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洞地基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方法及其质量控制措施应用

2023-01-13 20:45:51李瑞文
建筑与装饰 2022年8期
关键词:溶洞灌注桩钻孔

李瑞文

南京南大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1800

引言

在建筑工程作业期间,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属于非常基础的组成内容,同时也是隐蔽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也将直接影响到后续施工活动的进行。溶洞地基作为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难点,通过整理该区域施工时需要注意的相关内容,可以提高对技术施工时的技术监督,减少施工问题的发生概率,而且对于加快工程作业进度有着积极的意义。

1 溶洞地基的特点

在对溶洞地基特点进行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①地下水补给区的溶洞地基,由于降水和地表水的向下运动,使得地表形态发生溶蚀,出现喀斯特形态,呈现出埋藏较浅、规模较小的特点,常见类型包括土层覆盖的溶沟、落水洞、岩溶洞等。②地下水径流区的溶洞地基,该地区的水流量较大、水流量丰富,通常以水平径流为主,在此类水体的侵蚀作用下,在水平方向上形成较大溶洞,从而威胁到桩基础施工活动的进行。③地下水排泄区的溶洞地区,该地区作为地下水的主要排泄点,会在水流侵蚀下形成溶洞、暗河、溶蚀盆地,溶洞环境较大,稳定性较低,在施工时存在着较大的施工风险。

2 溶洞地基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方法

2.1 施工准备工作

在开展溶洞地基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前,需做好基础准备工作。做好基础资料整理,利用综合物探技术,对于地基覆土层、溶洞大小、溶洞规模等内容进行整理,根据地上建筑规范,对于所需钻孔灌注桩数量、桩直径、桩深度等内容进行计算,提高计算结果的精准度。做好施工人员、施工设备、施工材料进场协调工作,减少进场冲突问题,以确保钻孔灌注桩施工活动的有序进行。在正式施工前也需要做好现场清理工作,将枯叶、碎石、垃圾清理出作业区域,并且做好现场平整工作,这也为后续桩放样活动的推进奠定基础。

2.2 桩位放线处理

进入桩位放线作业环节后,深入研究已经完成的设计图纸,对于图纸中标记的内容进行整理,确定桩位放线的起始位置后,依次进行桩位放线处理。在具体的桩位放线中,也会使用到RTK-GPS、全站仪、水平仪等设施,按要求做好设施调试工作,等待其满足要求后再进行应用。并且每一个放样点都会使用短钢筋(钢筋露出地面高度不少于30cm)进行标记,搭配着红油漆提高桩点醒目性。所有已经完成放样的桩位点,也需要按要求对其进行复核,及时补充遗漏、错误的内容,确保桩位放线结果的准确性。

2.3 护筒结构预埋

护筒结构预埋处理环节时,要根据整理后得到的相关资料,对于需要埋设的钢护筒深度、钢护筒内径等参数进行整理,其间也会使用到计算机技术来校核设置参数的合理性。其间也需要考虑埋深和地下水之间的冲突性,提前做好溶洞内降水或堵水处理,防止涌水问题的发生概率。在钢护筒的埋设中,会使用到“机械+人工”的方式进行处理,埋设后护筒顶部的高度需要超过地面30cm,而护筒中的埋设深度不低于150cm,以提高护筒结构埋设结果的稳固性。

2.4 进行钻孔施工

进入钻孔施工环节的工作:第一,基于钻具安装要求进行钻具安装,其中钻具的中轴线、桩位点、钻头中心轴需要保持一致,偏差范围应控制在1mm以内,确保钻具安装结果的可靠性。第二,正式钻孔时,初始状态下的钻进速度不超过300r/min,待其钻进状态稳定后,钻进速度可以调整到500~800r/min,确保钻进活动的有序进行。第三,钻孔穿过溶洞进入到稳定层之后,会进入到清孔作业环节,此过程可充分发挥掏渣筒的作用,待清理干净后可进入到下一作业环节[1]。

2.5 钢筋工程作业

进入钢筋工程作业活动的工作:第一,按要求展开钢筋笼制作,钢筋笼的所有材料都需符合作业规范。而且在钢筋笼的安装中,也需要遵循“主筋→箍筋→加固筋→定位筋”的顺序进行加固。在加固处理中,会以1.5~2.0m为间隔进行以此加固,以提升整个结构的稳固性。第二,在钢筋工程接头位置,会利用焊接、螺栓固定等方法进行处理,所使用到的接头数量不超过总数的50%,相邻焊接接头高差需要超过50cm。第三,在起始和终止端安装定位筋,借助起重机分段放入钢筋笼,过程保持平缓,减少碰撞问题导致的结构形变,确保安装结果的稳固性。

2.6 混凝土浇筑作业

在混凝土浇筑时应提前在既定位置埋入注浆导管,导管初始位置距离钻孔底部50cm,而且在初期验证其密封性、稳固性之后,也会将端口塞住,等待正式浇筑时再打开注浆管道。拌和好的混凝土会采用泵送的方式直接注入钻孔当中,在灌注前期需维持低速灌注状态,并且以9m³为节点,每浇筑9m³混凝土需要暂停继续浇筑15~20min,以此来确保钻孔内混凝土可以自然沉降,提升混凝土浇筑质量。浇筑过程中也需要做好振捣工作,振捣深度维持在混凝土液面下1.0m,并随着浇筑高度的提升缓慢提高,直到完成所有的灌注作业[2]。

3 溶洞地基钻孔灌注桩基础质量控制措施

3.1 桩身垂直度控制

考虑到溶洞地区的岩层硬度不均匀,有时会呈现波浪状的分布状态,因此在钻孔过程中,受到不同岩层性质、石芽、溶沟、漏斗等内容影响,很容易导致钻杆倾斜的问题,影响到成孔的倾斜度。基于此,在质量控制中应控制好钻具的钻进速度,尤其是在溶洞、倾斜岩面位置,需要根据综合物探技术来调整钻进速率,使其可以沿着垂直方向稳定推进。如果钻头出现了倾斜问题,也需要及时对其进行修正,同时也需要适当加宽机械基座,提高结构基础稳固性。而且也需要做好钢丝绳受力分析,借此来客观判断结构是否存在偏孔问题,提高钻孔钻进结果的垂直度。

3.2 持力层施工质量控制

在溶洞地基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也需要做好持力层施工质量控制,基于以往施工经验,在具体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基于超前钻探技术得到的整理资料,得到相应的柱状图,参考岩面标高内容,在施工进尺达到0.5m后,对于钻渣的岩层性状进行整理,以此来优化后续的施工参数。②在进入到持力层之后,也需要加强施工进尺速度进行监督,确保其在合理范围内,确保最终作业质量的合理性。③如果获取到的超前钻孔资料不准确,那么大此时可以将钻探机直接置于桩孔位置,然后直接钻探桩底地质情况,看是否有足够的持力层。

3.3 桩底持力层质量控制

溶洞地基的持力层主要以基岩为主,并且在岩溶作用下,基岩也会出现石芽、漏斗、沟槽等不良岩层状态。如果桩基础坐落在不良地貌上,那么其基础承载力很难达到既定要求,从而引起工程事故。为了确保桩底持力层质量,也需注意以下内容:①在施工前需要提前做好勘察工作,通常情况下会借助超前钻来完成溶洞孔位地质参数的检查工作,过程持续多次,以确定最终的成孔深度。②待终孔工作结束后,也需要对钻孔得到的钻渣进行细致分析,讨论评测结果和资料的契合度,满足要求后可继续下阶段作业。

3.4 清孔质量控制

等待成孔工作结束后,及时展开清孔工作,其作用是快速清理孔底的沉渣,同时也可以对泥浆比重进行重新把握。在具体实践中需借助专业清孔设备,将孔洞杂质清理干净。并且在清孔过程中,也需要对泥浆性能进行实时监测,以得到准确的监测结果。

4 溶洞地基桩基础施工常遇事故及处理措施

4.1 漏浆、塌孔问题

导致此类问题出现的原因如下:溶洞内未充分填充密实,使得孔内泥浆快速流失,从而造成漏浆问题,严重时会影响到孔内泥浆比重,造成塌孔问题。在具体处理中,也需注意以下内容:对于容易出现坍塌的地层,需提前预备好可以加长处理的钢护筒,必要时可使用双套筒来维持发育状态稳定性,避免孔壁坍塌问题。提前准备好片石、黏土、水源,对于已经出现的漏浆问题及时进行处理,降低漏浆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塌孔问题也会在施工前在冲孔钻机底部铺上钢板,以此来增加底部承载面积,在出现塌孔问题时可以及时转移钻机,确保现场作业人员和机械的安全性[3]。

4.2 偏孔性问题

导致该类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合理处理岩面倾斜、起伏较大等问题,从而造成偏孔问题。针对此类问题,技术人员需要充分整理钻探资料,确定区域内可能出现偏孔的位置,如果出现偏孔问题也需要及时对其进行修正,以提高钻孔结果的可靠性。在施工到溶洞顶部时,多使用小冲程开始钻进,其间也需要加强进尺速度的监测工作,确保钻进过程的合理性。如果溶洞处于“半岩半空”的状态,也需要在正式施工前完成相应的注浆处理,对于严重偏孔问题,可以使用浇筑混凝土的方式进行处理,等待混凝土强度达到既定要求后再继续后续作业环节。

4.3 卡钻、掉钻、埋钻问题

导致此类问题出现的原因有:一是钻头主绳出现断裂或松开的情况,造成钻头脱落到钻孔中;二是钻孔时速度过快、钻孔内片石未及时处理,从而引起卡钻问题;三是钻头落入孔内未及时处理,从而引起埋钻问题。针对此类问题,先要及时做好老化、破损主绳的更换,下钻前也需做好质量检查,满足要求后再进行使用,并注意用小冲击力钻进,将片石挤密稳固后方可正常钻进,防止钻头进尺过多而被片石掩埋。

4.4 混凝土流失问题

导致此类问题出现的原因如下:混凝土注入钻孔中之后,其侧向压力超出泥浆侧向压力,这也使得泥浆混凝土挤入到溶洞当中,进而产生混凝土流失问题,严重时还会出现断桩问题。针对此类问题,在具体处理中,确保混凝土供给过程的连续性,使灌注桩可以一次成型。在灌注过程中也需要适当增加导管深度,通常情况下,其埋深不低于3m,做好灌注桩混凝土面标高测量,降低混凝土流失问题发生概率[4]。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后,也需要在1~3小时中重复测量桩顶标高,如果液面下沉量过高,则及时补浇混凝土,提高成桩结果的可靠性。

4.5 钢筋笼问题

导致此类问题出现的原因如下:钢筋笼下放过程中,没有考虑溶洞环境,从而引起钢筋笼卡住的问题。针对此类问题,在具体处理中,需结合溶洞环境缓慢放入钢筋笼,如果出现了卡住问题,可通过反复提起缓慢下放的方式下沉钢筋笼,避免钢筋笼卡死问题。如果仍然无法下放,也需要将其缓慢提起,确定被卡位置的具体情况,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随后再缓慢下放钢筋笼,提高钢筋笼放置结果的可靠性。

5 结束语

溶洞地基作为一类较难处理的施工基础,开展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时,需加强各环节质量控制管理,确定各环节需注意的施工内容,不仅可以加快钻孔灌注桩施工速度,而且对于提升基础综合强度,为后续作业活动的有序进行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溶洞灌注桩钻孔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基于PLC控制的手柄座钻孔攻丝一体机的研发
出发吧,去溶洞
一种灌注桩超灌混凝土提前处理工装的应用
长护筒旋挖灌注桩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妙梦巴王国历险记 七.中保村和百丈山溶洞24
C型钻孔测斜的研究及应用
电子测试(2017年11期)2017-12-15 08:57:33
神秘的溶洞
幼儿100(2017年31期)2017-11-27 02:37:45
冲击钻孔桩松动爆破技术实践与应用
砼灌注桩避免断桩的措施
河南科技(2014年14期)2014-02-27 14: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