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日常生活空间的传统社区场所叙事初探

2023-01-16 00:46赵勇伟黄文艺丁永妹
山西建筑 2023年1期
关键词:场所片区要素

赵勇伟,黄文艺,丁永妹

(1.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广东 深圳 518061; 2.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61)

1 传统社区更新改造中对历史人文资源保护重视不足

本文中的传统社区是指不属于国家划定的历史文化街区或历史地段,但也拥有较好的历史人文要素或遗存,同时又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紧密融入当代城市生活的老旧社区,在长期的城市化发展中,这类综合社区的历史人文遗存与现代社区生活相互交织,呈现出一种历史与现代生活要素拼贴共存的状态。

这类传统社区存在于众多城市,尤其是历史人文资源较为丰富的城市老城区,在城市双修和“存量更新”背景下,这类社区大多面临物质环境改善的迫切需求。但在一些实际更新案例中,多以物质环境更新为主导,对历史人文资源保护不够重视,导致物质环境改善与历史人文资源保护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

2 场所叙事融入传统社区日常生活空间

2.1 场所叙事

场所叙事是场所理论和叙事理论相互交融的结果,陆邵明认为场所叙事是一种兼容场所空间的营造、挖掘和展示场所人文特质的空间策略过程[1]。与叙事理论相比,场所叙事理论强调“运用叙事的媒介、手段与策略,借助场所的物质与非物质要素与载体,将城市空间的文脉信息(历史记忆、社会文化等)及其语境呈现出来”。[2]因此,无论是历史文化街区,还是传统社区,都可以运用场所叙事理论,将物质空间改善与历史人文叙事相结合,避免大量城市更新中历史记忆断裂、人文传承失去空间载体等积弊。

2.2 日常生活空间

日常生活是一个哲学研究视角,始于胡塞尔现象学的“回归生活世界”,成于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其研究对象是“处于有组织社会活动和自觉的精神活动”之外的个体的日常生活,即每个人都在从事的衣食住行、饮食男女、婚丧嫁娶、言谈交往等自在的、重复性的日常生活。本文中的日常生活特指发生在社区公共空间的日常生活。国外学者如简·雅各布斯、亚历山大和凯文·林奇等把日常生 活引入城市和建筑研究领域,让我们清楚认识到城市空间与人的日常生活、人的个体感受有着密切关联[3]。直到21世纪初,国内学者转变传统的“宏大叙事”视角,也开始了以日常生活为视角对城市设计层面开展研究和探讨,其目标是从人本主义出发,充分考虑并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打造有活力和归属感的社区公共空间,即社区日常生活空间。

2.3 场所叙事与传统社区日常生活空间的整合

社区日常生活空间不仅仅是承载社区居民日常生活和交往需求的核心空间,也是社区历史人文资源保护的重要空间载体。目前国内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叙事研究较为多见,如中南大学张楠提出以城市故事的角度关注城市空间意义塑造的城市故事论[4]。刘乃芳在城市故事论的理论基础上,构建了完整的城市叙事空间研究理论体系,并探讨了城市事件在城市叙事空间中的表达方式[5];肖竞和曹珂探讨了叙事手法在名城保护空间规划中的应用[6];刘国强以长沙西园北里为例提出了适用于历史街区空间改造更新的叙事性营造体系[7],而针对传统社区日常生活空间的叙事策略研究较为少见。

历史文化街区的叙事空间体系建构,更多基于对区内叙事要素和文本的合理组织及原真性再现,对叙事空间与日常生活需求的融合关注度不高。传统社区的场所叙事视角,更注重从社区使用者的视角,将承载历史文脉延续的场所,与多样化的日常生活需求及场景通过叙事化的空间设计相结合,与传统的物质环境更新导向相比,更有利于延续社区历史记忆,增强社区特色和归属感。

3 融入日常生活空间的场所叙事策略

3.1 叙事主题强化社区空间结构

与历史文化街区相比,传统社区依然有可能梳理出较为清晰的场地历史文脉结构,即使历史文脉结构不够清晰,也可以通过对场地历史文脉事件的重新梳理和组织,确立主要的叙事主题和核心的叙事脉络;在此基础上依托叙事主题和脉络对社区日常生活空间结构进行整合。在完善社区整体空间结构的同时也赋予其空间意义和可识别性,以传承社区共同记忆。叙事主题往往来源于社区核心历史人文资源或遗存,并依托社区核心公共空间展开叙事;也可采用线性叙事手法,依托特定叙事主题,建立社区空间主轴,并以此串联社区核心空间及其他零散的日常生活空间,形成完整的社区日常生活空间网络。

3.2 叙事要素营造场所氛围

在传统社区场所叙事资源中,除了具体的社区历史遗存或记忆事件,也往往包含了众多地方性的传统叙事元素/符号及其特有的组合方式:从物质要素角度,包括如历史街区肌理、传统建筑体量及其组合方式、传统建筑材料、色彩和细部,地方性的植被、街道家具、地面铺装等;从非物质要素角度,包括建筑绘画、立面及门窗雕刻、门廊及檐口装饰等建筑细节中蕴含的人文场景和历史记忆符号,以及地方民俗、活动、事件等。这些传统叙事要素对塑造社区整体的历史氛围和场景感不可或缺。通过在社区肌理和空间界面梳理中引入和组织传统叙事要素,有利于将分散独立的日常生活空间场景统一于整体的历史氛围之中,成为社区宏观叙事主题及微观叙事场景之间的有效连接和过渡。

对传统叙事要素的引入和组织,既要尊重叙事要素的历史原真性,也可以依据场所氛围营造的需求做巧妙的组合和合理的转译。如对于物质实体的叙事要素,可以结合现代工艺特点和审美需求变化作适当的抽象和简化,取其意而不拘泥于其形;对于场景化、符号化和事件性的非物质叙事要素,也可以借助新的媒介加以转译和表达,如中国传统福文化的多样化的表现形式等。

3.3 叙事文本融入空间微场景

叙事主题以外的零散叙事文本,也有机会结构化地融入小型化、碎片化的日常生活空间场景中,形成日常生活功能、场景与叙事的有机融合。日常生活空间类型多样,尺度不一,在整体氛围营造基础上还需要突出日常生活空间的个性和特色;因此,将零散的社区历史记忆或事件等叙事文本,通过原地重现或异地再现等不同方式,融入特定的日常生活空间,使空间的使用功能与社区历史人文记忆建立连接,可以增加特定日常生活空间的场景感和历史人文氛围,赋予空间特色,使社区日常生活空间体验更为丰富多样。

4 洞渊阁片区保护与更新实践探索

4.1 洞渊阁片区项目概况

洞渊阁片区位于江西省安福县老城北侧边缘,片区内的县级文保单位洞渊阁与老城内的文塔、文庙等历史遗存一同成为安福县特色人文风貌和城市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见图1)。历史上的洞渊阁片区,位于古城墙北侧,南侧紧邻护城河,因依托从泸水河至赣江的漕运贸易形态,形成以连接泸水河及护城河的北门老街和洞渊阁为核心的活跃的商业及宗教氛围,一度成为旧时安福最繁华的片区之一,后因交通运输方式的转变,漕运贸易逐渐衰亡,片区逐渐衰败。目前洞渊阁片区除洞渊阁保护较为完好外,历史记忆几近无存。其南侧紧邻的护城河被两侧密集的民居挤压,已经退化为一条狭窄的沟渠,景观生态价值几近丧失;洞渊阁两层高的体量被周边大体量的民宅建筑包围和遮挡,传统的北门老街肌理也被破坏。目前该片区以居住功能为主,且片区内部公共配套及日常生活空间缺乏,居民对该片区进行改造更新的要求很迫切。项目更新研究范围及规划设计范围见图2。

在全域旅游及城市双修的大背景下,安福县拟以护城河遗址为依托,通过环形休闲绿带串联城市主要历史景点来打造环状记忆公园(见图3),以实现提升主城区环境品质和激活人文旅游活力的目标[8]。洞渊阁及相邻的护城河区域是本次安福县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关注的重点区域。

本文更新改造的设计范围为洞渊阁片区的核心区域,以洞渊阁为中心,向西延伸至护城河两岸拟改造区域,北侧跨阁后路可连接泸水河;东侧为安成北路,西侧紧邻现状民宅,占地面积约1.23 hm2。基于场所叙事与日常生活空间结合的设想,设计组将本次更新改造的研究范围扩展至整个洞渊阁片区范围,占地11.34 hm2。

4.2 片区前期调研分析

1)社区日常生活空间问题及需求梳理。整个洞渊阁片区内民宅密集,各居住组团被无序分割,内部空间肌理较为混乱(见图4)。除洞渊阁周边有少量空地外,片区内部公共空间缺乏,也缺少必要的公共配套设施。因此,洞渊阁周边及护城河沿线的更新改造,不仅有利于修补历史肌理,恢复城市记忆,也为整个洞渊阁片区的日常生活空间活化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为此,设计组通过现场调研、群众访谈以及与业主方(当地住建局、文化局等政府部门)的深入沟通,从日常生活空间需求满足的角度提出以下初步设想:

首先,按照一河两岸的设想,拆除部分民宅,腾挪出沿河居民休闲游憩健身空间,并通过功能改造增加临河休闲体验空间和商业设施,提升沿河空间的日常活力。

其次,恢复北门老街的历史空间意向和商业活力,并为社区提供多元化的休闲交往空间和公共配套设施。

最后,重新梳理并整合片区内部住区肌理和日常生活路径,逐步完善片区内向东连接北门老街,向南串联护城河两岸的片区日常生活空间网络(见图5)。

依托以上设想,洞渊阁周边的更新改造是构建片区日常生活空间网络的关键区域。

2)片区叙事要素及文本梳理。

洞渊阁片区历史叙事要素包括几个部分:a.依托洞渊阁的建筑遗存、宗教历史、活动、事件及民间传说,洞渊阁始建于后晋年间(936年—947年),历经多次损毁及重建,目前建筑基本保存完好;洞渊阁周边还有少量历史民居遗存;同时围绕洞渊阁的人文历史事件及民俗传说众多,如洞渊阁内古井传说,集仙桥(已毁)及有关的吕洞宾传说等。b.依托漕运历史的北门老街、木架巷和依托漕运的历史记忆事件如纤夫拉船和装卸粮食、妇女河岸洗衣盼夫归等。北门老街作为商业繁荣的古街的历史记忆等。虽然已无历史记载可考,但翻阅该片区20世纪有限的历史记载和照片,仍可以感受其特色鲜明的传统建筑肌理和商业街区风貌(见图6~图8)。

其中,洞渊阁及片区内保留的几栋历史建筑,是仅有的物质遗存要素,不足以还原历史的空间肌理和场所氛围;北门老街、木架巷、集仙桥及护城河等物质要素已不复存在或被破坏严重,但作为城市及社区的集体记忆,可以通过场所叙事加以场景化的再现,如集仙桥在护城河上的异地复原(原址已被城市道路占用),传统老街空间肌理和氛围的再现等。

此外,依托上述物质要素的历史人文传说及事件,可以采用更多元的场所叙事载体,如雕塑、展墙、民俗化业态等,使相关叙事文本能够有机融入上述物质空间及其他社区日常生活空间,也可通过建筑符号(老字号标识及历史物件等)、功能引入(如引入当地小吃或手工艺作坊等)以及事件性活动(举办基于传统事件的纪念或节庆活动如表嫂茶等)手段来强化社区整体的历史氛围和场所记忆。

3)提取历史主脉,确定叙事主题。

综合分析上述的叙事要素,可以看出,洞渊阁片区发展的历史驱动力和特色记忆事件都是围绕着历史漕运贸易以及由漕运所衍生出来的生活百态而展开,片区内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兴也漕运,衰也漕运”。因此,“漕运”二字是片区历史人文贯穿古今的历史主脉,结合社区日常的现代生活需求和场景,最终把“漕运文化”确定为片区场所叙事的主题。同时,结合洞渊阁所依托的道教文化,在片区内拓展“古韵禅修”的叙事主题。综上,片区整体的叙事主题确定为以漕运为主,禅修为辅。

4.3 融合日常生活空间的洞渊阁片区场所叙事策略

1)叙事主题强化社区空间结构。依托北门老街的历史走向,以洞渊阁为核心节点,确立主街轴线,该轴线与木架巷步行道(远期复原)一起,把泸水河、洞渊阁、护城河三者串联起来,延续洞渊阁片区空间结构脉络的历史特征,同时将已确立的“漕运文化”主题赋予主街,以漕运主题雕塑、地面铺装等手法强化主街的历史记忆和人文底蕴。

沿主街两侧主要提供商业及休憩设施,对日常生活空间的多样化需求覆盖不足。在场地西侧与现状民居结合处增设了一条次街,同时,将“古韵禅修”的叙事主题赋予次街,沿次街设置一系列小尺度慢生活空间,形成与主街不同的“禅修”生活体验。南北方向的主街和次街共同构成了片区核心空间的主结构,在东西方向上,通过主次街与两侧民居原有巷道的接驳,实现片区核心空间向周边社区的渗透,增强更新主体空间与社区日常生活的融合程度,提升社区活力(见图9,图10)。

2)叙事要素营造场所氛围。首先,基于社区更新的日常生活需求以及历史记忆再现的需要,近期拆除场地内部分质量不高、分布散乱的小体量建筑,置入与北门街传统建筑体量和肌理相协调的一组新建筑,使传统北门街的空间肌理得到延续和传承。远期紧邻洞渊阁的大体量现状民宅也建议拆除(见图11,图12)。

其次,结合历史资料和民居遗存,对北门街传统建筑材料、立面构造和细节等叙事要素进行系统梳理,对新旧建筑界面进行了统一设计(如图13所示):对主街东侧的现状建筑立面进行改造,恢复北门老街的传统立面风格;对沿街民居立面进行翻新,恢复白墙黛瓦的传统民居意象;同时着力营造新建建筑丰富的界面层次,除了建筑组团院落的内向型界面,还尝试在新建建筑之间以及新建建筑与原有建筑之间新构建出更多有意义的街道或者巷道空间,提高了社区日常生活空间的层次性,在此基础上将能再现洞渊阁片区历史记忆中商业事件的商业业态(民宿、茶室、素食馆、禅修体验中心等)或公共活动(如社区活动中心、民俗体验等)置入到由主街、新建商业空间和多层次的街巷空间构成的多动线空间网络中,满足和丰富行人多样化需求和游览体验(如图14所示)。

3)叙事文本融入空间微场景。将基于洞渊阁片区历史记忆的生产和生活事件,以微场景的方式和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空间相结合。通过把空间场景、传统材料、城市家具以及反映历史生产生活事件场景的主题雕塑等叙事要素结合起来,融入新设立的休闲娱乐、文化展示等日常生活空间,营造一系列社区微场景(如图15所示)。

如主街根据空间现状分为南北两段;空间叙事氛围营造上,北段以洞渊阁为核心,弱化商业气氛,凸显历史场所的厚重文化氛围。沿主街北段,邻阁后路设置入口广场,以洞渊阁牌坊作为入口标识。进入主街,洞渊阁原有围墙及附属建筑拆除,恢复其在北门街中的主导地位;另一侧设置单边街游廊,古色古香的游廊形成了面向洞渊阁的统一完整界面,削弱了西侧民宅对洞渊阁的视觉和体量干扰;同时游廊内容纳了居民日常休憩交往等多种日常生活功能及设施,将历史场景与日常生活空间紧密融合。

主街南段以商业、民俗氛围营造为主导,置入新建的商业设施建筑。形成两街、三巷、多院的多层次空间,并在其中置入了多元化的商业文化体验活动和日常生活场景,尤其是沿次街,有意识地置入民宿、茶室、素食馆等禅修体验功能和场景,景观和室内设计凸显古韵禅修氛围。同时,在这些日常生活空间中综合运用景观植被、雕塑壁画、景墙细节等方式再现传统元素或记忆,结合地方性的空间营造手法,营造低调、含蓄、古朴的空间体验和历史氛围,使现代功能及其活动能够毫无违和感地融入历史叙事场景中。

在主街与护城河交接处,是片区南侧引入洞渊阁和护城河的重要入口节点,设计试图恢复集仙桥的历史记忆氛围。在入口广场处设置运河码头及戏台广场等历史场景,并将空间转折处的一栋民宅进行功能和立面改造,命名为集仙楼,与集仙桥上吕洞宾等众仙云集的历史传说相呼应,从而使这一转换节点枢纽既承载了历史记忆,也赋予了多样化的当代功能活动和空间场景可能(如图16所示)。

5 结语

当下,传统物质层面拆旧建新的城市更新逻辑已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多元化、高质量的城市生活需求,从场所叙事的视角,可以将日常生活需求的改善提升,与传统社区的传统要素和历史文本有机结合,为社区建构有历史感和场所氛围的日常生活空间网络。论文结合洞渊阁片区改造案例,初步探讨了融入日常生活空间的场所叙事策略,即叙事主题强化社区空间结构、叙事要素营造场所氛围、叙事文本融入空间微场景,以实现传统社区更新中日常生活空间品质提升与历史人文底蕴延续的平衡和良性互动。

图片来源:

图3:源自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19年8月版的《安福孔庙周边区块有机更新概念性设计(评审稿)》文本。

图6~图8:源自安福县数字城管公众号推文《美丽安福(一)——安福旧貌》。

猜你喜欢
场所片区要素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再迎扩容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远离不良场所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