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物处置单位的安全管理研究

2023-01-16 22:46:06张良淼鑫广绿环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烟台264000
化工管理 2022年25期
关键词:危险废物危险单位

张良淼(鑫广绿环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烟台 264000)

0 引言

自一九九八年《国家危险废物名录》颁布以来,“危险废物”一词逐渐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随着国家部委对《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多次修订,名录对数量繁多的危险废物作出了较为详尽而科学合理的划分[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废物,或者按照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一定危险特性的废物,均被称为危险废物[2],它们一般具有如下的危险特性,即:易燃性、易爆性、腐蚀性、毒害性、反应性、浸出毒性以及传染性等。通常情况下,大部分的危险废物的危险性质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们可以同时具备两种危险特性,甚至可以同时具备两种以上的危险特性[3]。危险废物如果处理处置不合理,其危害性必定会很大,有可能会对环境产生污染,甚至有可能对生态系统产生非常严重的危害,进而会危害到人类的生存。如美国拉夫运河废物污染事件、日本水俣的汞污水中毒事件、江苏响水“3·21”爆炸事故、天津港危险化学品仓库爆炸事件等。因此,对危险废物进行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尤为重要,即“三化”过程管理体系。

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及科研单位没有资金、场地及人力等方面的能力来自建危险废物处置设施,一般企业及科研单位只能将危险废物暂存,当危险废物存储达到一定程度后,产废单位会与危险废物处置单位联系,并将暂存危险废物运送到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将依据程序对转运来的危险废物进行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在危险废物处置“三化”处理处置过程中涉及收集分类、交通运输、仓库贮存及处理处置等过程,这些过程如果管理不当,必定会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因此,必须对危险废物的收集分类、交通运输、仓库贮存及处置等环节进行细致化管理,才能确保危险废物安全、有效地处理处置以及回收再利用[4]。近年来,国内出现了大量危险废物处置单位,而危险废物处置单位怎样才能在危险废物收集、运输、贮存及处理处置等过程中进行安全有效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危险废物的产生、处置及安全管理现状方面进行了总结,并对目前危险废物处置单位的安全管理提出相关建议及对策,以期为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理处置提供支撑与帮助。

1 危险废物安全管理与处置现状

1.1 危险废物的产生现状

危险废物是人类在进行生产活动、消费活动以及其他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其原有的应用价值已完全丢失,或者说应用价值已部分丢失而被遗弃的废弃物,其主要来源包括了工业来源和社会来源两个方面,制造业、医疗、商贸、农业以及居民的日常生活为危险废物形成的六类主要行业,其中又以制造业的危险废物产生量最大[5]。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蒸蒸日上、科技进步今非昔比,危险废物随着现代化工业迅猛发展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其产量越来越大、组成越来越复杂、分布越来越广、危险特性越来越多样。

根据2019年山东省危险废物产生和利用处置情况相关信息,山东省的16个城市在2019年共产出工业危险废物共计1 044.9 万吨,这些工业危险废物有如下3种成分:共计1 035.4 万吨工业危险废物、共计9.4 万吨医疗废物、共计0.2万吨实验室危险废物。其中有八个市危险废物产生量在50 万吨以上,列举如下:烟台(215.3 万吨)、滨州(158.0 万吨)、淄博 (110.3 万吨)、临沂(91.5 万吨)、日照(91.4 万吨)、济南 (80.0 万吨)、菏泽(70.5 万吨)以及东营(50.6 万吨), 8个市危险废物产生量约占全省的83%。这些城市一般具有制造业相对聚集、人口相对聚集、经济相对发达或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而这些城市往往受到自然资源破坏的负面影响及环境污染较为严重。2019年通过回收利用及焚烧处置的危险废物总量共计1 150.8 万吨;2019年通过暂存或集中堆存的危险废物共计488.6 万吨。如何对危险废物进行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是这些城市政府的治理重点,这往往也是生活在这些城市中居民切身利益之所在。

1.2 危险废物的安全管理现状

如何对危险废物进行安全管理已然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一个紧迫环保课题。安全管理是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使用现代安全管理的原理和途径来分析和研究各种各样的不安全要素,并从管理、组织、技术等方面采取有效途径,在计划、决策、组织和控制等方面解决并清除各种各样的不安全因素,从而实现安全这一目标,有效降低了发生事故的风险。

美国是最早进行危险废物安全管理的国家之一,美国通过法律约束的方法进行对危险废物的安全管理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在接下来的40多年中,美国经过不断探索、发展与完善,危险废物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及管理制度正在逐渐得到健全和完善,目前已基本实现从危险废物生产的源头到最终处置的全过程安全管理。又如日本在水俣的汞污水中毒事件发生后,日本对危险废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进行了深刻反省,经过多年发展,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危险废物安全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此外,欧盟国家也意识到危险废物所带来的巨大安全隐患,并对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各环节管理工作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一个以危险废物的组成和理化性质来计算危险废物的风险大小和危险效力程度的专门管理体系[6]。

与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的经济发展状态和人口资源现状比较特殊,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地域政策有差异及部分地区采取地方保护等原因,我国对危险废物的管理工作起步相对较晚,危险废物安全管理情况也同样相当严峻。1990年中国加入了《巴塞尔公约》,标志着中国对危险废物安全管理的真正展开。通过近三十年的持续发展和改进,各种危险废弃物处理技术规范已相继颁布,并逐渐形成了我国危险废弃物管理的基本法规框架,全国危险废弃物的管理能力与处置状况也获得了相当程度的提高。尽管中国当前的危险废弃物管理还存在着某些缺点和缺陷,但目前已经获得了很大的进展,国危废弃物管理框架以基本形成,各省市(如:上海、天津、江苏等地)针对自身的发展现状针对性地制定了地方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办法或条例[7]。如何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水平、发展现状、地方特色、人口资源和自然资源特点,调整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发展方式,将城市发展所产生的危险废物资源化,从而达到人口、环境、经济和谐发展,已成为我国目前危险废物安全管理的关键所在。

1.3 危险废物的处置现状

危害性是危险废物天然具有的属性。危险废物处置不当,会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生态造成巨大的威胁。发生在江苏响水的“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共造成78人死亡、76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9.86 亿元。事故发生后,调查组进行了细致的调查,最终发现: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危险废物库内长期违法贮存的硝化废料持续积热升温导致自燃,燃烧引发爆炸。显然危险废物必须进行安全处置处理,降低危险废物环境风险程度,才能有效地改善大气、土壤、水体的质量,才可以有效地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如何对危险废物进行安全处置处理,已成为当前环境保护和危险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2020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发布了《2020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年报统计了2006年至2019年危险废物持证单位核准能力、实际收集及利用处置情况。从2006年至2009年,我国危险废物实际收集、利用处置量分别为297 万吨/年(2006年)、420 万吨/年(2007年)、 653万 吨/年(2008年)、705 万 吨/年(2009年)、865 万吨/年(2010年)、1 013 万吨/年(2011年)、1 253万 吨/年(2012年)、1 331 万 吨/年(2013年)、1 406 万吨/年(2014年)、1 536 万吨/年(2015年)、1 629 万吨/年(2016年)、2 252 万吨/年(2017年)、 2 967 万吨/年(2018年)、3 558 万吨/年(2019年),与2006年相比较,2019年危险废物实际收集及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量增长了约11倍;从2006年至2009年,我国危险废物持证单位核准能力分别为713 万吨/年 (2006年)、1 107 万 吨/年(2007年)、1 614 万 吨/年(2008年)、1 936 万 吨/年(2009年)、2 325 万 吨/年(2010年)、256 万 吨/年(2011年)、3 293 万 吨/年(2012年)、3 691 万 吨/年(2013年)、4 415 万 吨/年(2014年)、5 263 万 吨/年(2015年)、6 471 万 吨/年(2016年)、8 178 万吨/年(2017年)、10 212 万吨/年(2018年)、12 896 万吨/年(2019年),与2006年相比较,2019年危险废物持证单位核准能力增长17倍多。

经过近数十年的不断进步与提高,国内外对危险废物的处置与回收再利用技术目前已相当成熟。目前主要的处理与处置技术包括:

(1)热处理处置技术是将危险废弃物装进特定的装置中,通过高温使危险废物发生化学或物理反应,从而破坏危险废物的自身结构,改变了自身的物理化学特性。热处理处置技术技能回收利用热能,还能减小危险废物的体积,同时还能起到消毒灭菌的作用,应用相对比较广泛。热处理处置技术的工艺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发展了多种技术,在这些热处理处置技术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就是高温焚烧处理处置技术,该热处理处置技术的优点是能够高效降解危险废物中绝大多数的有机质物质。然而,该技术也有较为明显的弊端,焚烧所产生的二次污染物(如:二噁英、SOx、NOx等)一直受到人们的指责。近年来,科学家对热处理处置技术的工艺进行了完善和改进,富氧高温焚烧技术逐渐发展起来,富氧高温焚烧能够大大地提高燃烧效率,使有机物质燃烧后更充分,进而减少二次污染物的排放。

(2)稳定化处置技术主要针对的是一些无法回收利用的危险废物,该方法通过物理手段或化学手段对危险废物进行特殊处置,经过处理的危险废物中有害组分的化学反应活性降低,呈现出化学惰性,或者可以将危险废物封存到某些固体基材中。经过以上方法处理的危险废物,其化学反应活性大大降低了,毒性浸出的可能性也降低了。因此,稳定化处置技术被主要运用于解决各类重金属危险废物的处理与处置。

(3)安全填埋处置技术通常用于减量后的最终处理。该技术手段首先将危险废物进行热处理技术减容或者经过稳定化处置技术进行稳定固化处理,然后选用某些特殊容器将处理过的危险废物封存起来。安全填埋处置技术可以尽最大可能控制危险废物扩散,具有效率高、花费资金比较少等优点,然而安全填埋处置技术需要使用大量的土地来进行填埋,这也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2 安全管理建议及对策

2.1 接收前危险废物的信息调研

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在预接收产废单位的危险废物前,需与产废单位人员一起对危险废物进行调研,包括危险废物的名称、主要化学成分、危险废物代码、毒害成分、危险特性、物理性质、包装的方式、年产量、颜色、形态、气味、黏度、闪点、氧化性、pH值以及生产的工艺流程图等。同时也要对产废单位的基本情况进行调研,如:产废单位的排污许可证、单位地址、危险废物管理责任人及其电话等。

2.2 样品的采集

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应到产废单位现场进行危险废物样品的采集。采集危险废物的采样人必须经过培训后方可进行采样,否则采样无效。采样人只有掌握了采样的规范,才能正确进行采样,才能使采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危险废物采样规范应参照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

建立采样频次动态调节机制及数据共享机制。对产废数量大、危险废物特性稳定的产废单位,可以开通绿色通道(免检),减少采样频率降低生产成本。当产废单位因生产工艺发生变动等原因,导致废物性状发生一定程度变化时,应及时收集样品数据并向废物处置单位通报。

2.3 危险废物的运输管理

危险废物在运输到处置单位的运输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环节,需要在运输前进行详细了解,一方面要明确运输所需要的车辆类型,不同类型的危险废物需要使用不同的承运车辆;另一方面要提前规划运输路线,在保证依法依规的情况下,按照所运输的危险废物的危险特性选择既不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也要避免运输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的路线。同时,为了做好运输安全管理,运输过程中应配备相应的安全设备及应急设施。

2.4 危险废物的处置处理

危险废物的处置与处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危险废物在抵达后需要按照相应的危险特性进行分类暂存。暂存期间需要安排专人看守并进行记录。在处置处理危险废物前应依据样品采集的信息对危险废物进行处置工艺小试,以确定危险废物的处置技术流程与工艺。处置结束后,需要对是否满足排放的相关规定指标,若符合即可排放,若不符合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无害化处理。

2.5 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不管危险废物有着怎样的危害特征,一旦发生突发事故将会造成人员、财产及生态环境巨大损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规定:产生、获取、储存、运输、使用、处理危险废弃物的单位,均应当设立重大意外事故的一般预防措施或者紧急预案。对危险废弃物处置单位,还必须建立完善的突发性情况或者紧急机制,才能保障单位公民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也才能保证单位的正常生产秩序。

3 结语

随着各行各业的飞速发展以及国家对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危险废物处置的市场需求必然会越来越大。大量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应运而生,对运输、贮存及处置的过程中如何进行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危险废物因工艺流程不同、存贮方法的不同,其组成千变万化,因此,处置单位在对危险废物进行处理处置时的危险程度要远远高于化工制造行业,所以危险废物处置单位要做到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理。文章通过总结危险废物的产生、处置及安全管理现状,对危险废物处置单位的安全管理提出相关建议及对策,以期为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理与处置提供支撑与帮助。

猜你喜欢
危险废物危险单位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宁波通讯(2021年14期)2021-09-29 07:33:46
填单位 要推敲
看错单位
幽默大师(2019年6期)2019-06-06 08:41:36
喝水也会有危险
小小艺术家(2018年1期)2018-06-05 16:55:48
协办单位
危险废物管理亟待改进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需规范
“废电线电缆是危险废物”为误解
危险废物处置需依法而为
拥挤的危险(三)
新少年(2015年6期)2015-06-16 10: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