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产生态纪录片《万物滋养》选择了中国6种自然资源,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大自然对人类的无私馈赠,处处蕴含着生生不息的生命之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彰显了“天人合一”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本文分别以“植物与动物”“植物与人类”“人类与动物”三个维度对植物、动物和人类的生态关系进行分析,使观众深入理解天地万物共生共荣的关系,这既能为解决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提供启示,也能为传播中华文明贡献力量。
关键词:生态纪录片;《万物滋养》;生态关系;三个维度
由视袭影视投资,张钊维等执导的生态纪录片《万物滋养》目前已完成了前两季的拍摄。《万物滋养》第一季共分6集,总时长近300分钟,标题分别为《森林的心机》《海岸边的流浪》《旱地上的斗争》《田野中的冒险》《江湖里的追逐》和《高原上的温存》,自然生态美和人文生态美的完美融合,使该系列纪录片获得了TV地标(2018)中国电视媒体综合实力大型调研成果“年度优秀纪录片”荣誉。《万物滋养》第二季首播于2019年5月8日,该系列共有5集,总时长为180余分钟,标题依次为《森林间的芳香》《草原的盛宴》《田野的饱足》《江湖的野味》《海洋的鲜美》。通过数十种不同的美食,纪录片将人类与自然联系在一起,歌颂了中国人民的生态智慧。因为其中传达出来的正能量和独特的审美价值,2019年8月,在“我和我的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经典电视纪录片及短视频作品征集活动中,本片入选“优秀纪录片”。在《万物滋养》中,导演组选择了中国6种自然资源(森林、海洋、旱地、田野、江湖、高原),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大自然对人类的无私馈赠,将植物、动物与人类彼此依存的生态主题完美地呈现出来,彰显了强烈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片中处处蕴含着生生不息的生命之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彰显了“天人合一”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生态纪录片这种以真实传达、客观叙事的方式为载体,满足了自然界生命体的情感需求,也呼应了生态美学的核心观念。”[1]下文将分别以植物与动物、植物与人类以及人类与动物为视角,从三个维度对植物、动物和人类的生态关系进行分析,由此探索解决生态困境的有效方法。
一、生态纪录片的兴起
在生态学理论发展的影响下,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纪录片导演也纷纷响应,他们用纪实的手法呈现自然的美,批评人类破坏生态和谐的行为,揭示人类造成的生态创伤,据此呼吁社会关注生态问题。与一般的自然纪录片不同,生态纪录片有着自己的独特性:“生态纪录片是通过记录自然动植物、人与自然的关系,揭示生物间的联系性、系统性、整体性,传达出生态和谐的主题思想,增强人们生态环保意识,引领人们采取实际行动保护生态的影视艺术样式。”[2]换言之,生态纪录片以生态学的视角来呈现人和自然的关系,以此来表达生态哲学道理:“影片的叙述或许是夸张的,有些也难免偏颇,但终归试图给人们一个启示,正视并且改变人类与地球生态的关系。”[3]
欧美生态纪录片主要可以被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是以生态景观和野生动物为视角,旨在展现生命物种的多元形态,由此告诫人们要敬畏自然,如英国的生态纪录片《自然世界》、法国的生态纪录片《帝企鹅日记》《海洋》等;第二类是以批判的视角揭示由人类行为造成的生态创伤,警示人们关注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引导人们思考由生态危机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如美国的生态纪录片《失去平衡的生活》《北美大地》;第三类是将地球作为视角,从宏观的视域来管窥全球变暖、海洋污染等全球性的生态主题,有时甚至包括对外太空的探索,如BBC拍摄的系列生态纪录片《自然大事记》,揭示了太阳对地球上万物生长和季节轮回的作用,展示了太阳影响力下形成的自然奇观;第四类是通过荒岛生存体验、寻找珍稀物种等真人秀节目,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如英国的真人秀节目《荒野求生》等。
由于历史、文化、哲学等方面的差异,中国的生态纪录片与欧美存在着一些差异。从类型上看,国内的生态纪录片大体可以被分成三类:第一类主要是批判由人类行为导致的生态问题,揭示和再现生态创伤,斥责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无视生态保护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如《水问》《平衡》等;第二类则是从正面展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歌颂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在建构生态共同体中作出的积极贡献,如《森林之歌》《美丽中国》等;第三类则是通过展现自然景观、动物世界以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对生态问题进行富有诗意的艺术表达,《万物滋养》显然属于此类。从总体而言,国内的生态纪录片通常聚焦中国本土,动植物是其中最常见的主角。值得一提的是,将生态与美食联系在一起,是不少国产生态纪录片的一大特色,這在《万物滋养》第二季被表现得十分明显。展望国产生态纪录片的未来,笔者以为,编导们会在汲取西方生态纪录片长处的基础上,更多地将“中国元素”融入其中,在传播生态思想的同时,不断彰显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
二、《万物滋养》中生态关系的第一维度:植物与动物
植物和动物都颇具灵性,它们和人类一样,是自然界中的精灵。在纪录片《万物滋养》中,“动植物的习性、生存技能和形态之美得以充分表现”[4]。很多看上去其貌不扬的植物,却有着极强的生命力,象征着自然界源源不断的生命力。菱角洒脱不羁,随河水漂流至五湖四海,不受外界因素的约束。莲藕、莲花和莲子在水上水下连动,沉睡千年,遇到适当条件就能复活。在西藏海拔6000米的地方,人类难以生存,但孤独的雪莲却傲然存活。为了应对微生物的入侵,植物被迫释放出不同的气味,这却为人类提供了各种烹饪辅料。通过香气,植物唤起了人类对于自然的原始记忆,这也成为维系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纽带。野生菌的品种丰富,滋味各不相同,是人们珍爱的山珍。它们的菌丝可以绵延数公里,吸食腐烂的生物尸体,因此被喻为“死神”,但同时也孕育着“新生”。在森林中,“腐败”并非贬义词,它是重生的开始,下一个生命轮回的开始。这些神奇的生命现象引导着我们去思考生与死的辩证关系,重新定义人与自然的关系。
除了植物,片中也把动物的品性显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工蜂无私地供养着蜂王,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新蜂王诞生后,老蜂王便会率领部下离开,它们和谐谦让,从不偷奸耍滑、勾心斗角。蜂蜜的形成凝聚着工蜂的辛勤劳动,每一滴花蜜的形成都需要经过蜜蜂120次—240次的交互吞吐,历时长达4—7天。与此同时,为了保持蜜的纯度,一群蜜蜂需要快速挥动翅膀,维持巢内的温度和湿度。通过纪录片,我们了解到蜂蜜得来不易,也对辛勤的蜜蜂肃然起敬。海参全身柔软,毫无攻击力。生活中,它们选择退避,不与其他物种争斗。正因如此,经历了几次星球毁灭,它们依然得以存活,成为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海参的生存之道,展现了无用即为大用,至柔者至刚,这与中国的老庄哲学不谋而合。肉质如婴儿肌肤般细嫩的鳜鱼,在暗处视力竟然比明处强千倍。动物拥有的种种超凡能力,让人类叹为观止,也成为人类很多发明创新的灵感来源。
在纪录片《万物滋养》中,植物与动物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良性关系。植物为动物提供了食物,动物也让植物得以繁衍。如在《森林间的心机》中,种类繁多的草木是森林中最重要的“居民”,它们定义了森林的形貌,为动物提供了生存空间。在森林中,每一棵树都是一个舞台,在阳光的照耀下,枝干和叶子共同完成了光合作用,动物也借此完成能量的传递。比如,椴树用花朵的香气吸引蜜蜂前来采食花蜜,在给予蜜蜂养分的同时,也完成了授粉和传宗接代的任务。红松的松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为松鼠提供了生存的能量。松鼠将松果中的松子埋在地下,为过冬储存食物。被松鼠吃后剩下的松子,在来年会破土而出,让红松得以繁衍。羊群吃草,但同时,羊的啃咬和粪便也刺激草的生长。羊与草一起编织美妙的旱地交响乐,将一幅动植物和谐共生的美妙画卷展现在观众面前。
万物,天地间一切存在;滋养,遵循规律供给养分。作为大自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植物与动物相互滋养,共存于地球之中。亿万年来,大自然供养的不仅仅是生命,更是人类的文明。但是,受利益的驱使,人类自20世纪中叶起大肆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挤压植物与动物的生存空间。比如,由于生态变迁和过度捕捞,我国长江流域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一些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幸运的是,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已经意识到生态保护对于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国务院有关部门陆续颁布了“长江禁捕”等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法令。相信在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生态系统一定会恢复平衡,大自然也能重新获得滋养万物的能力。
三、《万物滋养》中生态关系的第二维度:植物与人类
人类依靠自然生存,植物是自然的馈赠。纪录片《万物滋养》选择了一批与中国人关系密切的植物,讲述了它们与人类相互滋养的动人故事。不起眼的马齿苋生命力旺盛,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曾拯救过无数百姓的生命。藏贝母是一种白色植物,它可以被用来治疗咳嗽。来自田野的金银花,既可以被用来泡水,也可被用作烹饪时的辅料。
植物与人类之间是一种协作共生的关系,二者共存共荣、缺一不可。在纪录片《万物滋养》中,茶叶其貌不扬,看似弱小却有竞争力。茶叶富含营养素、茶多酚,它可以延缓氧化,使人不易衰老。自古以来,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山野村夫,爱茶之人比比皆是。可以说,茶叶与人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值得一提的是,茶叶一直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在《红楼梦》《儒林外史》《老残游记》《夺锦楼》《镜花缘》等中国文学名著中,都蕴含着丰富的茶文化。对于中国人而言,茶不仅是留存在口腔之间的甘饮,更是印刻于国人血液中的精魂。茶文化有利于增强国民体质、密切人际关系,因而对维护社会安定,建构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意义。茶文化中蕴含着的儒佛道思想,一杯清茶,能让人在浮躁的尘世中静下心来,思索人生的哲学。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活物资,茶叶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茶文化也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茶叶在外交中的地位日益显著。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茶叶在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通过吸引人类的关注,茶叶不断扩展生存空间,在给人类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茶叶家族也得以发展壮大。茶叶因人类的喜爱而不断地扩张领地,人类因茶叶获得了健康和物质利益。
值得一提的是,在植树艰难的西北部沙漠,人类与木苗通力协作,与风沙斗争,克服水资源匮乏的困境,最终让生命扎根,绽放出绚烂的色彩。因为人类的付出,旱地的植物也将种类繁多的中草药馈赠给我们,包括沙枣、沙米、沙葱、甘草、柴胡、麻黄、防风、蒲公英、苦艾等。与此同时,旱地利于甜食的产生,失水让营养得以长久存储,由此展现生命的无畏与勇敢。枸杞,在希腊神话中被称为“狼莓”。在我国宁夏银川,人们用心呵护枸杞,而枸杞也用开花结果来回报。在种植枸杞的过程中,人类不打未成熟的枸杞果,为老枸杞树建立“养老院”,表达对枸杞树的敬意。在西藏,采药人有一种默契,为了源源不断地获得药材,人类只取所需,绝不多拿,并且在采药后离开时将土盖好,保证来年可以长出新芽。这是一种朴素的生态平衡观,是人类与植物互相成全的生存智慧。
“人类属于智慧生命”[5],在利用植物时,他们也将智慧倾注其中。经过多次研究试验,聪明的人类将驴皮和水混合在一起,制作成上等补品阿胶。长白山人参的药用价值极高,但却低调内敛。在纪录片《万物滋养》中,寻参人穿行数日,才可能找到一棵野山参。一棵人参的出土,也要耗费4—5小时。人参片被椴树蜜浸泡,制成的人参蜜膏可以保存百年,这也是人类智慧的成果。云南文山的三七被誉为“金不换”,在森林与城市生活融合的过程中,聪慧的人类将三七与蜂蜜搭配,并用三七的花制作出美味。鸡头米全身是刺,人类用竹刀砍伐是为了避免伤害植物,这也是人类智慧的体现。
“随着技艺的发展,人类不再只是服从自然的节奏,而是将感知和观察到的规律运用到工艺中去改造自然,且此过程中又包含创造性。”[6]比如,人类通过对各种植物气味的探索,积累經验后将它们合理地运用到烹饪中,创造了一道道独具匠心的美食佳肴。在顶级美食“佛跳墙”的制作中,人类将干鲍、干海参、干鱼唇、鱼翅等八种干海鲜中的鲜味缓慢释放,整个烹饪过程需要花费两周时间,其中不仅蕴含了人类的想象力,也折射出了缓慢的时间哲学。人类创造了田野,田野也提供了人类存活所需的动能。如生长于田野中的大米,在人类的改造下,变成了打糕、米酒、包饭等。此外,人们也从植物身上参悟到很多哲学道理。比如水稻的种植,让我们直面一粒米的成长轨迹,来之不易,粒粒皆辛苦。同时,劳作的过程,也让我们了解到付出才能收获的人生哲学。由此可见,纪录片《万物滋养》“超脱了单纯对人的关怀,还有对我们所在的自然系统的看护和尊重,其中包括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7]。
四、《万物滋养》中生态关系的第三维度:人类与动物
自古以来,动物便和人类一起生活在地球上。在纪录片中,动物和人类并生共存、紧密相连,一起演奏出和谐动人的生态赞歌。和人类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人类只有了解它们的习性,才能和它们保持彼此成全的关系。养蜂人用树木制作蜂巢,吸引蜂群前来居住。通过这种方式,勤劳的蜜蜂与人类达成“协议”,并用蜂蜜缴纳“房租”。金丝燕用唾液给孩子筑巢,由此形成一种保健珍品——燕窝。聪明的东南亚人为金丝燕搭建住所,调节室内温度并做好清洁,模拟燕子叫声,吸引它们前来筑巢。等到小燕子长大后,巢穴便被废弃,只有已出巢的燕窝才会被采摘,这是人类与金丝燕达成的默契。一盏燕窝需要金丝燕用三个月时间一口口地吐出,燕窝被采摘后,工人还需花费几个星期进行加工,去除杂质,最终才能获得高纯度的燕窝。
动物与人类的合作,在燕窝的制作中被充分展现。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不少野生动物濒临灭绝,但羊的数量却不断扩大,这要归功于人与羊的结盟。作为人类重要的肉类食材,羊很早被人类驯化。尽管人类每年要食用大量的羊肉,但规模化的养殖却扩大了羊的生存空间。在青藏高原,牦牛肉是人类重要的食材,牦牛奶也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然而,由于生性暴躁,牦牛不易被驯化。通过长期的磨合,人类终于找到了正确的饲养方法,即不圈养,任其自由,和它们保持松散的关系。这样一来,牦牛的数量急速增长,同时也满足了人类的需求,实现了“双赢”。
野生鱼类的数量在人类的肆意捕捞下急剧减少,提升人工饲养技术迫在眉睫。聪明的人类发现水质对鱼类的生长有着重要的意义,他们将不同种类的鱼分层饲养,增加了鱼类的产量,这也给野生鱼类的休养生息创造了条件。珍珠含有17种氨基酸和30多种微量元素,它的形成纯属自然中的偶然。珍珠贝一年一层,是岁月积淀的见证,它们既可被药用,也可被用于装饰,象征着海洋的神秘永生。由于天然珍珠数量有限,聪慧的人类开始研究饲养珍珠的方法。养珠人在盐水中养珍珠,并用植物根来净化海水,由此培育出了人造珍珠。
有时,人类也从动物身上发现智慧。牦牛妈妈教小牛不要惹事,这也教会了人类很多为人处世的哲理。潮起潮落的自然规律,人和动物都熟知。海洋的秘密,人类只了解冰山一角。从动物身上,人类感知到大自然的神秘与伟大,从而产生一种“敬畏”之情。在长期的相处中,人类与动物积累了深厚的情感。如对蒙古族牧民而言,小羊羔的出生是全家最开心的喜事。鸬鹚是捕鱼的高手,它们是渔夫的得力助手,正因如此,渔民们精心地饲养它们,等到它们年岁大了,便将它们放生自然。驴子帮助人类磨碎小麦,制成面粉。人类也将驴视作亲人,给予它们足够的关爱。
动物也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乐趣。片中,蓝色的沙蟹、招潮蟹等海洋生物,给漫步海滩的人类带来了欢乐。会走路的跳跳鱼,为争夺食物相互撞击,令人忍俊不禁。还有藏匿于湖水中的河虾,打架狂欢时的调皮模样,令观众十分难忘。可以设想,如果动物从这个世界上消失,那么人类的生活将会陷入无尽的枯燥之中。亨利·贝斯顿认为:“大自然的历史远远超过人类历史,各种动物的进化程度更加完美。它们具有的敏锐感觉我们已经退化或者从未获得。它们发出的某些声音我们永远无法听到。它们与我们并非同辈兄弟,也不在我们之下。它们是一个物种,属于另一个国度,与我们在空间和时间的坐标上相遇,共同生活在这个充满辉煌与痛苦的世界上。”[8]综上所述,动物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美食原材料,陪伴人类度过了漫长的岁月。对于动物,人类应该心存感激,珍爱它们的生命,将它们视作命运共同体,还它们一个和谐的生存空间。
五、结语
在生态纪录片《万物滋养》中,导演彻底打破了“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束缚,以平等的视角分析了植物、动物与人类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影片中,人类不再是唯一的主角,而只是自然生态命运共同体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尤其是在《万物滋养》第二季中,导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直接以森林、草原、田野、江湖和海洋为叙述者,讲述源自它们的食材如何被人类烹制成一道道美味的佳肴。值得一提的是,编导在拍摄过程中引经据典,将《道德经》《本草纲目》《神农本草》《周礼·天官冢宰》《晶珠本草》等中华传统文化典籍完美地融入其中,增强了影片的文化内涵。与此同时,片中介绍了许多相关的生化知识和历史典故,这也使该片具备了较强的科普特征。此外,相较《万物滋养》第一季,编导在《万物滋养》第二季中插入了一些动漫镜头,这也增加了影片的趣味性。
当然,该片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生态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恢复不仅应当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还必须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9]遗憾的是,在《万物滋养》第一季的故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几乎没有被涉猎。在《万物滋养》第二季中,食物像是一座桥梁,将人与人联系在一起。在美食的制作过程中,家人和朋友的感情得以升温。美食不仅满足了人类的味蕾,也留下了对于自然本味的记忆。比如,通过“佤王宴”“诈马宴”等美食盛宴,人与人建立了良性的情感關系。然而,在探索人与自身关系的精神生态方面,《万物滋养》第二季依然没有涉及,这也是导演在拍摄下一系列时应该多加关注的地方。尽管有缺憾,但瑕不掩瑜,《万物滋养》依然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生态纪录片,不仅让观众了解到了天地万物共生共荣的关系,在传播中华文明方面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杏林,李连赢,王陈祯. 生态美学视阙下的生态纪录片[J]. 西部广播电视,2016(16).
[2] 李韦儒. 生态纪录片与生态中国形象的传播建构[J]. 电影文学,2017(5).
[3] 赵谦. 宏大景观、诗意表达与生态创伤——美国自然生态纪录片研究[J]. 当代电影,2021(2).
[4] 苗元华. 环保题材纪录片中的生态主义与纪录精神[J]. 现代传播,2021(2).
[5] 元旦尖措. 我国生态主题电视纪录片的内涵及社会价值[J]. 传媒,2016(5).
[6] 魏箫.杜威生态美学视域下的美食经验——以纪录片《风味原产地·潮汕》为例[J]. 鄱阳湖学刊,2020(5).
[7] 王哲.一部生态主义的赞歌——自然纪录片《森林之歌》赏析[J]. 新闻论坛,2020(5).
[8] [加]莫厄特.被捕杀的困鲸[M].刘捷,译.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18.
[9] 王诺.欧美生态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117.
基金项目:本文为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语言文学与艺术研究团队”建设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号:2022TDKY05)、2019年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研究成果(项目号:gxyq2019180)。
作者单位: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