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才金 张振强
(1.浙江省杭州市文海启源中学,310018;2.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观澜小学,310000)
足球绕杆是足球教学中课堂练习的常用方法和手段,能够增强学生对球的控制感和身体的灵敏性,提高学生在足球比赛中的过人技术水平。同时,足球绕杆还是部分地区的中考体育项目,备受关注。笔者经过不断尝试和改进,自制了适用于天然草坪足球场的“连续标志碟”,可以大大提高绕杆练习时场地布置的效率。
足球绕杆由8个标志杆组成,每2个标志杆之间相距2m,起点线距离第1个标志杆3m,最后1个标志杆距离球门中线8m(图1)。出发前,将足球放置在起点线上或起点线后,听到出发指令开始计时,依次以S形绕过标志杆,当足球越过最后1个标志杆后方可射门,当球整体越过球门线时计时停止。其间出现漏杆、杆被撞倒、用手碰球、球未射进球门等,都为0分。
图1
橘色标志碟、绿色标志碟、尼龙绳、小刀、剪刀、皮尺、胶水、打孔器、记号笔(图2-1)。
图2-1
将尼龙绳按照2.2m和3.2m的长度分别裁剪8根和1根,将所有裁剪好的尼龙绳两端各留0.1m,并用笔做好标记。用打孔器在标志碟对称的外沿两侧打大小相同的2个圆形小孔。将长度3.2m的尼龙绳穿过橘色标志碟和绿色标志碟的圆形小孔,将所有标志碟连接起来,要求标志碟的外沿刚好与做好的标记重合,再用2.2m的尼龙绳以此方法连接所有绿色标志碟。将所有尼龙绳打结后,用胶水再次固定接口处,将突出的尼龙绳线头剪掉(图2-2~图2-5)。
图2-2
图2-3
图2-4
图2-5
在体育课的足球教学中,会进行各种足球练习和比赛,经常出现需要变换场地、搬动球门的情况,课后还需要把球门搬回原位,不仅浪费时间,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利用“连续标志碟”则可以减少器材搬动、摆放的时间,提高练习效率,提升学生练习密度。特别是在高频率使用天然草坪进行足球绕杆练习时,频繁测量、摆放标志杆也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降低了场地布置效率。即便用石灰做好标记点,也很容易被雨水冲掉,需要再次打点标记,且打好的点位不易调整。使用自制的“连续标志碟”,无论摆放还是回收都十分便捷快速,大大提高了课堂效果(图3-1)。
图3-1
笔者学校的大课间除了统一跑操外,还会根据学生的体质状况,将班级学生平均分成4个小组进行自主锻炼,其中每天课间会安排4个行政班的学生分为16路纵队练习足球绕杆+射门。将“连续标志碟”平展开,橘色标志碟排成1路并与球门线中点垂直,最后1个橘色标志碟距离球门线中点8m,3个绿色标志碟拉长成直线为足球绕杆的起点线,学生1路纵队排在起点线后面,建议右脚射门的学生站在起点线的左侧出发,左脚射门的学生站在起点线的右侧出发,以便于球绕过最后1个标志碟射门时,可以更好地起脚射门,以缩短绕杆射门的时间(图3-2、图3-3)。
图3-2
图3-3
笔者学校每学期都会举行校园吉尼斯大赛,其中足球颠球绕杆+10m射门是传统项目。因为体育教师人数有限,吉尼斯大赛中很多体育项目的裁判员都是文化课教师,他们对足球场地的布置不熟悉,经常出现标志碟间距不一、末端标志碟距离球门线不足10m、起点线距离第1个标志碟不足3m以及标志碟未在球门中线成1条直线等问题,导致场地布置的不统一、不标准,使得比赛缺少公平性。利用自制“连续标志碟”则能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教师只需将器材在草坪足球场展开,要求最后1个橘色标志碟距球门线中点10m距离,学生1路纵队站在绿色标志碟起点线后,当学生脚触球开始计时,学生颠球依S形绕过标志碟后射门,当球整体越过球门线后计时停止,所测时间即为学生的最终成绩,按照成绩的快慢进行排名,以确定校园吉尼斯获奖选手(图3-4、图3-5)。这样的操作方式更便于非体育教师掌握。
图3-4
图3-5
足球绕杆标志碟也可以用于身体素质的辅助练习。如,进行步频练习,将标志碟平展开,学生1路纵队站在绿色标志碟侧方与绿色标志碟成1条直线,以2个标志碟连接的尼龙绳为中线,进行前后交叉小碎步练习,运动轨迹为第1个绿色标志碟、第2个绿色标志碟、第3个绿色标志碟、第2个绿色标志碟、第1个橘色标志碟、第2个橘色标志碟……以此类推(图3-6、图3-7)。
图3-6
图3-7
还可以借助自制标志碟进行多重折返跑。将3个绿色标志碟重叠在一起,使9个标志碟成1条直线,学生从第1个标志碟出发往前跑至第2个标志碟后,折返跑回第1个标志碟;再往前跑至第3个标志碟后,折返跑至第1个标志碟;往前跑至第4个标志碟后,折返跑至第1个标志碟……以此类推,直至跑到第9个标志碟后折返至第1个标志碟结束(图3-8、图3-9)。
图3-8
图3-9
需要提示的是,利用“连续标志碟”练习和比赛时,应提示学生注意脚下,避勉被尼龙绳绊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