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海燕
深秋的嶗山有多美?这里有太清宫的黄叶,有北九水的溪流奔腾,有巨峰之巅的云雾缭绕……仙山之美本就不分季节,深秋,自然是最好的时候。
时下的崂山巨峰,各种林木的树叶呈现出绿、红、黄、紫等不同的颜色,每一种颜色又有着深浅的不同,如同被画笔点染而成。五颜六色、层林尽染的秋叶,与壮观的山峰石壁互相映衬,让巨峰更加壮观美丽。
巨峰风景游览区位于崂山中部,以崂山最高峰——主峰“巨峰”而命名。巨峰景区以山海、天象、山林、奇峰、怪石、人文胜景构成了雄伟壮美、离奇多变的绝顶风光。登上崂山极顶,可以居高临下,观赏碧波万顷的滔滔黄海、如珠似玉的礁盘海岛、五彩云霞的美妙变幻、奇峰竞秀的山峦风情,不仅可以领略“云海奇观”“崂山火球”的壮美气势,更能观赏到“银峰晶挂”的万千景象。在崂顶观海上日出,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巨峰旭照”这一奇观被列入“崂山著名十二景”。
作为山东半岛植物区系的典型代表之一,崂山风景区已统计的植物有 1507种,其中,崂山巨峰风景游览区旅游循环线是青岛植物种类分布最集中的地段,分布着映山红、山樱、黑松、榉树、三桠乌药等100余树种,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科普价值,被称为“天然植物园”。走进秋季的巨峰,就如同走进了一幅油画,可以在这里近距离观赏形状各异、颜色渐进的红叶,遥望绯红、橙黄、深黄的“调色盘”蔓延山野间。
游览巨峰可以从东、南、西、北不同方向攀登。东路由上清宫或明霞洞上山,越过会仙山,穿过林中道路,就可到达巨峰;南路从流清河谷上行,沿烟云涧向北到寿阳宫,从寿阳宫北上2.5公里为明代的砖塔岭,再行1.5公里至风口, 过风口、小风口、柬住岭,北上数公里就到巨峰;西路由旱河向东上行,经下十八盘到柳树台,自柳树台乘车一路向东上行,经上十八盘可到巨蜂。西北路由鱼鳞口往东南而上,这一条路虽然不是大路,但走起来并不困难,约行5公里即可到达巨峰;北路由蔚竹庵先向东朝明道观方向前进,行至路程中段折而向南至滑溜口,沿滑溜口再上巨峰,路程约5公里。
崂山素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名庵”之说,其中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就是距今2100多年的太清宫。它位于崂山最南端的宝珠山下,环围七座山峰。始建于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崂山道教的兴盛始于唐宋年间,明朝万历年间太清宫得以重建,1622年重修时正式确定了三官、三清、三皇殿为三个院落的格局。该三院都建有围墙,各立山门,并有便门相通,使太清宫初成规模,从此香火日盛。经清、民国,新中国又多次修缮,日趋完善,被誉为“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太清宫的后山屹立着一尊高达60米的铜像,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据导游介绍,这是为道教尊奉的道祖——太上道祖而铸制。圣像依据唐代画圣吴道子所画的老子像,左手指天,右手指地。为道教传说中老子出生时 “天上地下,唯道独尊”的形象。
沿着山路台阶一路而上,“赤橙黄绿青蓝紫”的斑驳秋色尽收眼底。枫叶正红,远看宛如一团团燃烧的火焰,又如一顶顶红伞撑在路旁山间。正翩翩起舞,笑迎着天南地北的游客。
太清宫2000多年的银杏树是秋末初冬的绝美风景。密集的树枝直上云霄,在古老的道观之上,历经风雨,仿佛讲述着千年的历史。一阵风吹来,银杏叶或飘落在青瓦上,或散落在地上。道士开始打扫落叶,沙沙声中,透露出繁华褪去的一丝宁静。历经千年时光流逝,古人栽种的植物吸收天地灵气,圆柏、龙头榆、银杏早已劲如苍龙,韵厚无声。历代名家游历至此,也留下无数珍贵的墨宝石刻,信步其中不知不觉便能静心修性。
有人独爱落叶,也有人独爱建筑,这里的道观建筑也充分体现着道法自然、无所不容的道家思想,并且巧妙地融入了崂山的山海之中,庭院错落有致,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华严寺是崂山目前唯一一处现存佛寺。与闻名遐迩的“那罗延窟”遥相呼应,每年的秋末初冬,寺庙周围的几株百年银杏便落的满地金黄,与深山古刹风雨相守,禅意幽幽。进入华严寺,会先经过“塔院”,虽然院子不大,但古树参天,塔身耸立,好像诉说着世事变迁。塔院对门,有一石刻字,大小近1米,上面“观澜”2字十分醒目,也正应了此处的风景,透过石后的林间,便可远望东海碧涛,潮起潮落尽收眼底。院内的古树、尖塔,院外不远处的海浪翻涌……与深山古刹风雨相守,更有几分禅意。
北九水位于崂山白沙河上游。河水经山脚而折流,有九折,人行河畔小路,转折处须涉水而过,亦九涉,每涉一次为一水,故称“九水”。九水又分内九水、外九水(即北九水)和南九水三路,其中以北九水的景观最为著名。
正因此,北九水成为崂山风景区的一条旅游主线。北九水又有内外之分,自大崂至太和观为外九水,自北九水疗养院到鱼鳞瀑为内九水,长约3公里,鱼鳞瀑因河水遇断崖跌落,浪花状如鱼鳞而得名,又因其声如潮,亦名潮音瀑。瀑布三折而下,注入二潭,上潭较小,深约4至7米,口缘若缸,水靛蓝色,称靛缸湾;下潭较大,旁有石柱亭,崖上刻叶恭绰题“潮音瀑”三大字。瀑布西岩顶有观瀑亭。靛缸湾下里许有石门峡,亦名鱼鳞口,俗称“衙门”,两岩对峙,中断成门,岩高数十丈,门宽仅3米,水自门中出,人从涧底过,仰视巨岩悬空,摇摇欲坠,惊险万状,蔚为壮观。
顺着蜿蜒的盘山路向上行走,不经意间,纤尘不染的漫山红叶便出现在眼前,犹如“人在林间行,宛如画中游”。步行其中,你会发现五角枫树可谓千姿百态,“枫”情万种。
枫叶以其色彩绚丽而闻名,五角枫的色彩更为斑斓奇特。在这神奇的枫树林里,更能让人领略到“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的浪漫。秋霜掠过,五角枫树脱去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绿装”,换上鲜艳夺目的收获“盛装”。远眺枫林,层林尽染,五色斑斓,美不胜收;近观枫叶,形态各异,颜色有别,疏密相间。置身于林间,俨若置身于童话世界、梦幻仙境。秋风拂过树梢,片片枫叶似彩蝶起舞,妩媚妖娆,婀娜多姿。一棵棵的五角枫,在秋风中轻轻摇动着枝叶,一片片五角的叶子打着旋儿落下,有的像船只乘风行驶,有的像杂技演员翻着跟头落下,有的像滑翔机缓缓地兜着圈子盘旋而下,树下的山坡已经落满了一片红色,艳丽而夺目。
站在高处眺望远方,多彩的深秋尽收眼底。漫山遍野的赭黄、淡绿、暗红交织在一起,像是上帝打翻的颜料盘,在山峦之间肆意挥洒。
In late autumn, Laoshan looks gentle and elegant. Sunlight streams into the valleys and on the sea through the sparse branches. The light and the shadow complement each other impeccably. The picturesque autumn scenery, which transforms Laoshan into a wonderland, is worth expecting and savo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