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 溪
(信阳农林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空间也跳脱出了自己的房间,将更多时间投放在室外空间中,以满足人们日渐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及精神世界追求,所以在住宅建筑设计中必须重视景观设计。从现代住宅建筑景观设计实践来看,植物要素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植物品种的选择与色彩的搭配,会直接影响住宅景观设计的风格及质量,唯有对植物要素进行合理配置,才能凸显美感与营造意境[1]。所以,重视并做好植物要素在住宅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才能呈现出锦上添花的效果。本文分析现代住宅景观设计中植物要素的应用误区和应用原则,提出应用策略,希望能为改善住宅环境,提高住宅小区舒适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住宅景观设计中合理应用植物要素,能够为景观设计带来增值效益,但如果在配置过程中存在不足,导致植物存活率低,则不仅弱化住宅景观的观赏价值与实用价值,同时也会增加建设成本[2]。具体来讲,目前住宅景观设计中对植物要素的应用误区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许多设计人员在对住宅景观的植物要素进行搭配时,往往只顾追求植物带来的平面效果,尽管这样能够降低植物要素配置难度,同样有一定美观度,但实现的效果却非常一般,意境、层次感相距甚远。另外,为了保证住宅景观的整齐划一,对植物进行定期的统一修剪,无形中增大了后期管护工作量,管护成本有所提高。
从植物搭配效果来看,花卉基本上能呈现出比树木更好的效果,所以许多住宅建筑开发商为了吸引眼球,会过分追求色彩艳丽的景观。而为了实现这一景观效果,必定要选用许多色彩鲜艳、形状各异的花朵来营造景观,尽管短时间内能够吸引人们的关注,但是花卉的生长期一般较短,极易凋谢,单一化地使用大量花卉,不管是从生态还是从经济层面来看,均不合理。花期一过,便需要重新栽植其他花种,投入成本较大。
植物作为自有生命的个体,不同品种的植物有着不一样的生长习性,甚至会存在相克的情况。倘若在对植物要素进行配置时,没有考虑到植物要素的相生相克规律,那么一些生长力弱、营养吸收能力弱的植物会被其他植物压制,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导致过早枯萎的情况,会直接影响住宅景观的观赏性。而部分设计人员在对住宅景观中的植物要素进行搭配时,盲目倾向于枝干挺拔的树木,而这部分树木不仅成本高,而且栽植的成活率难以保证,这种忽视植物生长习性的选择,会对景观设计效果形成破坏。
许多住宅建筑开发商在对住宅景观进行设计时,对植物要素的应用过于追求短期内的效果呈现。一方面,打造出形态奇特、色彩鲜艳的植物景观,能够增强人们的记忆点,但如果忽视植物生长习性,违背了植物搭配的初衷,必定需要后期投入大量精力进行养护,而且不能保证长期的效果呈现;另一方面,过分追求大规格、高密度,这些过度密植的植物会压制彼此的生长空间,导致存活期过短,同样只能呈现短期效果[3]。除此之外,为了将住宅建筑打造为“网红景点”,提升住宅景观的附加价值,许多景观设计人员在对景观要素进行配置时会出现跟风情况,在植物配置时便罔顾其地域性,远道运输而来的树种,难以保证其成活率。
尽管近些年来许多住宅建筑开发商逐渐认识到了景观设计的重要性,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景观设计在住宅规划设计中一直处在边缘位置,而其中对植物要素的配置需要遵循景观设计的整体风格。对住宅项目整体性形成破坏的植物景观设计常见情况有:为中式住宅小区配置疏林草地的绿化设计,为现代轻奢小区配置组团式种植风格。因此,在住宅景观设计中对植物要素的应用不能标新立异与曲高和寡,而要基于住宅项目的整体设计风格,协调与建筑、室外功能场地的关系,契合现有硬质景观,遵循风格统一原则的基础上,适当体现设计亮点。
在对住宅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体现出景观的参与属性,凸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换而言之,让住宅小区的居民能够亲自参与对景观的设计,对小区的绿化建设提出自己的设计看法,由此增强居民对住宅小区的归属感。大量案例表明,参与型景观在居民群体中的受欢迎度非常高[4]。而对于植物要素的选择与栽培,同样要遵循和谐共生原则,避免植物之间彼此相克,更多借助色彩、形态等方面的优势互补,满足居民对住宅景观的观赏需求。
在住宅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对住宅所在地的地域实情以及小区建筑风格等因素综合考量,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植物要素配置。具体来讲,要依据当地气候、地质条件,也要根据植物要素应用需投入的成本、景观实际占地面积等现实情况进行配置,如此才能保证植物景观更符合住宅的设计理念。当然,植物的后期养护成本也要考虑其中,实现经济性与生态性的平衡。
在中国人的文化观念中,寄情于山水是一种崇高境界,因此在住宅景观设计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假山、假瀑布等场景,在这些建筑物内部硬质景观中配置植物要素,则需要充分结合水景、地形、地面铺装等要素,实现植物与“山水”之间的和谐共存。比如,在人造湖、人造溪流旁边,可通过种植垂柳与之搭配,实现现代住宅景观设计与园林风格的融合;在有假山的小区,可栽植自然松柏,能明显突出山势,体现出住宅小区的风格。将住宅小区内部的水体、山体、建筑风格、园林道路进行风格层面的统一,再对植物要素进行合理配置,才能实现和谐的景观效果。
在找准住宅景观设计风格之后,还需要对住宅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进行调研,包括气候、土壤、植被等情况,尽可能选择本土植物苗木进行栽植。不同区域的住宅景观设计需要有不同的考量,植物品种的选择同样如此,具体来讲:(1)入口。住宅小区的入口作为风格形象代表,为了彰显出对外迎客的仪式感,应当对植物要素进行规则式配置,可选择棕榈、玉兰、银杏等有着鲜艳颜色的植物。(2)宅下屋前。该区域景观中的植物不可选择乌桕等产生污染物的苗木,同时要保证入口处的私密性、通畅性与实用性,给业主回家的感觉。并且要关注朝向问题,一般北面搭配如八角金盘等耐荫类植物,南面则以落叶乔木等植物为主[5]。(3)道路两侧。该区域景观的植物一般选种属性挺拔、姿态统一的树木,比如银杏、香樟等。(4)屋顶花园。如今有许多住宅建筑设计了屋顶花园,在这一景观设计中选择植物苗木,必须根据覆土深度、荷载等条件予以科学确定,鉴于屋顶花园面积、土壤深度、水资源等条件,选择保水性高、耐旱的浅根类植物,常见的有石楠、多肉等,还可搭配如迎春、爬山虎等攀沿类植物。
在住宅景观设计中,很多时候会受限于施工条件,对地形无法进行较大改动,所以只好寄希望于通过种植植物而实现想要的空间效果,或是对地形起伏进行有目的性地改善,呈现出不一样的视觉效果。植物不仅能在住宅景观中发挥其观赏价值,还能成为室外空间的核心组成部分,拥有一定的建构功能。由植物构成的空间一般以平面、立面、视觉感官等为主,同时结合植物高度方面的差异,对植物进行规范处理,体现出住宅景观的新颖性与空间性。
而在植物的空间组合中,一般会选择枝条形状较好的乔木进行点缀,所以设计时基本选择孤植,比如银杏、红枫等,当然也会利用丛生苗去表现出更加热烈、亲切的效果,比如丛生朴树等。大量景观设计实践表明,苗木本身并无美丑之分,完全在于是否具备对美观进行编制的设计能力。在室外入口或者园路两旁的景观设计中,一般会选择“对植”设计方式体现规整与平衡,选用的植物有桂花、红枫、玉兰等,只要凸显出均好性,一般苗木都能搭配得富有层次感。此外,为了凸显出植物的层次错落感,一般会通过选用不同规格苗木的方式体现,但也要认识到地形设计的重要性。从视觉心理学角度来看,平地带给人们的视觉空间感受相对偏弱且单调,因此通过对局部绿地进行起伏微地形的打造,或者是对植物群落进行层次搭配,能够改善视觉空间表现较弱的弊端,增强场景的立体感。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色彩向来是影响人们情绪感受的关键因素,因此在住宅景观设计中要想凸显意境与体现人文情怀,一定要重视色彩应用。在对植物要素的配置中,色彩的合理搭配非常关键,一方面植物的色调需要与住宅建筑整体风格匹配,另一方面主色调必须保证大面积且要有辅色变化,通过明暗对比、冷暖对比的色彩设计,达到相辅相成的统一风格,实现视觉平衡。住宅景观中的植物色彩主要通过叶片体现,常见的叶色有绿色、秋色、春色、斑色等,对斑色叶植物必须慎用,因为其容易与其他要素形成冲突,一般多选用夏季与冬季的色彩搭配,中间可以绿色为主,其他色调添加辅助,同时也要避免过多选用不同明暗度的绿色。
而对植物色彩的巧妙搭配,必须依据区域、功能、光照等因素合理整合。比如,在住宅入口处为了营造出热烈欢迎的氛围,一般会选择色彩明亮的植物进行烘托,比如牡丹、杜鹃、玫瑰等,并且应当摆放在阳光充足的开阔地带[6];小空间区域内要营造深远意境,应当选用蓝色、青色等色彩实现效果,所以可选择紫丁香、紫藤等植物,并且以白色为辅,还能带给人们一种清爽之感,比如百合、白菊等。植物要素的色彩应用,还需依据其本身质感进行搭配,而植物的质感主要通过叶、枝的大小、排列、光泽度等表现,在大空间内可选用粗质感植物,如广玉兰,但不宜过量,否则容易成为视觉焦点,有喧宾夺主之嫌。
在对植物要素进行搭配应用时,还要综合考量住宅建筑内部的不同空间与周边场地的功能,于不同空间中搭配不同的景观形态,则要选用与其空间相结合和适应的植物。比如,将出入口设计成林荫大道,利用通透的植物打造出视觉景深效果,从入口进入逐渐向内探深,这种层次分明的意境能够给人一种引人入胜之感;在住宅小区的儿童游乐场地中,一般选择低矮且色彩丰富的植物,通常用红、黄、蓝三种颜色搭配,烘托出活泼氛围。需要注意的是,出于保护儿童考虑,不能栽植带刺或带有花粉的植物;在老人健身场地中,植物要素配置要倾向于营造宁静氛围,有助于老年人身体机能改善,所以尽可能栽植有一定药用养生功效的植物。
植物要素配置除了要体现出服务周边场地的功能以外,还应实施差异化配置设计,既能凸显出住宅项目特色,也能优化居民的居住体验。依据空间区域与功能展开特色化的绿化配置,比如密植大量果树的“采摘园”、密植大量芳香植物的“沉香境”、住宅小区居民认养植物的“家庭农场”、各色稀有植物组成的“科普堂”等。相较于需要大量投入与密切维护的硬质景观而言,这些特色化的植物配置能够成为住宅小区的景观亮点,十分契合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处的理念。
综上所述,现代人对美好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住宅景观设计也更加重视,在植物要素应用至住宅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自然群落的发展规律,保证结构、色彩的合理搭配,切不可为了追求复杂的艺术效果而罔顾植物本身习性,导致违反植物生长发育规律,会严重影响生态效益。同时,还要综合考虑植物的观赏价值与主题表达功能,结合多学科专业知识进行设计,展现出住宅景观设计中植物要素配置的深层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