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
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 肾内科血透中心,广东 江门 529000
慢性肾衰竭患者维持生命的主要治疗方法为维持性血液透析,对于坚持合理血液透析的患者,部分可延长生命20年以上,达到显著治疗效果。但血液透析给患者的身心均带来巨大影响,可引发诸多透析并发症,造成患者心理障碍、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影响透析疗效[1]。因此,加强血液透析期间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给透析护理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随着临床医学向延伸服务-人性化医疗服务的转变,人文关怀在护理中日益受到重视,要求临床护理在贯彻人文关怀理念,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责任制护理制度,尊重患者生命,给予充分关怀和理解,提升护理服务水平[2]。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人文关怀在血透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现汇报如下。
将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本院血液透析中心治疗的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龄20~65岁,平均(41.2±10.5)岁;透析时间1~8年,平均(4.3±1.7)年。对照组52例,男29例,女23例;年龄22~65岁,平均(41.6±10.2)岁;透析时间1~7年,平均(4.1±1.5)年。对比两组的年龄、性别、透析时间等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慢性肾衰竭,长期行血液透析治疗,透析时间≥1年;②具备良好的沟通交流和理解能力;③临床资料完整,治疗依从性好。排除标准:①严重认知或精神障碍;②合并严重透析并发症;③合并严重躯体疾病;④透析期间病情恶化死亡等。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做好透析护理操作、遵医嘱用药、常规健康教育及饮食指导、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做好并发症预防等。观察组实施人文关怀护理:①营造人文关怀环境。良好的环境有助于稳定患者情绪、提升患者治疗积极性。血透中心努力将环境布置成充满人性和人情味的环境,体现家庭的温馨,提升患者的身心舒适度。结合患者的情况合理安排透析时间,导诊护士负责接待及透析前准备,为患者提供订餐服务,每两周会有收费员连续两天到本中心办公室接受患者交费,尽量为患者提供便利,解决问题[3]。②合理分配护理资源,能使护患关系更好地达到融洽合作。我中心分为5个护理单元,每个单元设1名组长,1个单元14张病床,每个护士负责7个患者,使患者的病床固定,明确护理职责,实行护士分管患者制,患者每次透析都由同一护理人员负责,加强护患间的沟通交流,从而有助于护理服务的持续。每组召开科室会议,各小组提出问题,向主治医师反映,提出解决方案,做好会议记录,达到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目的[4]。③个体化健康教育。每次透析治疗后应向患者讲明注意事项,要求患者控制液体摄入量,一般不超过体重的4%~5%;合理饮食,少食钾含量高的食物;指导患者自我监测内瘘,定期测量血压,按时按量服药;若发生不适,立即电话联系责任护士,给予解答以及评估不适严重性,必要时立即来院复查;定期向患者发放最新的健康知识宣传册,指导预防并发症,提升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效果[5]。④持续心理护理。我国临床统计显示,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发生率高达70.4%。说明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大多不佳,心理压力大,情绪压抑,对自身的病情和生活较为悲观。护理人员应针对性做好心理干预,了解患者的内心诉求,矫正患者的错误认知,抚慰患者的情绪,多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和康复信心[6]。两组均护理4周后评价疗效。
①护理前后评估SAS评分和SDS评分,得分与焦虑、抑郁程度呈正相关;②采用自制量表评估护理质量,包括健康教育、操作技能、人文关怀、服务态度、保护隐私、综合素质等,每项10分,由患者主观评价;③统计护理满意率;④采用GQOLI-74评分评估护理后生活质量,共5个维度,最高100分/维度,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SAS评分和SDS评分的评估结果提示,观察组分值更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比较(,分)
表1 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比较(,分)
观察组护理后健康教育、操作技能、人文关怀、服务态度、保护隐私、综合素质等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分)
护理满意率总体比较上,观察组的数值相当高,提示患者更满意(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n(%)]
观察组护理后GQOLI-74评分中各个维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后GQOLI-74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护理后GQOLI-74评分比较(,分)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血透是把病人的血液引出体外,使血液通过医学的特殊装置,即透析器,把病人血液里面的毒素、多余的水分透出去。经过透析器以后的血液就是没有毒素与多余水分的血液,这部分血液再重新输回到病人体内,这个过程叫血液透析。血液透析适应的人群,主要是慢性尿毒症患者。但是现在医学的模式发展越来越快,血液透析应用的医疗市场也越来越多。比如危急重病学、中毒、急诊科,很多科室都需要用血液透析。人文关怀是一种哲学伦理思想,人文指各种社会文化现象,关怀是指关心和爱护。近年来,临床护理中引入这一思想,将其贯穿整个护理工作,要求护理人员以患者为中心,强化了护理工作的爱心、责任心。而血液透析是一个长期、持续的治疗,对患者维持生命、改善生存质量至关重要[7]。患者在接受透析治疗和护理时,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思想、精神、心理等层面的变化,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体现人文关怀,使患者体会到被尊重、被关爱,建立护患之间的相互信任,提升配合理解,给予患者心理及生理支撑,确保血液透析质量,提升整体护理服务水平[8]。同时,护士和患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可相互促进,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和爱心,促进了护理价值的实现,也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9]。在临床实践工作中,血液透析护理过程中充分贯彻了人文精神关怀和护理,明显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即使病区的工作量逐步增加,也能保障护理质量,使透析的医疗和护理工作更上一层楼[10]。人文关怀理念的贯彻和执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护理实践应坚决以人文关怀为服务主体,牢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态度,才能促进护理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11-1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健康教育、操作技能、人文关怀、服务态度、保护隐私、综合素质等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GQOLI-74评分中各个维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充分证明在血透患者护理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能体现护理的人性化,给予患者更多心理、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凸显人文护理理念,促使患者改善情绪状态,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支持和理解,积极配合血液透析,提升护理满意率及生活质量[13-14]。
综上所述,人文关怀在血透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了综合护理服务水平,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率,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