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趋化因子-13、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8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表达意义

2023-01-16 09:33毕恒
河南医学研究 2022年24期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性

毕恒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郑州人民医院) 检验科,河南 郑州 450003]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会引发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导致患者肝功能受损,同时侵犯心、肾等器官,诱导多器官病变,威胁患者身心健康[1-3]。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过程中会干扰机体免疫反应,促炎性细胞增生,引发相关炎症,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属常见炎症因子,可促进B细胞生长,如两者分泌异常会引发病情发作。趋化因子是炎症因子、生长因子等多种因子生成的趋化性细胞因子,为机体免疫系统中的重要部分,而血清趋化因子-13(chemokine CXC ligand 13,CXCL-13)即B细胞趋化因子,在肝损伤组织中水平增高。本研究选取8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探讨CXCL-13、IL-6、IL-18的表达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收治的8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患病组,并以1∶1选取同期8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患病组:男43例,女41例;年龄22~64岁,平均(38.65±3.21)岁;病程1~5 a,平均(2.51±0.36)a。健康对照组:男45例,女39例;年龄24~65岁,平均(39.12±3.25)岁;病程1~6 a,平均(2.49±0.37)a。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选取标准(1)纳入患者:①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或阴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②经肝组织学检查确诊为肝炎病变;③血清学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病程>6个月;④乙肝病毒核酸阳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值2倍及以上;④临床资料完整。(2)排除患者:①近期接受抗病毒治疗;②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炎、脂肪肝等。

1.3 检测方法采集所有研究对象清晨空腹静脉血10 mL,设置转速为3 000 r·min-1,离心5 min,行血清分离,将其储存于-80 ℃环境中,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CXCL-13、IL-6、IL-18水平,试剂盒购自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用DNM-9606全自动酶标分析仪检测,使用酶标仪记录测定结果。

1.4 治疗方法采用常规护肝治疗,使用拉米夫定(陕西兴邦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53123),每次100 mg,每日1次,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浙江爱诺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03665),每次0.5 mg,每日1次,口服。持续治疗6个月。

1.5 观察指标(1)两组血清CXCL-13、IL-6、IL-18水平。(2)两组肝功能。(3)患病组不同病情程度患者血清CXCL-13、IL-6、IL-18水平。轻度患者的转氨酶可在正常值的2倍以下,又或者是其凝血时间正常,无黄疸;中度患者转氨酶在2倍或5倍以上,存在轻微黄疸,凝血时间有所延长;重度患者转氨酶增高,白蛋白水平偏低,存在较严重的黄疸,凝血时间长,存在乏力、腹胀状况。(4)e抗原阳性和阴性血清因子水平。(5)治疗前后肝功能和血清因子水平。(6)相关性分析。

2 结果

2.1 血清因子水平患病组血清CXCL-13、IL-6、IL-18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因子水平比较

2.2 肝功能患病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肝功能比较

2.3 不同病情程度患者血清因子水平不同病情程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CXCL-13、IL-6、IL-18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患者血清CXCL-13、IL-6、IL-18水平较中度、重度低(P<0.05)。见表3。

表3 不同病情程度患者血清因子水平

2.4 e抗原阳性和阴性血清因子水平e抗原阴性血清IL-6、CXCL-13因子水平较e抗原阳性低,e抗原阴性血清IL-18因子水平较e抗原阳性高(P<0.05)。见表4。

表4 e抗原阳性和阴性血清因子水平

2.5 治疗前后肝功能和血清因子水平治疗7、14 d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谷丙转氨酶、IL-6、IL-18及CXCL-13水平较低(P<0.05)。见表5。

表5 治疗前后肝功能和血清因子水平

2.6 相关性分析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XCL-13、IL-6、IL-18水平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P<0.05)。见表6。

表6 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乙型病毒性肝炎作为常见慢性传染性疾病,属免疫相关疾病[4-6]。患者感染该病后肝细胞无明显直接损伤,经诱导免疫反应间接使肝细胞受损,感染该病后患者可存在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乏力及恶心等临床表现,极大威胁患者身体健康[7-9]。同时,免疫反应发挥清除细胞毒性作用,诱导血清CXCL-13升高。CXCL-13对包括骨髓源性肝干细胞在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存在趋化作用,而骨髓源性肝干细胞存在肝干细胞的潜能及特性,能在生理状态下定居于骨髓中,一旦机体肝损伤,便可向肝迁移同时参与修复损伤的进程[10-12]。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其血清IL-6、IL-18水平会增高,在感染乙肝病毒后,机体免疫调节功能会存在紊乱状况,会生成且释放多种细胞因子,诱使机体产生及释放IL-6、IL-18细胞因子,使得患者机体存在更加严重的免疫炎症状况,而加快肝炎症进程[13-15]。

本研究针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血清CXCL-13、IL-6、IL-18检测,结果显示,患病组血清CXCL-13、IL-6、IL-18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高。分析原因在于,IL-6、IL-18水平增高后可引发机体免疫炎症反应,从而诱导CXCL-13水平升高。本研究结果显示患病组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高。考虑其原因可能在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存在肝功能损伤,该病为免疫相关疾病,其在感染人体后并不会对肝细胞存在显著的损伤作用,反而是经过诱导机体免疫反应间接使得机体肝细胞受损,与此同时,机体生成的免疫反应也发挥着清除病毒的效果。乙肝病毒感染发生的决定性因素有病毒、免疫应答2个方面,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失衡,且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细胞因子间的紊乱和慢性肝病的产生及进展存在较明显的关联,感染慢性肝炎疾病的患者其肝损伤水平也会高于健康人群[16-17]。本研究中轻度患者血清CXCL-13、IL-6、IL-18水平较中度、重度低,提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情越严重,血清CXCL-13、IL-6、IL-18水平越高。分析原因在于,CXCL-13为B细胞趋化因子,由淋巴组织、树突细胞生成,随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加重,复制数量增多,免疫细胞被激活,活化免疫系统,致B细胞亚群数量异常,免疫功能紊乱。IL-6作为机体中致炎性细胞因子,能调节多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合成,也是慢性肝病患者的免疫调节相关细胞因子,在感染或其他因素刺激作用下,单核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被激活,增加IL-6合成、释放,与肝细胞坏死情况具有密切关系,且乙型病毒性肝炎会致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严重紊乱,IL-6释放增多,炎症反应加重[18-19]。IL-18为人体内毒素诱导肝损害过程中的重要细胞因子,受乙型病毒性肝炎影响致肝发生不同程度的免疫损伤,刺激血清释放。

本研究数据显示,e抗原阴性血清IL-6因子水平较e抗原阳性低,e抗原阴性血清IL-18因子水平较e抗原阳性高。考虑其原因可能是,感染乙肝病毒者其e抗原呈现为阳性。血清IL-6在正常健康人群中水平很低,通常会不足5 ku·L-1,该水平在绝大部分正常的静息细胞内并不表达,受感染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单核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等被激活,最终会使血清IL-6合成、释放不断增加,又反而会促使被激活的T细胞增殖,使得尚未成熟的胸腺细胞被刺激分化成为已经成熟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清除细胞内病毒,也会加强肝炎症反应状况,加重肝细胞受损情况。该血清在肝硬化肝炎及肝炎等疾病发展的急性期会高于正常群体水平,同时在患者病情极为严重的状况下,该水平会显著增高,该水平和中性粒细胞数量、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等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和血清总蛋白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该水平的增高程度和患者感染慢性乙肝病毒的严重程度存在明显关联性。血清IL-6水平和肝细胞坏死程度存在密切关联,乙肝病毒DNA载量的不断增加,会进一步加重乙肝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的状况,不断释放、生成血清IL-6,增加患者机体炎症反应状况。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XCL-13、IL-6、IL-18水平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进一步证实CXCL-13、IL-6、IL-18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王鹏等[20]研究认为,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内,IL-6和多种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存在正相关,认为该类血清会诱导机体产生免疫炎症反应,参加肝炎症病变过程,和本研究结果类似。

综上所述,CXCL-13、IL-6、IL-18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病情严重程度越高,血清CXCL-13、IL-6、IL-18表达水平越高,对病情监测评估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乙型肝炎病毒性
《世界肝炎日》
2011—2020年平顶山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观察
猪乙型脑炎PrM-E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免疫原性
胸腺肽α1治疗36例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效果观察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