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后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探讨

2023-01-15 06:03凌娟
智慧健康 2022年30期
关键词:心梗冠脉心肌梗死

凌娟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蚌埠 233000

0 引言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是常见心血管疾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急性心肌梗死通常是在冠脉粥样硬化基础上而形成,由于冠脉内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而继发血栓形成,导致冠脉血管闭塞,出现冠脉供血急剧减少,引起心功能下降[1-2]。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伴有胸痛、胸闷、低血压、心律失常等临床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心脏破裂、心室壁瘤等严重并发症[3]。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主要目的在于恢复心肌供血,预防血栓形成,可采取药物治疗、手术治疗[4]。本次研究为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术后护理干预,并探究其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伦理委员会等部门批准,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男37例,女33例,年龄32~65岁,平均(49.32±2.97)岁;患病时间3~18个月,平均(10.12±3.56)个月;心功能Lillip分级结果:I级51例,II级19例;通过冠脉造影可得,三支病变21例,回旋支闭塞15例,分支闭塞10例,右冠闭塞24例。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相关诊断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者;②均进行冠脉介入治疗;③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并且知晓相关研究流程;④患者无凝血功能障碍或血液疾病;⑤患者精神正常,智力正常,可正常交流和遵医;⑥研究获得上级伦理委员会审批。

排除标准:①肺、肝、肾等重要器官有严重疾病者;②有精神疾病或者配合度低的患者;③妊娠期及哺育期妇女;④本次手术禁忌者;⑤患者资料不全。

1.2 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均对所有患者进行冠脉介入治疗,并给予术后护理,具体如下:

(1)治疗方法:术前,给予患者氯吡格雷300mg、阿司匹林300mg,采用嚼服方式,指导患者服用,随后行动脉造影,进行PCI术。术中,明确梗死部位,沿动脉鞘置入指引导管,随后置入导引钢丝,将球囊送入至血管病变部位,而后扩张,将支架置入。遵照患者的体重,给予10μg/kg盐酸替罗非班进行静脉注射,并在3min以内注射完毕,而后持续汞入。针对出现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术前应泵入心脏临时起搏器。

(2)术后护理:①专科护理:患者术后,持续心电监护监测,着重于心率、呼吸、血氧、脉搏的变化,并密切关注患者胸痛症状是否改善。进行桡动脉穿刺的患者,叮嘱患者止血器需使用24h,禁止自行取下。手术侧肢体应制动15h,可水平移动,手腕部禁止屈曲,可活动手指,缓解肿胀感。观察手术切口是否出现渗血,并叮嘱患者多饮水,并给予生理盐水以水化,预防肾病。②出血及血肿护理:患者在围术期需使用抗凝药物,因此,易出现出血状况。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手术切口是否出现血肿状况,牙龈是否出血,有无出现便秘或黑便症状。对于进行股动脉穿刺的患者,在拔除鞘管后,需压迫穿刺点20min,随后用弹力绷带以加压、固定,必要时可采用盐袋进行加压。③低血压护理:做好低血压预防护理,若患者术后出现血压降低至正常值以下,应密切关注血压情况,同时告知医生,必要时给予多巴胺静脉注射,将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④尿潴留护理:患者出现尿潴留状况时,护理人员应及时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并采取按摩腹部的方式,或是物理热敷膀胱部位的方式,缓解尿潴留症状。若患者并未改善症状,必要时可进行导尿术。待患者能下床活动时,视情况拔除尿管,预防尿路感染;在拔除前,可指导患者进行训练,提高膀胱功能,待出现尿意时,再拔除尿管。⑤康复运动路径护理:术后第一天:需指导患者保持4~6h的绝对卧床休息时间,同时指导患者以平卧姿势休养,床头抬升15°~30°,间隔1~2h,对腰部受压处进行一次按摩,同时注意更换体位,使患者有足够的舒适感,同时也能预防压疮现象的出现。另外,无限制的关节功能处则应开展被动屈伸运动,加速机体血液循环。术后6h则可对患者的穿刺点进行按压,同时指导患者进行主关节活动,术后12h则可适当将患肢平移,同时更换患者体位,尽量往健侧侧身靠近。术后12~24h,床头抬升幅度则可上升至30°左右,同时注意交替变换患者体位,鼓励患者尝试健侧伸直位,并对患侧肢体进行适当活动,活动时注意动作轻柔,避免运动过度造成的不良影响。另外,还需知道患者有效呼吸,保持每日2次的呼吸指导次数。同时,术后还需鼓励患者多饮水,加速造影剂的排出,针对患者的心理,还需进行有效的心理康复指导,使患者的焦虑情绪得到消除,并有效配合运动康复计划,促进运动训练的顺利进行。术后第2~3d:可鼓励患者尝试在床上自主饮食。初次自主饮食时,可在患者背部垫上枕头或被子,确保背部有足够的依托,或将床头略微抬升,使患者背靠床头。同时还需指导患者主动翻身,并保持半卧姿势或坐立姿势。另外,还可将呼吸训练法讲解给患者,指导患者有效呼气和吸气,指导患者尝试连续呼吸,但在开始练习时应注意缓慢进行,避免憋气过度造成反作用。另外,还可指导患者在床上自主梳洗和进食,提升患者的自理能力。术后第4~7d:手术第4d后,指导患者坐在床边,并将双腿悬空,保持5~15min,每次保持该动作3~4次。同时还需指导患者尝试自主进行刷牙、洗脸、吃饭、穿衣等活动,使四肢功能得到锻炼。起立时需先叮嘱患者静坐1h后在尝试站立,在站立和行走过程中,也应全程指导和陪护患者,叮嘱患者尝试倚靠墙壁或搀扶患者,避免行走过程中因心悸、气短、头晕等现象而出现跌倒事件。术后7d-出院前: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康复计划,并指导患者按照计划有效活动。运动过程中,家属也应全程监护,避免运动过度,运动时间也不宜过长,当患者有疲惫感时,则需马上停下休息,以免发生不良事件。在出院前,也应再次强调康复运动的重要性,叮嘱患者居家也应加强锻炼,多参加社区活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各项功能的恢复,以便更快回归社会。⑥心理护理:由于疾病不适影响,患者的内心多伴有各种负面情绪,对此,护理人员应主动和患者聊天,并保持语气的温柔,时刻以微笑服务,多赞美、鼓励患者,同时,当患者的“倾听者”,鼓励患者将内心的不适感讲出,实现情绪宣泄效果。在情绪宣泄后,护理人员也应为患者提出有效的指导意见,使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缓解,同时也能拉近护患关系。另外,在手术后也应评估患者是否有紧张、恐惧、烦躁等心理,结合患者的个体特征,为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不断讲述介入手术治疗成功的案例,使患者有足够的康复信心,确保能够有效配合医护人员完成后续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在心理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也应始终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不断通过深呼吸、注意力分散、放松训练、冥想、倾诉等方式,帮助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缓解。另外,还应和家属紧密联系,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并给予患者足够的照料,使患者有家的归属感,并以更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康复期。

1.3 效果判定

(1)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指标。

(2)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SDS、SAS评分表囊括了20个测评项目,采用4级评分标准,分数越高,负面情绪严重,得分>50分就表现为已经存在负面情绪。

(3)使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从四个维度(心理、社会、躯体功能和物质生活)进行评分,分数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高。

(4)分析统计护理后出现的并发症,如常见的心律失常、心绞痛、穿刺部位血肿、心室颤动、排尿困难等。

(5)统计患者护理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CO(心输出量)、MAP(平均动脉压)、SBP(收缩压)、DBP(舒张压)、HR(心率)。

(6)拟定满意度问卷,了解患者的满意度,分为满意(80~100分)、一般(60~79分)、不满意(60分以下),前两项均纳入满意度计算中。

1.4 统计学软件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患者的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功能指标对比

护理后患者LVEF指标明显高于护理前,LVEDD指标低于护理前(P<0.05),详情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对比()

表1 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对比()

2.2 心理状态评分对比

护理后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详见表2。

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古诗教学,启发学生创作诗歌,开展佳词绝句欣赏或读书笔记等形式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习诗人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把所学的古诗真正运用到写作上,很有利于提升写作素养和能力。

表2 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对比(,分)

表2 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对比(,分)

2.3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表3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2.4 患者的并发症

在护理后,患者中仅有4例出现了并发症,包括1例(1.43%)心律失常、1例(1.43%)心绞痛、1例(1.43%)穿刺部位血肿、1例(1.43%)心室颤动,总发生率为5.71%,发生率较低。证实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并发症有着预防效果。

2.5 护理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

护理后,患者的CO、MAP、SBP、DBP、HR均与护理前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护理措施的增加可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手术体征波动影响,具体见表4。

表4 护理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

表4 护理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

2.6 患者的满意度统计

在护理后,收集患者的满意度,发现98.57%的患者均对早期康复护理表示了满意,其中包含50例(71.43%)满意,19例(27.14%)一般,1例(1.43%)不满意,不满意原因为沟通有误。证明大多数患者均认为早期康复护理是积极可行的。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简称急性心梗,是临床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因冠脉的持续和急性缺氧缺血所致,心肌有明显的坏死现象。研究显示,大部分患者在临床中均有明显的胸骨后疼痛,健康方面面临着严重威胁。在病情严重时,还会引发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后果,生命安全也将面临严重威胁。该疾病的产生原因较为复杂,和劳动过度、情绪过激、暴饮暴食、便秘、寒冷刺激性、酗酒、吸烟等均有着一定联系。以当劳累过度为例,在劳动过度后,患者的心脏负担便会加重,心肌需氧量短时间内突然上升,而冠状动脉又有着明显的狭窄和硬化现象,无法有效扩张,过累的劳动下,斑块则会有破裂风险,因而则引发了急性心梗。大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的前一天或一周均有着一定前驱症状,以心绞痛程度加深最为典型,且疼痛时间会不断延长,使用硝酸甘油的效果也会逐渐降低。而针对无心绞痛的患者,前驱症状则为突然有持续的心绞痛感。该疾病在健康方面的影响极大,同时还会诱发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在心梗发生后的1~2周内,则易发生心脏破裂现象,其原因为梗死灶的弹性丧失,而酶性溶解作用加强,因而则使得心壁破裂,心室中的血液则会流入心包之中,进而引发猝死现象。此外,室间隔破裂后,左心室的血液又会流入后心室,可直接导致急性左心衰竭和心源性休克现象,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严重威胁。另外,附壁血栓形成也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一般发生在左心室。而在发病早期,最易出现的并发症还包括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室性早搏则为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而在急性心梗发生后的2~3周,还易出现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如肺炎,心包炎,胸膜炎等,患者的胸痛感极为明显,同时还会伴有发热现象。

近年来,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患病了不断增长,并且逐渐呈年轻化趋势,进而严重危害国民生命安全[5-6]。急性心肌梗死多发于患有基础疾病者、饮食习惯不良者、生活习惯不佳者等群体,且疾病死亡率较高[7]。因此,患者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进行治疗,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另外,急性心梗疾病对患者健康的影响极大,且病情一般为突然发生,因此必须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把握好临床治疗的时间窗,降低患者的生命威胁。现阶段,临床在治疗急性心梗时,一般会选择手术治疗方式,冠脉介入手术治疗则为最常见的一种,且在临床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已经成为急性心梗治疗的首选。通过介入手术,能够使急性心梗患者的血流再灌注得到有效改变,对血管再狭窄发生率也有着一定预防效果。同时,介入手术治疗后,濒死的心肌也能再次恢复血供,术后出现心血管事件的概率也会逐渐降低,具有重要的治疗价值。

根据马响玲[8]等的研究表明,冠脉介入手术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佳的手术治疗方式,但一旦术后护理不当,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出血等,严重时可致死。因此,术后护理干预是尤为重要的,通过对患者实施全面化的术后护理措施,不仅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同时能够最大程度促进患者康复效果的提高。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患者LVEF指标明显高于护理前,LVEDD指标低于护理前,SDS、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护理前(P<0.05),而护理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差异较小(P>0.05),患者满意度高,术后并发症少。由此可得,在患者术后为其进行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心功能的提高,同时能够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其生存质量,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预防并发症,进而提高对患者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进行冠脉介入治疗后实施术后护理,护理效果显著提升,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心功能,减轻负性心理,提高其生活质量。因此,术后护理措施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猜你喜欢
心梗冠脉心肌梗死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心梗猛于虎
诱发“心梗”的10个危险行为
心肌梗死常规检查漏诊率高,近2/3患者被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