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晶(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太原 030031)
食用菌是一种富含营养元素、活性物质的大型真菌,食用菌可通过形成胶质、肉质菌核类组织,从而发挥食用、药用方面价值。借用食用菌的营养补充、代谢调节等方面的功能优势,加上对于农业生态系统及循环经济的特殊价值,这既有助于促进消费市场经济内驱力提升,也有利于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发展。也因此,食用菌栽培产业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空间。为进一步优化农业循环经济效应,可通过对食用菌栽培产业带来的生态经济价值展开科学评估,利用能值分析探索可行的产业发展路径,从而探索食用菌栽培产业与农业生态经济的共进路径。
为此,本文首先从产品本身价值、栽培投入产出、利润率指标、资本循环四个方面研析了食用菌产业经济效益分析架构,而后从栽培程序中的投入产出生态经济价值评估、栽培程序中的利润率生态经济价值评估、栽培程序中的资本循环生态经济价值评估三个方面,进行食用菌栽培产业的生态经济价值综合评估,最后提出通过深化科技研究应用、合理统筹栽培主体、搭建循环经济系统、优化栽培技术结构等方式来提升食用菌栽培产业生态经济价值的举措。
依照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食用菌作为一种集食用功能与经济功能于一体的产品,本身便有着其价值:包括了不变资本的投入量、可变资本的投入量、剩余价值三类。通过解析与概念转化,可将上述三类价值构成理解为食用菌的物化劳动投入、活劳动投入、因活劳动投入产生的剩余价值。基于这一视角,可以认为,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受到自然力影响而形成的生产要素,在经济效益结构中无需视作价值构成的一部分,换言之,在食用菌产品本身的价值体系中,只有经劳动作用推动的部分,才可构成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自然力因素对食用菌价值毫无影响,实际上,食用菌的商品形态便是自然力与人工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要提升食用菌产品的剩余价值,便需要在其生产周期中减少对自然力的消耗量,才能反作用于价值本身。
除去食用菌产品本身的价值构成之外,栽培程序中的投入产出情况也是经济效益分析的必要环节,应作为重点要素进行分析。根据食用菌栽培现状,设置关于经济效益的预期满意目标后,可通过对应的投入产出控制举措来推进目标达成进度,以此谋求更大经济效益。譬如,当产出数量不变时,降低投入数量,使之控制在最小化状态;或者,将投入数量保持在不变状态,致力于扩大产出空间,提高产出数量,从而达到调节投入产出比例的目的。相较而言,第一种方法对自然力与人工力量的配合程度要求较高,需要通过集约化资源利用渠道来实现;第二种方法则需要将科学技术要素进一步融入于食用菌的投入产出过程当中,通过借助现代化科技优势来优化产出成效。考虑到食用菌栽培的现实生产经营状况,第二种方式更具有可行性与普适性。
食用菌栽培的投入产出关系形成既定比例之后,所转化出的经济效益可反映于利润率当中,直观地折射出具体利润成效。从食用菌产品特性来看,生产周期是计算利润率时必须考虑的因素,应以年度为单位进行利润率分析。结合政治经济学原理分析,不变资本的存量并非指代在某一年份内完全消耗的总量,而是需要在栽培工序中投入的总量。根据这一原理推算,年度不变资本的投入总量是决定利润率变动情况的重要指标,应通过科学举措对其进行合理调控,如缩减不必要环节、优化栽培结构、合理选材等方法,致力于成本的节约与压缩,的从而提高利润率。
由宏观动态视角出发,可知食用菌栽培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不仅来自其自有结构,还与资金周转的内在规律紧密相关,只有在资金周转体系保持良性循环状态的前提下,才能促使经济效益持续生成。从资本循环的逻辑进路来看,基本可分解为流通环节与生产环节两道链条,其中,流通环节包括采购与销售两个部分,生产环节则可理解为食用菌的栽培过程。要满足食用菌栽培中的经济效益增长诉求,便需要结合年度产业目标,将加快资本循环速率作为重点方向,如借助先进技术来实现食用菌栽培的提质增效,推动生产进度加快,并紧密依托于当下市场经济零售背景,重新调整食用菌在市场中的需求结构,在流通环节方面形成配合之势,进一步带动资本循环链条的扩张。
实践经验表明,对于食用菌栽培产业而言,要实现投入产出环节的生态经济价值增长,最优方案为保持投入量、提升产出量。结合食用菌产品特性,要落实这一方案,具体可通过引入现代化、先进化的农业科学技术,通过强调科技在食用菌栽培中的主线作用,来强化自然力对活劳动的吸收效率,从而缩减物化劳动投入量。譬如,在香菇栽培程序中,利用能值分析功能,将传统食用菌栽培所需的自然资源能值赋予单位1.0,采用合理栽培技术,使香菇在生长过程中原本应产生的自然资源消耗量大幅降低,给定所消耗非自然资源的能值为0.8;拟设香菇栽培产业原料充足且市场并未饱和,如售价为50元/kg,产品的最终产值约为原能值的1.25倍,则每千克香菇带来的生态效益则为12.5元。由此可知,通过节约对物化劳动的投入成本,可在一定程度上优化调节投入产出比例,进而生成、提高生态经济效益,这也是当下食用菌栽培产业的一大主要改进方向。
在经济类相关学科的理论体系中,利润率指标都占据重要地位,被广泛用于经济效益的反馈过程。结合关于投入产出的比例关系分析,可以进一步分析出产品剩余价值主要取决于产出量要素,通过在原有产出量基础上进行提升,能够达到获取更多剩余价值的目的,进而转化为消费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当人们通过优化栽培技术来实现物化劳动成本缩减后,物化劳动的量值随之降低,如不变资本体量缩小等,意味着最终得出的年度利润率将得以提高。譬如,食用菌栽培中的自然资源能值由1.0降低至0.8后,利润率的增长幅便为0.2个单位。因此,通过有力举措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量,不仅有利于食用菌栽培产业的利润率指标,同时也有利于调整对物化劳动的投入比例,对生态经济价值有决定性意义。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与落实,食用菌栽培产业完成了一次次扩大再生产过程,这也直接促成了栽培主体的多元化、复杂化变迁,不同主体所做出的经济行为也具有导向性,使得食用菌消费市场呈现出一定的偏好。目前,食用菌栽培产业要实现进一步扩大再生产,除去外源性资金供给因素之外,应主要从利润资本化角度出发,探寻资本循环的合理路径。而从资本循环的本质分析,如何减少生产环节的时间损耗十分关键,关系着能否减少初始资金的投入量,以及能否提高人工的单位工效。因此,食用菌栽培所消耗的自然资源能值与资本循环也表现为反比关系,前者越低则后者越高,最终产生的生态经济价值也就越高。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科学技术在食用菌栽培产业中作用显著,且直接关系着成本、利润、资本循环等要素。而就目前产业发展现况来看,随着食用菌生态经济价值日益凸显,相关栽培基地在全国各地纷纷成型,其中存在诸多技术层面的“复制粘贴“现象。食用菌的人工培育成效不仅以人工为决定性要素,同时也与自然条件、技术水平密切相关。因此,针对现存问题,应通过进一步深化科技研究应用,区分不同阶段、地域的食用菌栽培要求,并据此展开对应的知识技术应用,来达到提升栽培成效、增进生态效益的目的。结合产业发展要求,在知识技术普及中,不应局限于传统农业生物化学等方向的研究,同时还应加入农业组织管理等方向社会的科学研究,在综合利用、协同发展的前提下,由专业科技人员深入基层,以“点对点“的方式指导食用菌栽培户,或与当地高等院校共同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致力于全方位提升栽培人员的科技应用水平,进而缩减自然资源成本、增进生态效益。
食用菌栽培主体的复杂化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程序方面的混乱,应通过有序的统筹来降低负面影响,同时实现自然资源消耗量减少、产出量增加。可通过在食用菌栽培产业内部推行集约生产模式,对不同的栽培主体实施统一的监管、引导,使之在获得组织保障的同时,逐渐形成聚合势态。譬如,根据当地食用菌栽培户的分布结构与技术层次,打造对应的农户合作社组织,在农户面临栽培方面问题时,由组织指派专人协助指导,给予技术帮扶,强调科技引导在人员管理中的重要性,由此在缩减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成本的同时,促使食用菌消费市场供需结构趋于平衡,对资本循环速度产生驱动作用,最终作用于生态效益。
生态效益概念中包含着循环经济理念,即在尽可能降低不可再生能源损耗的同时,利用重复性资源搭建能够循环发挥效能的生产链条,使之产生生态经济效益。具体而言,可从食用菌整体产业结构视角出发,一方面组织具备相应条件的栽培主体协同合作,打造用于初级产品供给与成品销售的食用菌加工企业,将所有加工环节集成在一个统一的组织系统之内,从而减少市场资源配置环节的成本损耗;另一方面,将标准的市场价格机制引入食用菌栽培到加工两道工序之间,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进行交易输送,作用于可再利用环节,从而增加更多的产品剩余价值,同时也可促使相关主体形成对不变资本投入的节约意识。
根据经济学原理可知,通过提高食用菌栽培工效,可直接提高物化劳动对活劳动的吸收效率,进而减少前者投入。因此,要进一步降低食用菌栽培中的劳动投入损耗,可由以下两个方向出发:一方面,以地域为区分要素,通过当地组织系统,统一完成对食用菌栽培主体的定期技术培训工作,包括相关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术等,致力于整体栽培技术结构的优化;另一方面,将栽培生产资料与市场交易原则共同向农户进行传递,要求农户在标准的市场价值机制下高效利用生产资料,完成规范化生产,规避“无用功”导致的成本增加问题。
综上所述,食用菌栽培产业不仅能够透过产品本身发挥生态经济价值,还可在投入产出、利润率提升、资本循环等过程中,通过提高栽培工效、节约对物化劳动的投入等结构优化举措,来进一步提升产业生态经济效益。因此,在未来的食用菌栽培产业升级道路上,应从经济循环视角出发,加大知识技术研究力度、实行集约生产模式、引入价格标准机制、优化栽培技术结构,致力于劳动转化效率的根本提升,带动生态经济价值的飞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