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恒神:发挥“全产业链”优势,将中国碳纤维做优做强

2023-01-14 03:50牛方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2022年1期
关键词:全产业链织物碳纤维

牛方

在中国,每一家碳纤维企业都经历了许多风雨。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国产碳纤维无疑是纺织科技自立自强的典型代表。历经几代人的执着拼搏,国产碳纤维终于有了登上世界舞台的“入场券”。

在国产碳纤维的队列里,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较早拥有先进设备、雄厚技术实力的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和生产基地,与中复神鹰、威海拓展同样,是国产碳纤维元老级企业。2021年,江苏恒神产值产量双提升,实现恒神创建以来首次盈利。近日,《中国纺织》记者采访了江苏恒神总经理钱京,在跟钱京的对话中,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们恒神走了一条自己发展的特色道路。”

产量翻番 应用领域拓展

2021年,碳纤维行业实现了史上首次全行业盈利,江苏恒神也实现了创建以来首次盈利。钱京告诉记者,“恒神股份2021年预计实现净利润1.31-1.6亿元;产品研发方面,高强高模碳纤维、大丝束碳纤维的研发工作均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产品验证、柔性生产线建设稳步推进;市场拓展方面,风电用拉挤碳板、高速客船用碳纤维以及工业领域产品拓展均取得重大进展。”

2021年江苏恒神对标国际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企业,不断推进技术迭代升级,加大基础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提升碳纤维技术软实力,助力恒神高质量发展。

钱京介绍:一方面,基于国外对中国碳纤维产品出口限制,导致高端碳纤维国产替代需求急切,江苏恒神积极致力于高端碳纤维产品的研发。2021年完成了T1100级碳纤维、M55J级碳纤维、M40X级碳纤维等产品中试验证工作,同时实现了T1000级碳纤维产品的正式批量生产供货。另一方面,基于节能减排发展需求和‘双控’政策出台,清洁能源利用成为发展共识,风电、光伏、汽车轻量化对碳纤维的需求不断攀升。2021年,江苏恒神致力于新能源领域用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开发应用,目前风电用拉挤碳板、预浸料和光伏、氢能用碳纤维已实现批量供货,50K大丝束碳纤维产品已实现工程化生产。

但与其他单纯生产碳纤维的企业不同的是,江苏恒神是碳纤维领域里唯一一家全产业链企业。“我们恒神专注于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全生命周期管理。”钱京告诉记者。据悉,江苏恒神集碳纤维、复合材料和复材结构件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技术服务为一体,是国内唯一一家产品组合覆盖从原丝、碳纤维、上浆剂、织物、液体树脂、粘结剂、预浸料、碳纤维复合材料零件、航空复合材料结构前的集成供应商。

全产业链模式优势凸显

与其他单纯只做碳纤维的企业相比,恒神从原丝到下游织物、预浸料、制品均有涉足。

“恒神是行业内产品规格最多,服务市场领域最多的碳纤维企业,”钱京说道,“我们一直以来的想法是如何将碳纤维做成复合材料,从应用的角度如何更好地将碳纤维的优异性能发挥到最佳状态,并将其推广到更多的领域。”这是恒神成立之初的想法,也是矢志不渝的目标。

碳纤维跟传统金属材料不同,是设计、材料和成型工艺一体化的行业,“将纤维做好,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钱京说道。“如果只做碳纤维,其实并不能完全解决客户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问题,后面成型设计等环节其实还存在很多难关。”因此,在这种理念的坚持下,恒神一直坚持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公司组建了国内优秀的碳纤维与复合材料生产及应用结构设计、生产工艺服务团队,从原丝、碳纤维、上浆剂、织物、液体树脂、预浸料到复合材料制品全部实现了自主研发和生产,摆脱了关键原材料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

7.大力推进渔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突破性发展水产流通业和水产品加工业,引导鼓励加工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调整产品结构,开展产品深度研发,走精加工、深加工之路,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同时大力发展休闲渔业,着力培育休闲渔业创新经营主体,积极开展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创建。拓展营销渠道,积极推进订单水产、农超对接、直供直销、电子商务等新型水产品流通模式。

尽管在碳纤维材料领域里恒神看起来似乎存在感有些偏弱,但是在下游航空航天、氢能、风点等领域恒神都有着极强的存在感。

2017年恒神与中国中车紧密合作,研制出了世界上首辆全碳纤维复合材料地铁车体,填补了行业空白。2017年恒神与世界第三大民用飞机生产商庞巴迪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成为第一个进入国际大型民机生产商碳纤维预浸料供应链的中国企业。

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无疑是一条相对而言比较艰难的路,这也为前几年恒神的崛起之路增添了不少阻力。但是,随着市场供需关系的调整,近两年这种发展模式渐渐显示出了一种特殊的优势。

钱京告诉记者,尽管自身生产下游制品,但是这并没有给恒神与下游客户的合作带来“嫌隙”,反而更加紧密。“这主要得益于我们清晰的企业发展战略。”钱京说道。

据悉,恒神与自己的下游客户是有明确的界限的。“我们不抢下游客户的业务,反而是我们具备了能力之后,下游客户能够使用我的设备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在前期研发和原型件制造阶段节省了客户没有必要的固定资产投资。我们的唯一诉求就是产品正式上线之后多买点我们的材料就行,现在下游客户更喜欢我们了。”钱京半开玩笑似的说道。

事实也确实如此,当前这种以恒神出材料、出设备,下游厂家出技术的合作模式为恒神稳固了很大一批长期客户,增加了客户的粘性。2021年,在碳纤维需求急剧增长的机遇期,得益于与下游客户良好的合作关系,恒神积极研判,产前谋划,合理优化资源配置,释放产能,最大力度地保障碳纤维生产。面对客户多样化的产品需求,碳纤维事业部动态调整各产线产品规格,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最大可能的释放产能,成为客户信赖的优质供应商。

钱京表示,未来恒神将继续深耕航空航天、民用客机、无人机领域,守住现有市场;将加大精力投入新能源市场,在风电、光伏和氢能这些碳纤维用量较大的市场满足需求,在服务工业领域的同时,还可服务于能源领域的降碳,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作出更大贡献;除此之外,在轨道交通领域恒神也将持续关注最新的应用趋势,比如飞行汽车的发展等;最后在体育休闲领域,恒神也将继续创新,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

追赶超越风正时济,策马扬帆高质发展。显然,当前是碳纤维发展的风口,对恒神而言抓住当前的良性发展态势,实现企业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时不待我。

碳纤维助力2022年北京冬奥会

2022年北京冬奥会 “飞扬”火炬主要分为外飘带、内飘带和氢气燃烧装置3个部分。火炬“飞扬”的外飘带造型非常特殊,是一个高维曲面体,对于工程化制造来说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异形结构件。东华大学教授、本刊副主编孙以泽带领东华大学三维编织团队,用碳纤维从经向、纬向、法向三个维度编织,然后与耐高温的第三代聚硅氮烷树脂能形成碳纤维复合材料。“织”火炬的“秘密武器”是由孙以泽教授团队独家研制、世界首创的大尺寸异形结构件三维高精度球面立体编织机。该编织机可编织大飞机、高铁等大尺寸结构承力件,也可编织螺旋桨、无人机、火炬外飘带等精密异形结构件。它总共有576个编织锭子,可编织最大截面500×500毫米,是目前世界上功能最强、编制尺寸最大的三维球面立体编织机。“飞扬”火炬样品通过冬奥组委检测和第三方验收,专家评价“飞扬”具备轻、固、美的特点。

同时,碳纤维还被应用于北京冬奥会的其他方面。雪车被称为“冰上F1”,是名副其实的冬奥会“速度之王”。一辆纯靠人工操纵、无机械动力系统的雪车时速能达到160公里/时。由于技术含量高、工艺复杂,此前雪车制造一直被国外垄断。而本次参会的中国选手驾驶的“中国红”国产雪车即为我国企业生产。为了让雪车车身材料质量更轻,强度更高,雪车瞄准了应用于宇航级别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此外,碳纤维还被成功应用于奥运雪车头盔制作等。

内蒙古兴安盟与刘嘉麒院士专家团队合作开发玄武岩纤维项目

近期,内蒙古兴安盟领导会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嘉麒一行,围绕开发利用兴安盟火山地质资源,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进行座谈交流。

刘嘉麒表示,玄武岩纤维是国际上重点发展的新材料之一,应用领域广泛,市场前景广阔。兴安盟玄武岩资源储存量丰富,成分比例特别适宜玄武岩纤维制作,发展玄武岩纤维产业不会破坏生态环境。同时,也将积极发挥智力和科研优势,聚焦科技成果转化,把更多新技术运用到生产中,为兴安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帝人公司推出先进的伸展丝束碳纤维机织物

帝人公司宣布推出采用该公司专有的丝束展开技术开发的轻质、坚固且具有成本效益的碳纤维机织物。这种新型机织织物由 3K (3,000) 碳纤维长丝纱线制成,适用于需要低重量和设计灵活性的应用,例如汽车内饰材料和体育用品。帝人公司利用其内部的丝束展开技术,成功地将 3K 织物从成型厚度 0.2 毫米减薄至约 0.15 毫米,与 1K 机织物成型为碳纤维增强塑料 (CFRP) 时的厚度相同。

由于织物交叉纱线的平坦起伏,使用帝人公司的新织物制成的 CFRP 具有出色的光滑度,与使用 1K 碳纤维机织物制成的 CFRP 相比,其强度更稳定(根据公司内部研究)。此外,帝人公司特殊的丝束展开技术的高效率将织物成本降低到低于传统 1K 碳纤维机织物的成本。此外,尽管使用了 3K 纱线 (200 g/m2),帝人公司仍将重量减少了 35%,与使用 1K 纱线 (125 g/m2) 制成的织物相似。

坚固、轻质的 CFRP 广泛用于提高飞机、工业和体育应用的性能和减轻重量。通过放松施加在碳纤维上的应力集中,可以实现提高 CFRP 机械性能所需的稳定强度,从而获得更光滑的碳纤维织物,用作增强材料。虽然越来越薄的碳纤维长丝纱线被用于生产越来越薄的机织织物,但生产这种纱线的难度会增加这些织物的成本。

上海石化大丝束碳纤维项目开始安装

2022年初,上海石化1.2万吨/年48K(4.8万根)大丝束碳纤维项目的氧化炉、碳化炉等一批重要设备陆续到场,项目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预计在6月底中交。

据了解,大丝束碳纤维项目是中国石化重点项目和上海市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的项目之一。该公司碳纤维事业部介绍,该项目的一大亮点是关键装备国产化。碳纤维制造设备结构精密,对设备安装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氧化碳化设备更是需求在厂房中进行。为确保2022年建成投产,自2021年1月来,整个工地做到疫情防控和土建施工两手抓两手硬,保证了项目按时间节点交付设备安装。目前1号车间已开始安装设备,上海石化将和施工单位一起,严把质量关,确保未来设备开车一次成功。(中国化工报)

烟台泰和新材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园智能纤维项目建成投产

2022年1月7日,烟台泰和新材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园智能纤维项目建成投产。

近年来,泰和新材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聚焦高性能纤维主业发展,围绕存量业务提升、增量业务拓展、产业链条延伸三个方面,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多渠道合作,先后启动和建成了对位芳纶、防护用高性能间位芳纶等重点项目,行业规模地位得到巩固,市场竞争优势更加凸显,企业效益大幅增长,发展势头强劲有力。

智能纤维产业化项目是泰和新材第一个增量业务项目,采用全球首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技术和工艺,通过将发光技术与纤维制备技术结合,制备出的全新智能纤维产品,赋予纺织品发光、变色、储能和传感等功能,在智能穿戴、信息技术、汽车工业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该项目分为三期建设,此次投产的是首期发光纤维生产线。它的建成投产,填补国家在智能电子织物产业领域的空白,是泰和新材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其在调整产业结构和提升产业层次上又跨上一个新的台阶,对推动我国智能穿戴设备的普及应用,带动相关产业创新升级,激活潜在消费市场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智能纺织品是纺织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和重要经济增长点。泰和新材将始终坚持“人才引领、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巩固深化与复旦大学的技术合作,加速推进智能纤维产业化项目二期、三期建设,抢占智能穿戴、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发展先机,构筑多点支撑、多极发展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格局。(胶东在线)

猜你喜欢
全产业链织物碳纤维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丝绒织物》等103项纺织行业标准发布
碳纤维/PPS热塑性单向预浸带进入市场
悉尼大学开发出可保护碳纤维性能的回收工艺
《纺织品织物折痕回复角的测定》正式发布
预应力碳纤维材料加固研究概述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微电影的商业模式创新
基于全产业链的住宅产业化发展思考
博禄碳纤维增强聚丙烯使汽车零部件更轻更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