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谢梅,吴满平,沈新剑
(桐乡市皮肤病防治院,浙江 桐乡 314500)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易反复发作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认为,其诱因包括手术、外伤、精神因素、药物、感染等,是与环境因素有关的多基因遗传病[1]。银屑病的常见类型是寻常型银屑病(PsV),占银屑病患者的90%以上,据报道,儿童患病率约0%~1.37%,成人银屑病患病率约0.51%~11.43%[2]。银屑病关节炎发病早期不易发现,其严重时可导致患者关节损伤进而影响生活质量,近年来逐渐被重视。已有部分研究聚焦寻找银屑病有效生物标志物[3-5],尚未发现简单有效的临床标记物。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率(MPVLR)主要用于心血管疾病与肿瘤预后判断的预测,是机体炎性反应程度评价的常用指标[6],而MPVLR在银屑病中的变化及与银屑病严重程度相关性研究仍较少。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的比值(LMR)可以反应宿主的循环免疫状态,能预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存活率,是有效的预后因素[7]。本文拟通过检测银屑病患者血常规相关参数及分析MPVLR、LMR的变化,探讨MPVLR、LMR与PsV及银屑病关节炎的相关性。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21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2例银屑病患者,根据其临床发病类型分为PsV组和银屑病关节炎组,其中PsV组 85例:男 48例,女 37例,平均年龄(44.32±7.57)岁。银屑病关节炎组17例:男10例,女7例,平均年龄(45.18±6.35)岁。另选取同期就诊于我院皮肤外科及美容科的健康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3组人群在性别、年龄、首发年龄、病程、家族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对象或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3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例(%)
纳入标准:诊断符合《中国临床皮肤病学》中关于PsV及银屑病关节炎的诊断标准[8]。排除标准:①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者;②急慢性肝、肾、肺功能不全者;③炎症性肠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炎症性疾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⑤依从性差或资料不全者;⑥近3个月内有输血史;⑦其他皮肤病。
1.2 方法
1.2.1 指标检测 患者入院后用含乙二胺四乙酸的标准管取静脉血标本,1 h内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完成检测。隔日早晨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放入EDTA抗凝管,室温静置10 min,以3 000 r/min,离心半径10 cm离心15 min左右,分离吸取上层血清放入冻存管,用于血生化检测。
1.2.2 数据收集 收集患者实验室数据,包括白细胞计数(WBC)、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淋巴细胞计数(LYM)、单核细胞计数(MONO)、嗜碱性粒细胞计数(BASO)、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血小板计数(PLT)、C 反应蛋白(CRP)和血红蛋白(Hb)。用MPV除以LYM得到MPVLR,用LYM除以MONO得到LMR。
1.2.3 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 常用于评价银屑病病情严重程度和疾病治疗效果,分值越高,病情越重。其将人体分为头部、上肢、躯干、下肢4个部分,然后对4个部分的皮损面积、红斑、鳞屑、浸润程度进行评分。每部分皮肤病变面积按照占全身总面积的大小评分分为6个等级:0分(无皮疹)、1分(皮肤病变面积占比<10%)、2分(皮肤病变面积占比在10%~29%);3分(皮肤病变面积占比在30%~49%)、4分(皮肤病变面积占比在50%~69%);5分(皮肤病变面积占比在70%~89%);6分(皮肤病变面积占比在90%~100%)。皮损严重程度评分:各部位皮损按照红斑、鳞屑、浸润分为5个等级:0分(无皮损)、1分(轻度)、2分(中度)、3分(重度)、4分(特别严重)。渗出、干燥及瘙痒不计入总分。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采用均数±标准差(±s)描述,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四格表χ2检验。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MPVLR、LMR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来分析MPVLR、LMR对银屑病患者的诊断价值,银屑病患者关节炎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各组血液指标参数比较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sV组和银屑病关节炎组的 WBC、MONO、CRP、MPVLR均显著上升,Hb、LMR均显著下降(均P<0.05);银屑病关节炎组的PLT明显高于对照组,LYM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各组血液指标参数比较 (±s)
表2 各组血液指标参数比较 (±s)
注:a与对照组比较,P<0.05;b与 PsV 组比较,P<0.05。
组别 n WBC(×109/L) PLT(×109/L) MPV(fL) LYM(×109/L) MONO(×109/L)PsV 组 85 6.83±2.41a 216.50±41.72 10.06±0.95 1.93±0.61 0.48±0.16a银屑病关节炎组 17 7.05±1.38a 247.30±47.43ab 10.91±0.71a 1.56±0.42ab 0.46±0.12a对照组 60 5.71±1.34 215.20±40.41 9.84±0.75 2.05±0.51 0.36±0.07 F/χ2 6.523 4.283 10.312 5.131 15.484 P 0.020 0.015 <0.001 0.007 <0.001组别 n BASO(×109/L) EOS(×109/L) CRP(mg/L) Hb(g/L) MPVLR(103/mm3) LMR PsV 组 85 0.04±0.02 0.19±0.08 4.63±1.12a 135.11±18.36a 6.39±1.67a 4.78±0.52a银屑病关节炎组 17 0.05±0.02 0.16±0.09 24.19±4.61ab 120.15±21.24ab 8.59±1.47ab 3.47±0.35ab对照组 60 0.04±0.02 0.18±0.02 1.28±0.34 148.26±11.12 4.42±1.23 6.51±0.26 F/χ2 1.902 1.583 1 243.019 23.052 61.015 465.202 P 0.153 0.210 <0.001 <0.001 <0.001 <0.001
2.2 MPVLR、LMR与各临床指标的关系 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MPVLR与 CRP、PASI呈正相关,LMR与CRP、PASI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63、0.611、-0.616、-0.678,均 P<0.05。见表3。
表3 各组CRP水平与各临床指标的关系
2.3 MPVLR、LMR对银屑病的诊断价值 MPVLR、LMR在预测银屑病的ROCAUC分别为0.794(95% CI:0.726~0.861)、0.748(95% CI:0.674~0.817)。在 5.65的临界值下,MPVLR的敏感度为76.5%,特异度为80.3%;在4.56的临界值下,LMR预测的敏感度为74.4%,特异度为76.8%。见表4、图1。
表4 MPVLR、LMR对银屑病的诊断价值
图1 MPVLR、LMR对银屑病的诊断ROC
2.4 银屑病患者发生关节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患者出现关节炎结局为因变量,以表2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指标为自变量,按α=0.05水平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PVLR、CRP是银屑病患者发生关节炎危险因素,其OR及95% CI分别为 1.742(1.122~2.714)、1.539(1.007~2.349);LMR是银屑病患者发生关节炎保护因素,其 OR 及 95% CI为 0.694(0.532~0.906)。见表5。
表5 银屑病患者发生关节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银屑病是一种易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可分为寻常型、脓疱型、关节型及红皮病型,其中寻常型占90%以上[9]。据报道,全球各地银屑病患病率有较大差异,其中美国患病率约2.6%,英国约1.5%~2.8%,欧美较亚洲高,白种人较亚洲和非洲人高[10]。近年来国内报道银屑病患病率日益增加,我国银屑病总患病率为0.5%左右,其中银屑病关节炎在银屑病中占2%[11]。银屑病关节炎不仅使关节功能受到侵蚀,还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至关重要,可以有效预防健康受到损害。近年来,许多研究涉及寻找银屑病生物标记物,但仍未发现敏感性及特异性都高的生物标志物。目前研究主要围绕银屑病的遗传机制和免疫炎性反应机制开展。①遗传机制[12]: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目前已收录银屑病14个易感基因相关位点,研究证实其参与了皮肤屏障功能失调、获得性免疫和固有免疫等多个银屑病发病环节。②免疫机制[13]:银屑病被认为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研究证实,细胞因子和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角质形成细胞等细胞参与银屑病发病过程。
MPVLR、LMR作为一个新的研究参数,在其他心血管疾病、肿瘤中应用较多。岳莉英等[14]发现,MPVLR能够有效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无复流的发生,其作为血常规常见指标的计算值,获取方便。韩登科等[15]研究显示,MPVLR和PLR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子,也可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病情监测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吴桐等[16]研究发现,LMR水平均与结直肠癌的恶性肿瘤(TNM)分期有关,LMR对结直肠癌有一定的临床预测价值,且联合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更高。李鼐等[17]研究显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NE)和LMR可用作术前治疗后肿瘤病理反应的独立预测因素,患者免疫状态与局部晚期胃癌术前治疗后肿瘤退缩程度相关。MPVLR、LMR在银屑病中的研究甚少,其结合血小板和淋巴细胞2种炎性介质评估机体免疫机能和炎性反应有较好的稳定性,且通过血常规检测即可获得,简便、廉价。本研究结果显示,PsV组和银屑病关节炎组的WBC、MONO、CRP均高于健康对照人群,这与其他炎症性疾病相似,WBC、MONO因影响因素众多,不能准确反应银屑病患者的炎性反应状态和免疫反应,而MPVLR、LMR作为不同的免疫途径的比值,更有预测优势。淋巴细胞反应机体的免疫状态,MPVLR、LMR综合了血小板、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3种机体主要的炎性细胞来评估机体炎性反应程度和免疫机能,有较好的稳定性。PLT在机体炎性反应中起到积极的作用,MPVLR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PLT升高和淋巴细胞数降低与疾病活动度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PsV患者MPVLR升高、LMR降低,银屑病关节炎患者MPVLR更高、LMR更低,提示MPVLR、LMR可能与银屑病炎性反应严重程度相关,故当出现高MPVLR、低LMR时,提示患者可能处在关节炎型银屑病或心血管硬化疾病高危状态下。ROC分析结果显示,在5.65的临界值下,MPVLR的敏感度为76.5%,特异度为80.3%;在4.56的临界值下,LMR预测的敏感度为74.4%,特异度为76.8%,进一步证实了MPVLR、LMR在银屑病中的意义。
CRP是常用的非特异性炎性指标,CRP升高提示机体可能存在感染、炎性等疾病,其趋势表达明显,不易受机体状态和治疗药物的影响。研究表明,银屑病血清CRP升高明显,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提示银屑病可能伴有全身性炎性,在关节累及患者更突出[1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PVLR、CRP是银屑病关节炎的相关危险因素,LMR是银屑病患者发生关节炎保护因素,相关分析发现,MPVLR与CRP呈正相关性,而LMR与CRP呈负相关性,因此MPVLR、LMR可以用于评价银屑病患者的炎性反应状态。
综上所述,PsV患者MPVLR升高、LMR降低,银屑病关节炎患者MPVLR更高、LMR更低,MPVLR、LMR对银屑病有较好的诊断效能,有望成为反映银屑病严重程度的生物标志物。本研究不足之处:①样本含量来自单中心;②本试验是横断面的研究,没有进行治疗前后指标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