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刚
宣公八年《经》:“葬我小君敬嬴。”敬嬴,《公羊》《谷梁》并作“顷熊”。“敬嬴”者,嬴为秦姓,则是秦女,“敬”为谥;“顷熊”者,“熊”为楚氏,似为楚女,据“敬”为谥,则“顷”亦当为谥。但赵匡说“ 顷”是恶谥,追尊不应加恶谥。钟文烝《补注》引《说苑》以南宮敬叔为“顷叔”,见“顷”非恶谥,谓赵匡说非。然毛奇龄《春秋传》说妇人无以“顷”为谥者。“敬”“顷”古可通,但“嬴”“熊”古音似不通(惠栋、赵坦皆言“熊”音近“嬴”)。
何以《公羊》《谷梁》皆作“顷熊”?案,二《传》乃今文,其经文字往往与《左氏》不同,有的因为二《传》口传,据音书字,故与《左氏》书于竹帛不同,有的则与今文经常有脱文有关。《初学记》卷二十一引《七略》说:“《春秋》两家文,或具四时,或不,于古文(虽)无事,必具四时。”(文字句读据臧琳《经义杂记》)《左传》隐公六年七月杜《注》:“虽无事,而书首月,具四时以成岁,他皆仿此。”可知二《传》已不复古《经》之貌。《汉书·艺文志》说刘向以中古文《易经》校施、孟、梁丘经,或脱去“无咎”“悔亡”;以中古文校欧阳、大小夏侯三家经文,《酒诰》脱简一,《召诰》脱简二。率简二十五字者,脱亦二十五字,简二十二字者,脱亦二十二字,文字异者七百有余,脱字数十。是见今文往往有脱文。《春秋》经今文亦是如此,故二《传》所传《经》,或有脱,或有误,此“顷熊”字,或即二《传》据以宣公母为楚女而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