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智慧赋能教育治理的路径研究

2023-01-12 01:51雯,刘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中国式视域现代化

叶 雯,刘 岳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30001)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提出,为教育治理现代化指明了未来前进的方向。智慧赋能教育治理拓展了教育治理的实践路径,如何在后疫情时代面对教育治理现代化挑战,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教育善治,成为需要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智慧赋能教育治理的研究综述

从治理理论的引入来看,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全面系统地阐述,其核心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该理论的提出为新时代中国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号角[1]。余聪[2]指出,智能时代教育作为社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会面临时代赋予它的全新挑战。靳澜涛[3]提出,“教育治理”在智能时代下迈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话语变迁。从治理措施来看,徐迅[4]指出,新时代网络化治理通过跨界协同提升公共价值的治理新范式,成为教育治理空间拓展的新治理路径。刘尧[5]指出,人工智能的跨领域应用为现代教育治理拓展了技术、方法、格局三维空间,提出现代教育治理的格局重塑路径。顾小清[6]利用人工智慧教育大脑通过给大数据植入数学算法,阐释人工智能教育大脑如何赋能教育,聚焦教育数据治理与智能教育大脑关键技术应对挑战。从教育智慧治理实证研究来看,姜文啸[7]立足智慧教育理念,从智慧教学环境建设、智慧教学模式库等方面推进智慧教育的一体化未来社区智慧教学建设。马浚彭[8]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经验,从标尺竞争视角出发,使用省际面板数据,得出地方高等教育经费支出水平的空间关系和溢出效应,加速了高等教育地方化进程。邱芳[9]以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32所学校为研究对象,利用大数据逐步把教育评价委托给第三方组织承担,最后总结出有效的数据治理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智慧教育的理论和路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基于学界研究,本文认为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教育治理能根据新时代意义与变革需要及时作出有效的治理应对:第一,建设智慧赋能的整体政府,构建顺应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需要的政府治理体系。第二,建设中国式多主体协同治理模式,利用智慧化治理体制赋能多元主体提高治理效能。第三,释放智能技术红利,打破数据壁垒并矫正治理过程中的技术伦理失范问题。第四,健全中国式现代化智慧新基建,适度超前进行基础建设为教育治理提供托底保障。

二、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智慧赋能教育治理的发展趋势

(一)治理理论从“智慧治理”走向“中国式现代化”

大数据治理理念让教育治理实现从传统的经验治理到数据治理的行动变革;新一代智能技术使得教育治理从数据治理又转向精准智慧化应用。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理论基础,全面推进国家教育善治,走出一条适合我国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善治之路。

(二)治理范式从“数据治理”走向“智能治理”

中国式治理现代化理论提出,帮助形成用数据思考教育治理的思维方式,推动大数据智能化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教育大脑治理方式的出现为教育智慧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利用卷积循环神经网(CRNN)和决策树模型中的C4.5算法为教育治理进行画像,依据高效数据寻找治理规律。

(三)治理目标从“教育善智”走向“教育善治”

中国式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教育治理善治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智能技术下的教育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后疫情时代下利用智能技术赋能教育治理,通过智能技术、大数据的深度应用,从海量教育数据中分析教育的运行和发展规律,如利用数据驱动(Data Driven)的范式实现未来的教育决策和治理流程,实现智慧教育治理走向更高阶效能治理。

(四)治理展望从“全球教育共治”走向“全球教育善治”

后疫情时代下的教育治理是全球需要共同面对的难题,教育既是基本人权,也是全球共同利益,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的复杂时期,中国应以高度的历史主动精神开拓创新,带着中国经验从全球利益共同体角度出发,积极参与到全球教育治理中。

三、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智慧赋能教育治理的现实问题

(一)智慧赋能过程中政府功能缺位导致教育治理行政效能低

首先,政府缺乏中国式治理视域下的智慧教育治理理念。2021年中国地方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报告中指出,有122个地方政府的互联网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发展,占比达36.7%,互联网服务能力中权责清单占比为35%,服务贯通能力中的教育领域占比仅为8%,服务智能能力仅占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的20%[10],传统科层制治理模式影响了教育数据利用的耦合力效应。

其次,在教育治理过程中缺乏中国式现代化大局意识。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出现使得教育治理环境更加复杂,通过对比 2020 年、2021年中国地方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数据可以发现,有26个省份的标准差有所下降,由于政府自利性目标导向和封闭式执行方式,各省的智慧治理自成体系没有整合形成合力,碎片化的教育治理易陷入执行成本高昂而效率低下的困境之中。

最后,科层式管理方式弊端带来政策内容失真和行政效率缺失。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2 847个区县级行政单位,例如四川省区县级行政单位数量多达181个;人口数量较多的广东省和河南省,区县级行政单位数量分别为120个和161个[11]。顶层设计政策信息在如此多的区县级行政单位上传下达的过程中,经过多层过滤,每级政府都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对中央政策进行重新解读,必然导致政策内容失真和行政效率缺失。

(二)智慧赋能过程中社会协同功能失效导致教育治理行政效能低

首先,教育治理的多元治理主体功能缺位。为适应后疫情时代下社区教育的发展,成都2021年才举办首届“家校社企”共育社区教育大会,充分吸引和发挥社会组织、社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教育发展[12];2022年4月27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才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鼓励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13]。治理主体间缺乏协调意识导致未能形成共治合力。

其次,政府在教育治理过程中未做到善政分权。直到2019年中央顶层设计文件——《教育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才正式出台,该方案明确了中央在财政事权确认和划分上的决定权,落实地方按规定履行教育领域财政事权的责任,充分调动地方因地制宜发展区域内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20年后各省才开始依据自身实际情况,修订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最后,教育治理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不大。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K12(Kindergarten through twelfth Grade,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企业生存艰难,截至2021年12月底,有27.2%的社会企业投身文化教育,但在2020年初,34.82% 的社会企业勉强维持经营、19.64%经营暂停、12.5%面临倒闭危机[14]。截至2021年8月1日,民政部监测到全国活动异常社会组织1.3万个,严重违法失信社会组织5 703个,已取缔非法社会组织374个,社会组织维持自身正常运转都日益艰难[14],何况对教育治理进行有效的第三方监督和技术服务。

(三)智慧赋能过程中智能技术功能缺位导致教育治理行政效能低

首先,数据孤岛无法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需要。2021年,中国地方政府互联网服务智慧能力分析应用适配能力从2020年的88.63%下降到83.88%;省域政府互联网服务智慧能力均值比2020年降低了2.68%,差距缩小幅度虽小,但依然存在;应用拓展度的得分率比2020年下降了12.49%。传统科层制束缚了教育数据的交互式使用。

其次,新技术引发的伦理规范缺失带来行政主体责任缺失。仅2022年,全国各地教育行业及校园数据安全事件屡次发生。例如河南信阳师范学院多名学生学信码被盗用,苹果教育优惠代码被使用;天津某高校大学生感染新冠肺炎,学生个人信息泄露导致遭遇严重网暴;西北工业大学被美国黑客攻击[15]。这些事件的发生使我们意识到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带来的信息泄露问题挑战传统教育行政主体的管理角色,教育行政主体的责任缺失和角色模糊化导致技术伦理失范。

最后,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数据个性化服务水平低。从2010年教育部工作要点中提出适应群众生活多样化、个性化需要,支持和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继续教育,再到202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各省市都提出了以智能技术涵养教育,个性化教育将成为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通过十多年的理论与实践,我们才逐步实现教育个性化。

(四)智慧赋能过程中新基建托底保障系统缺位导致教育治理行政效能低

首先,教育文化类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总量不足。2020年1-2月,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30%[16];2022年4月财政部下达2022年中央基建投资预算209.976 6亿元,专项用于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其中湖南省获2022年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5.002 1亿元,共涉及72个学校项目;云南省获12.41亿元支持。各地区中央财政分割不均会导致基建投资预算不足[17]。

其次,囿于治理资源的有限性,教育治理试点推广预测方法无法满足治理精细化的需要。2021年教育部率先开展关于现代远程教育试点总结性评估工作[18],基于“互联网+”技术条件的不间断实践探索,为新时代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综合改革确立了新起点。根据抽样地区或试点地区的教育治理经验来推断更广泛地区的教育治理经验和干预政策,难以充分甄别和把握不同教育治理群体、教育治理区域之间的差异性。

最后,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数字生态环境分布不均。2021年数字中国指数报告显示,全国仅有1%的城市属于数字能力驱动型城市,各地区增速东快西慢,呈现出明显的集群效应,但数字城市群间存在明显断层[19],国际数据公司(IDC,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约为110亿美元,按1.96%的比重测算,2021年我国教育大数据市场规模约为2.156亿美元,但企业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地区[20]。

四、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智慧赋能实现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应对之路

如图1所示,构建“四维一体”的智慧赋能教育治理体系,顺应中国式现代化教育治理变革需要。

图1 中国式现代化下政府导向型智慧赋能教育治理“四维”合作平台

(一)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搭建政策链提升整体政府行政效能

首先,以智慧治理理念引领教育治理现代化。第一,将教育治理理念赋予中国式现代化时代内涵。新时代教育治理智慧化必须建立全民学习型社会,帮助个体理解教育智慧治理愿景,从而形成大教育观念。第二,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治理是智慧化理念与智能技术的富集效应,核心理念在于技术智慧化与需求精准化的内在治理逻辑具有高度契合性,并实现多主体利益需求的正和博弈。第三,建立数据治理智慧化耦合思维。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治理是要求全体人民整体迈入现代化,既然是整体那么为教育治理提供的数据就不能是独立存在的,我们要增强数据耦合度,建立数据耦合关联思维,深度分析厘清教育治理的原理和脉络。

其次,以整体政府理念统筹教育智慧治理。第一,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下的政府是现代化与整体化的政府,是不断促进教育智慧治理从碎片化向网络化转变的政府。现代化则要求政府利用智慧化治理技术推动教育治理;整体化则要求推动教育治理政府行政架构创新。第二,政府行政在谋求专业化基础上向去中心化转变,需要利用智慧化技术厘清政府教育治理权责清单,增强政府权力边界意识,建立起中国式现代化的多元共治有效机制。第三,教育治理整体政府行政架构创新并非简单地利用大数据智能化实现线性回归关系,而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真正改变碎片化的现状,运用新技术搭建多元信息共同体,消解多维度带来的信息空间断层,多维度实现整体化的教育智慧治理。

最后,智能化现代技术重塑治理行政管理过程。第一,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政府将打破传统的科层制所带来的教育治理数据隔阂,主动利用智慧化现代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形成网状型和扁平型行政层级结构。第二,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治理机制体系应该是灵活多样的。灵活性体现在依据市场供给需求的变化,市场自我调节并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产品;多样性体现在政府鼓励并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积极面向市场提供教育信息和教育治理第三方监管。第三,以大数据智能化技术整合教育治理资源,能够化解教育治理中的模式碎片化等问题,借助大数据技术有利于建立各科层政府部门之间数据无缝对接,提升政府协作行政效能。

(二)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搭建协同链建设教育一体化平台

首先,教育行政部门以功能适当原则重塑权力配置。第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治理是国家政府权力配置的重塑,是国家行政主体从宏观层面把握教育方向与政策制定的核心领域,也是从微观层面把握行政权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实现功能适当之间的均衡。第二,中国式现代化的协同治理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多元主体共治,政府要加强多元协同治理意识,以功能适用原则为基础,实现行政权力资源配置的正当性与帕累托最优,政府治理角色从领导者转变为教育治理宏观方向的掌舵者,最终完成智慧化教育善治。第三,在功能适当原则下,还应提防因政绩竞赛造成的教育治理形式主义,制定满足教育智慧治理的高质量政绩考评体系,度量好治理中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均衡关系,在善政分权中不断实现教育善治。

其次,功能适当原则下实现政府治理权责的善政分权。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政府在进行社会治理过程中实现权力让渡并发挥主导作用,这并不是对国家统治权的分裂,也不是对各行政权力的清晰区分,而是对政府行政功能的优化与重组。第二,面对善政分权过程中出现的权力交织问题,要协调好政府内部行政权力的再分配问题。利用智慧化技术场景定位教育治理问题,将最接近信息发生的地方定位到源头所在的各级各类行政机构,使得教育治理在应对复杂环境变化时,政府能做出更快的反应和因地制宜的治理。第三,新公共管理兴起背景下,向法国学习教育契约治理的先进经验。建立市场化新型政校关系模式,政府是委托人,高校是代理人,政府确定国家教育宏观发展方向的治理具体目标,高校充分利用自主权进行教育治理。

最后,功能适当原则下构建市场化治理主体。第一,政府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教育治理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激发市场参与教育治理主体的活力,善用智慧治理工具增强治理主体的跨空间协同治理能力,提升政府面对教育问题的应对能力。第二,引导市场树立公共利益最大化治理目标,强化公共精神的理念引领。政府应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治理,尊重并发挥市场力量,社会组织要善用政府赋予的治理工具与资源,主动思考教育治理目标与未来方向。第三,强化社会企业组织使命,将价值嵌入到日常治理工作中,并鼓励社会企业拓展教育治理的范围。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社会企业开展教育智慧治理,企业则回报以新智能技术,为教育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三)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搭建技术链实现教育数据协调治理

首先,利用大数据治理技术打破数据壁垒。第一,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大数据智能化技术增强了数据耦合度,海量教育数据资源被即时动态地联结并形成规模效应。智能技术的利用打破了传统教育治理中的数据壁垒,教育数据资源利用率趋于帕累托最优。第二,对于数据规模效应,我们应积极利用区块链系统的开发,实现数据规模效应最大化,降低数据维护和运营的成本,逐步实现数据的去中心化,构建教育治理智能化处理系统,打造共建共享、高效安全的教育数据库。第三,对于数据联动性,我们应积极利用新一代智慧化信息技术跨区域、跨领域地拓宽教育数据网络化交互的时间和空间,增强教育数据间关联性和共享性,以此提升数据预测的概率,通过智能技术赋予教育治理监督和预判的能力,提升教育治理的效率。

其次,修正人工智能技术伦理规范制度建设。第一,树立人本主义的技术应用理念。教育治理遵循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治理的目标是实现受教育者公共利益最大化,具体在于满足教育多元治理主体需求的基础上实现教育自由与持续发展。第二,健全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治理的伦理制度建设。从中央顶层设计法律法规到地方性行政法规的制定,对各个教育治理阶段和治理数据进行伦理要求和行为规范,严防出现技术外溢效应,避免技术工具对治理秩序的反噬。第三,将伦理融入人工智能全生命周期,建立人工智能问责机制。提倡善意适用人工智能进行教育治理,规范和强化数据使用者的自律意识,尊重和保护个人隐私安全,避免可能存在的算法偏见,确保人工智能始终在可控范围内。

最后,实现教育治理智慧化私人订制。第一,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视域的教育治理智慧化大脑。教育治理智慧大脑如同人类大脑,具备自主理解和分析决策能力,能有效地将海量数据建模计算分析来精准描绘教育治理问题的逻辑结构,抽丝剥茧般地进行系统分析和精准治理。第二,积极开发教育循数智治,提升大数据可视化分析效果,从而发现教育数据治理过程中的薄弱项,精准诊断薄弱项并打通关键节点,确保治理过程的科学性,最终实现教育善治。第三,通过数据侧写增强个性化决策的准确性。智慧化教育是以大数据侧写用户画像的方式,实现教育资源的个性化匹配,通过数据侧写能够系统监测教育治理问题,为教育治理提供精准干预,实现教育治理的私人订制。

(四)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搭建基建链逐步完善智慧教育基石

首先,健全智慧化的新基建兜底政策。第一,完善新基建投融资政策。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为教育治理新基建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资金支持。加大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模 式与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对新基建融资的双重保障,并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需求下积极调动社会资本的投入比率与投入权重,保障新基建投融资的市场化良性运作。第二,采用“东数西算”完善新基建产业布局。把东部地区的新技术创新能力运用到地广人稀的西部地区。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东数西算”是全国一体化的布局设计,旨在提升跨区域算力调度水平。第三,基础设施超前建设有利于继续发挥新基建带来的乘数效应,但是这个超前是适度的。只有适度才能更好地提高新基建投资的效益,才能使得新技术创新带来的技术红利得到充分释放,才能助力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的建设。

其次,教育试点治理方式逐步科学梯次铺开。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的现代化,应实现从传统的对有限教育治理个案演进分析方式,到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全样本教育治理方式的转变。这就要求搭建一体化的教育数据采集系统,统一采集口径,为教育数据样本的全面分析提供先行条件。第二,中国式现代化下教育治理既然是全样本的,就要求我们求真务实地认识到大变革下的教育治理面临的复杂风险,自上而下一体化统筹安排,协同推进成功试点经验的铺开。第三,教育治理的试点经验多半源自于地方试点实证的成功经验复制,近乎全数据的建模分析很好地保障了教育决策的科学化和治理过程的精准性,为选择最优教育治理方案奠定了坚实的实证基础。

最后,肃清教育治理网络环境。第一,协同构建教育互联网风险治理体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政府应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教育治理网络平台制度等政策性文件,并且积极向网民宣传教育数据泄露的风险性,培育公众风险意识。第二,政府应出台教育治理服务平台标准文件。规范教育智慧治理运行管理基本依据,利用社会多主体监督的力量,对教育治理环境进行全息场景化数据监控,提升教育治理风险防控能力和精细化管理水平。第三,公众应提高自身对互联网教育治理环境风险的感知度,对于教育数据泄露的风险问题应通过互联网及时发声,形成公众自身的教育网格化治理。

五、总结与展望

构建“四维一体”的智慧赋能教育治理体系,通过搭建政府顶层设计政策链,树立智慧治理与整体政府理念,并重塑治理行政管理过程,解决政府功能缺位问题;通过搭建多元主体协同链,在功能适当原则下,实现政府治理权责的善政分权,并构建市场化治理主体解决社会协同功能失效问题;通过搭建智慧技术链,利用大数据治理技术打破数据壁垒,并通过建立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制度实现智慧化私人订制,解决智能技术功能缺位问题;通过智慧新基建链,保障在新基建基础上教育试点的梯次铺开,解决新基建托底保障系统缺位问题。我们应当以辩证思维看待智慧化教育治理,在实证研究中继续论证智慧赋能教育治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一步推动教育善治。

猜你喜欢
中国式视域现代化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三维视域下的微电影透视
中国式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