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三届全国美展看中国乡土题材油画*

2023-01-14 11:21:17敬绘锦
陶瓷 2022年1期
关键词:题材油画乡土

敬绘锦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 景德镇 333000)

中国自古以来作为农业大国,国家统治者对农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在古时,社代指土神,稷代指谷神,土神和谷神为以农耕为本的华夏民族所信奉崇拜,君主祭祀社稷,以求五谷丰登,国事承平。后来用社稷代指国家。到了今天农业依旧是关系着一国生计的大事,不少的文学艺术作品以乡土为题材,来表达对于农村、农业劳动者和土地的深厚感情。即使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生活发展,但是依旧有人眷恋土地,维持着朴素的农耕生活方式。

油画来自西方国家,有老彼得·勃鲁盖尔、米勒、库尔贝等油画家描绘西方的乡土生活,而油画作为外来绘画艺术在中国发展到今天,早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的特色和精神,在表现如今中国的乡土题材中有着独特的呈现方式和视觉艺术效果。本文以近三届全国美展为例,纵观主流文化中乡土题材油画所展现的面貌。

1 中国油画乡土题材的发展回顾

作为舶来品的油画自传入中国,历经“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美术革命”和“改良中国画”的提议,“油画民族化”这一命题的争端始于20世纪50年代,受到现实政治形势的推动,油画在中国早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审美,反映着一个时期中国的精神风貌和民族风格。“乡土写实”绘画的出现,艺术家将自己的关注点从政治转向了普通人的生活。

1982年,《美术》杂志第一期上袁运生的文章《魂兮归来》力图号召汉魏时期的“熊风”,学习古人的“博大”“雄浑”气度,也正是改革开放初期影响艺术家精神的焦点,也是“乡土写实”绘画的核心,“乡土写实”绘画使艺术回归于真实的生活,以更加深入、深情、生活化地去反映现实。

罗中立的《父亲》、朱毅勇的《乡村小店》、陈丹青的《西藏组画》、何多苓的《春风已经苏醒》等,代表了对乡土风的追求和乡土写实油画的艺术高度。而美国现实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的安德鲁·怀斯,用绘画表达他对于故乡、生存的细致入微的感受,以其简洁整齐的绘画形式、明确又单纯的色彩、孤寂凄冷的意境,使得上世纪80年代“怀斯风”在中国油画界强劲吹拂,给一批寻求以新视野观察世界摆脱教条的年轻艺术家提供了新的绘画技法和理念,用于表达个体心灵的感受,自此“怀斯风”常现于乡土写实油画。

2 近三届全国美展乡土题材油画的发展分析

2.1 近三届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内容表现趋势

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诞生于1949年,是我国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国家级展览。连续13届,全国美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倡导美术工作者聚焦人民生活。全国美展五年一届的展览机制配合国之庆典,调动最广泛资源,为新中国美术发展提供了平台和动力,引领美术事业的发展,体现了国家层面的艺术评价标准,从而实现对时代精神的弘扬,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艺术家们将创作目光投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积极深入地刻画普通百姓的生活是近三届全国美展油画作品创作的突出特点。参展油画作品中出现最多的人物形象是劳动和生活当中的普通人,他们或在工作,或在休息,有欢乐,也有着自己的烦恼和困惑。

2.2 近三届全国美展乡土题材油画内容的普遍特征

乡土,指家乡、土地、民俗。乡土题材是以乡土生活和农村风土人情为题材,以展现乡村生活状态和乡村风俗文化。

乡土题材油画自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有聚焦当下,反映现实生活的创作特征。在近三届全国美展乡土题材油画作品中,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作品大量涌现,不仅生活气息浓郁,还表现出积极的奋斗力量。更多作品画面气氛祥和、充满阳光,展示了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以侧面来讴歌新时代。

在近三届全国美展乡土题材油画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普通农民乡土生活和少数民族乡土生活。普通农民乡土生活的油画作品多描绘农民在土地上繁忙的农事场景,以及婚礼、节日、赶集、出门等日常生活。最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的农村改革政策、新农村建设在乡土题材中有较多反映,候宝川《云端上的春天-悬崖纪事》中,大山里孩子们上学路上的藤梯在政府和各方人士的努力下变成了坚固的钢梯。陈树中《野草滩,秋意满园》有一种独特的魔幻感,透出年画感。硕大的粮食果蔬象征着农村好收成,画面中出现了很多暗示科技促进农业生产的情节和道具:农业科技下乡、实体网店标志、农村淘宝等,这些都是农村新貌的真实记录和真实写照。

少数民族题材反映的是近年来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生产方式、精神面貌和特有的民族文化。孙黎明《定居牧民的喜悦》中收玉米的定居牧民夫妻,劳作虽辛苦,收获的喜悦却溢于言表。张永《家园·玉树日记》则是表现2010年青海省玉树地震所带来的伤痛,救援的直升机和倒塌的屋宇展示着地动山摇的惊心动魄。同样是表现玉树地区的生活,王文龙《吉祥玉树·歌声再起》展现经过灾后重建,玉树人民伴着民歌放牧的祥和安宁生活。对少数民族同胞的外貌特征、衣着、服饰和日常活动的细致刻画,展示出他们特有的文化风尚、民俗民情和他们的情感追求。

3 近三届全国美展乡土题材油画的艺术价值和时代意义

3.1 近三届全国美展乡土题材油画的艺术价值

近三届全国美展中乡土题材的油画作品风格越来越趋向多元化,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风格的作品均有出现,打破以往写实和现实占主要的现象。李新宇《一声呐喊》里陕北民间老腔艺人的铿锵唱词,中国写意的手法,线条粗犷,色彩饱满。陈明华《风月》删繁就简,大刀阔斧,生动地再现了惠安女的精神状态。良好的油画创作应当是各种风格、技法百花齐放,体现对现实生活的多视角关注成为众多画家的创作目标追求,尽量较为完整和全面的呈示当代中国的现实生活。

油画作为视觉艺术之一,除了反映现实,体现油画艺术的本体美则是最重要的艺术追求,尤其是在读图的图像时代,油画应以其构图、色彩、造型、风格的审美性和美感追求来彰显它的优势,这些也均是体现油画本体美的构成部分,即使是再平常的乡土场景,也会因为画家的巧思而呈现出有别于普通图像的美的感受。而近三届全国美展中的乡土题材油画作品均有照片化和宣传画的倾向,美术创作作为一种手工劳动,其追求的最终价值是什么,如何将艺术和智能化的艺术区别开来,这是艺术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要想感动人心,必定是情感先行,美术工作者要挣脱对图像的依赖和羁绊,只有站在时代的大地上,回归人的本位,以心师造化、心手合一的方式感悟这时代的气象万千,用智慧和灵感来引领文化的价值追求。

3.2 近三届全国乡土题材油画的时代意义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五十六个民族热爱着这片共同生活的土地。画家们能够生动地描绘各民族人民生活,依靠的是对土地上的人们生活日常的仔细观察,风俗文化的感受,从物质到精神的多角度感悟,经过提炼构思最终表现在画面上。

李善阳《吉祥祖国》里青海藏区女性的质朴笑容,整个画面深沉大气,刻画细致,展现出一种人性的崇高和力量感。李新铭《移动的家园·转场》逐草场放牧的西北牧民,陆庆龙《格桑花开》中格桑花在西藏寓意着幸福,隆重华丽的佩戴穿着体现出人们已经富裕起来。从地域和民族上展现我国丰富多彩的乡土生活。社会现实要求艺术应当具有时代气息,使艺术拥有现实意义。近三届美展时间跨度长达十五年,乡土题材的油画以艺术的方式记录乡土巨变,同时也是记录了时代巨变。

4 结语

绘画的魅力在于通过眼睛观察,经过大脑处理,是心手合一的审美创造,摄影的魅力在于对真实的如实记录,人眼的视觉系统远比照相机的机械系统复杂,所以人的眼睛所看到的鲜活事物与照相机所拍摄出的凝固图像不同。

只有通过不断地观察积累,写生训练,使画面呈现出感性和理性的交融,才能增强画面的感染力和原创感。表现乡土题材就是要扎根乡土,通过对土地、土地上生活劳作的人的观察体悟,融入乡村生活,小到服装配饰的质感,大到农事活动的描绘,眼、心、手相结合,提炼出最浓烈最真实的乡土味道。

表现时代精神,深入社会生活,尊重艺术规律,表现民族文化传统,这便是新时代乡土题材油画应该引领的艺术价值。

猜你喜欢
题材油画乡土
亲近乡土
科教新报(2024年23期)2024-06-16 07:17:01
一张油画
油画《塬下》
油画
乡土中国
《岁月长又长》(油画)
海燕(2017年4期)2017-04-11 13:52:18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电视指南(2016年11期)2016-12-20 22:10:38
芬芳乡土行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电视指南(2015年7期)2015-05-30 10:48:04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3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电视指南(2015年5期)2015-05-30 10:4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