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晨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近年开始受到关注。从印尼、孟加拉、印度到埃及,再到许多非洲国家,尽管出生率往往仍然甚高,但是死亡率已经快速降低,预估在未来几十年内将会有大量老年人口,而社会在各方面并未做好准备,当前的关切仍然集中在儿童及青中年人口的需求上。
医疗系统将要面对的挑战会是复杂的,尤其是贫穷国家的有限资源既要面对年轻人口的急性病症,又要面对老龄人口的慢性病。
非洲许多国家如南非,在对抗艾滋病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人口死亡率得以下降。对抗死亡是人类的宿命,当旧的疾病得到控制,平均期望寿命得到提升,又有新的疾病出现在眼前。
无论如何,20世纪下半叶全世界的医疗确实取得巨大成就,今日大多数非洲国家的平均期望寿命都已在60岁以上,西欧国家1950年代也才达到这一水平。
21世纪社会的老龄化,意味着20世纪出生者寿命的延长,而且在一定意义上也可能意味着20世纪的历史延续得更长,这或许从一些国家老年政客的活跃也能看出。另一方面,20世纪的历史也处于告别之中,老年世代逐步凋零,新的世代则不断与二战后形成的历史经验和意识脱离。
在南非的脉络中,1918年出生的曼德拉属于年长一辈的反种族隔离活动家,他的继任者姆贝基、祖马与拉马福萨,在种族隔离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青年,现在已经步入晚年。而执政党非国大也已开始步入衰落,反对党的领导人多半都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
审视南非的剧场界,1960年代活跃的青年创作者,现在已成为南非戏剧史上的殿堂级人物。如今年90岁的剧作家阿索尔·富加德、80岁的导演兼演员约翰·卡尼,在1972年与演员恩修纳共同创作了名剧《希兹威·班西已死》。剧中的恩修纳早于2018年过世,如今只有富加德及卡尼仍健在,去年富加德领取了东尼奖终身成就奖,卡尼则获得了英国的培诺莎士比亚奖。
当年,有色人种的活动区域受到严密管控。《希兹威·班西已死》叙述主角班西为了留在一个镇上而拿取死人的身份证,用假身份活下去。残酷而讽刺的剧情批判了种族隔离政权,因而遭到忌惮。卡尼在美国演出后返回南非,突然接到一通假电话要其回家见父亲,然而半途即遭特務伏击殴打,存活下来但失去一只眼睛。
卡尼已年逾八旬,用戏剧抵抗过残酷的压迫,也曾在剧本里反思过黑人运动中的矛盾。前几年,他接受访问回顾小时候在贫民窟的生活,回忆的是祖母讲述的科萨族故事,以及小时候初次观赏莎士比亚戏剧的着迷。
去年他的新作《库内内与国王》上演。剧情讲述一名白人老演员得知自己患癌,想要活下去并登台演出莎剧《李尔王》。卡尼亲自饰演照顾白人老演员的黑人看护,两人藉由讨论莎剧剧情,折射出种族经验的差异,也演绎相互理解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