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让小学数学课堂更高效

2023-01-13 01:24王少霞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2年34期
关键词:生活化数学知识情境

◎王少霞

(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原泉小学,甘肃 天水 741400)

引 言

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具有复杂、抽象、逻辑性强的特点.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将详细论述如何进行生活化教学,让小学数学课堂更高效.

一、列举生活化例题

关于数学,学生更多想到的是“数学题目”“阿拉伯数字”等,他们会普遍认为只要会做题就是学好数学了.但是,随着教育的不断变革,小学数学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不仅是一些数学符号构成的语言,而且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的“线索”,体会、思考数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地引入一些生活化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去思考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建立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例如,在学习“直角三角形”时,教师可出示例题:有一个长为5米的梯子,梯子的一端靠在墙上,另一端在地上,此时靠在墙上那端距离地面4米.若将靠在墙上的那端下降1米,则地上的那端也会移动1米吗?对于这个问题,小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地上的那端向外移动了1米.但是在教师要求学生重新思考、相互交流、动手实践之后,他们就会发现他们的想法是错误的,正确答案不是向外移动1米.然后,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再进行全班交流,保证每名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想法,同时倾听其他人的想法.学生在学习与交流中感悟到:其实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源于生活.为了让学生对数学问题更加敏感,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收集类似的应用题,自主总结,以深刻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提高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

以上案例表明,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多举一些有关生活的例子.如讲授“直角三角形”时,生活中直角三角形的事物很多,如埃及金字塔、三角形框架、三角形吊臂、屋顶、三角形钢架、钢架桥和埃菲尔铁塔等,教师可将它们放在数学例题中,以生活事物为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注意抽象的数学问题的数学特征明显,但是也不能完全忽视其生活属性,应该重视生活属性的利用,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因此,教师要善于带领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发现“技巧”,然后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积累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用丰富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充分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情境有两大主体,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学生.对于教师创设的情境,学生接受起来更加容易;而由学生进行情境创设,学生对生活问题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和清晰.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利用两大主体进行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充分发挥各个主体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图形的对称”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一下自己剪裁的“喜、霖、田”等对称的汉字,然后询问学生:“大家会剪这些字吗?如果让大家剪的话,该如何剪呢?大家剪出的这些字具有什么特点呢?”之后,学生动手操作,在实际剪裁时发现这些字都是对称的,具有对称的特点,他们就会明白原来数学就在身边,同时产生学习的动力.又如在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就可以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参与购物活动.教师准备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物品,并给出价格.比如:一本作业本1元,一瓶矿泉水2.5元,一支牙刷6.5元,一瓶洗发水20元.然后,学生在“购买”的过程中寻找哪些价格带有小数.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小数与以往学习的数字的不同之处,让他们总结这些小数的特点和结构.接着,教师帮助学生理解价格中的数学知识点,感受小数和生活的联系,为之后的深入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以上案例表明,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创设一些生活化的情境,帮助学生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高效学习.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创设的生活化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发掘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总结规律,能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

三、运用生活素材

一些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一般会按部就班地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对生活中体现的数学知识没有熟悉感,导致学习与生活分离,学生只会做题,不会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满足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运用生活素材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例如,在学习“扇形统计图”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出一道题目:某小区为了解决小区居民浪费水的问题,对自来水费的收取进行了调整:每位户主的用水不多于5吨时,每吨水费为1元;要是超过了5吨但不超过20吨,那么超出部分每吨水费多收取0.5元;要是超过了20吨,那么超出部分每吨水费多收取1.5元.第一年该小区的居民用水量如下表:

时间居民用水量≤5吨/户5吨<居民用水量≤20吨/户居民用水量>20吨/户第一季度200400300第二季度260390250第三季度100500300第四季度500300100

问题:(1)该小区第一季度,居民用水在5吨以内的有多少户?超过5吨且小于20吨的有多少户?超过20吨的又有多少户?(2)扇形统计图能直观地表示出这些数据吗?学生经过思考,绘制出扇形统计图.教师通过这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扇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让他们对生活问题产生兴趣,同时让他们形成节约用水的意识.

以上案例表明,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实际素材应用到教学中,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发现规律、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数学的奥秘.如此一来,学生便能够将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经验,形成自主探究的意识,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汲取数学知识,经过不断的训练,强化自己的知识体系,灵活处理多变的数学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特点,为他们选择适合他们的数学活动,让他们更好地参与课堂.

四、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

掌握数学知识对学生而言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学会了数学知识,他们能更好地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解决生活难题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此外,教师可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究,也可以让学生将数学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发散思维,提高实践意识,树立创新精神,进而将数学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如要求学生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制作一个没有盖子的长方体.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要探究以下问题:(1)如何制作才能使没有盖子的长方体的体积最大?(2)没有盖子的长方体经过展开之后变成了什么样子?(3)一张正方形纸片如何才能制成一个没有盖子的长方体?(4)制作完成后的长方体的体积该如何表示?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丰富他们的想象力与空间概念,在实践中感悟数学对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慢慢体会到生活实际问题中存在着的数学知识.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便能够运用自身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发散自己的思维.

以上案例表明,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设置一些生活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因为动手实践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最佳途径,通过亲自动手,学生学得的知识会更加牢固,同时发展动手能力.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五、在生活日记中体会数学

让学生利用日记记录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使他们更好地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写数学日记的过程中,学生会将学到的、观察到的数学知识记录下来,不断拓宽自身眼界,积累知识.此外,通过记录数学知识,学生能够更好地感悟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明白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而提升自身数学素养,提高自己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随手记录生活中学到的数学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数学的魅力.比如,学生可以将和家长逛超市看到的收银员计算价格的方式记下来,这一内容可作为学习分类与整理、条形统计图的材料;在出门散步时,将公园里的小朋友人数记录下来,比较一下每天人数的变化,这一内容可作为学习数据收集整理的材料.在日积月累的记录后,学生能够提升自身对数学知识的感知能力,进而提高自己的运用能力和观察能力.但教师要对学生的生活日记内容和自我总结加以考核,当然,我们所说的考核不是给学生打出明确的分数,而是让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的生活日记内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学生在表达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思维,那么他们在思考问题时会更有条理、更清晰.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以上案例表明,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生活作为学习的工具,让他们随手记录生活中的数学,通过记录生活日记体会数学的魅力,逐渐形成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勤于反思、善于记录的好习惯,将数学与生活结合起来.

六、在生活情景中总结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数学知识.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有意地设置一些带有生活背景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将生活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场景中总结数学问题,这也是对学生数学能力的锻炼,使学生拥有发现数学问题的眼睛,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对数学问题的敏锐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地为学生设计一些生活情景,让学生从中抽象出数学问题.

例如,在复习阶段,教师可以设置总结环节.此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基础的理论知识,做过大量的经典习题.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总结能力的培养.只有学会总结,学生才能够梳理知识脉络,建构知识框架,对知识点灵活应用.

以上案例表明,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地让学生总结自己发现的问题,以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更加感兴趣.

结束语

总之,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知识,脱离了实际生活的教与学是没有效果的.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好生活化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教师可以列举生活化例题、创设生活化情境、运用生活素材、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带领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体会数学,帮助学生在充满生活化元素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数学,进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数学知识情境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不同情境中的水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