兰人骨子里的“英国绅士气质”,使他们成为被爱尔兰人同化的殖民者。于是,一方面,英格兰从都铎王朝起,颁布大量法令来遏制爱尔兰人的文化渗透,禁止音乐家们在日常生活中演奏风笛,也不允许移民者雇养爱尔兰音乐家。风笛失去在民间音乐中的合法地位,其发展必然受到严重的制约。另一方面,英格兰又强迫爱尔兰风笛手必须加入雇佣军军乐团,成为英格兰平定内战以及对外作战的先锋力量,若爱尔兰风笛手拒绝加入则会被处以酷刑。于是,风笛在军队中依然保持着一定的发展势头,一直到18世纪,才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战争风笛的离场并非意味着风笛文化在爱尔兰人生活中的消逝。纵观十几个世纪以来,风笛演奏的音乐一直回荡在爱尔兰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它丰富着人们的娱乐生活、也寄托着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它团结着爱尔兰人奋勇杀敌的士气、也传递着天主教徒虔诚的宗教信仰。可以说,风笛在爱尔兰人心中不仅仅是一件乐器,更是他们抒怀寄情之物。虽然16至17世纪战争风笛在民间音乐活动中逐渐衰落,但人们对于风笛音乐的情怀却无法割舍。恪守着固有习俗的爱尔兰人,在欧洲日益世俗化的古典音乐的影响下,对18世纪传入的新型风箱风笛即田园风笛给予了极大的热情。短短几十年间,爱尔兰人不断对田园风笛进行革新,最终于19世纪20年代将其发展为最具爱尔兰特色的传统乐器——尤铃风笛,并替代了嘴吹风笛,成为爱尔兰风笛文化的传承者。
尤铃风笛是一种音色柔和,适合在室内坐着演奏的风箱风笛。上文论述的战争风笛是一种音色嘹亮、适合在室外站着演奏的嘴吹风笛。笔者曾困惑于这两种形制构造、乐器音色、演奏方法均有很大差异性的风笛之间经历了怎样的演变之路。通过对风笛制作者的访谈,笔者发现18世纪从欧洲传入的田园风笛(Pastoral)可谓尤铃风笛的前身,它的出现为二者之间的演变搭起一座桥梁。
田园风笛属于18世纪新兴的风箱风笛,也称为新式风笛(New Bagpipe),最早源自法国的慕塞特风笛(Musette)。田园风笛与先前流行的嘴吹风笛之间的不同体现在:一是使用一对风箱作为供气装置,为风袋提供源源不断的气流,代替古老的嘴吹形式。风箱的供气原理源自古罗马时期沿用至今的管风琴,使用的装置是用皮革缝在一起的两个小型木板,固定在腰间和胳膊上。与嘴吹风笛相比,使用风箱增加了演奏的难度,但能为风笛提供更为稳定的气流和干燥的气体,避免嘴吹时呼出的气体湿度过大使旋律管中的簧片受损、影响风笛的音质。二是田园风笛为站着演奏的室内乐器,其旋律管内部大致为圆锥形②,末端不再呈大喇叭状,但依然为开放型端口。管上各音孔的直径缩小,更适合手指的演奏,也可通过手指按压半个音孔奏出1至2个半音的变化。三是旋律管的末端添加了一小段附加管,使旋律管的整体尺寸增长1/3,演奏音域增至2个八度。同时,附加管上有一个音管,通过调整附加管的位置可为旋律管调音[10]。四是早期的田园风笛拥有两根持续音管,分别为低音管(Bass Drone)和中音管(Tenor Drone)。到了1743年,根据《田园风笛或新式风笛大全》一书记载:田园风笛增至3根持续音管。具有上述构造的田园风笛能奏出响亮但不嘹亮的声音,即适合在室内独奏,又能与巴洛克时期盛行的小提琴、古钢琴、长笛和双簧管组成音色相融的合奏乐队(田园风笛的旋律管构造如图6[11]所示)。
图6 田园风笛旋律管
田园风笛最初被广泛运用于巴洛克时期的古典音乐。该时期的音乐对旋律的低音声部有着浓厚的兴趣,强调旋律中低音的持续性和浓度。田园风笛的持续音管能奏出独立的高音、中音和低音声部,源源不断地贯穿于整个音乐中,旋律管能奏出位于低声部上方的比较华丽且富于装饰性的高音声部,这种独特的音响效果自然得到古典作曲家们的青睐。同时,该时期的音乐强调情感的表达,乐器被赋予不同的象征意义——田园风笛被认为是牧羊人的歌声,具有浓浓的乡村气息。于是,为凸显音乐的世俗化与大众化,古典作曲家们使用风笛来演奏民众熟知的曲调,抑或用其他乐器模仿风笛的声音,营造乡村或牧民的生活场景。
正是由于这一使用习俗,促使田园风笛随着古典音乐来到爱尔兰,迎合着人们对即将缺失的风笛文化的传承。1728年,一部由英国作曲家佩普什(Johann Pepusch)和脚本作家约翰·盖伊(John Gay)创作的讲述社会底层人物生活的民谣歌剧《乞丐歌剧》(Beggar’s Opera)在爱尔兰上演。为使音乐尽可能地贴近剧中小人物的真实生活,作曲家采用了69首来自英格兰、爱尔兰、苏格兰流行的民谣、“街头小调”和舞曲曲调,并使用田园风笛来演奏这些曲调,暗示乡村的生活场景。正是这部歌剧首次将田园风笛带到爱尔兰公众的眼前,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有资料载:《乞丐歌剧》在都柏林创下6周上演40场的记录……田园风笛为居于城市的古典音乐听众们增添了异域风情[11]。出版商们还将剧中脍炙人口的歌曲汇编成册大量发行,掀起民谣歌手传唱剧中歌曲并使用田园风笛伴奏的热潮(如图7[11]所示)。
18世纪的爱尔兰正处于英格兰的暴力殖民统治之下,这样一部淋漓尽致地揭露了隐藏在英格兰社会中的各种虚伪和丑恶之象的《乞丐歌剧》,无疑正是处于底层社会的爱尔兰人对英格兰殖民统治的讽刺和控诉,而民谣歌手的歌声和田园风笛的笛声就是他们表述抗议的武器。在这一特殊时期到来的田园风笛迅速成为音乐家和乐器制造者们的新宠儿,迎来其在爱尔兰的黄金发展期,为此后尤铃风笛的诞生奠定基础。
图7 《乞丐歌剧》在爱尔兰的演出场景
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爱尔兰人并不满足于田园风笛现有的构造和音色,自1728年到1820年间,爱尔兰人不断地对田园风笛进行革新,以适应追求更加个性化、情感化的音乐风格和艺术审美。可以说,除了延续着田园风笛风箱鼓风的发声原理外,爱尔兰人对风笛的旋律管进行了全方位的改进,并创新性地添加了和弦管,最终形成风笛家族里结构最复杂、最具表现力的尤铃风笛。
尤铃风笛的全面革新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旋律管。旋律管不再由笛管+附加管两部分组成,仅有1根开有8个音孔的笛管,音域范围可达2个八度。旋律管的末端依旧为开放型端口,但风笛手从站式演奏变为坐式演奏。使用这种演奏姿势能将旋律管的末端垂直置于腿之上,使其成为闭合的笛管,若配合手指按住笛管上的全部音孔,能使旋律管停止发声。正是由于旋律管的这一改变,尤铃既能奏出其特有的断奏音响效果,还能通过爆破音(Popping)技法奏出重音的音响效果。二是持续音管。保持着三根持续音管的构造,但将最长的低音持续音管设计成U型构造,方便尺寸较长的低音管在演奏时能全部放置于腿上。三是添加和弦管。和弦管的设计源自穆塞特风笛的启发,该乐器拥有两根可同时演奏的旋律管。虽然持续音管的出现已使尤铃演奏的音乐具有多声部的音乐特性,但每个持续音管只能奏出一个固定不变的乐音,无法为旋律管奏出的高声部带来富有流动性的伴奏声部。因此,爱尔兰人于1780年为尤铃风笛添加了一根与旋律管较低音域范围相近的和弦管——高音和弦管(Tenor Regulator),管上的音孔分别装有可控制音孔闭合的音键,用手掌根部按压按键即可奏出相对应的乐音,类似于第2根可演奏简单旋律的旋律管。此外,管的末端为封闭端口,只有当音键被按下和弦管才会发出声音,使得和弦管能同旋律管一样奏出断奏的音响效果。至1820年,又相继添加了具有相同功能、但音域范围较低的中音和弦管与低音和弦管。3根和弦管可同时发声,奏出具有不同色彩的和声音程或由3个音组成的非三度叠置关系的和弦,至此标志着尤铃完成了全面的革新(如图8[12]11所示)。该图中①为风袋、②为风箱、④-⑥为持续音管、⑦-⑨为和弦管、⑩为旋律管。
图8 尤铃风笛结构图
革新后的尤铃风笛不仅能同时演奏旋律声部与伴奏声部,而且旋律声部能表现音色和力度的变化,伴奏声部具有丰富的和声色彩和多变的节奏律动。如此细腻的情感表达,使得尤铃风笛成为18至19世纪爱尔兰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中最受欢迎的乐器,其具体表现如下。
一方面,继《乞丐歌剧》后,爱尔兰的古典音乐家们延续着对风笛乐器的情有独钟,创作了大量由尤铃风笛演奏的音乐。例如,1783年上演的喜歌剧《一个贫穷的士兵》(The Poor Soldier)③使用尤铃风笛为剧中由爱尔兰“小调”改编的二重唱《离开我的视线》(Out of my sight)伴奏。1791年上演的芭蕾舞哑剧《奥斯卡和马尔维纳》(Oscar and Malvina)④,其中的序曲由尤铃担任主旋律,竖琴为其伴奏。这部芭蕾舞哑剧在都柏林、科克、利默里克等城市以及英国、德国、美国都受到极大的欢迎。音乐家们不仅将尤铃风笛作为声乐或舞蹈的伴奏乐器,而且将其发展为一件在面向公众的舞台上(如歌剧院、音乐厅)演奏的独奏乐器。1788年,在一场公开的音乐会中,风笛手丹尼斯·考特尼(Denis Courtney)以独奏的形式向听众们展示了这件乐器美妙的音色和他卓越的演奏技巧,由此开启尤铃在古典音乐中的独奏表演形式[13]21。
另一方面,尤铃风笛依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极大的功用,是婚丧嫁娶、节日仪式、社交娱乐等民间活动中最常使用的乐器。比如,一位于1751年来到爱尔兰的旅行者曾如此描述:每个村庄都有一名风笛手,在夜幕降临的傍晚,村子里年轻的男女们都会聚集在一起,伴着风笛声欢快地跳舞。这种社交活动使大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结识新的朋友[14]152。又如,一位于1776-1779年到访爱尔兰的英国地理学家曾记录:舞蹈是生活在爱尔兰底层社会的人们最喜爱的社交活动,舞蹈家们常常以巡游演出的形式活跃在乡村,为他们伴奏的是演奏风笛或小提琴的盲人音乐家[6]57。
尤铃风笛的盛行持续到1860年左右。19世纪中叶“土豆大饥荒”灾害带来的经济危机和英国对爱尔兰长期暴力殖民统治带来的动荡政局,使音乐的生存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尤铃风笛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风笛文化也随之凋敝。
尤铃风笛的衰落是否再次意味着爱尔兰的风笛文化重新面临消亡的困境?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将尤铃风笛的发展置于当下的文化语境中,审视其所传承的风笛文化之于现当代爱尔兰的意义。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是爱尔兰由失去主权走向独立的时期。面对英国统治者在政治与经济上的统治和盘剥、对民族形象的肆意扭曲和大力打压,爱尔兰的文学和艺术领域提出“去英国化”和建构“爱尔兰性”的主张——从文化上去除英国的影响,通过复兴古代文化遗产,实现民族身份的建构。作为爱尔兰人智慧结晶的尤铃风笛,因传承着古老的风笛文化和英勇不屈的民族精神,自然被视为既能够代表本民族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又具有高度爱尔兰根性特征的艺术形式。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尤铃风笛由农村向城市开启全国范围内的复兴之路。风笛音乐再次回响在爱尔兰这片土地上,它不仅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娱乐消遣,更重要的是通过笛声唤醒人们从精神上回到过去的时代,再现英雄战士们奋勇抗击外敌入侵的历史场景,凝聚着人们反殖民统治的坚定信念和决心。由此可见,风笛文化的再次复兴代表的是一个民族的觉醒,体现的是爱尔兰人通过寻求文化根源以实现对自身文化的修复和重构。
进入20世纪末,政治独立的爱尔兰在经济上也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为尤铃的传承发展营造了更为良好的生存环境。虽说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代,许多国家的传统音乐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衰落的困境。但在爱尔兰这样一个将传统音乐视为民族精神之灵魂的国度,尤铃风笛不仅没有衰落,反而在身处次文化的地位中,因其蕴含的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根性特征,而被打造为国家层面之于世界的文化展示,广泛地应用于民间音乐、流行音乐、电影音乐,发挥着音乐的政治、经济、文化功用。尤铃所承载的爱尔兰风笛文化借助现代多元化的传播媒介和完善的传播模式,开启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在文化一体化的当代凸显出爱尔兰文化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风笛是爱尔兰传统音乐中的瑰宝。自公元5世纪起,它便在宫廷宴会、宗教祭祀、行军打仗中占据着一席之地。虽然该时期使用的风笛仅由风袋、嘴吹管、一根旋律管构成,但风笛的出现印证着爱尔兰拥有辉煌的、可以与古罗马相媲美的早期文明。进入中世纪,风笛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发挥着多种历史功用。它不仅仅是游吟诗人最喜爱的乐器,用于节日仪式、娱乐庆典、婚丧嫁娶等各类民间活动中,还与宗教音乐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风笛因其响亮的音色,更是行军打仗中必不可少的作战乐器。风笛的形制在保持着上述原构造的基础上,于13至15世纪相继增添了两根持续音管,被正式命名为战争风笛。风笛在中世纪就形成了深厚的演奏传统,它在爱尔兰人心中不仅仅是一件乐器,更是人们寄托思念、凝聚力量、传递信念的寄怀抒情之物。18世纪,战争风笛被迫退出历史舞台,恪守在固有习俗的爱尔兰人将风笛文化传统寄托于外来的田园风笛之上,几十年间不断对其革新,创造出独特的尤铃风笛。风笛不仅重现于民间音乐活动,而且在古典音乐的舞台上大放光彩。从战争风笛到尤铃风笛的演变,代表着富有创造力的爱尔兰人在困境中对本民族文化的坚守和对外来文化的同化。自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风笛再次经历了从消亡到复兴。在这段特殊的历史语境中,风笛被赋予了更多的政治意义和社会功用,它因其具有的“爱尔兰性”,被塑造为反殖民统治、重塑民族形象的利器。风笛的复兴代表的是一个民族的觉醒,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全球一体化的21世纪,风笛被视为爱尔兰国家形象的标识,开启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传播。风笛的再次盛行为爱尔兰人带来了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实现着爱尔兰人在文化趋同的当代,对民族身份的建构。
注释:
① 爱尔兰在18世纪前使用的是嘴吹形式的风笛,文献资料中对应的英文为Pipe、Bag-pipe、Bagpipe,为突出该形式风笛与田园风笛、尤铃风笛在形制构造上的典型区别,笔者将其统称为嘴吹风笛。
② 旋律管内径尺寸在簧片处约为4毫米,在底端增至13或14毫米。
③ 该歌剧由约翰·奥基弗(John O’Keeffe)创作。这段二重唱的旋律被音乐家摩尔(Moore)收集在其编撰的《爱尔兰旋律》(Irish Melodies)一书中。
④ 该舞剧由舞蹈家詹姆斯·拜恩(James Byrn)根据中世纪著名的“奥西安”英雄史诗而创作,作曲家威廉·里夫(William Reeve)为舞剧创作序曲,1791年首演时由考特尼担任序曲音乐的风笛演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