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习惯品性培育:道德资本理路

2023-01-16 11:25
关键词:品性资本道德

李 传 英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重庆 400015)

在人类文明史上,自古以来就有“好习惯养成”的教育主张。杜威认为“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强调教育在“做中学”,以养成幼儿良好品性。罗素主张“培养具有理想品格的人”,强调品性教育是智力教育的基础,幼儿期是理性品性人格培养的关键期,幼儿好习惯好品性非常重要,尤其是诚实的习惯培养应成为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1]105。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的实质就是尊重准则”,好习惯品性培养就是引导儿童形成公正观念、尊重规则和对行为责任的道德判断。

我国是一个以伦理为核心文化系统的国家,在五千年文化底蕴熏陶下,好习惯已成为我们道德规范、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的集中再现。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的“五育并举”教育思想,尤其强调培养幼儿健全人格和完美品质。其中,公民道德是呼吸循环系统,美育是神经系统,实利主义是肠胃系统,世界观是心理作用,此五育不可偏废,才能培养儿童健全人格。立德有德是人生的最高境界[2]141。这为我国以德为首的“五育并举”教育方针打下了坚实的理论与思想基础。我国优秀文化演绎而来的学前教育非常注重讲道德、讲规矩、讲集体利益、讲为他人着想的核心价值观和信仰[2]19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也揭示了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呈现出对养成教育的高度重视。培养儿童好习惯,为其未来学习和生活积累道德资本,是学前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核心价值所在。

一、道德资本及其对儿童习惯品性培育的价值

(一)道德资本的理论核心及其特质

道德资本的伦理性和道德性。道德资本是人参与社会过程中的价值再现,具有导向性、制约性、超前性和渗透性特征[5]。它是一种财富,是一种象征性资本[6]3-4。从微观/个体看,道德资本是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本,指向人的精神层面;从中观/集体看,道德资本是特殊的文化资本,彰显的是一种集体人格和集体无意识;从宏观/社会看,道德资本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本,是一种价值理性立场的社会关系。优良生活对道德的追求多多益善,外物诸善、躯体诸善、灵魂诸善[7]19。人类永远处于对道德需求的“饥渴”状态,都希望各种活动、各种生活、人与人之间、个体素养等诸要素正向、美好、和谐,最后达至幸福。

(二)道德资本对儿童习惯品性培育的价值必要性

道德资本与好习惯有紧密联系。道德资本是个人拥有的有效的、不断增值的道德资本,有益自己、他人和社会,并为个人指明成功之路。《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习惯”为:长期重复地做,逐渐形成的不自觉的活动;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生活方式或社会风尚。《心理学词典》定义“习惯”为“多次重复而形成的对于现实某种自动化的动作需要”。习惯是一种自然的、稳定的、自动的行为方式,既包括外显的身体动作或技能模式,也包括内隐的思想、态度、语言、思维、情感模式,涵盖有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等多维度和多范畴,是帮助人们建立起一套具有积极意义的、自动运转的系统,具有后天性和习得性、稳固性和可变性、自动性和下意识性、情境性和长期性、差异性和公共性。好习惯不仅对人的性格形成和能力发展有特别作用,提升个体的生活和生命质量,影响个体可持续发展,也能让社会形成好风尚,促成社会和谐美好。因此,乌申斯基认为,好习惯在儿童的道德培育上具有重要作用,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高回报资本,人在其整个一生中都享受着它的利息。在立德树人为核心教育价值观的理念下,培养儿童好习惯,系统地、连续性增加其道德资本,这是教育本质。

道德资本是人参与社会过程中的价值再现。道德资本必须去做,好习惯也必须体现在行动上,才能使资本不断升值。教育能使恶者变善,善者益善[8]。教育是习惯逐步丰富、协调、深化的过程。人生初期养成的好习惯非常重要,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9]。“凡人莫不从童子始,凡教莫不自童子兴”强调的就是“教之以事,而喻诸德”,启发儿童对周边事物感兴趣的习惯,使之具备更宽广视野,培养其诚实、勇敢、友爱、公平、不怕困难、博爱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6]165。英国哲学家罗素认为,学前教育先是品性教育(1-5岁),然后才是智力教育(6-7岁)。华生认为,人格是由占支配地位的习惯构成,是经由环境中的行为习惯形成的,是所有各种习惯系统的最后产物。我们把许多已经形成的习惯系统从婴儿时期和青年早期一直遗留到我们的成人生活[6]55。洛克认为,人的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要把儿童幸福奠定在德行和良好教养上,具备了好习惯,长大后才能具有高贵美善的身份[10]。一个绅士必须具备理智、礼仪、智慧和勇敢四种道德品质,但这些德行与美善都得借助习惯才能发挥出来,且要靠及早实践。

(三)道德资本对儿童习惯品性培育的价值表征

“道德脑”是道德资本对儿童习惯品性培育的神经发展价值表征。人类道德过程表征为神经激活、神经环路、神经网络以及神经镜像系统。好习惯的经验能够形塑大脑神经网络,神经网络可以影响心智与行动,心智与行动又决定着个体获得何种新经验及怎样获得这些经验,从而形成“道德脑”[11]。研究显示,通过习惯向人的神经机体输入重大变化并使机体得到非生来就有的能力,神经有了从事某种活动的习惯能更加轻松进行该活动。

四种形态是道德资本对儿童习惯品性培育的关系价值表征。从道德资本现实运行过程看,道德资本具有四种形态:一是道德制度形态,系社会中的诸多规范与约束,这是对儿童习惯品性培育的社会规则的内在规定性。二是理性关系形态,系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理性关系和道德关系的形塑,这是对培育儿童习惯品性的理智考量,非一时兴趣和冲动使然;三是主体觉悟形态,系人作为道德承担者所具有的崇高价值取向和积极人生态度,能理性审视自身、处好与交往对象的关系,这是培育儿童好习惯好品性过程中的个体能动和内驱特质,习惯就是意志;四是道德产品(物化)形态,系实现价值追求的依托或实体,这是培育儿童好习惯好品性的成果诉求。这四种形态是对儿童习惯品性培育的过程性表达和结果表达。

五个层次是道德资本对儿童习惯品性培育的生长价值表征。人是一种习惯的生物[12]172,习惯是生长的表现。好习惯几乎可以自动产生大部分美德。无论是从儿童个体道德资本还是群体道德资本看,道德资本均具有五个层次,即行为、习惯、特质、性格、独特的生活方式/经历。每个层次上具有显著的对应性,即个人行为与园所运行程序或内部规章、个人习惯与园所产品、个人性格与园所文化、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与园所历史。人的行为的道德特性和社会特性彼此相同,但需要把道德转化成我们的自治体生活的实际条件和起作用的力量,转化成协调个人做事的冲动和习惯[13]376。例如,各种习俗时时处处在为个人活动提供标准,是每个人必须将其活动融入其中的模式,通过习俗和传统的强大力量使人具备道德意志[14]51。

二、道德资本视域下儿童习惯品性的应然向度

道德资本的理论为学前教育提供了新方向——一切真正的教育同时也是有效的道德教育[15]。教育的根本是育人为本、以德育人,引导儿童自觉做人,良好习惯在其中具有核心价值并占主导地位[16]。幼儿园应通过科学方法和合理安排,循序渐进地培育儿童好习惯,在家、校、社等各方参与和协同跟进下,不断强化儿童日常行为好习惯、家庭美德、社会公德教育。

在实践提升阶段,教师组织部分学生去大学实验室,利用蛋白纯化系统对样品进行纯化,录成视频。课上播放视频,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凝胶色谱法的具体操作过程。接着,要求学生判断流出来的物质是血红蛋白,由此过渡到SDS-PAGE电泳的教学。

(一)从行为到文化的发展路径

道德影响行为并使行为有所改进和改善,意味着行为意义的不断增长。行为的道德特性与社会文化特性紧密相关。好习惯就是积累的道德资本,二者统一于人的日常行为。儿童好习惯培育与教师修养、家长好素质、社会好风气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好习惯培育和训练应该在婴儿的出生之日就开始,这样最有益于培养其自律能力[6]63。作为传承文化、服务家庭与社会重要场所的幼儿园教育,应以一种文化涵养儿童,以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规范影响同化儿童,以一种性格和独特的生活方式熏陶感染儿童,改变过去的“告知-认同-执行”的“知晓式德育”教化路径模式。因此也具备道德资本的五个层次(如下图所示),即日常行为、规章制度、组织文化、发展历史、组织声誉[17]。幼儿园以德治园、以德执教过程中,不仅要有单位层面的道德引领,还要有个体层面的道德习惯,以师德为重,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尤为重要,从规章制度上让园所文化渗透到师幼个体行为上。

幼儿园道德资本层次与道德资本层次的关系图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其内容涉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从自身、家庭、职业和生活四个维度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行为中养成好品行,在家庭做一个好成员,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18]。让幼儿园好习惯培育与道德教育向文化型转变,这也是幼儿园德育工作本身应有的文化存在样态。

(二)从过去到未来的过程性变量

杜威把习惯看作是居于过去与未来转折点上的过程性变量,具有阶段性和可调式的特点。一方面,习惯或习俗本身都具有桥接过去与未来的中介性,是面向未来而主动,面向未知而开放的能动结构。在变动不居的时间流中,习惯是孕育与再生、规范与僭越、秩序与失序的分水岭[19]。鲁迅也把童年的情形看作是将来的命运。杜威强调,习惯是生命在过去时光中投注的回报[20]41。因此,培养好习惯就是给儿童的未来发展补充能量、锻炼意志、型塑性格。另一方面,好习惯是靠不断积累、强化而逐渐养成,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性变量,包括个体和集体的两个层面,体现在个体的主动性和环境的客观性。从个体看,习惯是由过去的经验所形成的一种能力和技艺,也是积极表现自身的手段,是充满活力的、起支配作用的行动方式,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经验结晶,意味着真实情景中的面对、从事、化解和获得[20]19。从集体看,习惯是由在学校(幼儿园)场域中的碰撞、组织、澄清和建构过程。

培养儿童好习惯品性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这种投资成本不是需要花很多钱,学习很多理论,而是付出更多的重视、时间、关心和坚持。然而,道德资本的累积是缓慢而艰巨的,这与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专门谈到的教育改变心灵的重要与艰难具有高度一致性。常言道“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婴幼儿早期阶段是好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往后所需的其他美德是基于已经养成的好习惯和已经激起的进取心,在儿童身上自动地发展起来[21]233,逐渐从无内容的自我到习惯支持的自我,从无习惯的思想到为思想所判读的习惯,从知晓的习惯到智行的习惯。投入这些道德资本在儿童身上,将有助于个体在贴地式成长中变得丰满和立体,影响着未来的同伴关系、职业、业余爱好,以及家庭生活和公共生活的整个方向[4]。

(三)从人性到德性的持续增长

好习惯作为一种道德资本在本质上是一种人性的洞察。赫勒认为,人的本性是可塑的、开放的、无限建构的。人在自己的本性中表现出一种朝着越来越充分的存在、朝着他的人性越来越完美实现的方向发展的趋向,而教育把塑造人性作为天职,真正的教育实质是一种道德教育[3]。杜威强调习惯的自然属性与生活来源,其“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改组和经验的增长”的思想,既是要求教育对儿童当前的快乐予以满足,也要面向未来的“人的茁壮成长”[12]172。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陈鹤琴的“教育本质是培养孩子好习惯”,欧文的“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与道德“意味着行为意义的增长”,这足见学者们首先强调教育的人性功能,然后才是强调德性功能,并最终协调持续增长。

作为必备资本用于人的日常道德习惯的完善,必须知行合一,“骑马需从马背上学”“地图不能替代旅行,说教不能代替行动”。依循道德资本的理论进路,不是直接灌输某些观念和价值观,也不是强迫接受某种行为,而是主动积极向上向善,是一种意志活动。这既弥补了传统“道德说教”的不足,也是一种人文关照。然而,现实中的儿童习惯培养并不乐观。现在很多园长和老师都有这样一种观念,童年就是让儿童“玩”,让他们童年充满快乐和幸福,不要被动让儿童学习……但顾此失彼,忘了教育的根本价值,于是取消集中教学活动,不让儿童接触汉字和计算,不给孩子更多学习可能性,以为这样就是给儿童幸福,以为这就是尊重儿童,解放儿童。实质则相反。我们培养的儿童具有哪些优良品质?具有哪些终身可带走的能力和素养?这些问题都被“尊重儿童”予以消解。如何通过学前教育培育儿童成为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和生活的人?成人没有培养儿童好习惯的意识并为此营造环境,更没有以身示范引导儿童养成好习惯,也缺乏养成好习惯的理念与方法;幼儿园和学校培养儿童好习惯的系统性、连续性不够,缺乏好习惯养成的课程体系和评价标准,常以一种制度、指令来规范幼儿行为,导致被动性习惯多于主动性习惯;家、园(校)、社会之间的理念没达成一致,协同性差,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低层次且是传递信息模式……

其实,儿童是充满活力的、精力充沛的、能动的、无限能量的自然存在物,是柔弱之下的无限潜能者,有向前生长的力量——一种积极的势力或能力、潜藏着巨大能量的力量。而且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其身上都潜藏着独特精神、心灵和智慧的力量。学前教育就是塑造这种独特性。儿童生来是不成熟的,需要成人“教”给他们兴趣、习惯、知识等。我们对每个儿童都应抱有积极、真诚、乐观的态度,最大程度上尊重儿童,唤起人性,培养人性、传播人性,促进人性成长[22]136。

三、道德资本视域下儿童习惯品性培育策略

按照“真正的教育实质上是一种道德教育”和“教育就是培养良好习惯”的理念,立德树人在学前教育阶段的重要要义就是以儿童习惯品性培育为切入口,帮助儿童建立和谐的、统一的、灵活机动的好习惯、好德性和健康人格。培育儿童好的习惯品性便成为幼小衔接、终身教育的关键点,否则遑论学前教育质量。

(一)转变观念策略——尊重规律,增强培养意识

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幼儿园和家庭教育的观念转变。好习惯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习惯如果是在幼年就开始,那是最完美的习惯[23]。年龄越小习惯也越能很快扎下根来,坚持时间越长越牢固。成人应高度重视儿童好习惯培养的重要性,主动思考如何培养让儿童在未来人生中受益的习惯。但一定要了解儿童好习惯养成的规律,具备尊重个体成熟规律和好习惯养成规律的智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螺旋上升。一方面,幼儿教师要用训练有术的方法在每天生活中科学培养儿童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还要引领家长给儿童传递“社会的、智慧的和道德的价值观和规范性关系”[24]56。照料儿童是一门困难的艺术,是一项高技巧工作,在冷落与疼爱之间寻求一种微妙的平衡[25]。

以德育人的教育观念促进幼儿园课程(含家园共育内容)德育价值的实现。幼儿园课程是道德教育的载体,其内容的建构要以儿童立场—道德叙事—经验重构的认知逻辑,道德自我—重要他人—社会场域的关系逻辑,价值准入—价值排序—价值引领的价值逻辑,领域德育—日常德育—德育自觉的运作逻辑,通过塑造具体生动鲜明的道德形象引领儿童的道德认知,以生活为轴心渗透道德与习惯,激发儿童的道德情操,以“教材”(含绘本或文学作品形式)形象化、情节化、艺术化润物细无声地传递道德观念,塑造道德形象,引导儿童重构道德经验形成道德自我建构,从而实现课程的德育价值与功能[26]。幼儿园每日课程或者说各类活动与环境、特别是社会—情感性课程是培养儿童良好道德和习惯的重要途径,这可帮助儿童在整个学校时期和成年期更好地适应社会[6]165。从幼儿园到大学,德育课程不能只当做一般学科领域知识来讲,要求儿童死记硬背而脱离个人德性生活,需要充分挖掘各领域的德育元素,整合各种德育资源,遵规从距,形成道德融通。例如,在进行数学活动的时候有数学德育,在追求美的过程中领悟道德美,在科学探究中领悟求真求实的价值理念,在历史地理中传播人类文明、生态伦理等[27]83,78-79,72-73。

(二)个体强化策略——正向强化,引导积极习惯

积极强化与消极强化有效结合可塑造儿童好的习惯品性。习惯具有可塑性,需要创造一切机会和可能使儿童反复练习,这是通过实践养成习惯的方法。行为主义认为,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一个人的正确行为来自于正确认识,经过严格训练和强化,最终形成好习惯和好行为。新生儿具有各种反射和本能,但没有习惯[24]56。习惯的养成就是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在不断重复、不断强化中慢慢形成。蒙台梭利也认为,重复练习是儿童的秘密之一,可以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潜能。一次偶然好行为不能算好习惯,只有在正向的引导、激励和强化下,持之以恒练习,才能使正确行为变为自动化行为,形成良好习惯。一旦养成了好习惯,其行为就具有自觉性,并内化为一种根深蒂固的品质,贯穿于人的一生。

培植儿童的理智性习惯。格赛尔认为,儿童每个反应都标志着一个成熟阶段的一种行为模式,在其成长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儿童动作量的发展,更需注意行为模式的形成。习惯养成要注重第一次,并在逐渐强化和实践中程序化、自动化、模式化,让儿童展现出更强的自控性,对规则、例行活动和常规的意识和遵守能力不断增强[6]53。因此,我们要追踪儿童习惯行为模式,辨识、理解、判断、纠正、引导、强化好习惯的养成。幼儿园和家长不仅要有意识的培养儿童好习惯,也必须与儿童的不良习惯“做斗争”,不给不良行为重复的机会,并不断纠正使其逐渐消退。

(三)生活渗透策略——贯穿一日生活,渗透良好习惯品性

习惯是在生活教育过程中形成与培养起来的。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让儿童在生活中真实体验,在真体验中养成良好习惯,这是培养儿童好习惯的最佳路径。

幼儿园应充分利用每日的活动,如入厕、吃饭、睡觉、喝水、游戏、学习、锻炼等,皆是让儿童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机。一方面,通过同伴群体良好行为影响每个儿童,从而让其形成好习惯。儿童同伴间的生活、游戏是培养好习惯最自然、最有效的途径。同伴的良好行为更能激起幼儿的进取之心,诱发儿童形成好习惯,让其自动认同好习惯。教师要善于发现具有良好习惯的儿童,发挥其示范、榜样作用,让好习惯从一个儿童身上蔓延到其他儿童身上,在儿童群体中逐步形成一种人人发现好习惯、人人学习好习惯、人人养成好习惯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通过教师的好习惯去影响儿童形成好习惯。榜样示范是教师有意或无意采取的最有效的方法。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是好习惯获得的资源,因而要确保师幼行动的正当性、合法性、自律性。儿童看到教师表达同情、解决问题、承担风险、承认错误等,他们会从中学到积极行为。同时,教师应抓住日常生活教育契机,在教育教学和游戏活动中让儿童自己计划、自己做事、自己劳动,训练儿童好习惯,特别是藉由教参、读物传递或强化道德价值和习惯规范,从而实现对儿童的精神引领和道德培育。

家庭生活是儿童良好道德与习惯养成的主战场,家长的职责就是根据儿童需要和身心发展规律建立科学生活常规,保持积极对话,创设并形成良好的环境和风气,唤醒、激发、发展儿童的全部力量和全部素质。想要培养儿童的好习惯或者改变儿童的坏习惯,最重要的是要改变家长。习惯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母亲或主要监护人的智慧,照护不当还给日后糟糕的心理习惯埋下祸根[2]37。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高尚的心灵是在劳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儿童应该在劳动中长大,使劳动成为习惯,使儿童早期养成劳动和做事的习惯是不言自明的事情[28]4。因此,家长特别是母亲要发挥“第一任教师”的榜样作用,引领儿童过有规律、有节制的生活,诸如自理、劳动、节约、运动、学习、礼貌礼仪、做事有条理有计划、不丢三落四、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等各种良好习惯。

(四)环境浸润、游戏策略——好习惯养成的最好方式

环境是一种机制,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环境将儿童与各方面的知识结合在一起[28]10。好习惯的养成深受同伴、家人、教师等重要他人及人际环境的影响。行为主义代表华生认为,一个人的习惯是在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过程中学会更快地采取行动的结果。要充分利用环境的隐形力量,让儿童每天在家、园置身于“好习惯环境”中,“润物细无声”地形成好习惯。教师要为儿童提供有准备的环境,保证环境美观、有序,为儿童营造秩序、习惯和素养的环境,以空气一样的沉静和阳光一样的温暖去爱儿童。学习环境为儿童学习提供载体,教师加以有计划、有目的、有方向地渗透在儿童各种接触的环境中,道德与习惯的习得、强化、养成就成倍增加。在寻找丰富、开放且潜藏着无限可能性的资源时,教师变得越来越有创造力,他们会更充分地考虑如何引导儿童的学习,批判性地思考活动的目的和可能性,也会因为自己所教的不同儿童,资源蕴含的可能性也会不同[28]10。

游戏是一种重要的德育资源,是儿童初识道德的途径,是儿童好习惯品性习得最自然的路径,因为它更灵活生动,与生命发展和经验生长具有一致性,是常态化的生活方式。杜威倡导理智性习惯培育,在习惯扩大行动范畴的过程中引导儿童从更广泛的意义来考虑未来的后果,强调习惯在个体行动及社会运作中承担的能动角色机制,将习惯置于具体的情景中,才能培育个体好习惯的内在动力,建设群体能动开放的习惯和品性[24]57。由于早期阶段的儿童认知水平低、自控能力差,好习惯培养需要通过游戏为主的方法潜移默化养成好习惯。儿童在游戏中心情愉悦、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通过各种游戏特别是角色游戏,使儿童学习各种文明礼貌、规则意识、伦理道德、团结合作、自主控制、延迟满足等亲社会行为。

(五)多方联动和衔接策略——形成合力合育,一体化培养

培养良好习惯并形成习惯系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小衔接和终身发展的关键素质准备之一,同时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乃至社会共同构成儿童好习惯养成的支持力量。

人的发展是连续的,因而好习惯培养更需连续性。婴幼小每个阶段之间均应平稳过渡和衔接起来,这关键几年一直连贯起来培养儿童好习惯,并在生活和学习中得以运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教基〔2021〕4号)明确指出,培养有益于儿童终身发展的习惯与能力,特别是在儿童生活习惯、生活自理、安全防护、参与劳动等方面做好生活准备。但个体发展特点和速度不同,因而学前和小学教育阶段的目标和进度也应有所差别,每个阶段的好习惯培养各有侧重。例如,小班儿童自理能力、规则意识和礼貌素养是关键习惯点。到了幼儿园中班、大班、后来到了小学,每个阶段继续巩固和强化的同时逐渐增强好习惯的广度和深度。这样,儿童从小所积累的道德资本就富足,未来的发展基础就打得更牢。

培养儿童一生受益的好习惯是重要教育使命,是幼儿园课改的内核要求,是幼小衔接的核心工程和重点工程。要充分挖掘各领域、各活动和各游戏中的德育元素和德育功能,整合可资利用的各种德育资源,形成道德融通,培养儿童做人做事、道德品性与习惯养成。同时,幼儿园和小学允许家长或邀请家长为儿童的学习做贡献,提升家长科学育儿能力,否则,儿童的好习惯会陷入养成与消除的矛盾的死循环中。此外,幼儿园要协同社会,让儿童走进社会,走进社区,在亲社会体验中学习探索,获得经验,将规则带入社会,将文明礼貌和社会礼仪带进人际交往之中,让其在生活实践中塑造好习惯,养成好品性,形成好风尚。

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是培育好习惯品性的科学起点,提升理念是培育好习惯品性的价值落点,实践行为是培育好习惯品性的有效路径。在培养儿童好习惯品性过程中,拓展育人时空,与儿童生活逻辑相融通,在游戏中激发和发挥儿童自主性,把好习惯品性转化为儿童自治体生活的实际条件和起作用的力量,外化为儿童自身行为,用全息育人的路径不断累积道德资本。

猜你喜欢
品性资本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资本策局变
第一资本观
品德教学须关注品性、悟性、灵性
VR 资本之路
“不同地域学生融和品性培育”研究领域现状和趋势分析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