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姗姗 梁子琪
江苏同里“走三桥”的习俗约略滥觞于清乾隆中期,是一种祈免灾咎、表达祝愿的民间习俗。该习俗既是同里古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淳朴民风的真情流露。但在当今社会,“走三桥”民俗文化仍然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诸多困境。本文在了解同里“走三桥”民俗文化的存续状况、形成条件以及当代价值的基础上,着力探索同里“走三桥”民俗文化的重建之路。并通过搜集资料、学习参考民俗文化创新的成功案例,对同里“走三桥”民俗文化创新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以期突破当下阻碍传承发扬同里“走三桥”民俗文化的桎梏。
1 江苏同里“走三桥”民俗文化的存续状况
“走百病”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耗磨日习俗,约在唐代与其他多种习俗相混合,形成了度厄、逐疫、祛病、求子等多种内涵,北方多称作度百厄、游百病、散百病,南方多称为走桥、走三桥[1]。明清时期,文献中出现了对“走三桥”的记述,陆伸在《走三桥词》中写道:“细娘分付后庭鸡,不到天明莫浪啼。走徧三桥灯已落,却嫌罗袜污春泥。”清代顾禄《清嘉录·走三桥》也曾载:“元夕,妇女相率宵行,以却疾病,必历三桥而止,谓之‘走三桥。[2]”同里的走三桥约略滥觞于清代乾隆中期,具体年代难以考证。“走三桥”在江苏同里一带又称“游安”“走百病”“走月亮”,是一种祈免灾咎、表达祝愿的民间习俗。旧时的同里“走三桥”习俗被应用于各种喜事中:镇上结婚的人家,娶親队伍要抬着花轿走三桥;过六十六岁生日的寿星,生日当天吃过午饭要走三桥;婴儿满月,也要由母亲抱在怀里走三桥。
后来随着同里“走三桥”文化的发展延续,“走三桥”的表现形式变得更加丰富,文化内涵也在岁月的打磨中愈加深厚:
(1)“走三桥”的民俗仪式已经不仅限于婚嫁、生日、满月等喜事,“三桥”也不仅仅指同里古镇的“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如今无论是祈求事业兴旺、祈求平安健康、祈求学有所成,还是祈求容貌倩丽,人们都会在桥上走走来寄托自己的心愿。
(2)如今“走三桥”成为了江苏同里的一项全民性社会习俗,并随着近年来同里旅游资源的深入挖掘,尤其是在2011年同里“走三桥”民俗被列为第四批吴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之后,更多的外地游客也特意赶来体验“走三桥”文化,身临其境地领悟别样的江南文化、抒发自己对至亲至爱之人的美好祝愿。
2 同里“走三桥”民俗文化形成的自然条件与人文基础
2.1 同里“走三桥”民俗文化形成的自然条件
“走三桥”这一习俗能够在江苏同里兴起,与此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密不可分。水是同里的命脉,中国著名古建筑园林艺术学家陈从周先生就曾评论道“同里以水名,无水无同里。”江苏同里被五个湖泊环抱,构成了“家家连水,户户通船”错落有致的自然结构。“有水之处必有桥”,同里约有49座桥,这些桥不仅是同里文化的骨架和标志,也是形成同里“走三桥”民俗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2.2 同里“走三桥”民俗文化形成的人文基础
东汉以降,江南经济大为发展,且“修庠序之教,设婚姻之礼……邦俗从化”,文化节节攀升[3]。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北方人口向南方迁徙,江南经济逐渐兴盛,丰厚的物质土壤孕育出了江南独有的水乡文化,也孕育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文人。
同里古镇始建于宋代,是底蕴深厚的中国水乡文化古镇,至今仍具“醇正水乡,旧时江南”的美誉。一方面,水乡居民有着传统的“桥梁崇拜”[4]。由于桥梁建设具有危险性,古人认为建造桥梁是对自然的一种冒犯和冲撞,故在建桥过程中人们会进行祈福、祭拜等活动,使桥梁在人们心中多了一层“灵性”,多了一层“普渡众生、祛灾祈福”的特殊意义。因此桥不止在现实中起着利民渡涉、连接河川两岸的功能——同时在精神文化层面,也在村民的精神生活中发挥着联结的作用。另一方面,同里人世代注重教育,文化氛围浓厚。人文荟萃,有如叶茵、朱鹤龄等同里籍文人墨客;科名兴盛,自宋淳祐四年至清末,先后出状元一名、进士四十二名、文武举人九十余名。而“桥”与“朝”字音相近,因此使得“走桥”又多了一层“求取功名”的意蕴[4]。
3 江苏同里“走三桥”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传承发展同里“走三桥”民俗文化,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具有历史文化意义。首先,民俗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下的;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既是历史积淀的反映,也是现实生活的需要[5]。同里“走三桥”的习俗流传至今已有三百余年,是同里民俗文化深厚的的历史沉淀,也是同里人民的情感维系。其次,“同里“走三桥”的民俗体现了同里独有的精神文化特质,也是被同里人民所认同的区域性文化。“走三桥”的文化价值在于,它能够通过办喜事、相约祈福等普遍存在于同里人民生活中的形式,把当地民众聚集起来,使之共同参与到同一个文化仪式中来、处于彼此认同的文化氛围之中。
4 江苏同里“走三桥”民俗文化传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民俗旅游能将自然文化、人文景观、民众的生产生活、传统现代等结合起来,反映着民俗区域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彩的生活情趣,古朴性与承传性并存[6]。同里古镇作为我国的5A级风景区、江南六大古镇之一,有着“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景色,有着江南古典园林等古建筑群,其中又以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退思园”闻名四海,发展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如果说退思园是同里的一张物质文化遗产名片,那么“走三桥”的民俗也可以成为同里古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片。但研究表明,居民和游客都对“走三桥”这一同里传统习俗感知度较高,尤其当地居民熟稔于心,但游客的感知度略低于当地游客,主要原因是游客大部分是听导游介绍过,但没有亲自看到走三桥的场景[7]。由此可见,“走三桥”在同里文化旅游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大部分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对于“走三桥”的了解仅限于听到的介绍,尚未形成文化宣传力度大、对游客吸引力强的文化体验形式,因此“走三桥”的经济价值亟待进一步地发掘,仍保留着巨大的文旅发展潜力。
5 同里“走三桥”民俗文化的传承与重建之路
5.1 推进“走三桥”民俗与当地及江南地域文化的融合发展
5.1.1 “走三桥”与同里当地特产、特色文化的融合
同里古镇拥有十分优质的旅游资源。在开发方式的选择上,同里古镇采取了“非空心化”的开发方式,古镇居民仍然保留着他们原有的生活状态,最大限度地保留古镇现有的环境[8]。既能让游客体味同里的水乡美景,又保留了特色文化与烟火气息,这为“走三桥”民俗文化与当地保留的特色文化的融合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优势。除了“走三桥”以外,同里还有“打莲箱”的习俗,同样被应用于喜庆场合与节庆之中;在新年初一到初五时,同里人民还会赶到古镇西南的“南观”支点罗汉来祈求四季平安,兼有水上祈福、放河灯等仪式;同里特色美食状元蹄背后也有一段佳话:相传宋淳佑年间同里状元魏汝贤爱好红烧蹄,清光绪时,退思园主人任兰生仰慕魏状元因此聘名厨制作了状元蹄。后来来此的游客慕名品尝状元蹄,也有讨“金榜题名”的好彩头之意。虽然这些同里的特色文化以及特产与“走三桥”的民俗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背后祈福辟邪、求取功名、追求美好生活的文化心理是一致的。在此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可以将其他的特产、特色文化加入到“走三桥”的仪式中来,丰富“走三桥”民俗的表现形式,以此吸引更多旅客。
5.1.2 促进江南不同区域“走三桥”民俗文化的融合发展
“走三橋”是吴地旧俗,流行于长江以南地区,其中不同地区的“走三桥”具体习俗之间稍有差别:例如,苏州三塘习俗中的“三桥”是指“斟酌桥”“望山桥”和“绣花桥”;而在浙江庆元,有着为纪念屈原、驱鬼辟邪在端午节走桥的习俗;另有很多地区在元宵节和正月十六走桥。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避灾、祈子、求福”始终是贯穿于所有“走三桥”民俗的主旨。这一文化意蕴的相合以及地理条件的相近,给予江南地区“走三桥”民俗文化融合发展以可行性。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联动,如打造江南“走三桥”民俗文化科普类兼文旅类的公众号、微博平台,初步实现江南不同地区民俗文化发展信息的共享互通,其中可以介绍江南不同地区各自的“走三桥”民俗文化特色,在线下联合开展活动时可以相互借鉴,在同一节假日举办“走三桥”民俗文化体验活动,并在保留各自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共同点的延伸。
5.2“走三桥”民俗文化与学校教育相互促进
学校教育是民俗文化更新、延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手段,是环环相扣的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一环[9]。“走三桥”民俗文化走进校园,以言传身教、口耳相传的方式,在新一代青少年中寻求文化认同与精神共鸣。让民俗文化融入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中,让新生代在有意或无意之中接纳、传承民俗文化。同时,在学校开设“走三桥”民俗文化相关的课程、组织民俗文化相关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民俗文化的熏陶,也可以丰富课程的内容与形式。具体还可以采用“走三桥”主题写作征集、主题文化创意征集等方式,来激励学生进行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尤其是苏州以及周边江南区域的学校,可以利用地缘优势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去亲身体验“走三桥”习俗的独特魅力。
5.3 实现“走三桥”民俗在文化旅游中的形式内容创新
5.3.1 提高游客在“走三桥”民俗文化中的参与度
相对于听导游对“走三桥”民俗文化的介绍,显然观看实景演出、亲身参与“走三桥”的民俗仪式对游客更具有吸引力,也能带给游客更加印象深刻的文化体验。首先,可以利用导游讲解或者宣传栏展览等方式,先使游客们了解“走三桥”民俗的文化,当游客们了解了“走三桥”拥有的美好意蕴之后,更能够欣然加入到文化体验的队伍中;其次,可以在“走三桥”活动体验的桥旁设置许愿池、许愿树等,并赠送游客“走三桥”的纪念品,让游客在体验后同时获得旅游过程中精神与物质上的满足。此外,还可以增加与“走三桥”相关的竞赛、游戏任务、答题猜谜的形式来吸引游客,并给予优惠、积分兑换等奖励,更容易让游客在和互动中获得成就感。
5.3.2 为“走三桥”民俗文化注入新兴元素
要让民俗文化在传承中发展创新,在保留其原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同时迎合当下人们的审美趣味,还需要为其注入新兴元素。如今穿汉服、玩“剧本杀”等成为了年轻人们所追捧的娱乐消遣方式,许多景点发现了这些消费热点,将其融入到了文化旅游中:如故宫博物院推出了“故宫十二时辰”实景沉浸式剧本杀,颐和园推出了引导游客游玩解谜的《颐和迷案》小程序等。目前的同里古镇的旅游发展模式仍以民宿、餐饮、购物为主,因此发掘当下游客的消费热点,可以进一步促进同里的文旅创新,更能够达到促进经济发展以及文化传播的目的。同里生活化的场景、“三桥”、南园茶社、崇本堂、罗星洲等景点,都承担着不同文化功能,具备着开发新型旅游模式不可多得的优势。将“走三桥”的民俗文化融入到新颖而不失文化底蕴的剧本故事之中,通过游客们的亲身体验,让“走三桥”民俗文化真正“活”起来、“火”起来。
5.3.3 打造“走三桥”民俗文创产品及周边
文创产品可以成为物质形态的地域文化名片,既可以以新形式推广特色文化,又具备刺激文旅消费的功能。近年来如故宫文创、甲骨文衍生文创、戏曲文创等都受到了大众的欢迎,获得了卓越的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成功的文创产品都具备着审美价值、实用功能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在统筹考虑审美、功能、内涵的基础上,“走三桥”中的桥、水景、画船、水乡的人等众多元素都可以成为文创产品的灵感来源。可以聘用技艺精良的美术设计师为“走三桥”设计独有的品牌标志,用美工的手法将“走三桥”民俗文化融入到各种实用物品之中。但对于文创产品的设计绝不仅限于此,甚至可以用美食、书籍、装饰、服饰等形式将“走三桥”民俗文化呈现在大众面前。
6 结语
江苏同里“走三桥”民俗文化根植于江南水乡,汲取着千年古镇的文化营养,是同里也是江南地区独具水乡文化特色的文化瑰宝。“走三桥”既是同里民俗文化深厚的的历史沉淀,体现着同里人民文化归属感与认同感;同时又是不可多得的文化旅游资源,蕴藏着尚有发展潜力的经济价值。正因如此,确保“走三桥”民俗文化能够有更好的发展环境、保护措施,以及提出更加紧跟时代的创新发展战略便显得尤其重要。
发扬“走三桥”民俗文化需要与当地的文化特色相结合,善于利用当地已有的文化资源,让“走三桥”成为同里古镇的又一个文化名片。同时,基于对同里“走三桥”与江南地域内其他“走三桥”民俗的比较分析,不难发现两者文化意蕴的相合与表现形式上的差异。因此,未来可以对江南地域“走三桥”民俗文化融合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在避免各地区文化同质化、展现不同地区的走桥特色的基础上实现江南地域内的文化联动,不仅能够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还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的交流互通。
将“走三桥”民俗文化引入校园,可以成为未来“走三桥”民俗文化传承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学习、探究以及体验“走三桥”文化,让青少年们于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中成长,便相当于为“走三桥”的传承播下了种子,终有一天文化的继承者们能够让民俗文化结出创新之果。
要想让当今时代的年轻人接受传统的“走三桥”民俗文化,让他们愿意为民俗文化消费,便要顺应时代文化发展的潮流与审美旨趣。但在文化创新中,我们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要想兼顾内容形式的创新与文化内核的传承发扬绝非易事,为了迎合当下的文化消费趋势而盲目改造甚至舍弃文化内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舍本求末的。因此,“走三桥”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具体举措,仍有待进一步的探讨与实践。
引用
[1] 陈恩维.“走百病”民俗的渊源与流变[J].民俗研究,2017 (2):42-50.
[2] [清]顾禄.清嘉录(卷一)[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3] 马晓,周学鹰.江南水乡地域文化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9):68-73.
[4] 劉秀峰.浙江庆元端午“走桥”习俗考察[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9(4):27-32.
[5] 薛江谋.民俗文化与"非遗"[J].理论学刊,2016(1):140-143.
[6] 蔡志荣.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J].西北民族研究,2012(1): 208-211+188.
[7] 张琳,杨珂,刘滨谊,等.基于游客和居民不同视角的江南古镇景观地域特征感知研究——以同里古镇为例[J].中国园林,2019,35(1):10-16.
[8] 李晓.浅谈同里古镇的保护与开发[J].改革与开放,2014(3): 73-74.
[9] 龙梦晴.民俗文化教育发展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11(6):79-81.
基金项目: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S202211047053)
作者简介:蔡姗姗(2003—),女,山东聊城人,本科,就读于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人文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