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艺舟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00
园林景观属于住宅小区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居民重要的生活活动场所,在此情况下,为了营造出良好的园林景观效果,需要结合住宅小区特征及小区功能需求等来进行科学的设计规划,并且对于园林景观还需要考虑到住宅小区周边环境特色及当地地理气候,确保园林景观整体设计与植物配置能够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保证其设计规划的适配性,以此来增强园林景观的观赏性、实用性,使其可以与住宅小区得到充分的结合。
第一,美化住宅小区环境,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结合小区的整体布置及空间结构来合理地进行空间划分及景观规划,通过不同的景观来对住宅小区整体的环境进行改进,从而在小区内部将园林的美学价值充分地表现出来,其有利于提高住宅小区整体的环境质量,通过优化住宅小区整体景观效果来提升其美观性,达到美化环境的要求。
第二,绿化住宅小区环境,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会运用到大量的植物,其在实际中能够有效地优化小区的生活环境、提高空气质量,使住宅小区更为宜居。并且园林景观所具备的绿化作用在极大程度上可以改善建筑在使用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场景。
第一,完善小区使用功能,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不仅需要进行景色的规划,还需要根据小区空间布置情况来合理地划分功能场所,从实用性的角度来对园林景观的功能进行完善,从而使其设计规划可以充分地体现出人性化的要求。目前在小区功能的设计规划中,主要是针对居民休闲娱乐需求来进行场所的划分,合理地设置休息区、运动区等,同时考虑到在住宅小区内部特殊人群的需求,在园林景观中设置特殊的绿色通道,从而增强园林景观所提供的人性化体验。
第二,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对于住宅小区其不仅需要从功能上对园林景观设计进行完善,还需要考虑城市整体的规划,这样可以保证住宅小区其整体能够与城市规划保持一致,从而避免出现其景观设计过于突兀的问题。并且考虑到园林景观在实际中的使用情况及功能需求,除了对小区周边环境特色进行考虑外,还应研究城市的整体绿化、生态建设及基础设施布置等情况,这样在保证住宅小区园林景观可以符合城市发展需求的同时,使其得到更好的维护,进而提升园林景观的设计效益。
现今,许多住宅小区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味地追求绿化及景观效果,这也使得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容易出现空间布局不合理的情况,最为常见的问题是,在设计过程中采用较为传统的设计方法,使小区内部的活动空间不足,无法满足居民对户外活动空间所提出的要求。并且在新时代下住宅小区会有一定的发展要求,因此,园林景观空间布局不合理会影响其整体的规划效果,使得小区的功能性无法得到充分体现,无法结合各年龄人群特点,对小区活动空间实行设计,进而影响整体的园林景观设计效果[1]。
许多住宅小区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上,为了避免出现过大的差错,在植物的选择及配置上,通常都较为传统、固定,在设计中常用灌木、乔木、草地、花卉等进行植物配置,但在实际中未能针对住宅小区的实际特点及特色进行多层次的植物搭配及设计,因此无法满足新时代下对园林景观所提出的生态、美观的要求。固定化、单层次的植物配置其整体所呈现出的视觉效果较差,并且此种固定化的植物搭配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也导致了在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上出现了趋同化的情况,使整体的景观效果并不理想。针对此种情况,要求结合新时代下住宅小区的发展需求来对园林景观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等进行创新,使植物配置能够从生态、观赏等方面充分地发挥出其价值。
对于住宅小区需要考虑到居民的实际生活及活动需求,以人性化体验为基础来对园林景观进行合理布局,从园林景观的绿化功能及使用功能的角度进行整体空间的规划,从而为住宅小区居民提供更为舒适的生活活动空间。例如,合理地划分景观区、休闲娱乐区、运动设施区,并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造景设计,如在回廊的设计中,为了保证其具有较好的景观效果,可以选择具有遮阴效果的高大树木进行配置,同时针对小区内部老年人群体,则可以设置专用的轮椅通道,并设置边缘扶手,使园林景观整体布局在达到美观性要求的同时,能够满足住宅小区的功能性要求。现代住宅小区活动场所较多,主要体现为健身场地、休闲场地、广场等。这些景观的功能可通过不同理念、方法设计,进而满足小区居民的实际需求,为居民呈现出视觉的美观感,并满足居民交往、休闲的需求,确保设计规划的合理性[2]。
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对于其植物的配置,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地理条件等来进行选择,优选本地植物来保证园林景观中植物的适地性,这样可以防止植物在栽培、移植的过程中出现大规模死亡的情况,并且良好的气候适应性能够保证植物保持最佳的景观效果。根据住宅小区的实际需求来看,对于园林景观中所采用的植物配置,应保证其具有良好的层次性,通过丰富植物层次及合理搭配植物种类的方式来提升其景观效果,并且也可以使园林景观的生态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实际设计规划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结合住宅小区其整体的风格特征及建筑理念来进行植被的选择,通过层次化的搭配方式来使园林景观与住宅之间做到协调统一的效果,以此来打造出独特化、美观化的园林景观。
在住宅小区建设中,园林景观的设计也可以视为一种艺术性的发展需求,因此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上需要保证其具备良好的美观性,以此来满足居民的审美需求。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上,需要分析住宅小区内部建筑所表现出的实际面貌特征,合理地进行空间布局,来使园林景观能够与不同空间及建筑物进行有效融合,使住宅小区所展现出的园林景观可以充分地体现出整体性、协调性的效果,达到对园林景观设计水平进行提升的目的。并且住宅小区空间面积有限,因此需要分析建筑物与园林占比及其所表现出的空间特征,通过合理选择植物类型及进行植物配置的方式,来对建筑与园林之间的比例差进行弥补,从而使住宅小区园林可以更好地体现出生态化、人性化的特征。
生态化是现今园林景观的重要发展方向,因此在景观设计中则可以从生态化的角度来打造出生态小区,使园林景观在满足小区基本使用功能需求的前提下融入生态化理念,从而使自然、绿色、低碳等观念可以充分地融入居民的生活中。例如,在住宅小区绿地的设计中,可以采用开阔型绿地,其既具有良好的视觉感官效果,还具有良好的蓄水能力,从而对水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使小区园林景观可以体现出生态化的特征,在开阔型绿地设计中需要分析植被的生长特性,选择吸水能力良好的植物进行种植,从而提升小区园林景观绿地的调蓄效果。并且为了有效地提升园林景观的绿化效果,使空间利用率得到提升,可以选择增加中小型乔木的使用数量,通过大型乔木与小型乔木的结合来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这种方式的园林景观设计既保证了景观乔木的成活率,还可以营造景观中错落有致的层次感,提升整体园林景观的观赏效果[3]。
对于园林景观需要确保其能够与住宅小区中的建筑进行有效的协调,使小区景观能够呈现出整体化的效果。首先对于园林景观中的硬景,应结合小区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地设计其使用功能,例如在山水、亭台、回廊等的设计中,除了使其能够发挥出标志性景观作用外,应注意与住宅区域保持一定的距离,并采用大型乔灌木来进行软景配置,既可以起到遮阴纳凉的效果,又可以起到降噪净化的效果,其主要是为了避免户外活动区产生的噪音对居民居家生活产生影响。而在软景的配置时,要考虑观赏距离,明确哪些适合远观,哪些可以与人亲近。大乔木种植最好避开建筑阳台的正对面,不要影响住户向外观看的视线[4]。
第一,在乔木的种植上,尽量沿路边种植,孤植,沿地形高点种植,要让大树显得更大,更高,别让大树被小树包围着,小乔木属于园林的基调树种,应以群植、丛植为主,强调对建筑周边的观感和私密性,局部可倾斜种植,注重片植开花效果和层次搭配。
第二,在灌木的种植上,应根据位置不同,选用不同品种,避免配置太乱、太杂,灌木还应起到对小乔木树干的遮挡作用,除特殊情况外,灌木应沿地被线种植,不洒落在草地上[5]。
第三,在地被的种植上,应结合园林景观中乔灌木的实际设计情况来选择植物的品种,通过对其色彩、高度等进行控制的方式来使其与乔灌木进行良好地搭配,在实际中可以选择2~3层的植物层次来进行配置,若是当地气候良好还可以采用五层植物配置,使园林可以体现出良好的层次景观效果。并且对于地被应确保其做到密植,可以选择多年生的开花品种来进行种植,这样能够避免在园林中出现漏出地表的情况。
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其在不同季节所展现出的景观效果,合理进行植物搭配来打造出良好的四时景观。因此需要考虑到住宅小区所处地区的实际气候条件,并结合植物的生长习性及其在不同季节所表现出的状态来进行景观设计,从而使园林景观能够一直保持着较为良好的观赏效果。例如,冬季气温下降,多数植物都进入了休眠期,因此在景观设计中,可以选择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进行搭配种植的方式,来使园林在冬季也展现出一定的景观效果,利用植物群落组合的方式进行景观营造,进而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与绿化作用。
上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的特点、作用及要求,从而了解在园林景观设计规划中的各项要点及注意事项,从而更好地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优化及改进,满足住宅小区在建设中对园林景观所提出的多方面要求。对于园林景观需要科学地进行整体规划、细节调整及植物配置,从功能性、经济性、实用性、观赏性等角度来分析整体设计是否适合应用于住宅小区内,实现对住宅小区居住环境及使用功能等进行有效优化的目的,进而将园林景观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