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邢静静 浙江骨伤医院
王奶奶70多岁了,买菜、做饭、跳广场舞样样在行。前几天不小心摔了一跤,做了手术。手术很顺利,王奶奶精神、胃口恢复得都不错。术后第三天,医生让她起来活动活动,教她锻炼,奶奶的头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太痛了,我可动不起来。”医生、护士还有王奶奶家人都搞不明白,平时精干的奶奶,怎么突然失能了呢?这到底是什么回事呢?经过多学科会诊后,医生怀疑王奶奶得了恐动症。
1990年,国外学者古里提出了恐动症的概念,是指患者把对疼痛的感知觉夸大,疼痛信念灾难化,从而对疼痛或伤害过度恐惧,并将注意力转移到疼痛刺激上,导致其关注范围局限,疼痛敏感性增加;同时对运动产生抵触心理,回避甚至避免活动,是一种因为疼痛而产生对活动非理性、过度恐惧的心理行为。随着对运动的恐惧感增强,不少患者陷入“疼痛→灾难性思维→恐惧→回避→运动功能减退→疼痛”的恶性循环。
恐动症在慢性疼痛患者中发病率较高,但是临床中像王奶奶这样的例子也不少。恐动症可改变患者对身体运动的认知和行为,出现像王奶奶这样“失能”的现象。患者因疼痛而恐惧运动,导致康复锻炼不及时、不到位,进而影响出院准备情况和手术效果,出院后会出现术后并发症、肌肉萎缩、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因为畏惧功能康复锻炼及日常活动,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甚至会导致废用综合征及更高水平的能力丧失,如功能性残疾。
疼痛程度、患者的自我效能是主要影响因素,“身体会说话”的传统观念也是次要影响因素,三者共同作用,未能及时干预,最终形成抑郁和灾难化认知,进而出现恐动症。
一般情况下,患者受到疼痛刺激时会做出两种反应,正向情绪的患者会产生积极反应,将疼痛视为正常的生理反应,努力克服疼痛所产生的不适而坚持功能锻炼;而负性情绪的患者会将疼痛感知扩大化,即当运动出现疼痛时,把功能锻炼视为加重疼痛的潜在威胁,同时将注意力集中在疼痛刺激上,导致其疼痛敏感性增加,从而对功能锻炼产生抵触甚至逃避心理,最终出现恐动症。恐惧—回避信念越强,恐动程度就越高。
恐动症患病人群其实并不少。那究竟如何判断有没有罹患恐动症呢,用评分表来测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