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文化瑰宝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2023-01-11 01:36:11陈清华
南腔北调 2022年12期
关键词:黄帝内经

陈清华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如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通过探究文化瑰宝《黄帝内经》,用《黄帝内经》讲好“中国故事”,不失为一个有益的尝试。

为什么说《黄帝内经》是文化瑰宝?显然,这不是单从治病技术和医德的层面能解释得了的,必须从“ 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角度加以探讨。

本立而道生。讲好中国故事,要立足中国文化,立足中国国情。中华民族跨入文明时代的里程碑是黄帝文化,而中医药学最重要的典籍恰是《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植根于黄帝文化,是黄帝文化的活化石。

《黄帝内经》作为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被称为“医之始祖”。中医文化能跨越几千年,获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关注,自有其无可替代的吸引力。而要想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中国文化一定要主动走出去。

《素问》与《灵枢》合称《内经》,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医学典籍。《内经》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医学成就,创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基础,两千多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学的发展。直到今天,《内经》仍列“中医四大经典”之首。

《黄帝内经》不仅是一部探讨天地、自然规律和人体生命的百科全书,也是一部中医学的理论经典书、技术书,更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智慧。如果说,《易经》是讲宇宙变化的大规律,属于“外经”;那么,《黄帝内经》则是讲人体阴阳变化的大规律,是“内经”。

《黄帝内经·素问》开卷第一篇叫作“ 上古天真论”,论述的是天人相应的基本思想,名曰“天真”,表明《黄帝内经》追求的是“天”(大自然)的 “真”(规律)。古人讲的“天”,本义指的是大自然。

《黄帝内经》不仅仅讲了人体生命这个小宇宙,还讲了人体生命这个“小宇宙”与宇宙万物这个“大宇宙”之间的关系,所以,它里面涉及天文、地理、气候、人事,还有哲学、心理学等,都是围绕着人体生命来讲的,张其成将其理论精华概括为“阴阳调和,五行致中”,并认为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价值观相通。对《黄帝内经》文化源头的梳理和阐述,有助于恢复和弘扬被湮没和已被曲解的古代文化的原貌,对中华文明的历史作出新的评估。

“《黄帝内经》相传为黄帝所作,学术界一般认为其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成书于西汉中晚期,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方技略》。

“笔者在2021年12月利用OCLC数据库检索,发现《黄帝内经》除英语译本59种、德语译本10种、日语译本8种、法语译本7种外,还涉及西班牙语、韩语、匈牙利语、越南语、马尔加什语等16种语言并被收录当今世界多个SSCI顶级期刊的JSTOR数据库中,有736篇《黄帝内经》研究论文。《黄帝内经》的研究与应用,已成为一门‘显学。

“据史书记载,唐代名僧鉴真东渡日本时,随身携带了《黄帝内经》。公元7世纪,日本仿照唐代设置医事制度,其针灸教材即包括《素问》《黄帝针经》。据李经纬教授考证,1370年,日本人竹田长庆拜中国道士为师学医,回日本时携带大批中医典籍和针灸明堂图,其中就有《素问》《灵枢》。1985年,曾著《黄帝内经和中国古代医学》一书的丸山敏秋,与获哈佛大学公共卫生硕士学位的龙伯坚合作完成了《黄帝内经概论》。

“大约在唐代,到访中国的朝鲜官员、儒士和医户将中国医学典籍如《素问》《神农本草经》《伤寒论》《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等带回朝鲜半岛。18世纪末期,朝鲜开始用朝鲜语(韩语)翻译中医典籍。2004年,韩国东元文化社出版了全勇民翻译的《黄帝内经》韩语译本。

“据越南史书记载,公元前257年,中国医生崔伟在越南行医。隋唐时期,《黄帝内经》《脉经》等在东南亚一带传播。宋元明时期,越南本土医家撰写研究中医典籍的心得著述。明代后期,大批华人躲避战乱移居东南亚,不少中医药师在越南、泰国、印尼、菲律宾等地行医或开设中药店,《黄帝内经》出现了越南文、泰文、印尼文等本地语译本。

“据李经纬考证,波兰传教士卜弥格1643年用拉丁文撰写的《中国植物志》一书,谈到中国医学已发现并运用阴阳五行理论及脉搏跳动的规律,内容当出自《黄帝内经》之《灵枢·五十营》。

“1825年,歐洲汉学家、法兰西学院教授埃布尔·雷穆萨特发表《谈谈针灸》一文。目睹中国医生用针灸救治霍乱患者后,在中国任外交官的苏理莫昂,回国后辞职,专门从事针灸临床与教学,1934年出版了《真正的中国针刺术》,写了12本介绍中医学的小册子,直接促成了西方社会‘顺势疗法的出现,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开始进入临床应用。

“出生在法国的华裔陈耀华在巴黎内克尔大学医院学习时,对中医产生了兴趣,参加了法国针灸协会、上海国际针灸学校的学习,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从事针灸和中医治疗,他的《黄帝内经》法译本最受欢迎。

“在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晚年撰写的笔记中,简略提到与西方完全不同的脉学、中药。1851年,都灵大学外科临床主任里伯利使用针灸止痛,威尼斯医生卡米诺用针灸治疗颜面神经痛,并著有《针术操作法》。

“《黄帝内经》在西班牙有3位译者的7个版本,其中特蕾莎·桑斯·莫拉雷斯的《黄帝内经·素问》影响力最大。

“美籍华裔倪毛信拥有双语背景,他灵活阐述《黄帝内经》中晦涩的中医学知识,并灵活加入可视化的题词、插图等,其英译本在亚马逊网上销售量最高,获得的读者阅读评论数量位居第一。

“慕尼黑大学医学史研究所文树德教授与同事合译的《黄帝内经》英译本较为权威,他还编写《〈黄帝内经·素问〉词典》,对术语和概念进行严谨地对比研究,并向英语世界的读者介绍了《黄帝内经·素问》的自然观、人体观、疾病观、健康观、养生观和各种治疗规则以及‘五运六气,这是西方学者研究、阐释中国宇宙观、生命运行等古老文化知识体系在当今世界价值的开端。”[1]

“《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今中外有约10个不同译本对《黄帝内经》的部分或整体进行译介,这些译介活动不仅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也有助于推进西方医学的发展,同时也展现中华文化魅力,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加强中国与世界的良好互动。

“波兰传教士卜弥格是第一个介绍《黄帝内经》的欧洲人。卜弥格不是直接翻译介绍《黄帝内经》,而是读懂理解了这部典籍,然后在他的著作中闡述主要思想理念。1658年,他在暹罗王国为自己的《医学的钥匙》撰写《前言》时提到他要向整个欧洲提供一部著作的纲要,他所指的著作就是《黄帝内经》。在谈到阴阳这一对概念时他解释说:我们的医生通常说的温和湿的因素,中国人称之为阳和阴。阴阳是所有物质形成的基础。中国人还认为,气是阳的载体,血是阴的载体。从阴阳两个概念出发,又会产生如出生(产生)、缩小(消失)、太过、不足等其他概念。他在书中也谈到阴阳五行理论在身体内脉搏跳动的表现,并告诉读者,中国医学已经发现并长期运用这一规律,这些内容可见于《黄帝内经》之《灵枢·五十营》。卜弥格提到中国医生以中国哲学理论为依据,并且都反映在一部被称为《内经》的最古老的法典中,这本古书有162章。依此可见,卜弥格完全了解了《黄帝内经》的哲学基础。除此之外,他还是第一个展开中医和西医比较研究的传教士。卜弥格在《耶稣会卜弥格1658 年在暹罗王国给医生们写的前言》中两次将西医和中医进行比较,他希望能引起欧洲医学界对中医的关注。

“虽然卜弥格对中医进行过一定的传播,但真正对中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开始译介始于1925年。这一年,德国人珀西道森节译《素问》,并发表在《医学史年鉴》上。在当时以西医为主导的西方国家发表这一论文,开启了中医学理论传播的先河。此后,广州孙逸仙医学院院长黄雯历时十余载,于1950年选译了《素问》的重要章节并加上评注,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同一时期,美国医史学家爱尔萨·威斯当时正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史研究所攻读博士,她于1945—1946年完成《素问》第1章至第34章的翻译和评注作为她的博士成果。1949年,威连姆斯和威尔金斯出版社首次出版她的译著。虽然她只翻译了《素问》第1章至第34章,但这已是《黄帝内经》首部较完整的英译本。”[2]

中华传统医学源远流长。据统计,世界历史上,古代人口超过100万的10个城市,有6个在中国,包括长安(西安)、洛阳、金陵(南京)、临安(杭州)、大都(北京)、汴梁(开封)。没有祖国传统医学的护佑,不可能达到这样的人口规模。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为什么中医药能如此顽强,总像那风中劲草,屹立不倒?其中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医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的第一经典,集中了古代先哲的智慧和学识,蕴含着天人和谐的自然理念和妙义奥旨,展示出丰富深邃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据元末明初医学家吕复的看法,《黄帝内经》非一时之言,亦非出自一人之手,参与其中的创作者恐不止一人。据目前主流的看法,《黄帝内经》是先秦时期黄老医家的传承发展之作,其间经过了多次修正和增补,并最终在西汉时期成型,其过程大约经历了数百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坚持以预防为主,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规范民营医院发展。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提高重大疫情早发现能力,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听了这些,大家都很激动、很振奋。如何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黄帝内经》里面有很多可以挖掘的瑰宝,也教了大家很多“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北京大学的楼宇烈先生给中医人文内涵作过四方面梳理:一是上医、中医、下医的‘中。古语有云:‘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中医把人看作一个整体,而不仅仅看‘病,如果仅仅看病、治病,那便是下医。二是‘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真正高明的医生是治‘未病,让人不生病。三是‘是药三分毒,能不用药就不用。四是中医讲究‘中正平和,‘中正平和是一种生命的动态平衡状态,生命因中正平和而产生延续,这是中医最核心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3]

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说:“哲学的任务是什么?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不但是哲学的目的,同时也是中医的人文追求。

《黄帝内经》是一部围绕生命问题而展开的百科全书及文化巨著,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融合了中国先民医者几千年医学经验的智慧结晶,为人类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被选入“世界记忆名录”,被称为医之始祖。

钱学森先生把《周易》《黄帝内经》并列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两部科学著作,而把后者更看作是研究人体科学的杰出作品。《黄帝内经》确实吸收了先秦、秦汉在哲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各方面的巨大成果,构筑了一个以研究人体生命活动为中心的知识体系。

全国知名中医药文化专家、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许敬生主编的《中医药文化寻源——中原中医药文化遗迹考察记》中说:“新密是岐黄文化发祥地”“岐黄文化是中医药文化的起源,岐黄文化始于《黄帝内经》。”[4]

《黄帝内经》以黄帝与岐伯、雷公等上古医家对话的形式写成。他们在哪里对话呢?在新密。因为新密有岐黄文化遗址40多处,如黄帝宫、岐伯山、岐伯庙、大鸿山、大隗山等,这里有黄帝与岐伯等多位上古医家活动的大量遗迹和传说。经李经纬等全国20多位医史专家考察论证,确定新密为岐黄文化发祥地。

《黄帝内经》(又称《内经》),由《素问》《灵枢》两部分组成,总计162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既是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也是一本传统文化尤其是哲学思想经典,换句话说,《黄帝内经》就是我们思考健康哲学的源头。无论是中学和西学都有强烈的回归源头的紧迫性,但哲学家德里达认为所谓起源只是一个虚构,既然如此,如何更接地气地思考现代人的处境?中国哲学的传统是每个时代都在不停地“回归源头”。《大学》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这个意思。德里达关于“起源只是一个虚构”的想法,针对的对象只是西方形而上学的起源概念,即希腊文所谓“arche”的思想。他从“书写与差异”的角度来重新思考“起源”,恰恰与《易经》的思想非常接近。

所谓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就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在《黄帝内经》全书81篇专论中,与针灸有关的内容占了五分之四左右。因此《灵柩》是总结我国古代经络学说和针刺说的重要著作,是中医针灸学的奠基之作。比方说,会阴穴,在前阴跟后阴之间,顾名思义就是阴经脉气交会之所,是汇集一身之阴的长寿要穴。经常按摩点揉会阴穴,不但可以治疗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还对痔疮、便血、便秘、妇科病等症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点揉会阴穴的具体方法是:每天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取半卧的姿势,两腿分开,左右小腿弯曲至膝部,然后用中指尖和无名指尖点揉会阴穴300次。点揉的要领是:要以会阴穴有轻度的酸胀和微微的发热即可。一般来说,坚持点揉、按摩一个月后,前列腺炎的症状就会有所减轻;三个月后,尿频、尿急、排尿不畅的症状,就会基本消失。如果能够配上站桩,那么效果会更好。在站桩的时候,全身放松后、保持姿势不动。随着呼吸的出入,轻轻做提肛动作100次即可。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中医理论典籍,它比较全面地论述了中医学的思维方法、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构建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框架。《黄帝内经》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故被称为“医之始祖”。学医的时候都要学《黄帝内经》,它给了学医的人一个大框架,并由他们在这一个大框架中去发挥。笔者现在潜心研究《黄帝内经》,后半辈子全搭上,也不知道时间够不够用。这个倒是不用急,笔者知道古人都是把学术和修身融为一体的,深居简出,修身养性,读书,写作,倒也自得其乐。

《黄帝内经》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产物,生活在社会群体中,人的生命活动,必然与天地相应,与人事相通,因而体内发出的各种信息,固然是脏腑功能协调或失调所产生的结果,同时,也与气候的凉热变化、空气的潮湿干燥、居处的冷暖干湿、季节节气的交替更迭、太阳月亮的起落升降、人际交往中的情绪波动、饮食口味的饥饱偏嗜、房事生活的放纵节制、先天禀赋的厚薄强弱等因素密切相关。医生必须将各种因素综合考虑,全面考察,才能捕捉到人体真实的信息。“信息”是什么?怎么理解“信息”这个词?

《老子》曰:“生于柔弱,死于刚强。”吾因柔弱而生,刚强而亡。“刚强”往往表现为“狂”。民间有句俗话,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祸。所以,就是平常太轴的人都很危险。怎么样不轴呢?“欲正其心,先诚其意”,如果一个人想要让自己内心端正,那么他应该有一个态度。这个态度就是诚意,就是一步一步引申的过程,就像内心经历了一个挖掘的过程一样,慢慢就想通了、就柔和了。用孔子的文化观来讲,这叫“君子不器”。什么叫做君子不器?名医红叶在对话梁冬时讲,这要从道和器两个方面来理解,“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个是主观层面,一个是客观层面;一个是主导思想,一个是实际行动。“君子不器”的这个“器”,就是一个容器、一个饰物、一个器皿,或者看作我们客观的人体。如果再引申一步,放在医疗这个比较小的层面里面,可以叫做“我身不器”,我的身体不是一个器物。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自己的身体理解为像器皿一样的东西,人有鲜活的生命,有“临事激昂”的情绪,有七情六欲,不是物理刚性的器皿。“我的身体”是柔软的、有应激性的、互动的,它是有细胞壁的,它是有情绪的,它是受自然环境影响的。红叶老师说,他有个病人,患的是类风湿关节炎,在北京找他治疗效果非常好。这个人是威海人,回到威海以后,再用同样的药却完全没有效果。红叶老师也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发现他住的地方南面靠海(海水不像流动性很强的江水),在人体八卦来讲相当于火位有水——这跟一般城市的水系结构是完全相反的。南面有“水位”, 就易伤及人的阳气。而那个人的病,是阴血偏弱的,用了好多养阴的药,一到那儿以后,胃立马就不好了。还有,一些颈部肌肉疼痛的病人,往往被人描述为颈椎病,其实只是表象,实际上仅仅是颈部肌肉的水肿。这样的病人,如果他上年纪了,很可能在X光表现上面是有颈椎增生的。这就跟不正确的饮水有关。怎么才是正确的饮水呢?大家知道水的古体字的写法,正好是坎卦的那个写法,上面是两个断开的,代表的是阴气,中间代表的是阳气。实际上,水最有益的地方和我们要追求的地方,正好是中间那股阳气。从人体层面上来讲,正确的饮水方法应该是:第一,晨不多饮(而不是早晨喝8杯水的养生宣传)。第二,不渴不饮。一定要倾听我们身体的声音,这是为了贯彻“我身不器”的思想。身体觉得渴了才去喝水,这叫不渴不饮。第三,饮必温饮。要喝一些温热的水,这也是为了贯彻水中间那个阳气的思想,避开它的阴寒。第四,饮必三口。就是每次喝的时候我们就喝两三口,不多喝,就像喝功夫茶那样,而不是一次喝半杯、一杯。第五,慎选水源。如果有条件,要选择阳性比较足的水源,也就是流动性比较好的水,泉水是最好的。《本草纲目》里面除了总论以外第一章就是讲水,那个时候李时珍已归纳出来一共有四十三种水:天水三十種、地水十三种。

有一些老年人,他的脚比较肿,手一按下去就陷下来了,这其实是没有能够把水排出来。我们喝进去水了以后,在胃肠道要吸收进我们的血液里面、需要耗能量、需要细胞膜之间的交换、需要三磷三腺苷的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能量往往就被忽略不计了。就等于说你这辆汽车用的时候不计油钱,那是很不切合实际的。我们喝进去水了以后,要考虑把这个水排出去、怎么样排出去。我们除了要考虑到身体缺水的状态,还要考虑身体的这个能量能不能被代谢掉。这也是水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比如水果和蔬菜中蕴含的水,都是通过了它的生物膜的过滤,这样的话它能让水变得更加“有序性”,用我们的传统文化来讲,就是能够增加水的阳气,对人体也是非常有益的。

蔬菜一般都是做熟了吃,但是我们选择水果的时候,对于慎重选择水源的人来讲,就应该避免选择阴寒的水果,比如说像梨,它就是寒凉的。还有香蕉啊、西瓜啊等都是寒凉的。哪一些水果是稍微温性一点的呢?比如说,橘子是温性的,榴莲是温性的。再比如说杏子、李子和芒果,也是温性的。还有桃子,相对来说是性平的。

现在,有的女生为了减肥,晚上就吃半个西瓜、两根香蕉,甚至早餐也这么吃。早餐吃水果,晚餐也吃水果。这样吃能行吗?有的女生总觉得减肥是个时尚,仿佛自己生活得还不错。你们还在找饭吃,我却在减肥,潜意识中有一种优越感。她们就在朋友圈分享减肥经验:“你看人家某明星(比如关之琳)一天只吃一块饼干、半根黄瓜,身材保持得多好啊”,自己也去盲目效仿,结果把自己吃得“整个人都不好了”。这可真是“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张仲景说,各随其所欲而治之,就是说一定要能听出身体真正需要什么。记住,是身体的真正需要,而不是你身体“欲望”的需要。你身体需要温阳的花椒、辣椒、胡椒或肉桂,而你的欲望却想要奶茶、可乐或者麦当劳,这时为了健康你就要割舍一下欲望,顺从一下身子。中医用药就是三大方向:一个养其真,一个降其浊,一个顺其性。所以,吃饭、喝水里面都有大学问,古人有句话:“三世长者知被服,五世长者知饮食。”现在为何“三高”病人那么多?原因之一,就是大鱼大肉、海鲜鱼翅,这些浊阴之物,吃得太多了,而你的身体的五脏运化不了,六腑中的饮食“超载”了,浊阴太盛了。浊阴不能顺利排泄出来,身体就出问题了,开始出现尿黄赤、大便黏腻不爽、口中臭浊、睡觉打呼噜、出汗酸臭等问题。这是身体给你发信息了。再不重视,也可能咳嗽。当然,咳嗽本身并不是坏事,而是身体的报警器启动了,它向我们发出信息:你身体哪个地方出问题了。你如果有经验,一听就能听出身体发出来的信号,能够真正明白身体想要什么。你再注意倾听,如果咳嗽的声音是清裂的,那说明身体里面“土壤”干燥了、亟待滋润了;如果咳嗽的声音是浓浊、暗钝的,那说明肺中被痰浊包绕,这时就需要降其浊,要用清热化痰三药(贝母、瓜蒌、前胡)了;如果病人咳嗽的声音比较小,好像力气不够,咳吐的痰又偏白,这明显是脏寒带虚,要用温化肺中寒饮三药(干姜、细辛、五味子)了。古人说,若要痰饮退,宜用姜、辛、味(干姜、细辛、五味子的简称),就是这个道理。所以看一个肺部的咳嗽,大体都得从这三方面下手,要么养其真,要么降其浊,要么温其阳。

有个人咳嗽,百药不效,他看了《医学衷中参西录》后,知道天冬这味药润肺、止咳效果好,也知道这药汁液、浆液非常浓,而且滋润,对于脏腑元真亏虚的咳嗽比较好。他就自己选用天冬二钱煎煮,每天两次服用。结果,他的顽固性咳嗽居然好了。他不仅咳嗽好了,由于五脏真阴得到天冬浓润汁浆的滋润,就像干旱稻田得到天降甘露的滋润一样,顿时神清气爽、气力倍增。后来他的皮肤也更加润泽、脸上的瘢痕都消失了,走起路来也不会觉得疲惫。过去药房有天门冬膏,就用一味天门冬、慢火熬成膏,每次服用一两调羹,用温酒送服,可以治疗肺中燥咳、皮肤皲裂。

与其蜻蜓点水,不如毕功一处。少林寺七十二绝技,你学了一门绝技,就可行走天下了。中医里头也有各门各科,你只需一科精通,都有治不完的病人。真人之心若珠在渊,常人之心若瓢在水。

我们看到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一章所说的话:“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这段话用今天的大白话来讲,意思就是说:道,是混沌模糊的,它里面有“象”、有“物”,从外面观察,似乎能看清楚,却又看不真切。如果用物理学术语“暗物质”来讲,在它的幽暗深处,藏有精气这种“暗物质”。这种精气是十分真实的,有信息传递出来。

老子这段话,就告诉我们:“信息”这个词,十分真实,它是“暗物质”。比如说,一个人,一看她面色没有光泽,说话没有力气,这个信息就告诉你:她有了气虚的表现了。

从外面看不真切的是象和物,因为形象和物质是静态的;能够感受到的是精,因为精气是动态的,老子用“其精甚真”来强调流动的精气给人造成的逼真的感官冲击,而体内的“信息”是靠精气的流动传递出来的。这不正是概括了人体生命活动这个复杂系统所具有的模糊性、不可直觀的特点吗?

这里有四个关键词:象、物、精、信。信,就是信息。人,只要是活着的人,不论处在健康、亚健康、患病哪一种状态,总是有愉悦、疲乏、不适、疼痛等各种感觉,这就是体内发出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自己可以感受到,旁人也可以观察到。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从各个角度来捕捉、收集病人体内发出的信息。然后,将收集到的各种信息分类、归纳、抽象,上升为“证”。

证,是经过加工提炼之后的信息,可以据此确定疾病是在体表还是在体内;是属于寒性还是属于热性;人与疾病之间的态势是属虚还是属实;整体性质是属阳还是属阴。这就形成了有名的“八纲辨证”。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先生几年前作关于“中国古代文化与中国古代科学”关系的讲演时,提到中国古代科学家善于把复杂的现象归纳、抽象成简单的原理,举的就是“八纲辨证”的例子。在辨证清楚之后,医生或用针灸或投汤药,给予种种治疗,而采用的所有治疗措施,都是医生向病人体内输入信息。

病人经过治疗后是好是坏,又会通过主观感受和客观体征的具体变化“这些新的信息”,反馈到医生那里,医生再思考如何进一步治疗。这就是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教给我们的“辨证论治”。辨证论治,用现在的语言来说,就是中医处理人体疾病信息所采用的科学方法。

辨证有严密的逻辑,论治有严格的规定,不是说随便组合的。这就与仅仅凭经验用药的“经验医学”有了本质的差别。举例来说,《伤寒论》第十三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在这里,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四种症状,就是患者得病后体内发出的四种信息,这一组信息经张仲景分析、归纳后,抽象、上升为风寒表虚证,而后用桂枝汤治疗。由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五味药构成的桂枝汤“这个信息组”,被输入患者体内后,使体内原来发出的“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这一组“信息”迅速消失。于是,这种特定信息的输出与输入,形成了一个范式(类似于方程式),清代伤寒名家柯琴称之为“桂枝汤证”,并且将伤寒方所适应的证全部命名为麻黄汤证、小柴胡汤证、白虎汤证等,继而提出以“汤证结合”为纲的方法。这对于大家学习《伤寒论》非常有帮助。

“汤证结合”或“方证结合”概念的提出,使输出信息与输入信息的搭配标准化、规范化,达到了信息处理的最佳效果。掌握和贯彻了《伤寒论》的辨证论治方法,就可以使中医摆脱经验医学的桎梏,上升到科学理论的高度,大幅度提高治病的疗效。我的老师曾撰文说,“中医是艺术,西医是科学”,这种说法现在看来恐怕也值得商榷。

“信”,就是从人体外部来观察体内发出的信息,所谓“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所病矣”(《黄帝内经·灵枢·本藏篇》)。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思外揣内”,通过人体体外的反应来了解内脏发生的变化,从而掌握了疾病的规律。孔子说:“仁远乎哉?吾欲仁,斯仁至矣。”“仁”就是天人感应的状态,这种状态通过“舒服”这种感觉来传递信息。

内脏是如何被认识到的呢?《黄帝内经》不是用解剖,而是用直觉,依次看到了皮、肉、筋、脉、骨和内脏器官等实体,以及血液、体液等流体,从而知道“其中有物”与“其中有精”。你在试验室通过解剖所见到的,只不过是一些停止了功能活动的静态物质,无法直接了解人体的生命活动,于是,《黄帝内经》又一次使用了“象”这样一种科学方法,通过“立象”,建立了中医的“藏象”学说。

《黄帝内经》开头几篇,就是最好的人体使用手册,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真正的瑰宝,是真正治病的药王之王。《黄帝内经》有云:“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人体阳气就像火一样,阴液就像灯油一样,阴阳都很重要。当今这个时代,很多人的疾病都是慢性病,都是慢性亏耗、慢性疲劳。为何熬夜的人特别容易上火?因为你的阴津气血啊,大量地都被身体派去修复你熬夜造成的阴阳不平衡了。我认识一个比较厉害的盲人按摩师,可以说是个高人。他那个手啊,一摸你的颈部的穴位,就问:昨晚没睡好?是不是睡觉比较晚?我说,你怎么知道?我睡觉还可以,只是最近这些天都到凌晨一两点才睡,熬夜写稿,之后躺在床上看手机朋友圈的各种信息,一看就看到差不多凌晨2点才睡着。他说,睡眠太晚或者质量不高的话,颈部的穴位摸起来就有点儿硬,那种“硬”又不像颈椎病的硬,不好说,但能摸出来。有的人会说,我晚上没睡但是我白天睡了呀,而且睡得很好。那感觉不一样,颈部的穴位还是不够通畅。还有人一个午觉可以睡到傍晚7点,那感觉也不轻松,反而比较疲乏。睡多了也不正常。故而《黄帝内经》反复强调,要“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你看看我们周围的人,现在慢性咽炎患者是不是比较多?慢性咽炎是怎么来的?就像职业病,因为你大量地用口、用眼、用脑、用心,消耗了大量津液,导致咽干、口燥,这才得了慢性咽炎。这个时候,你可以考虑服用六味地黄丸和玄麦甘桔汤,也可以考虑用玄参、麦冬、甘草、桔梗煮水,放在保温瓶里喝,边工作边喝,每天喝几杯。估计不到半个月,几年的咽喉干燥、烦渴症状就能缓解甚至消除。嗓子不利索的感觉也全消了。大家不要小看玄参、麦冬、甘草、桔梗四味药,这个小小的泡茶方,可以解除心肺热盛、烦渴咽炎。

一个老中医字斟句酌地告诉后辈:《黄帝内经》不把人看作是孤立的、静止的死人,而是把人看作是生活在一定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中的活人,死人是发不出生命活动信息的,活人不但发出大量的信息,而且时时充满了变量。为什么中医特别强调治病一定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就是因为每个人得病的原因和证候都不相同。学中医最难的一点就是难以掌握人发出的充满了变量的信息。古代信息不发达,医学又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技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志于学医,又能遇到合适的医师传授,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看看历代名医的成才历程,不难发现,除了家传之外,大部分都曾有过四处拜师求艺的经历,而得遇名师往往是医学之路上的转折点。比如元代著名医家朱丹溪,他三十余岁才开始专心学医,为了提高医术,出外四处寻访名师指点,走遍了江浙一带,终于寻访到名家罗知悌,但罗脾气古怪、恃才傲物。虽然朱丹溪多次前往拜会,罗知悌根本见都不见他。朱丹溪坚持不懈,甚至连当地“士林”都被打动,纷纷劝罗知悌。几番波折,朱丹溪才最终得见罗知悌。而罗让朱尽去旧学,重新跟着他学习医学,朱丹溪终于成了一代大家。

藏象學说虽然是以最初的解剖所见作为物质基础,并且脏腑的命名也相同,但本质上已被抽象为一系列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模型。哪一种正常的或病态的生命活动,该归纳进何脏何腑,是经历了无数次人体的信息交流,最后才得以明确的。老子说:“执大象,天下往。”(《道德经》三十五章)中医在建立了自己独创的脏象学说或曰脏腑经络学说之后,从此才有了认识生命活动和疾病现象的系统理论。

为什么中医临床家总是反复强调治病时要“认证无差”?因为对疾病信息的归纳、分析、判断一旦有错,再多、再好的方子也不会有效;为什么经方派医家一再叮嘱用伤寒方必须用原方,“不可随意挪动”?因为几乎每一首伤寒方都有严谨的结构,而且被多次证明:这是对应于某一个证的最佳输入信息组合,如果随意加减,破坏了它的结构,即使认证再准,输入错误的信息,治疗同样可能没有多少效果。现在人们动辄批判经方派医家守旧复古,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不可擅自改动经方”之训,其中蕴藏着深刻的信息组合道理。

在《伤寒论》里,有分析,有综合,有演绎,有归纳,有抽象,有推理,有假设,有比较,组方缜密,计量严谨,中国古代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成果,被张仲景运用发挥到了极致。在这里,不需要解剖知识,不需要动物模型,不需要药理试验,不需要实验研究,不需要统计分析,只需要掌握好患者与医生之间直接的“信息交流”,也就是掌握好辨证论治这个中医处理人体信息时所采用的科学方法。

后人从《黄帝内经》中归纳出的中医“三因”学说,把疾病的原因总结为: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即外因),内伤喜、怒、忧、思、悲、恐、惊(即内因),以及房事、金刃、虫兽、饥饱无常等内外因(即不内外因)。

《黄帝内经》主张以医道尽显人道,“余闻先师,有行必减弗著于方,余愿闻而藏之,则而行之,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于后世,无有终时。”用内在之“厚德”外化为才学之“载物”,这也是一种顺应自然和谐的内外统一。中医把人作为自然和社会系统中的一员,与医病相比更加注重防病养生,是一种广义的“社会治疗”理论,所以,历史上有“上醫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的说法。可见,有学者主张把“中医”改称为“国医”是有道理的,国医的名称更能体现中国传统和中国特色。

中医药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医药理论的形成。而《黄帝内经》主要是在中原地区完成的。

《黄帝内经》究竟是什么时候成书的呢?对这个问题学界一直争论不休。关于《黄帝内经》成书时代,古人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个观点,说是先秦时期。持这种观点的人有晋代的皇甫谧,宋代的林亿、高保衡等。第二个观点,说是战国时期。持这种观点的人有宋代的邵雍、程颢、司马光、朱熹,明代的桑悦、方以智、方孝孺,清代的魏荔彤等。第三个观点,说是西汉时期。持这个观点的主要理由之一就是:《黄帝内经》全书约计20万字,这在2000多年前可以说是一部巨著。编著这样的医籍需要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这在战事连年、七雄割据的战国时代是不可能办到的。只有在西汉时期,随着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才为医学家编著医籍提供了现实的条件。另外,明代郎瑛从夏禹时期仪狄造酒的传说和“罗”出现于汉代等证据,推断《素问》产生于西汉时期。

姑且放下争论,我们更想了解的是《黄帝内经》对我们今天健康问题的启发。没有人愿意不幸福、不健康。所有人都希望过着幸福健康的生活,无论古人今人,中国人外国人,莫不如此。《黄帝内经》告诉我们,夏季不仅要注意养阳,还要注意养心,而养心之道又莫过于“志闲而少欲”,正如《黄帝内经》第一篇《上古天真论》所说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慢性病人越来越多,人们开始从顺应自然的角度思考健康问题。所谓顺应自然,就是顺应四时阴阳之变,内养五脏六腑,外养四肢百骸。一个广为人知的说法是:春夏要养阳,秋冬要养阴。《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张仲景自写的《伤寒论》序文说:“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本末倒置的生活结局必然就是灾难。“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人人本可以快快乐乐地活过百年,只因不知如何按自然规律生活,不听从圣人的教导,随顺自己的不良习气,追寻俗情的潮流,结果导致一身毛病。

邵雍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大学者,他写了一首诗:“爽口物多终作疾,快心事过必为殃。知君病后能服药,不若病前能自防。”有了病要吃药,那只能是治“已病”,聪明的人要设法治“未病”。

按理说,春温夏暑易伤阴,秋凉冬寒易伤阳,为何《黄帝内经》反而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呢?春时万物萌芽,凡芽尖皆属少阳,就像小孩子皆属少阳体质一样,故而春天很多嫩苗蔬菜,如蒲公英、马齿苋、茵陈、鬼针草,都可以疏肝利胆,它们禀春气最足,最善于条达通利。故春天到外面踏青之余,采采野菜,回来凉拌,或炒着吃,可谓人生一大快事。春时虽然阳气始生,但是还有“倒春寒”,气温像过山车一般,才享受几天温暖,突然从西伯利亚来了一股寒流,天又转凉。忽热忽冷,风寒之邪尚能为患,稍不小心便会感冒发烧,所以春时还是不要急于换上单衣,要格外注意御寒保暖,以养人体之阳。在海南这边生活久了的人都知道,不过清明节就不要轻易换薄被子,以免伤风感冒。夏季炎热,阳盛,很多人不耐热,开着电扇、吹着空调、喝着冷饮,如此纳凉特别容易遭受寒湿之邪入侵,喝冷饮太多又容易伤肠胃。再说了,暑气是复合气,暑必夹湿,寒邪和湿邪乘虚而入,很容易伤人体之阳,所以,春夏应该养阳。“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秋冬养阴”又是什么道理呢?秋冬之时虽行阴令,但燥邪为患,易伤阴。秋凉冬寒,大家喜欢吃辛辣的食物,比如麻辣火锅之类、再喝点酒以御寒,但辛辣之物易生内热,酒易生湿热,饮食太过则伤阴。故秋冬需要养阴。老百姓有个大白话,叫“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为什么冬天那么冷,反而要吃凉性的萝卜?夏天那么热,反而要吃辛性的姜呢?这里面包含的正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道理。民间还有个说法,说“秋季的萝卜赛人参”,就是因为秋燥,所以需要吃点萝卜降燥。

近读《诗经》,感觉住在黄河岸边的先民实在好客。远方来个客人,主人就将自己养的兔子杀了烹兔,以此佐酒来款待客人。比方说,《诗经》里有“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小雅·瓠叶》)的诗句,其意就是将兔子以泥涂了烧煮烤熟,以此作为下酒菜款待客人。

现在呢,海边的渔民招待客人常常用新鲜的生鱼片。为什么吃生鱼片的时候、吃寿司的时候,要沾点芥末?前者是寒凉的,吃了容易伤胃,后者则是辛温的,刚好中和了。芥末大家常吃,可你知道芥末的来龙去脉吗?曾经看过一篇科普文章,说芥末并非来自一种植物,十字花科植物中如芥菜、芥蓝、白芥的成熟种子碾磨成粉状调料都可以叫做“芥末”。完整的芥菜籽、干芥末本身没有味道,是不辣的,只有把芥菜籽粉碎并加水之后,其中含有的芥子硫苷和芥子酶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可散发的辛辣物质异硫氰酸酯,对味觉、嗅觉均有强烈刺激,不慎吃多了就会“催人泪下”。明末清初辣椒没有传入之前,芥菜的根部、芥菜的种子和生姜粉、食茱萸曾经是古代中国辛辣味道的主要提供者。欧洲人在新石器时代已经采集使用芥菜籽,最开始用于祭祀仪式,也常把芥菜籽视作药物,用来治疗牙疼等一系列疾病。芥菜籽一直是欧洲人最常用的香料之一,古罗马贵族把芥菜籽研磨后与酒混合成酱。

万病横生,年命横夭,皆由饮食之患。脾胃一伤,百病丛生,脾胃一安,万邪顿息。你如果不懂得保护好脾胃,你整体抵抗力都会下降。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现在为什么得胃病的人越来越多了,過去发病者多为中年人的胃病,而今发病年龄大有提前的趋势。现在25岁~35岁的青年人胃病的患病率逐年递增。判断胃部不适,是急性的还是慢性的通常自己就能判断。比如通过吃了刺激性食物,喝酒了,或者是最近受了一些打击导致精神紧张突然胃疼,这种就可能是急性胃黏膜病变。这种情况通过自己的调整,比如酒不喝了,烟少抽一点儿,情绪调整好了,胃部不适也就好了。如果出现报警症状,突然胃疼且没有规律,出现便血,甚至严重的贫血、消瘦等症状,可能预示着病情比较严重,必须到医院进行内窥镜检查,及早作出诊断,早治疗。那么,如何区分胃溃疡和胃癌呢?得了胃病不用怕,“老胃病”也未必就是胃癌。胃溃疡和胃癌,一个是良性的溃疡,一个是恶性的溃疡。通过内窥镜,专科医生能更好地区别这两者。你可以自己观察,胃溃疡与胃癌疼痛的规律不一样。胃溃疡一般有规律,比如说吃饭疼,吃完饭过一段时间好了,再吃东西又疼了。它可以治疗以后再复发,明年这个时间还可以复发,有一定规律。如果上腹疼痛规律性没有了,胃溃疡迁延不愈,这时要考虑有没有可能是恶性的。可以考虑通过内窥镜取组织做病理,进一步判断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或者说有没有恶性的倾向。再就是做钡餐,钡餐一般情况下很少做,因为钡餐是间接的观察方法,有一些小的病变容易漏诊。

现在,不管是小孩还是老人,见到好吃的,大都控制不住,胡吃海喝,又不能及时排出,结果吃成“啤酒肚”、吃得消化不良。所以慢性胃炎、胃溃疡、浅表性胃炎、肠炎、胃下垂的病人比从前多,原因就是很多人“太能吃了”。强脾胃、进饮食的代表方,是平胃散。有个老中医,他一辈子善用平胃散加减变化,而且治疗的病人,大都是慢性病、疑难病,病人到他那里吃药,药方都是十味药以内,非常轻巧,很多病人都要求多开一些药。这个古方平胃散,是增加脾胃功能、消纳饮食的名方,能够令脾胃纳运的功能加强。平胃散就是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几味简单的药。把脾胃调好,饮食就是大药。老先生就守着平胃散,变化出入。很多病人吃他的药后都反映开胃了,体质增强了,病痛减轻了。

有一个善养生的老者,年近百岁却动作不衰。人问其养生之道,他说,吾不以脾胃暖冷物、熟生物。大家知道,干姜暖中。古人认为,干姜乃脏寒之要药也。凡人体中焦虚寒、脾胃火力不足,总少不了干姜。而川椒呢,则达下。川椒以温热之性,善于走到人体下部,壮元阳、暖腰膝。而同样温热的干姜,它就偏重于暖脾胃、暖中土。脾胃虚寒,则万物肃杀。脾土温暖,则百脉和调。所以诸虚劳损,皆当从脾胃入手,方为正治。《外台秘要》里头,就有单用干姜研末送服,治疗寒邪直中脏腑引起的腹痛冷泻。当然,一个人如果胃寒痛呕吐,在《和剂局方》里头,用干姜配合高良姜,成为二姜丸,就专治胃寒呕吐。病人中焦阳火不够,腹中就会冷痛,或者拉稀泄泻。四肢皆禀气于脾胃,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当脾胃阳气不够、“煮”不熟食物时,你四肢怎么有温暖的气血来提供能量呢?人当然表现为少气乏力、疲劳倦怠了。

有个人患有慢性胃炎,他听人家说,吃黄连素片管用。殊不知,黄连素片对于胃热上攻的胃炎效果可能好,但你如果长期久服、矫枉过正,就容易导致苦寒败胃、胃中虚冷、口泛清水。这个人连续吃了半个多月的黄连素片,也不知道什么叫“中病即止”。结果吃到胃中虚冷,直泛清水。这时候怎么办?赶紧把黄连素片停了,过犹不及啊。医生给他开半夏泻心汤,重用干姜,把他中焦暖起来,再配上一点儿黄连、黄芩,起到降胃浊的作用。这样脾得干姜就能温升,胃得黄芩、黄连、半夏就能苦降,中焦又有人参、大枣、甘草固护着、提供气血能量。他吃了三副半夏泻心汤,以前胃胀的感觉消失了,口中泛清水的现象也没了。要不要继续服用根治呢?这要听医生的。俗话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凡事不要过,适可而止,否则不是伤阴就是伤阳。

中医的核心就是两个字:阴阳。“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生命是一种内稳定状态,这种稳定取决于阴阳的平衡,阴阳就像天平上的两个砝码,一左一右,只有它们重量相当,天平才稳定。一旦阴阳失调,天平向一方倾斜,平衡被打破了,人就会生病。中医把阴阳之间的平衡,看作是维系生命的基础。体内阴阳气血的失衡,是有确切的信息输出的,《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举例说:“阳虚生外寒,阴虚生内热。”凡阳气虚的人,总是形寒怕冷;凡阴血虚的人,总是手、足心发热。因此,医生应当根据这些信息来“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由此而确立了“平衡调节”这个总的治病原则。一个人只有博览群书,了解古今中西,不带偏见地接近大众、了解现实、平心静气、深思熟虑地思考问题,然后才能接到地气,而不是满身戾气,带着成见和“标签”,看什么都不顺眼,“穿上马甲”在微博上、在朋友圈当“键盘侠”,无论是“学院学者”还是“公知”反正逮谁骂谁、发泄一通了事。冷静旁观和理性分析,需要节制、审慎、深思熟虑。所以,黑格尔说:“密涅瓦的猫头鹰要到黄昏到来才起飞。”

人要获得长期的健康,就必须时刻保持阴阳的平衡。养生养的就是阴阳,只有阴阳调和,身体才舒服。《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阴阳四时者,萬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大家知道,张仲景方剂中有个著名的金匮肾气丸,从汉代传到了宋代,在儿科名医钱乙那里得到发扬光大。钱乙根据多年行医经历,发现很多孩子因为先天禀赋不足,或者后天营养不足,发育迟缓,所以,钱乙经过慎重地考虑,并且小心探索,最终发现,如果将成人常用的补肾方子金匮肾气丸中的肉桂和附子两味药拿掉,则既能保证小孩的补肾效果,又没有升阳动风动火的担忧。因此钱乙将金匮肾气丸减味,只保留了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六味药材,称之为“六味地黄丸”,用于治疗小儿发育不良、囟门迟闭等。所以,药方上有记载的六味地黄丸最早见于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随着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入,张仲景的六味地黄丸经方逐渐应用于成人,多用于治疗肾阴虚出现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潮热盗汗、消渴等症,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六味地黄丸逐渐从儿科淡出,成为滋阴补肾的千古名方。

中医特别强调“扶正驱邪”。扶正祛邪是一个总原则。扶正,就是帮助和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保护人体的免疫功能。驱邪,就是把疾病及其代谢产物排除到体外,“正安邪自去,邪去正乃安”这句话在中医界可以说是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张仲景重视阳气,叶天士珍惜阴津,钱乙补肾,李杲补脾,张景岳全面调补五脏气血阴阳,他们都把保护患者的机体放在首位,并且作为治愈疾病的先决条件。

由于目光凝聚点有着偏重于“人”和偏重于“病”的不同,因此,中医在临床上,着重考察的是病人的功能状态;西医在临床上,着重注意的是检查结果。

治病求本,枝叶末梢上出了问题,要从树干上解决;防病、养生要求根,就是从肾精入手,从养精蓄锐、独立守神入手,这就是我们中医的逻辑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中医,学的不是知识,而是对生命的态度和认识世界的价值观。

《黄帝内经》从形式上看,是黄帝与岐伯关于健康问题的对话集。抛开形式看内容、看本质,它是一部医学著作,更是生态哲学著作,讲如何顺应自然、道法自然、法天法地、修性养生、延年益寿的道理。它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去讲怎样治疗疾病,而是像一个老师在引导着我们,怎样去顺应自然的力量。

《黄帝内经》是一部具有一个庞杂的知识体系的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古人早就说它“上及天文,下及地理,中及人事”,它确实广泛涉猎古代天文、历法、数学、气象、物候、农业、地理、哲学、历史、文化、军事、音韵、音律、人际等各个学科。但它主要是以医学研究为目的,围绕着养生治病这个中心,摄取各个学科的部分有关知识,反复阐明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

中医视身体为一个整体性的小宇宙,头痛可能不是头部的问题,而是颈椎或腹部的问题。阴阳调和、道法自然是其基本原理。“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思恐。”人为什么要法于阴阳呢?因为人跟天地是一个整体,人的情志实际上就相似于天地的六气“风寒暑湿燥火”,所以这个情志太过或者不及都会影响健康。“寒暑燥湿风”是外五行,外五行可以致病;“喜怒思忧恐”是内五行,内五行也可以致病。

你看人在生一场气后,面目扭曲狰狞,就反映了他体内气脉的扭曲、打结。所以,如果你肝部气机不放松、不条达、不疏泄,你周身上下没有一处会顺畅的。

《黄帝内经》说,疏其气血,令其条达,乃至和平。不管你是治哪方面的疾病,都离不开这个大原则,特别是妇科杂病。《病因赋》上说:“女人经水不调,皆是气逆,妇人心烦潮热,都是郁生。”大家看,如果水管扭曲、郁结了,那水必然流得不通畅、会逆水龙头而去。人也一样,你体内的气血管道壁都绷得紧紧的,这就是一派气滞的脉象。如果她的脉弦硬而且还是“数”(快),脾胃又刚得很,一般别人的话估计都听不进去。你如果不帮她顺顺气、消消气,她的经血就不下来,就会倒流、逆流。倒逆上泛到哪里,哪里就遭殃。为何很多妇人月经期间就头痛,月经一过头痛就好呢?这是因为气血并走于上,下不来。你吃再多头痛药都没用,用一两剂行气、顺气的药物,帮助月经疏导下来,头痛则不治自愈。这就是上病下取的道理,就是理顺她的气机嘛。

清代《医林改错》的作者王清任在书中说:“周身之气通而不滞,血活而不留瘀,气通血活,何患疾病不除。”

你全身上下的气机,就像水管一样,没有一处郁结打结,那你随时打开,随时都通透,无所住滞,疾病怎么可能停留、产生呢?有经验的医生治闭经就是这样的道理,治疗高血压、失眠头痛,也是这个道理。用逍遥散配合失笑散,用逍遥散通气机治疗疾病的根本(因为她左关脉郁结弦硬),用失笑散活血化瘀通经,引败浊之血下行,治疗疾病的表象(标)。这样标本兼顾,其效必速。人体的气机应“无所住”才能健康。你用药或者养生,恢复一分通畅,她就得一分健康。

想想看,如果水管被踩住了,那出水当然不稳定,断断续续,那管壁压力当然大。压力一大,人憋着当然烦躁、失眠、头痛。如果彻底扭曲、打结,长期生闷气,气血闷堵在中焦,不往下焦放血,那月经当然来不了。你如果不把来龙去脉理顺,反复在结果上做文章,那等于空转,见到闭经就只能想到用“生卷柏”去逐瘀血、通经水。这属于缺乏整体观的表现。中医是用方剂治病的,而不是靠药味的叠加治病。医道一言以贯之,就是调机理。这就是中医的优势,也是有别于西医之处。

《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上医治病要直指本心,你如果懂得回归《黄帝内经》,回归一种淡定的生活,那么你完全可以避开气脉扭曲、郁滞打结,让自己心情舒畅起来。人世间的很多宠辱得失,都像虚无的过眼云烟,都像天地间的过客一样,你怎么在意它也留不住,那又何必去执着呢?真正上医所看到的地方是人心,是人的生活状态。为什么人家常说西医治的是人的病、中医治的是病的人。真正的中医是以人为本去治疗的,包括人的生活起居、情志喜怒、饮食居处、起心动念,通通都被考虑在里面,在这些地方下功夫,治病就容易得其要领。现在人们春夏天怕热,就吹空调,吃凉饮,制造出大量腹泻、大便不成形的消化系统疾病;而秋冬天怕冷,就躲进暖气房,这样身体得不到很好封藏,结果导致“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的现象。你冬天不能很好地封藏,那么春天时一旦有流感,你的身体抵抗力就下降。

《黄帝内经》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意思是说,阳气就相当于天上的太阳,大自然若失去太阳的温暖,万物便不得存活;人若失去陽气,体内就失去了新陈代谢的活力,生命也将终止。民间一直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是因为从冬至开始,白昼渐长,阳气初生。

夏日炎炎,除了注意养阳外,还要养心。夏季若不养心,违背此道,就是“逆心”。其结果是“秋为痎疟”“冬至重病”,所以《黄帝内经》特别强调“冬病夏治”。《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志为喜。”这是根据古代阴阳五行理论,将心脏与热、火、南方、苦味、赤色、笑、忧、喜等对应联系起来。

因夏季火旺,故夏季与心脏的关系十分密切。

夏日昼长夜短,睡眠也要随之“夜卧早起”,以顺应自然规律。夏天气温高,人体会出现烦躁、易怒等症状。此时,要防“情绪中暑”。《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提出:“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如果你“寒温无节”,就会损伤人的阳气。人的阳气对于生命来说太重要了,不要轻耗。救都救不及,补都补不及,你还老去伤害它。现在很多人之所以患阳痿阳虚,不是因为没有阳火,而是因为湿柴太多;不是因为打火机不够,而是因为你拼命让自己的身体进入“梅雨”季节。你没有干燥的柴,何来熊熊的烈火?都是潮湿的木,怎么能把谷物煮熟呢?你想让阳火渐渐增大,没有别的奥秘,说白了就一句话,添干柴,把湿柴变干,这样少一分湿气,就多一分阳火,少十分湿气,就多十分阳火。阴阳之道,不在高高山顶之上,而在朴实的日常生活中,一点火、一烧柴、一煮饭,你都可以去体证阴阳,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殊不知,大道至简。天下没有神奇之法,只有平淡之法。平淡之极,乃为神奇。

为什么苍术、白术能够让大便成形,能够让白腻的舌苔转为淡红?白腻是寒湿盛,淡红是阳火烧起来了。原来,苍术、白术是治湿圣品,它能够让你寒湿冰雪之象的白腻舌头,转变为春阳融雪、一派暖洋洋的红火之象。真是阴寒去、阳火生,湿柴干、精阳足啊!

为什么张仲景治疗男子肾阳虚、精液清冷,会用白术来治脾?因为脾主湿,湿盛则阳微。设想一下:一片滔天大水,那么你再大的火都显得微不足道。如果不懂阴阳,看到阳痿,只知道助阳,完全不懂得取象类比,去用治潮湿的药,更不懂得“湿柴不火”论。

你的手脚容易发凉,不是因为阳气不够,而是因为湿气太盛。是什么原因引起一派阴寒潮湿呢?很可能是你长期贪凉阴冷、熬夜纵欲惹的祸。

精气、阳气皆生于谷。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一败,万众立散。而脾胃正是仓廪之官、粮草之官,四肢皆禀气于这里,阳气也是从这里得到补给。所以,一些老中医善用桂枝汤,一些老中医善用小柴胡汤,一些老中医善用肾气丸。他们虽然用的方子不同,但调的阴阳实质却是一样的。各自都在阴阳上面做功夫,只是大家常用的药物不同而已,但并不是说一个病没有统一的治法,而是统一不是统一在表面的方药,而是里头的阴阳。就像你用天雄配白术,可以散寒除湿,鼓舞辅助精气阳气(天雄这味药,它跟川乌、附子是同气连枝的,其中天雄散寒祛湿、温肾散寒之力更足。中药是以偏纠偏,偏性越大,毒性越大,恰恰有些疾病,沉寒痼冷,它就需要这种偏性),你用附子配茯苓也可以,甚至用淫羊藿、巴戟天配薏仁、泽泻一样可以温阳除湿,对于不同程度的风寒湿痹痛、阳气不足都有帮助。懂得升阳除湿的大法时,你就可以用方,而不执著于方;可以守方,也可以变方。

大家想想,为什么风寒湿会欺负人体?我们不要看到风寒湿,只知驱逐风寒湿。不患风之不去,而患风之复来。你要赶走风很容易,你要防止风侵进来,那就不太容易。治一次感冒容易,但如何防止你不反复感冒,这却不仅仅是请来风药就可以,就像一个人如果弱不禁风,可以请来保镖,那就没人敢动你,但是你总不能够终生让保镖跟着你吧。向外借助的力量,只能暂时地帮你一把,不可能持久地借你用。所以,你除了内壮气血、内练武艺、强身健体外,没有其他办法可以代替你保护自己。

治风寒湿,中医看的不是风寒湿,而是想办法通过内壮、通过扶正,正胜则邪退。

为何老中医治疗风湿痹症的病人,普遍在内壮气血、外排风湿的同时,还要教病人:勤练内功、站养生桩,或者练八段锦、太极拳。一切慢性疾病,最后的收尾、收功,大都要靠练功来结束,而不是一直服药、吃药,毕竟外面借来的气血药力,时间一过都会消失。甚至外面借来的补力,就像你跟别人借来的钱一样,那是要还的。现在的人首先缺乏的不是营养、金钱的外助,缺乏的恰恰是拉筋炼骨、运动身体的内壮,只有内壮才是真的健康。

如何通过内壮气血来排风寒湿?大家知道有两类风寒湿最难治:一类是年老体衰,身体都成天气预报了;一类是产后气血大亏,招来风湿,从而引起筋骨疼痛。

如果身体元气不足,就像千疮百孔的茅屋,所以到了寒暑节气,季节一交替变化,破茅屋四处透风,身体就扛不住。这类老人患的老风湿,用猛药祛风寒湿恐怕不妥,应该重视去修他的破茅屋。有个老爷子,到老了特别容易感冒、关节痛,节气交接发作就明显,平时体虚力不足。老人家煲中药又不方便,一不小心就煲煳了。老中医看他舌苔淡白,就知道这是一派气虚之象,再一摸脉,濡缓,乃脾胃气弱。于是不管他什么风湿、外感,就叫他用中成药参苓白术丸跟玉屏风颗粒,合在一起吃,强强联合,健壮脾胃。用这么普通的汤药,没有去治风湿,能管住风湿吗?事实上,他吃了一个多月,整个体质增强了,还反映说,每天多吃半碗饭还觉得能消化、肚子饿,现在很少感冒了。偶尔节气交接剧烈的疼痛,也没那么厉害了。可见,治风湿一定还要回归到中医基础理论上面,不是见风湿就用风湿药,这还是见病治病的思维,不是见病思源、治病求本的传统中医之道。老中医也只是用脾主肌肉、脾主四肢、脾主湿的中医基础理论,如果脾脏功能好,肌肉四肢湿气就待不住,风寒之邪就没办法在里面留下来。所以看似风湿在手脚,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他的脾胃功能不够强大。你可以留心观察一些风湿的病人,会发现他们中很少有脾胃功能较好的。

《黄帝内经》说,四季脾旺不受邪。后世脾胃学说创始人李东垣从这句话中就领悟到“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一恢复,疾病都会慢慢减轻,甚至变好。所以李东垣创立脾胃论,以调脾胃治疗各类杂病。服药后老爷子平时都比较少感冒流清涕了,足见玉屏风颗粒跟参苓白术丸两个调脾胃的方子,让他身体脾胃强、气血旺,所以抵抗力增强了。

《黄帝内经》有云:“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过去,“风寒暑湿燥火”是纯自然的,比如“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中的“风”指的就是呼啸的北风,就是今夜有暴风雪的“风”;李清照的《醉花阴》中所写“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个“西风”也是自然界的“风”。但是,现在时代有了变化。这个“风”除了自然的之外还有风扇、空调等“人来风”。“寒”除了自然的之外还有空调、冷气。空调、冷气也就是燥了,在空调冷气下空气就干燥。《黄帝内经》里面讲到夏三月是“无厌于日”,夏三月我们最讨厌太阳,但是《黄帝内经》明确告诉我们不要讨厌太阳,这就叫作“从之”啊,因为我们需要太阳。可是,现在我们很多人把空调的温度设置得很低,温度就变得很低,人的阳气往哪走?就往里走,而不是往外走。这就叫做“逆”啊,因为跟天之道相反了,“逆之”就灾害生。很多疾病怎么来?这样来的。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风”是既可以存在于个人体外,又可以存在于个人体内的,被分别称作“外气”和“内气”。存在于体外的“风”,即作为人的生存环境的天气、地气、风土、风俗、风化、风尚;存在于体内的“风”,即作为人的生命主体的生气、精气、神气、脏腑之气、营卫之气。

中风,这是中医的叫法,西医叫心脑血管疾病。有一位中医中风后治疗全过程:一天早晨醒来,发现视物不清,起床困难,头晕目眩。他意识到这是中风的前兆,如果这个时候打120救护车,怎么也得等半个多小时才能到,再加上路上折腾、到医院挂号,很可能错过黄金抢救时间。他马上让老伴煮蝉蜕5克,喝了一碗。想不到,“5克蝉蜕”煮的汤喝下去,整个人就风平浪静了。接下来,他就给自己开一个方,即四君子汤,再加上天麻15克,钩藤15克,蝉蜕6克,姜半夏10克,前胡10克,山萸肉15克,枸杞子10克,牛膝20克。因为他不虚,所以就没用制附子。中风,肯定影响头,外风和内风都冲到头部,所以他用了天麻,解决晕的问题;用钩藤、蝉蜕祛风;用半夏配前胡,祛痰力量更强。肝肾同源嘛,故用山萸肉、枸杞子补肝肾之阴。重用牛膝,意在把头风“拉”下去。他吃了一剂,感覺病情已被控制了。然后,他就去找同行医生做针灸,灸了风府穴、风池穴等,连续针灸5天,同时吃了5天药,身体完全恢复,至今没留下任何后遗症。他中风后的治疗,药物所起的作用应该占到60%以上,而针灸所起的作用应该占30%以下。他曾经治过一位广东85岁的阿婆。这位阿婆因为中风(脑梗)住院,打针打到走不了路,整个舌苔变成了黑色。他行医30多年,从未见过如此黑的舌苔。肾属水、黑也属水,舌苔现黑说明病已入肾,属于极寒了。当然,极热的话,舌苔也会现黑,但一般情况下舌面还会起刺。舌苔如果白但开裂,是什么情况呢?白而润滑是寒湿,多在脾胃间。开裂,是阴不足,像稻田缺水就有裂痕一样。还有一种情况,白如敷粉,则是肺热的舌苔。肺属金,金色白,这时就要清肺热了。

那个阿婆出院后身体很弱。他认为这种情况是肾气快绝了,于是开方:党参10克,天麻15克,钩藤15克,蝉蜕6克,姜半夏10克,前胡10克,山萸肉15克,枸杞子10克,白术15克,茯苓10克,炙甘草8克,附子30克。服三副。嘱咐患者:制附子30克另包,先煮一个小时,再下后面的药,煮30分钟。复煮的话,一起煮30分钟即可。三副之后,阿婆舌苔的黑色变淡了90%,患者精神也好转。又开方:麻黄5克,桂枝8克,黄芪50克,杏仁8克,黄芩8克,川芎8克,西洋参6克,当归10克,干姜10克,制附子10克,天麻10克,白术15克,茯苓10克,菟丝子20克,枳实8克,蝉蜕5克,山萸肉15克,枸杞子1克,炙甘草8克。服五副,煮40分钟。这是由小续命汤和补阳还五汤组合而成的方,阿婆服用后,舌苔的黑色基本正常,身体也逐渐恢复正常,行动也自如了。这个小续命汤,山西名医李克老先生认为,是治疗中风的第一方,他本人的中风,也是用这个方治好的。(注:本文所涉方剂、中药,仅做参考,使用时需经医生指导。下同)

从上述的事例来看,中风的原因其实就是八个字:营卫郁闭,络虚邪滞。病机的关键就是“不通”,表证是重点,所以,麻黄、桂枝不能少,这两味都是解表的要药。

那么“产后风”跟一般的伤风有什么不同?产后风是治疗风邪还是调理产后的体质?刚开始医生治疗产后风,会用一些风药,如羌活、独活,解表发汗。用这些风药后,发现一阵子有用,但随后又容易复发。古人说,不患风之不去,而患风之复来。产后风更是这样,很多妇人生完小孩后,月子没有坐好,等于她身体卫表的那重金钟罩破损了,千疮百孔、得不到很好地修复。产后的体质就是多虚多郁。所以,祛风只是治标,修复正气、把体表金钟罩防护好,才是治根治本。产后气血大亏,有些医家就用八珍汤去补益气血,发现也难治好产后风,为什么?你只是去补助体虚,没有去驱逐风邪,也难以达到根治的效果。产后风的治疗,一方面要照顾到本虚、气血营卫不足,另一方面也要照顾到表实、肌表为风邪所闭郁。内补外利,就是治疗产后风的大法。向内补益产后之虚,向外疏利六淫之气。这样标本并行,病痛就可愈。所以,治疗产后风可以考虑用到桂枝汤加人参,还可以加一些风药,如荆芥、防风。为什么这么用呢?因为人参、白芍、生姜、大枣、甘草,就像给你身体补助粮草,补益国库空虚,而桂枝、荆芥、防风、川芎这些风药,能够驱邪达表,像将军一样,把敌人赶出体外。当大家把一个病的理法吃透,思路理顺,用药就很灵活。如果产后风较轻的,体力还行,就干脆一鼓作气,以驱邪的风药为主,把风邪赶出体外,同时要注意,“坐卧不当风,走路要挺胸”。这方剂之学,如同排兵布阵,你得有兵力、足粮草,才能够打仗。仅有将军士兵,没粮草不行。仅有粮草,没将军士兵也不行。这就是为何养生要“动静结合”,动,可以练武练功,野蛮其体魄,把身体彪悍之气练出来;静,你可以静坐养心,可以休养生息,把身体沉潜内敛之气练出来。这样既有卫气外护,也有真气内生,就像既有风药达表,又有护养脾胃的药固里。表里相兼顾,才是愈病、保健之道。这个产后风,如果从历史角度来看,它就像楚汉相争多年,国家财力空虚、无力再战。即便汉景帝之时,有匈奴来侵犯,也只能暂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能用黄老之学,与民休息,恢复国力,等到汉武帝时代,才能够大振汉朝之威,逐匈奴于边塞八百里以外。当时汉武帝雄心万丈地说,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底气已经足了,金钟罩防卫之气恢复了,外敌不敢也不能进来。

《黄帝内经》说,病非人体固有之物,能够得到就能够消除。你说不能够治,是因为还没有得到其中的方法。古人面对疾病是有豪言壮志的,但是一定不是单纯用药物,针灸按摩、砭石拍打是招法,断恶修善、修心养性,也是招法。这时候就要以法来治病,而不是单纯在药物层面上去研究。

弘一大师有一幅字,只写两个字:“知止”。“止”字,在甲骨文里,是一只小鸟合上双翅,静静地停歇在枝头上。品味弘一法师的“知止”二字,有自律和自省之美。知止,不要了,足够了,知足了。他的后半生也将人世的名利、财富、繁华、虚荣全都不要了,舍弃了。我们当然不是说让大家都去学弘一大师,只是面对美食的诱惑,要懂得“知止”。像痛风、高血脂、肥胖等现代病,你只要遵循六个字,管住嘴,迈开腿,然后再用中医去调理,都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这六个字做不到,那你即使事倍也难达到功半。

《黄帝内经》开篇四论:《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生气通天论》《金匮真言论》,讲的都是人体的使用手册。“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这就是今天的防病思想。

《黄帝内经》学术体系的形成,以医疗实践的观察与验证为基础,又有古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和方法的渗透,其中哲学发挥了综合整理、理论升华的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哲学思想活跃。说是诸子百家,实际上不止,这些“子”这些“家”们,各有各的观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诸子有六家,西汉史学家司马谈所著的《论六家要旨》将其归纳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这六家的哲学思想对《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一般认为以阴阳家和道德家为最。

《黄帝内经》有云:“汁沫与血相抟,则并合凝聚不得散。”启示津血抟聚之理。津血同源,津凝成痰,血聚为瘀,二者“相抟”,随气上行,痹阻上部,而为上焦痰瘀互结证。葛根、川芎、石菖蒲药组具有通经活络、祛瘀化痰之功效,可广泛应用于痰瘀互结,痹阻上焦之头痛、眩晕、耳鸣、耳聋、肩周炎、颈椎病等多种病症。

《黄帝内经》认为,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就是说,人体鼻子吸纳自然界清气,然后通过心肺的动力,把它“打”到头面九窍来,那么你的肌表就会光泽,白里透红,声音也会洪亮。《黄帝内经》就这一句话,已经教会你如何美容,如何治疗慢性咽炎、声音嘶哑,如何治疗青春痘、黄褐斑和脸上皱纹了,不是用外在的化妆品,而是用你从心肺出来的气血。当你心肺气血不足时,你怎么去化妆,都是在掩盖;当你心肺气血充足时,你不需要化妆,就像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一样。你用麻黄附子细辛汤配合桂枝汤来强大心肺气血,使阳气能够布于上焦頭面,开宣于肌表,是不是就能有“五色修明,音声能彰”的美容效果了?

《黄帝内经》既是道家的经典,也是儒家的经典,是各家各派共同的精神财富。北宋出现了“儒医”的概念。“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的说法即出自北宋名儒范仲淹。张载、二程都深通医学。程颢提出了“切脉体仁”的说法。这里的仁,就不仅是一种德性,也是天地万物的“生意”,人的生命力。程颐还提出了治疗恐惧、失眠等症状的精神疗法。儒家强化了“医乃仁术”的国医传统。

《维摩经》中有“须弥芥子,可纳大千世界”之说,以“芥子”比喻极微小,以印度神话中的须弥山为极巨大,如此比喻诸相皆非真实,巨细可以相容,以此劝世人不要执着于眼前色相名利等。

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青年女子,手里拿着一根木棍,在大街上追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打。路人见了,无不愤然。为何要欺负年已花甲的老人呢?再看地上的老人,敢怒不敢言。这时那位女子开口道:“我在教训自己的儿子,难道有什么不对吗?”众人不禁哗然。原来,那“青年”女子,实际已年逾百岁,她因长年服用一种药丸,虽然100多岁了仍然像青年女子。而被追打的老者,真是她的儿子。他不听劝告、不肯坚持服用药丸,结果70多岁便变得须发皆白、老态龙钟。路人听了,将这位女子奉为神仙,纷纷请赐药方。她也毫不吝啬,将这个延寿秘方告诉了大家。这就是“打老儿丸”的方名由来。

经过了几百年的流传,这个方子到今天已经有了很多版本。到了清代,经过太医院的大医生的完善,开始有了具体的剂量。《清太医院配方》中记载的“仙人还少丹”,就是民间所说的“打老儿丸”。方录如下:熟地120克,山萸肉90克,巴戟60克,牛膝60克,五味子60克,茯苓90克,楮实子60克,枸杞子60克,小茴香60克,肉苁蓉60克,杜仲60克,远志60克,菖蒲60克。将上述药品研为细末,加蜂蜜制成药丸,每丸9克,每次服1丸,每天早晚各服一次。空腹时用淡盐水服用,或者用温白水服用。(注:本文所涉方剂、中药,仅做参考,使用时需经医生指导。下同)

按照古人的传说,服用五日便觉身轻、精神爽快,久远服之,面如童子。这种说法未必可信,至少感觉有点儿夸张。但是以上几种药的共同作用,确有延缓衰老的作用。原方中记载“两肾为先天之根本,脾为后天之根本,根本有伤,则诸症悉作。故未老而先衰,此药滋补元阳固根本,则人虽老而可还少矣。”方中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楮实子滋肾强精;肉苁蓉、巴戟天、小茴香温肾助阳;杜仲、牛膝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五味子敛肺固肾,益智安神;菖蒲、茯苓、远志益智安神。群药相合是一个阴阳双补之剂,既能滋补肾阴,又能温助肾阳;不仅补肾,而且补肝养心。

大家都知道,端午节离不开菖蒲。大家对端午节更多的是味觉记忆,其实古人对端午节更多的是嗅觉的记忆,比如艾草味和菖蒲味,正如诗中所言:“端午时节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着衣,无意争颜呈媚态,芳名自有庶民知。”艾草属菊科,香气悦人。艾蒿的茎、叶都有挥发性芳香油,产生的奇特香味可以驱赶蚊虫,净化空气。中医也以艾入药,有理气血、祛寒湿的功效。在传统习俗中,艾草招百福,可使主人身体健康。把艾草汁混进糯米里,包上馅儿,便是江南春天最有时令滋味的青团。菖蒲也叫尧韭,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夏、秋之夜,燃菖蒲、艾叶,驱蚊灭虫。古人夜读时,也会在油灯下放一盆菖蒲,吸附空气中的微尘,免除灯烟熏眼之苦。

端午悬菖蒲、艾叶于门窗,饮菖蒲酒,以祛避邪疫。菖蒲是端午节气的代表性植物,与兰、菊、水仙并称“花草四雅”,是文人案头的清供雅伴。菖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被认为是防疫驱邪的灵草,它狭长的叶片中含有挥发性的芳香油,可以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但是全株有毒,口服多量时会产生强烈的幻视。

《风土记》记载:“端午仲夏,端者,初也。”也就是说,过了端午,才算是真正迎来盛夏。自春秋战国时期起,一直都有喝“端午茶”的传统,还有“喝了端午茶,百病都远走”的说法。仲夏五月,天气炎热,蚊蝇繁殖,百病滋生。为驱除疾病,家家上山采藿香、野菊、桑叶等熬制成茶,用来强身健体。

“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顺上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比方说,中医治疗抑郁症怎么治疗?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类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弱、悲观失望、思维迟缓、猜疑多虑、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性欲食欲降低、失眠早醒、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全身不适等,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这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都带来痛苦和负担。传统中医将此病归属到“郁证”“脏躁”“百合病”等门类,主要方法是疏肝解郁。张建明说:“他早年按此治疗,但疗效低下,尤其对病情较重者疗效更差。后来从西医对此病的认识及药理中得到启发,认识到情绪忧郁会破坏阴阳平衡、扰乱脏腑气机、损伤脏腑精气。此病形成后大多已由肝郁气滞阶段而进入化火以致扰心神乱,故肝火心火炽烈成了主要矛盾。而传统把肝气郁滞的初始病机作为全程的病机,显然是失当的。因此就采用了峻泻心肝之火为主再兼以疏肝重镇的方法,疗效就明显提高了。”[5]

《黄帝内经》说,生病起于过用。

人的心理一般都是讨厌生病,其实生病是在提示我们:该踩刹车了,不要再透支自己的身体。但是现在很多人的身心都处于长期过用状态,身心非常疲劳,就像疲劳驾驶一样。长期疲劳工作、疲劳学习,连睡眠都出了问题,你说工作效率怎么会高呢?

中医认为,久视伤血。长期过度用眼,耗的是肝部的精血、精油。这不是打通不打通的问题,是气血津液足不足的问题。气血津液不足的话,你打通了它也流不下来。所以用生卷柏、三棱、莪术、桃仁、红花,这些破瘀、攻积、打通精血的药物,必须建立在你精血充足的基础上。就像水库,里面都没水了,打开堤坝又有何用?如果有了水,反而是身体在自保、自救,就像水库关起堤坝来储水、保水一样。你要读得懂这身体发出的信号,切莫再过度劫伐自己的身体。

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智者把的不单是一人一时的脉象,而是整个时代的脉象。专一地吃饭是最养胃的,专一地做事也是最节省能量、气血的,专一地工作学习就是一種养生。睡眠是天地为你充电的最佳时候,就像你的智能手机大都是在晚上充电一样。你如果不充好电,第二天怎么能用呢?所以很多疾病如果起居都没规律,什么良方都没用。

中医是道法自然的。“诗僧”寒山隐居天台山三十多年,与道士、僧众长时间接触,耳濡目染也好,谈经论道也好,潜心修悟也好,道家、佛家的思想逐渐根植于寒山心中。寒山说“读书岂免死,读书岂免贫”,他相信读书能改变命运,他没有说观察大自然的道也是读书的一种方式。为什么要善于观物取象、善于去观察大自然的道?医道它不全是记载于书本上,医道通天道。“道”这东西,在大自然里有,在人身体里也有。你看,肾气丸里头,有熟地、山药、山萸肉补精水,有桂枝附子温阳气化破寒冰,有茯苓、泽泻、丹皮导水下行。《黄帝内经》说,气化则能出矣。当你身体阳气充足,能够不断气化时,病理产物,血瘀痰阻,在身体里就待不下去了。

养精是养生的基础,养气是养生的路径,养神是养生的关键;只有精气神一起养,用“气”来连通“精”和“神”,我们的身体才能“阴平阳秘”,我们的健康才能持久。古人很重视泡脚养生,你如果有条件又通一些医理,可以在泡脚方里头加些中药,加强血液循环。你如果什么都不懂,仅仅用温水泡脚也有用。特别是当你的下半身有寒湿、阳气不够时,比如说,很多中老年人都有老寒腿、腰膝酸冷的,平时只要懂得经常泡脚,那么就可以少受很多苦,多了几分喜乐。你的脚部既寒又湿,阳气到得很少,故而晚上容易抽筋,上下楼梯腿沉,平时也尿频急。是啊,那该怎么办呢? 京城四大名医之一的老先生施今墨最喜欢的一个泡脚方,就选用厨房里面都有的川椒、抓上一把来熬水泡脚,加点盐巴进去,咸能润下,可以引气下达。川椒达下,人体脏腑的最下位是肾,川椒以它大辛大热的特点,入到身体能直接降到命门下面,把火点起来。川椒可以引气下行、助肾纳气,因为它是种子,诸子皆降,所以肾气上逆,用川椒能引之归经,如此则安。不就是腿脚寒湿,阳气不达吗?川椒加盐,温开水泡脚。是不是很简单啊。每天晚上临睡前,就用这个小方子泡一泡脚,非常管用。晚上腿脚不再怕凉,而且白天也没那么沉。小小的泡脚方加强了“肾主腰脚”的能力。

为什么小孩子待不住、老爱跑呢?因为他双腿阳气足。阳主动。为什么中老年人一旦坐在那里,就不愿意走动,而且走动起来,腿脚也沉重,不够利索。因为中老年人阳气少了,阴寒多了。像糖尿病患者,可以买些花椒泡脚,泡过后会觉得身体气血畅通,比没泡要舒服多了,晚上睡觉质量提高,白天就更有精神。古人说“睡前一盆汤”的养生,真是很好的经验。

《神农本草经》上记载,川椒可以驱逐骨节皮肤肌肉间寒湿痹痛。《本草纲目》上记载,川椒可以治足弱。川椒除了温中止痛外,还有杀虫止痒的作用。治疗蛔虫内扰,古方乌梅丸就用了川椒。川椒杀虫止痒的作用,还体现在治疗各种湿疹、阴痒上,所以它常跟苦参、蛇床子、黄柏、地肤子、百部等药物连用,煎汤外洗,可以祛除局部湿疹瘙痒。凡阳气不足的地方,就容易生病,用川椒来治瘙痒虫痒,就是利用它的纯阳之性,令阳光普照,病菌自消。一息阳气一息命,一息寒气一息病。用川椒这味药煎汤、泡脚,不但治老寒腿,还可以预防感冒,甚至一些虚火上冲,容易患咽炎、口腔溃疡的,还有那些腿脚冬天容易怕凉、属于上热下寒的,也可以用川椒煎水泡脚,把下焦收引的血脉打通,那么上面的浮热自然就下来了。川椒就是我们常说的花椒。花椒的外皮、外壳,叫川椒蜀椒,里面的种子叫椒目。椒目更偏重于利水消肿。所以,张仲景在“己椒苈黄丸”里用椒目,而川椒更偏重于温中散寒止痛,所以大建中汤、乌梅丸里头用川椒,大温脾土,散沉寒痼冷。

笔者有个同学在南方老容易犯口腔溃疡,热的东西怕上火不敢吃,凉的东西越吃越没胃口。有一次出差,他去四川,看到他们吃饭做菜都用很多川椒,刚开始他不敢吃,以为自己口腔溃疡,一派火热,吃下去,不久更上火。但他还是吃了,想不到,越吃胃口越大,感觉从食道到小腹都暖洋洋的,第二天完全感觉不到口腔溃疡的疼痛了。他开玩笑地说,不知道是不是被麻醉了。后来他就这样一直坚持吃,好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患过口腔溃疡。他就奇怪地问医生:你们中医说口舌生疮是上火,那为何我吃了温热的川椒,不但不助火,反而口舌生疮变好了?原来呀,通过服用川椒,开胃纳食,引火热下达,温暖肚腹,肠道排空能力加强,这样浮火就潜收下来了。这是中医“因火下行”之法,并不是“以火助火”。如果用桂枝、羌活,这些辛温发散走表之药,就会加重火势上行,但用川椒这些子类药,能够引火气下达,打开肠胃管道,浮火就下来了。他这身体是上热下寒,在南方吃了不少凉药,导致脾胃虚寒,中焦有湿,湿郁化热,向上熏蒸,就容易口腔溃疡。口腔溃疡是标,而本是下焦虚寒。

《黄帝内经》虽然是一本讲医道的书,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告诉你,健康实际上是一个积精累气的过程,靠的是吃好喝好,消化吸收正常,人才能健康。

《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黄帝内经》强调“养心”,强调“恬淡虚无”。身心一体的认识目前已经成为国际哲学界、医学界的共识,产生了“身体现象学”“哲学治疗学”“心灵治疗学”等新的学科领域。

“治未病”是中医学最著名的思想之一,这种预防医学思想早在《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調神大论》中就已经形成,所谓“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临渴穿井,临斗铸兵,岂不晚乎?”即在疾病形成之前,甚至还处于萌芽状态,就应当积极预防和治疗。在《黄帝内经·素问》的第一篇“上古天真论”中,系统阐述了身心调节、起居调节、饮食调节的各方面要素,如:“恬淡虚无,真气存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等。一旦身体出现“亚健康”状态,你得重视它,不能拖延,这样才能从亚健康状态转向健康状态。有相当多的疾病最终是查不出原因的;有相当多的疾病一开始查不出原因,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到查出原因时,疾病已成危重的态势。中医不以检测指标作为诊断标准,而是以证候——也就是人体发出的疾病信息,作为诊断标准。只要有“证”可凭,就有办法治疗,这就使得那些处于亚健康状态、处于疾病初中期而检测指针暂时显示不出、属于功能紊乱、属于内分泌紊乱的人们,能获得有效治疗,这一点现在很多人就是不明白啊,很是可惜。这就是古代“治未病”思想。

中医内服药的优势,不在单味中药,而在由中药组成的方剂。中医治病,历来看重的是方剂,而不是中药。方剂固然是由药物构成的,但是,根据个人经验,使用一味或几味中草药治病取得疗效,这只是经验医学的水平;选择几味或十几味中草药、按照严谨的构方原则组成方剂来治病,这才上升到了科学方法的高度。这才是理法方药的“法”的真正含义。

中医目前临床所使用的药物不超过一千种,中医历代使用过的药物也不超过一万种,但是,由这些药物组成的古今方剂像四妙散、逍遥散、温经汤、桃红四物汤、失笑散、苍附导痰丸、衡通汤等,至少有三十万首。这是为什么?因为方剂的创制,存在着很高的技巧性和科学性,即使同样的几味药物,仅仅因为用量不同,所适应的证就可能完全不同。我们从《伤寒论》的桂枝汤、桂枝加桂汤、桂枝加芍药汤等名方中,完全可以领会到这一点。古人特别强调要“因证制方”,就是因为已经意识到“方证结合”的思维模式,能使人体输出信息与输入信息的对接达到标准化、规范化,从而取得人体疾病信息处理的最优效果。

前人有“尽信书不如无书”之论,有从“无字句处读书”之说。读张锡纯先生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张先生之“十全育真汤”治虚劳效果显著。“十全育真汤”是从仲景治虚劳之“大黄蟅虫丸”“百劳丸”之意而来。此方可治瘀血之在脏腑,对瘀在经络者则可合理冲汤丸之意,数方参变汇通,随时制宜,可治血痹虚劳诸病。若悟出张锡纯先生此意,即从无字句处读书,触类旁通,则诸逐瘀汤可统治百病,虽有所偏,然找出偏差,伍以攻病之药纠正偏差,佐以补益之药为之佐使,则诸衡通汤是为衡通法也。再结合血府逐瘀汤之功效,在使用血府逐瘀汤的时候,加张锡纯最推崇之山甲、三七,组方名为衡通汤,制散则去生地为衡通散,佐以人参、黄芪、山药、山萸肉则为衡通益气汤,广泛应用于脏腑经络之气血瘀滞诸病。久病必有瘀,此即用衡通汤疏通之以求体内平衡之理。衡通汤为血府逐瘀汤变化而来,方中有四物汤、四逆散,柴胡、桔梗之理气升提,川牛膝之下引之力,是为疏通气血之佳方。再加无坚不摧,无处不到之山甲,化瘀血之三七,方名衡通汤者,即以通求衡之法也。故有老中医屡用治久病之气血瘀滞诸病有效,而名为衡通汤(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柴胡、川牛膝、枳壳、桔梗、炙甘草、生地、炮山甲、三七粉各10克,需加人参、黄芪各12克,山萸肉、生山药各30克)。衡通汤为治气血瘀滞、久病必瘀之方,理冲汤为治脏腑一切脏腑癥瘕、积聚、气郁、脾弱、满闷、痞胀、不能饮食之方。衡通法则是找出病因,祛除病因,纠而正之之法。理冲汤是为兼备法,亦为衡通法也。衡通汤治气血瘀滞之久病必瘀者,瘀者有有形之瘀滞,有无形之瘀滞,则衡通汤、理冲汤均是疏通气血经络瘀滞之方也。理冲汤是治脏腑气血有形之积聚、癥瘕之方。其气郁、脾弱、满闷、痞胀、不能饮食皆为癥瘕、积聚之证也。则肿瘤癌症当为有形之积聚无疑也,皆属瘀血也。张锡纯先生论王清任《医林改错》之诸逐瘀汤,按上中下部位,分消瘀血,统治百病。瘀血去则诸病自愈。虽有所偏,然确有主见。近代名医岳美中论曰:“血府逐瘀汤是有名的方子。方中以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动药与静药配合得好。再加牛膝往下一引,柴胡、桔梗往上一提,升降有常,血自下行。用于治疗胸膈间瘀血和妇女逆经证,多可数剂而愈。”既然此方动静药物配合得好,再有升有降,则当能疏通气血,故可广泛应用于诸多气血瘀滞之证。

历代名方是中医学最精华、最核心的部分,在医学史上,几乎每一首方剂的问世,都凝聚着创方者的心血和经验,十分珍贵。比如说,石膏退高热是众所周知的,但是,至今为止,现代化学就是分析不出其中哪一种物质起作用。石膏不过是由硫酸钙组成的一种简单无机物,研究结果尚且令人汗颜,更何况中药大部分是有机物,而方剂又是由多种中药组成的。况且,有什么理由说在实验室里通过化学分析得出的结果与服药后在体内发生的作用是一致的?

大家要明白:中医治病,不仅仅是以药来治病,而是以医理,如升降浮沉来治病。现代人虽然跟古代人不同,但升清降浊、推陈出新的大方向却是一致的。

《黄帝内经》说:智者察同,愚者察异。

我们不是去寻找千差万别的繁多药物,而是要去找出人体共同的升清降浊是哪里出了问题,如果是清气不升,脉势提不起来,出现头晕颈椎病,你可以用桂枝汤加葛根,可以用补中益气汤加葛根,甚至可以用荆防败毒散加葛根,你只需要把病人的脉势提起来,不管是桂枝、葛根或者是黄芪、葛根或者是人参、葛根,这样病人颈部都会变轻松,头晕都会减轻。

一个人如果是浊阴不降、食积胃肠,这时我们并不应该去研究古代大黄跟现代大黄有什么不同,而是去思考如何把食积在肠道里的东西通下来,你可以用大黄配枳实,可以用木香加,可以用鸡矢藤配炒麦芽,只要能够达到消积通肠的效果,都是往下的路子。不管用什么办法,是乘舟坐车还是徒步,都是往那个方向去走,所以药物虽异,疗效却不二。

《素问·汤液醪醴论》篇中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有时医生的治疗无效?答案是“神不使也”,也就是说,患者在精神上不配合。如果“精神不专,志意不理”,就会“外內相失”。老百姓常说“药治有缘人”就是这个意思。一个人容易疲累打不起精神,他有长期晚睡、熬夜的习惯,这恐怕不是靠一两个月早睡能够修复过来的,很多长期熬夜抽烟或饮酒的病人,他身体的经脉都是绷紧的,不容易柔缓,所以恢复得比较慢,这就是为何烟鬼、酒鬼、熬夜者,他们被称为“中年油腻”,多比较耐药,疾病也比较顽固。

中医讲究“实则泻之,虚则补之”。人体并不是什么时候都需要补的,有时体内营养过剩了,就会发生“交通堵塞”,这时就要通,血脉、经络、胃肠都要通。比如高血压、高血脂、痛风等,宜泻不宜补,比如借助药物、拍打经络,以及饮食调理等。清代长寿皇帝乾隆,就很懂得“推陈出新”的道理,他经常会用少量大黄来通调胃肠。如果是气血虚弱体质,则可适当用人参、冬虫夏草等进行补益。“春三个月,养肝;夏三个月,养心;秋三个月,养肺;冬三个月,养肾”,这是健康的大道。

长期绷紧的弦,没能得到彻底放松,那你睡眠质量肯定不高,为什么有的中年人休息后,还有黑眼眶?小孩子稍稍一睡,起来后就精力充沛,这就是网络流行词说的那个“中年油腻”,中年人普遍没有小孩子那么松软。特别是老人,经脉更加刚强硬化,所以睡眠质量更差,这时就有个办法,像小孩子那样,要多活动多运动,让身体肌肉筋骨放松,得多进行“运动补”,得先给身体松松土,土松了肥料才能补进来,你白天应该充分活动,不要让筋骨有瘀滞堵塞的死角,拍拍打打,按按摩摩,揉揉捏捏都可以。气脉被打开,晚上睡觉很快就睡着了,而且睡醒后,精神恢复得快。

有一个肿瘤病人,天天肾精绷紧得像弦一样,老是害怕。医生跟他说:疾病不可怕,每天神志不放松才可怕。过刚则折,松通才是养生之道。他经常焦虑到晚上睡不着,医生叫他回去之后,多拍打胆经、腋下,点按太冲穴。他刚做两天,手脚酸软了,说,从来没有睡得这么好、这么沉。医生跟他说:累了,你当然睡得好,现代人普遍有个问题,就是自己的心肾经绷得太紧,缺少运动,即使吃饭、睡觉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长寿诗人陆游,活了86岁,曾有《扫地诗》一首:“一帚常在旁,有暇即扫地。既省课常奴,亦以平气血。按摩与引导,虽善却多事。不如扫地去,延年直差易。”是说扫地可活动筋骨,方便易做,一天中常动笤帚,是健身的法宝。

聪明的人,从来不跟别人斗心机去耗神,宁愿去吃苦耐劳,去活动身体,这样心静而身动,人体就会很松通,气机就不会打结、不会扭曲,身体就会很健康。唐代医学家孙思邈作的《孙真人卫生歌》中有首诗道:“心若太费费则竭,形若太劳劳则怯。神若太伤伤则虚,气若太损损则绝。”适度最佳,“不及”和“过之”均不好。用心过度心力耗尽,劳累过度形体虚弱,用神过度伤神气虚,动气过度精气耗绝。孙思邈从心、神、形、气四个方面强调不可“太过”“太费”。人体内部心、神、气、形是相互关联、“相因而立”,不可损其一。“太过”“太费”了,就会损伤,以致衰竭。故要遇到事情,宜适可而止,不可深思过度。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你上观天,看到白云流转,就能够想到人体里面的气应该无所住滞,自古以来天空的白云没有一时是一样的,没有半刻会停住、滞住。至今我们夸奖一个人草书写得好,还喜欢用这四个字:行云流水。人体胸中的气机,也应该无所住滞。无所住,才是生命“一气周流”的本质。有很多中医,善于用行气药,用宽胸解郁药去治疗各种疑难杂病。你下观地,看到江河,流水不息,人体的血脉也是这样,人体的肠管也是如此。浊阴出下窍,“降本流末”,如此,才能生生不息。一些有经验的医生善于用活血化瘀法,善于用通肠降浊法,导身体败浊从下而去,恢复血脉周流,其病自愈。人们从每天的日常生活里,就可以领悟医间大道。看到湿毛巾,上面先干,下面沉重,就能领会湿性趋下的道理,人体湿邪重,腰腿就先沉重。观察到桌角腐烂的迹象,你就能够想到湿能腐物,所以在低洼之处行医,就要善于用芳化淡渗来除湿,甚至用助阳化气之药来排湿。看到老农在施肥前必先松土,这样肥才能够被庄稼充分吸收,所以你在每天吃水谷精微、滋养身体之前,必定要微微运动四肢,松通肌肉,这样胃口就大开,吃饭就更香,消化就更彻底,吸收就快。反观现在一些人,自以为写字楼时髦,待在空调房里,每天不停地应酬。肥料倒不缺,缺的是去松土。如果你想通过猛补肥料、回避松土,那么这种所谓的“大补”只有两个结果:要么把庄稼的根烧烂,要么几场大雨下来,把你的肥料全部冲走。就像暴饮暴食拉肚子一样,什么营养也留不住,反倒伤了正气。

古人把肛门说成魄门。《黄帝内经》说,魄门亦为五脏使。就是说肛门是五脏用来排泄糟粕的地方,五脏不同程度的脏毒都会导致排便方面的障碍,甚至会出现痔疮肛门灼热出血或者囊肿。肛周囊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内服汤药,也可以外敷草药。内用汤药,是调理脏腑。肛周囊肿和五脏相关,内服汤药得辨证论治,而外用草药有个民间单方,就是一味马齿苋,捣烂外贴肛门,治疗肛周囊肿效果好。到村里头的田间地头找马齿苋,连续敷三天,肿势就可能退。有的人,敷到第十天,囊肿就全部萎缩了。马齿苋一贴肛门,立刻就能感受到灼热之感被马齿苋吸纳下来了。贴到药都变得滚热后,再换新鲜的马齿苋,这样很快就把脓疮拔出来,把肿胀消下去。患肛周囊肿的人,多数经常熬夜,且喜欢吃鱼鳖这些高营养食物,所以肛门容易灼热发炎,肠道很容易壅塞。自己应该想一下:如果少荤多素、平常吃得清淡一些,就不会有这样的痛苦了。生一次病要长一分见识,吃一堑要长一智。如果不能从中得到经验教训,那么你这次病就白生了。如果陋习不改,那么疾病可能会反复地折腾他、提醒他,就像很多人痔疮出血,肛门灼热,还在那里嚼着辣椒、喝着烈酒,吃出直肠癌来才肯放手吗?癌症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不是身体不给你机会,而是身体时时刻刻都在提醒你、点醒你,给你反馈这种信息,而你迟钝或者不善于接收这些信息,以至于身体越来越差。一个有智慧的人,要能够听得懂身体发出来的声音。

《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中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jiǒng,热的意思)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人要百病不侵,那就要学会养气、护气。“算了;不要紧;会过去的。”就用这三句话调整心态,可以养气、护气,化干戈为玉帛。

来月经时腹痛、肚凉,有些女性还会感觉到气短乏力、下肢或周身浮肿,甚至失眠、多梦、头痛、头晕……这些都是宫寒带来的症状。宫寒是中医学的一个概念,就是“子宫寒冷”。但中医所说的“子宫”范围要更大些,包括西医中的子宫、卵巢等多种器官。用中医理论来解释,宫寒是指女性肾阳不足。

中医有句话叫“十女九寒”,说明许多女性都属于寒性体质,宫寒大致会表现发胖、痛经、月经量少、月经不调、子宫内膜异位症、下腹寒冷有时作痛、雀斑等症状。中医将宫寒分为两种,一种宫寒是由内寒导致的,也就是肾阳虚,这与人的先天体质有关,体内“阳气”不足,易出现“宫寒”;另一种宫寒是由外寒侵袭到体内导致的。内寒以“补”为原则——补益肾阳、暖宫散寒;外寒以“驱”为原则——散寒祛湿、活血祛瘀。中医治疗宫寒的代表方剂是温经汤。

“温经汤”出自《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血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知之?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故唇口干燥也,温经汤主之。”方如下:吴茱萸三两,当归、川芎、芍药、人参、桂枝、阿胶、丹皮、甘草各二两,半夏半升,麦冬一升。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再服。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治崩中去血,或月经来多,及至期不来。

条文中的下利,指前阴流血。少腹里急、腹满,是瘀血在少腹不去。手掌心热,是阴血耗伤,虚热内生;暮即发热,属瘀血发热;唇口干燥,也属有瘀血,《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篇》第十条:病人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可以互参。

此病属带下,带下,指带脉以下三十六病,属冲任所主。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脉皆起于胞宫,冲脉是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都禀受其气血的濡养,冲脉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为十二经脉之海,与生殖机能关系密切,任脉,总任一身之阴经,具有调节月经、妊养胎儿、促进女子生殖功能的作用,故有“任主胞胎”之说。

张仲景说“唇口干燥”,不少月经不调的女性口唇干瘪,不饱满,颜色比较淡,干燥,開裂,或疼痛或热感。“温经汤”是女性的美容汤、美手妙方。用中医的话说,就是养血、温经、调经,暖宫,可以把它称作东方的“雌激素”,女人的美丽方。古方温经汤来源于医圣汉代的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一书,主治一种叫干玫瑰的女性,这种女性人比较消瘦,头发发黄,女性第二性征也不明显,检查性激素往往雌激素偏低。这种女性还可能手掌皮肤粗糙,唇口干燥,缺乏女性魅力。她们的不孕用温经汤往往就能取效。温经汤也是古代中国人治疗不孕的常用方,主治宫寒、久不受胎。温经汤使用的时候就是原方,一般不加减,原方就有效。

温经汤,滋养阴血,温散瘀血,温药润药同用,即能温经散寒,温散瘀血,又能滋养阴血,此方调补冲任二脉,广泛用于妇人冲任虚损,瘀血内停而致的月经不调、崩中下血、痛经、闭经、半产漏下、少腹疼痛、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久不受妊等。方中桂枝开结气,通血脉,当归、川芎、芍药、丹皮、阿胶,温凉并用,行血补血,活血化瘀,缓急止痛,吴茱萸汤去大枣之壅滞,麦门冬汤去粳米大枣之逗留,两方一寒一热合用,平冲降逆,调补冲任,故寒者能温之,热者能清之,虚者能补之,瘀者能化之,能治带下三十六病。

温经汤,不唯专治妇人带下三十六病,男子亦用之。男性的前列腺,只要对症,也可以考虑用温经汤。付冰冰在《人民周刊》撰文《多种方式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文中说:“前列腺是男性生殖器官,位于人体的盆腔,重约20克,像栗子大小,位于膀胱下方,包绕着连接膀胱的近端尿道。作为男性独有的器官,前列腺可分泌前列腺液,是精液的组成部分,与生育功能有关。健康的前列腺可以使青年男性维持良好的生育功能,对于丧失了勃起功能的老年男性来讲,前列腺无任何有用的功能。”[6]

《灵枢·官能》中说:“缓节柔筋而心调和者,可使导引行气。”

即使用薏苡仁来消包块,也要注意搭配。身体偏热的,可以生用;身体虚寒的,一定要炒过,脾虚的要加山药,肾虚的可加板栗。当然,如果属于乳腺纤维瘤,那可能不是简简单单地用消肿散结的药就能解决的。你必须弄明白肿结是怎么产生的?肿结在刚开始只是一团瘀滞的气而已,这团瘀滞的气久久不能疏散开,局部才会凝结成块。所以,刚开始最直接的办法,往往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中医认为,结者散之。

人只要阴阳平衡了,疾病自然就会消失,所以,中医是以调理为主。一个人长期风湿类风湿,肌肉麻痹,关节屈伸不利,随后没有不损其焦脾的。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真正治病靠的是气血,不能够见到病就用猛药去攻击,那样很容易损伤到人体的气血。为什么很多老慢性病、疑难病,最后都要靠调脾胃来收功呢?而且也都要靠调脾胃才能够看到生机?因为,四象五行皆土。有个中医治疗腰腿痹痛,开了补中益气汤。这个患者不明白,为什么你用这补中益气汤,能够缓解我的腰腿痹痛?我吃了不少治风湿的药都缓解不了。原因是什么呢?那个人长期大量地吃药,把脾胃都压坏了,脉势都下陷。水谷精微要靠脾胃才能运化,药力通过脾胃才能发挥。如果一个人脾胃这粮道都断了,那再治疗下去不过是在给身体增加负担而已。所以古人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一断,万众立散。不是说补中益气汤治风湿关节屈伸不利有多神,只是不要被各种顽固风湿牵着鼻子走。要看到真正的病因病机所在,缓解病痛不靠药物,靠的是你的气血和中气。

中医讲:“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调理要看身体的状态,对于身体壮盛的人,当然可以多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但现在很多人都气血不足,金元四大家的朱丹溪认为:一定要等患者正气充足时才能攻邪,正气不足要补足才行,否则,“邪去而正气伤,小病必重,重病必死。”比方说,对于女性,有经验的中医会借助女性身体在一个月里阴阳变化的特点,先对她的身体进行滋补,然后等到月经期这个特殊的时期,再来活血化瘀,这样不但身体不会受到损伤,反而还更加健康了。

女性即使有瘀血,也不能在一个月里面全部都用活血化瘀的药物。这和女性的生理特点有关。女性身体内阴阳能量的变化与月亮的盈亏有关。月亮一月一次盈亏,女性一月一次月经。根据月亮的圆缺,月相被分成了新月、蛾眉月、弦月、凸月和满月。同样,随着女性生理周期的变化,她们身体内的阴阳能量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状况,于是,有人就根据月亮的圆缺,将女性的一个生理周期分成很多段。为了好理解,姑且按照三段来分。第一个阶段,月经期。阴血排出,如果女性体内平时就有瘀血,就可以借这个机会将瘀血排出去,因为此时女性身体内的溶血机制增强。所以,这个时期的调理重点就是活血化瘀,帮助女性的身体排出瘀血。比如说,黄褐斑,就是瘀血的一种外在体现,如果将女性身体内的瘀血排出去了,她们的气血畅通了,黄褐斑自然而然就会消失了。第二个阶段,就是月经结束的时候,阴血已大量流出,这时人一般是阴虚的,调理的原则就要滋阴养血,比如,在煲汤的时候,放入熟地、阿胶、当归(正常的用量应该是熟地9克,阿胶6克,当归3克),在中医看来,猪肉是滋阴的,清代温病学家王孟英说猪肉最能滋阴,所以可以在汤里放入猪骨或者猪皮,这样可以滋补阴血。第三个阶段,排卵期过后,阳气开始生发,此时,女性的身体处于一个由阴转阳的状态。阴阳是互根的,阴生阳,阳生阴,当阴发展到了盛极的时候,阳就开始生发了,但阳是在阴的基础上生发的,所以,此时要在滋阴方子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补阳的药物,促进阳气的生发,比如用菟丝子、巴戟天等。此时,女性的基础体温开始升高,这也体现了阳长的状态。

中医养生重视顺应天地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强调人体必须与天地自然界保持高度的和谐、协调、统一,这样才有可能保持健康长寿。人的一生离不开生、老、病、死。生是什么?生就是阴与阳这两种能量在身体内聚合,获得了暂时的统一。老是什么?老是阴阳在体内不断变化、衰减。病是什么?病是阴阳这两种能量在身体内出现了失调。死是什么?死是阴阳离合,就是阴阳这个统一体瓦解了。

《黄帝内经》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一部《黄帝内经》洋洋二十万言,其实说的就是阴阳。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阴阳这两种相互矛盾的能量所构成的一个平衡体,在这个平衡体中,正极为阳,负极为阴,阴阳平衡才有了人,《黄帝内经》说:“生之本,本于阴阳。”

阴阳蕴藏在身体的每一个部分,肾有肾阴肾阳,肝有肝阴肝阳,心有心阴心阳,脾有脾阴脾陽,肺有肺阴肺阳……人的身体每一个部分的阴阳都必须保持平衡。所以,胃也有胃阴胃阳。人一饿肚子,就手脚发软,走路都走不动,饥饿严重的甚至蹲下去站起来都头晕。如果脾胃不足,四肢肯定会乏力,中医看到这点,就想到脾主四肢。不是什么风湿屈伸不利,说白了,就是你脏腑缺乏气血。脏腑吃不饱,气血都分散不到手脚来。人体有优先供应重要器官的机制,所以,当气血整体不足时,它是不会供应很多气血到手脚的。

这样手脚就容易软而无力,风寒湿就容易乘虚而入,所以疲劳疲惫的人,他淋一场雨都很容易感冒、手脚酸痛,甚至因此落下风湿。这时你只要懂得及时内壮气血,将来就不会落下风湿病根。中医不单是通过内壮气血来治风湿,同时还可以用外治法。比如一些药酒热敷,还有浸泡,都有明显温通血脉帮助风寒湿邪从外而散的效果。内外兼治,疾病就恢复得快。

如果你正在吃一个医生开的药,越吃脾胃越差,胃口越难开,那么你可能要回头。如果你最近觉得胃口不开,那么你要重视,减少应酬,较少熬夜,减少饮食的分量。让脾胃苏醒,回过神来,这样你的抵抗力很快就提起来。

好事不在急中求。你越急你的生命之火燃烧得就越凶。更可怕的是我们并不是在劳动上加快,而是在心性神志上加快。神志消耗人体的可是高级能量气血、消耗人体的可是精髓,而体能消耗人体的只是简单的水谷精微。所以,别动不动就按下你身体的快进键,劳逸结合才健康。

为什么医生给病人开方时,碰到心肺脉亢者,往往会加龙骨、牡蛎或者磁石、代赭石,不为别的,只是为了帮助病人刹车,帮助病人把心态放平。这些矿石、贝类药能够镇心而安魂魄。想想看,如果魂魄飞扬,五脏如何得安?心中老去追逐名利,身体怎么能够平和呢?

俗话说,真人之心若珠在渊,常人之心若瓢在水。当今世道人心普遍偏于浮躁,如瓢在水,很多人都需要安心向下、需要纳气归田、需要像真人之心那样“若珠在渊”。常人之心大都焦躁不安,就像瓢漂在水中一样,随波逐流不能自止。就连吃饭也不专心。孔圣人说,食不语、寝不言,你不能让你的胃慢慢地吃一顿饭、安安静静地消化,那你的胃怎么能够让你舒舒服服地工作、快快乐乐地睡觉呢?有一位师傅很有修养,身心健康,言语从容。人家问这个师傅如何有这么好的“慢功夫”。他笑笑说,无他,全在吃饭、睡觉上用功。

“視必垂帘,息必归田。食必淡节,卧必虚恬。”这是前人传的养生十六字诀,其实就是教人安心向下、平心静气,看东西时,不要神光外散。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大医精诚》上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先发大慈恻隐之心。有一位老中医学富五车,人家问他为何九十多岁仍然眼不花、每天还能够阅读典籍?他笑笑说,不是我眼睛好,而是世人看书多“神光往外散”,像手电筒照出去,这样看不久,眼睛就花了、累了。而我看书,像把字吸进来,从不过度费眼力,所以能够用得久。

《黄帝内经》告诉大家,人体的抵抗力就在于脾胃。四季脾旺不受邪,所以,很多时候手脚肌表的风寒湿痹痛,表面上看是手脚四肢筋骨的问题,实质上却是内脏脾胃气血的问题。

因为四肢皆禀气于中焦脾胃,脾胃气血充足,才能持中州,灌四旁。人,从本质上说,只有三样东西:精、气、神;养生,从根本上说,只有也只需养精、养气、养神。

五千年中华文明,是人类文化河流中唯一没有干涸、没有断流的文明。从《黄帝内经》问世到21世纪,中医学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融入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已不仅仅只是医学,而是成了一种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

“中医药文化‘走出去,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也是世界范围内对中医药的需求,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需要。

“不同于其他人文文化,中医药文化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体,这也是其率先‘走出去的优势所在。中医药文化‘走出去,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应携手并进。中医药文化‘走出去,凭的是实力,靠的是疗效。

“中医药文化‘走出去,要紧扣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主线,讲好中国故事与中医药故事,让中华文化与中医药文化基因在异国他乡生根发芽,通过文化认同来引领带动中医药的科学认同。”[7]

“中医药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中医药是中国的原创医学,同时又传播到196个国家和地区,为世界人类的健康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医药理论价值尤其是文化价值,并未得到深度传播与广泛认同,中医药文化只是‘走出去,尚未‘走进去。”[8]

生活中不缺少美,独缺发现美的眼睛。发现了美,不等于采撷了美。善于把这美展现出来,让受众也能真切地感受美,这是讲好故事的艺术。如何更好地让包括《黄帝内经》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而且“走进去”,依然任重道远,但仍要知难而上。

让我们一起努力,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何明星,黄建平.《黄帝内经》的当代价值(中国典籍在海外)[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05-12.

[2] 黄光惠.《黄帝内经》西传推动西方医学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8-30.

[3] 贺娟.《黄帝内经》对儒家思想的诠释与践行——论“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二)[N].中国中医药报,2019-11-22.

[4]许敬生.中医药文化寻源——中原中医药文化遗迹考察记[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298.

[5] 张建明.漫议抑郁症[N].新民晚报,2010-03-20.

[6] 付冰冰.多种方式治疗晚期前列腺癌[J].人民周刊,2019(10).

[7] 张宗明.推动中医药文化全方位立体式“走出去”[N].中国中医药报,2022-06-2.

[8] 朱剑飞,张丽青,辛凯.强化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与认同[N].河南日报,2022-05-13.

猜你喜欢
黄帝内经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Scree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Network Biological Modeling:A Novel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Exterior-Interi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Meridian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黄帝内经 灵枢·始终(下)
黄帝内经 灵枢·始终(上)
从《黄帝内经》讲女性养生
《黄帝内经》对老年颤证论述的探析
中医研究(2013年9期)2013-03-11 20:2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