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峰
(江西省安澜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96)
我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智慧水利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水利的建设能够促进智慧城市建设更加完善。同时,智慧城市为智慧水利提供了硬件基础,而智慧城市目标的实现也无法绕考智慧水利。智慧水利不仅是推进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也是促进水治理体现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江西省在省“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加快数字产业化发展”。江西省水利厅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积极开展“智慧水利”试点工作。而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智慧水利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因此,无论从政策层面还是技术层面,都为智慧水利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然而,当前我国智慧水利建设缺乏符合实际情况的理论指导,现有方案无法解决出现的具体问题,智慧水利建设进程受到严重阻碍。
近年来,江西省水利厅为贯彻落实国家水利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水利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步伐,根据江西省水利发展实际情况,从信息采集、信息网络、视频会商等方面构建起较为完善的水利信息化体系,极大地提高了江西省水利管理效率。本文以江西省“智慧水利”建设为研究对象,对智慧水利建设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全面的梳理,研究导致问题的根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近年来,江西省水利厅为贯彻落实国家水利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水利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步伐,根据江西省水利发展实际情况,从信息采集、信息网络、视频会商等方面构建起较为完善的水利信息化体系,极大的提高了江西省水利管理效率,具体包括以下方面内容:
1)水利信息采集方面。根据数据统计资料显示,江西省建设完成包括流量、地下水、水位及雨量等多种类信息采集点达5100 余个。已经初步建立起覆盖全省范围的水利信息采集体系。同时,在信息采集过程中采用了自动化设备,不仅提高了采集信息的精准度,还能够实现全省水利部门信息共享,提高了应对水灾的指挥能力。
2)信息网络方面。江西省水利事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水利管理工作已经形成完整的体系,包括省、市、县三级水利管理部门工179 个节点。各水利管理单位也相继完成相应业务的网络信息系统的建设,江西省水利管理部门的骨干网络体系初成规模,这为江西省加快推动水利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前提条件。同时,全省范围内的大型水利基础设施以及重点水利工程都已覆盖了监控设备,对水利险情易发点列入到视频监控范围之内。
3)视频会商环境方面。根据统计资料结果显示,截至2021年11月,江西省已建成覆盖全省范围内省、市、县三级所有水利相关管理部门共138 个节点的视频会商系统,又通过省内非工程项目建设对市、县两级视频会议硬件进行了省级,改善了水利突发事件应对会商条件。之前的视频硬件设备使用时间较长,设备老化严重,按照新的标志省级原有视频会商设备,提高了各水利部门防灾会商效率。
4)防汛、供水、生态环保能力方面。江西省已经构建完成涵盖防汛、供水、生态环保等多方面的水利管理体系。在水利项目建设方面,建设完成的水利项目数量达300 余万,包括水利工程、水库、机电井、灌溉区以及供水工程等项目类别。总体来看,江西省已经建设完成功能较为完整的水利管理体系。同时,江西省水利厅非常重视鄱阳湖、中小河等的治理,不断投入资金改善其生态环境和工程质量,初步建立起完整的洪体系。在供水方面,对省内水库堤坝进行了加固,扩充了水库的库容量,合理地配置了水资源,提高其利用效率。在农业灌溉方面,江西省投入资金建设农业水利工程,大大提高了灌溉农田比例,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在江西省省内的近6300 km的河流中,基本都纳入到了视频监测内,可以采用无人机、遥感传输系统等“智慧水利”成果对水文进行监督和指挥。
5)业务应用推荐方面。江西省水利厅落实水利部战略部署,推荐水利信息化建设步伐,相继完成了水利综合管理、防汛防旱、水环境保护以及执法系统等平台,并完成上述平台系统的资源整合。同时,在江西利厅的推动下,完成了水文信息发布系统、水质综合管理平台、水情信息处理系统和水环境检测系统,基本实现水文信息上传、查询以及综合发布等功能。在此基础上,江西省水利厅建立了涵盖全省范围的水利防汛预警系统,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的指挥、监督等综合管理体系,提高了水生态管理能力。信息化技术在水利行业的发展与应用,促进了水利管理模式的更新,推动了智慧水利建设的步伐。
水利信息采集体系存在三方面问题:首先,各部门水利信息采集独立,难以形成系统。江西省建立的水利信息采集制度是由各相关管理部门根据自身业务而建立起来的信息采集,在实际业务中,各业务部门之间交流较少,难以做到信息共享,掌握的水利信息大多只局限于本部门。其次,信息采集系统与决策系统自动化程度较低。即在采集数据和进行决策时,仍然需要由工作人员将数据信息导入,在此过程中会出现数据填报错误的情况,给做出正确决策带来一定的影响。最后,信息传输效率慢。基层水利监测站每天需要上传大量的数据,以前的4G信息网络已无法胜任如此庞大数据的回传工作,虽然5G技术能够满足这一需求,但是也面临了很多问题,如成本高、资源利用率低、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等。
数据共享不够深入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由于水利建设的公共属性大于经济属性,公众对水利信息的关注较少,导致各部门收集的水利数据只限于本部门使用。而水文信息对于应对水利突发事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不能与其他相关部门实现信息的共享,各部门之间的采集的信息可能会出现偏差,使得公众对公布数据的真实性产生怀疑,造成政府部门公信力降低。第二,不同类别的水利信息系统积攒的数据信息,在信息覆盖范围上存在一定的区别,会出现数据不全或数据冲突的情况。新旧系统或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出现偏差,会严重影响综合决策,难以发挥出水文信息的作用,降低了水文信息的利用效率[1-3]。
江西省各水利相关部门一般都是基于本部门工作业务范围独立开发出来业务应用系统,如水文监测平台、水利建设项目管理平台等,造成各水利部门之间数据共享难以做到,业务协调更是无从谈起。同时,开发的业务应用系统提供的服务内容也很少,虽然江西省水利管理部门很早之前就在城市主干道设置了电子屏,用以告知公众积水、雨情等相关信息,但是尚未建立起公众获取信息的平台,如相关的APP或采用赣服通等平台增强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
虽然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智慧水利”的建设,但是各地区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化现象。根据调查得知,江西省大部分的水利相关管理人员,尤其是一线工作人员,基本都没有参与过与智慧水利相关的培训,他们简单的认为智慧水利就是用电脑工作,对智慧水利的了解深度太浅显。尽管江西省有些地区已经开始着手水利信息化建设,但是当前还是停留在起步阶段,难以做到对水利信息系统功能的深度挖掘。
目前,江西省各水利部门之间还没有实现信息系统的对接,部门之间的数据资源也无法做到共享,其主要原因是财政资金投入的严重不足,与其他省内同级部门相比,在水利部门投入财政资金相对较少,就算与其他相邻省份相比,水利资金投入也远远不及,根据数据显示,江西省2021 年水利资金投入尚不及贵州。在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系统硬件得不到更新,设备功能效果也大大降低。
水利治理并非单独某个部门的工作,而是涉及多个管理部门。现阶段的问题是对于某个方面,涉及多个管理部门,但是没有明确职责范围,出现对于某个问题无人管理或者重复管理的现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利业务应用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却不高,主要应用功能仍然只是简单的数据查询、信息发布等。显然这些功能已经无法满足水利信息系统办公需要,更多的是希望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工作流程的优化。
安全体系无法保障水利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主要由两个方面原因造成:一方面是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和水利业务工作的逐渐融合,水利业务工作的开展对网络形成依赖性,而网络信息具备的虚拟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对水利信息安全带来了巨大隐患。另一方面是江西省完成了对事业单位的改制,水利信息方面工作统一由省信息中心负责,厅级单位和市级单位撤销了相应机构,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缺乏给安全体系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结合江西省智慧水利建设现状,以现有的数据资料为依据,对江西省水利业务管理需求进行分析。依据江西省各地水利管理部门的监测水平,通过对业务进行整合、数据信息共享、安全体系建设等,全面实现江西省“智慧水利”建设既定目标,综合江西省水利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为水利信息化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按照指导思想要求,根据江西省推进“智慧水利”实际情况,可将建设任务按照阶段划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以及远期目标。近期目标,通过三至五年时间完成“智慧水利”建设基本框架,基本建成安全感知、防护以及云服务功能的智慧基础设施保障体系;中期目标,通过五至八年时间,构建出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实现“智慧水利”平台信息共享,采用先进信息技术完成水利工作各业务的互通融合;远期目标,通过八至十年时间,实现江西省水利治理现代化的全面智慧管理,全面建成覆盖江西省内全范围的水利信息资源汇集共享平台,全面提升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为尽快实现水利信息数据的全面共享,根据江西省水利信息化建设发展总体要求,围绕江西省水利管理部门的核心业务和重点工作,结合水利发展实际情况,遵循可持续发展、服务大局的原则,按照江西省“智慧水利”建设的实际需求,各相关管理部门共同参与建设智慧云平台项目,如水利建设监督管理平台、水利设施运管平台等,为江西省水利管理打造出完善的智慧云平台,为水利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首先,构建水利信息大数据资源中心,加强水利数据信息的处理、分析和服务能力。建设集水利信息共享、水利大数据分析以及相关信息开发等功能于一体的数据中心,提高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和利用率。其次,以现有信息化成果为依托,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与水利深度融合,对河流湖泊进行有效的监管,重点对水资源的污染、违规占用等现象进行治理。同时,对财政资金专项拨款进行监督,利用水利信息系统实时跟踪水利建设资金的使用情况等。最后,搭建统一的运营维护管理平台。根据江西省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实际需求,将当前已有的相关设备、业务软件等集中到统一的监控系统,将监督和服务从被动变为主动。在此基础上,建立统一的规制制度,为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制度保障。
为了保障江西省“智慧水利”的既定目标的实现,完善的保障体系是必不可少的。江西省智慧水利建设保障体系的建设可从三个方面出发:第一,建立符合江西省实际情况的水利发展制度规范,为水利工作的正常开展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提供政策支持,保障水利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荐。第二,在江西省水利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安全保障体系,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维护,保障水利系统的安全运行。第三,制定人才政策,根据“智慧水利”建设的需要,培养专门的人才队伍,采取人才引进与现有人才培训两种方式并行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首先,要不断夯实基础,将“智慧水利”与基层建设有机结合。想要实现“智慧水利”的建设和发展,实现水利管理工作的智慧化,就必须发挥出基层队伍的重要作用。其次,要做好智慧水利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相融合。“智慧水利”的建设要务实,不能盲目的追求不切合实际的想法。因此,江西省推进“智慧水利”的过程中,要考虑实际情况。由于江西省各地区经济发展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在制定发展战略的时候要以经济发展情况和实际需求为前提,制定符合当地情况的战略目标。同时,我们在“智慧水利”的建设过程中,要敢于尝试,不断地进行总结,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方案,使江西省“智慧水利”建设更加顺利。
对于江西省“智慧水利”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分析当前形式,确定总体要求、实现数据共享,建设智慧云平台、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加强“智慧水利”建设保障体系、统筹发展,不断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等对策建议,该建议可供江西省“智慧水利”的可持续建设进行借鉴。同时,本文的研究内容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策文件,而江西省水利信息化建设政策文件是不断调整的,导致得出的研究结论与实际情况出现偏差,后续将会继续关注相关政策文件的更新,重点关注江西省“智慧水利”建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