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晋芳
(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24)
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25 km。晋祠是奉祀西周初晋国首任诸侯唐叔虞的祠堂,晋祠文化遗产价值独特,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晋国宗祠;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约载体,是三晋历史文脉的综合载体,晋文化系统上溯西周封唐建晋至唐肇创文脉传承的实证孤例。是一处非常重要的祭祀场所,迎神赛社活动由来已久。北宋时期,圣母逐渐成为主要的祭祀对象,取代了唐叔虞的主祀地位[1](如图1所示)。水镜台位于晋祠主轴线东端,坐东面西,与圣母殿遥遥相对,是酬神演戏的舞台(见图1)。《晋祠志》中记载道:“水镜台创建年月未详,道光二十四年重修,土人乎为旧乐台,在会仙桥东,规模宏壮,气象雄伟,螭盘画栋,鹤绘雕梁……后壁辟门,门外设蹬,通游人之陟降。中楹悬“水镜台”额,杨二酉之笔,若龙腾于川,端倪莫测。”水镜台的后部为乐楼,是重檐歇山顶,始建于明万历元年,早年其形制沿袭了元代乐楼的旧制。清代乾隆年间在乐楼西部增建了戏台,屋顶是卷棚歇山式[2]。
通过对水镜台的实地勘察,重点为戏台的变形测量,针对其保存现状及《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文物保护工程相关规定评估认为:水镜台屋面年久失修,木基层糟朽变形;西北角柱底基础下沉,戏台部分梁架走闪、导致大木构架倾斜,檩条连接处拔榫、滚动;结构缺陷导致抱头梁前倾,垂莲柱折断,透雕花板挤压变形;需尽快采取措施进行修缮,才能排除险情,去除病因、病灶,使其延年益寿。水镜台平面图见图2。
戏台梁架走闪变形主要因为西北角柱底基础下沉,柱间高差大,造成上架荷载不均。经勘测西北外角柱比西南外角柱低100 mm,比东北外角柱低205 mm,造成梁架向西北倾侧,北缝六架梁上西侧瓜柱向西北倾45 mm(见表1),东瓜柱上金檩、随檩枋榫卯连接处均已拨开(见图3)。
表1 柱子高度实测表
南山西侧外八棱角柱向前40 mm,东侧外八棱角柱底中线与后檐檩中线相差90 mm,即后檐檩前倾。均为上架荷载不均导致屋架向西北倾侧造成的。从测得数据看,西北角两柱高度最低,尤其是外八棱角柱,比西南角柱低10 mm,比东南角柱低205 mm,不均匀沉降较为严重,造成屋架荷载不均,进而造成屋面瓦件松动。
因柱础石下沉,西北角柱底埋入地平下,导致柱底糟朽。糟朽高度外皮已达80 mm,深度已经过半。由于现在柱子承重,无法详细探测。西北角柱及西北外八棱柱底柱础石明显下沉达120 mm,基础开挖后直观柱础石下未见有磉墩及石砌基础,只有碎石杂土厚480 mm;其下部为石块及杂填土。
经过西北角与东北角柱底基础对比,可以看出东北角柱底基础全部为经过夯实的土层,西北角却是未经夯实处理,也未见专门的磉墩和石砌体。由于结构缺陷,导致基础及柱础石下沉,引起大木构架变形。现存西北角柱与东北角柱头承托的大额枋后尾已经变形拉开65 mm~70 mm,向西(前方)向北(外侧)倾斜(见图4)。
南北两山垂莲柱、花罩变形严重,主要由于抱头梁后尾结构造成:现存的两山四根抱头梁上承檐檩,前挑垂莲柱及柱间花罩,其后尾却无依托,只是与六架梁后尾相触。加之戏台出檐较大,椽、飞总出1 150 mm。角梁梁头遭朽、开裂(见图5),后尾起翘、劈裂,偏离原有位置,影响了整体的结构性能。年长日久,抱头梁不堪重负,向前栽落,导致垂莲柱变形、折断,透雕花罩亦随之残损。前檐抱头梁由四根六架梁伸出制成,承托檐檩及垂莲柱、透雕花罩和骑马雀替,即无此问题发生。
屋面瓦件松动,檐头构件不全。两山檐口变形严重,博风板、悬鱼、惹草均已残损,木基层糟朽,望板受潮、开裂;受屋顶荷载影响,多数椽子都有较为严重的开裂,檐椽有后人更换过,飞椽及檐椽彩画掉色,开裂;两山现存地面为条砖粗墁,条砖规格参差不齐:285 mm×140 mm×55 mm,295 mm×145 mm×60 mm,310 mm×150 mm×60 mm,且砖面已经磨损,凹凸不平;乐楼外墙槛墙及墙外皮因砖酥碱早年维修时已经采用水泥砂浆涂抹,同时,乐楼由于不向游人开放,通风不良,造成地面潮湿,砖酥碱。潮气侵蚀柱底,导致柱底糟朽加剧。如今补抹的外墙多处空鼓,东南墙角下部已经酥碱残破。内墙为粗泥层外裱纸,现状为潮湿酥碱,空鼓变形。
严格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进行保护修缮设计。在修缮过程中尽可能利用原材料,保存原构件,使用原工艺。尽可能多地保存历史信息,保护水镜台历史风貌及珍贵的附属文物[3]。坚持安全为主、质量第一的原则。在修缮过程中坚持可逆性和可再处理性,使用与原构材料相同、相近或兼容的材料,使用传统工艺和技法,为后人的研究、处理、修缮提供更多、更准确的历史信息。坚持尊重传统,保持地方风格的原则。按照保护要求适当使用新材料及新技术的原则。在文物建筑修缮中,出于保护的需要,可以在隐蔽部位适当使用新材料和新技术。
3.2.1 戏台
戏台不采用落架修缮的方式,首先对于沉陷较大的西北角基础进行加固处理。先采用钢管架和依柱将大额枋顶起,抽出已经糟朽的西北角柱和外八棱柱。在建筑构架基本完整,柱底糟朽超过柱高1/3时,均需更换。小于1/3时采用墩接柱子的方法[4]。对于已经下沉的基础重新处理:开挖至水镜台地平下1 600 mm,素土夯实;其上3∶7灰土分层夯打,铺三打二,灰土厚至柱础石下;八棱角柱留300 mm安放础石;角柱留200 mm安放础石。柱底险情排除,柱子高差问题解决后,要逐一校正已经走闪的梁架。戏台的檐檩修缮时还采用了碳纤维材料,增加结构强度和整体性,减少以后修缮频率,将歪闪的瓜柱、金檩、随檩枋等一一拨正。并在构件连接处加铁鈀锔加固,如金檩、檐檩90°转角连接处,檩与梁连接处,防止其走闪变形。
修补已经变形折断的两山垂莲柱:两山垂莲柱变形,尤其是南山已经折断。选用一等红松更换,木材要求含水率小于12%。更换时应保留其柱头雕花部分。垂莲柱长1 230 mm,(裸露部分,未加榫卯)下部1/3需保留。雕花柱头作银锭榫与新换的柱身卯口连接,榫卯处用水胶黏接,并用小铁箍加固。
本次修缮保留抱头梁垂莲柱外雕刻精美的龙头部分,采用银锭榫与新制抱头梁身连接。连接处用小铁箍加固。抱头梁身后尾加长200 mm,插入六架梁身。依托六架梁来稳固抱头梁。修补南山面已经挤坏的透雕花板,按照原有图案补配。前檐透雕板也有局部变形问题,在修缮时,取下变形部分,分次加湿加压,谨慎予以校正。
3.2.2 乐楼
乐楼主要进行屋面、墙体、地面等部分的修缮。首先,揭瓦瓦顶,补配残缺的瓦件及檐头构件。修补木基层,尤其是上层两山已经变形严重的檐头部位,更换糟朽的椽、飞、望板、连檐、瓦口。修补博风版、悬鱼、惹草。
地面采用统一规格的手工青砖铺墁,包括楼内及廊下地面。条砖规格为:长300 mm、宽150 mm、厚60 mm。廊部泛水不小于1.5%。待重铺地面干透后,用桐油钻生两遍,用以增强地砖表面耐磨损强度。
由于现存外墙为水泥砂浆涂抹。本次修缮去掉水泥涂层,采用手工青砖择砌法重砌槛墙。青砖尺寸为长300 mm、宽150 mm、厚60 mm。淌白法砌筑。槛墙外高720 mm,内高980 mm。去掉外墙身水泥涂层,墙体钉木揪披麻,用粗泥层(麦秸泥)、细泥层(麻刀泥)、砂灰分层抹墙身。内墙做法亦相同:去掉现存后抹的墙皮,露出原有墙体,钉木揪,披麻,用粗泥层、细泥层、砂灰分层抹墙身。
对于补配、更换的所有木构件均应进行防腐处理,施工程序为木基层处理→地仗处理→油饰彩绘处理;墩接过的木柱地仗一麻五灰,其他构件需四道灰地仗及三道油工艺处理。
此次水镜台的修缮施工,笔者通过观察、记录,深刻体会到在文物建筑修缮时的施工工艺和技术都是遵循便于制作、节省工料、坚固耐用的原则,针对糟朽的构件尽可能的修缮,尤其是大木构架构件,尽可能续用原有构件,非到必要时刻不轻易更换。通过对水镜台的保存状态、残损现状、病害原因等进行记录、分析,为其修缮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对原有残损的修复和加固,对残缺构件的补全,恢复了建筑的完整性,保持了建筑的真实性,也加强了建筑的安全性,让建筑能够继续保持其应有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