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弛有度,事半功倍

2023-01-11 21:43:14田欣熠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2年31期
关键词:张弛赛题变通

田欣熠

本期赛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弹性”一词似乎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健身时要锻炼肌肉的弹性,工作中有弹性时间,消费领域中不能忽视经济的弹性,思考时要注重思维的弹性……也有人认为,弹性是一种散漫,一种缺乏原则的表现。

你有怎样的体验或思考?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琴弦因为富有弹性,所以能奏出“此曲只应天上有”的优美乐章;金钟因为富有弹性,所以能撞出“杳杳钟声晚”的余音悠扬;松柏因为富有弹性,所以有“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坚韧之势……当我们的内心拥有了弹性,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活时,它才不会因生活的顺风遂意而癫狂,也不会因生活潦倒困顿而沮丧,更不会因挫折失败而绝望。它会使人能理智地对待生活,智慧地进行取舍,以豁达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

何为“弹性”?它是灵活变通的代名词,是人们依据实际需要,对事物作出的调整与变通。世间万物都在发展变化,为适应变化的情况,人是要有弹性的,从身体到心灵,都要有弹性。在健身时,肌肉的弹性可以得到锻炼;在思考时,拓宽思维的弹性,从新颖的角度出发来思考问题,往往能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发现;在心智中,留有一定的弹性,便能使我们胜不骄,败不馁。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就是说要治理好国家,就要让人民劳逸结合,使工作、生活有节奏地进行。英国的一项研究表明,这种不限制工作时间而限定工作内容及质量的“弹性工作制度”较原有的制度而言,更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与积极性。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与积极性,俨然已成为当下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张弛有度,方可事半功倍,在弹性工作制度中,员工能够拥有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家人,只有做好平衡兼顾的企业才能够顺应时代的变化,获得长久的竞争力。过张,如一张时刻紧绷的弓,枕戈待旦,毫无喘息的时间,早晚会断;过弛,如一把久置不用的剑,或供于庙堂,或藏于地下,再耀眼的光芒都会黯淡,再锋利的刀刃都会锈折。唯有张弛有度,才能保证万千事物的最佳状态。

或许有人认为,弹性是一种散漫而缺乏原则观念的体现,这就需要我们对于“弹性”的控制与调节,只可适度而不能越界。“弹性”并非是随心所欲地改变原则,在生活中,也需要我们恰如其分地掌握弹性的力量。曾国藩在论及人生的松缓之道时曾云:“事缓乃圆,好从慢得;从缓待变,应对自如。”他曾因性格太过于刚直与执拗,以至于处事有些冥顽不化,常在官场上得罪人。之后他在朋友的建议下研读老庄思想,如同醍醐灌顶一般豁然开朗,在往后的处事之中也能稍加收敛,不再处处与人针锋相对。

张弛有度,事半功倍;张弛无度,功亏一篑。

(指导教师:李璐琳/编辑:李跃)

评点

这篇文章围绕“弹性”这一充满哲思的概念进行讨论,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对生活、对社会的思考。文章立意明确,从弹性一词的本意出发进行解释与阐述社会现象。首先从概念出发,阐述弹性“灵活变通”的特点,接着讨论弹性的益处、“宽严相结合”,既是国家治理的方法,也是企业管理的秘诀,从多角度来论证弹性对于人们的实用性和重要性;最后又结合时代进行补充说明,“弹性只可适度不能越界”,使文章论述思路更清晰,结构更严谨,内容更饱满,读来更发人深省。其语言精炼,引用精彩,素材丰富,论证充满思辨色彩。

下期赛题

南宋学者叶适曾在《赠薛子长》一文中说:“读书不知接统绪①,虽多无益也;为文不能关教事②,虽工无益也;笃行而不合于大义,虽高无益也;立志不存于忧世,虽仁无益也。”

【注】①接统绪:融会贯通。②关教事:关涉政事教化。

以上论述对于当代青少年具有多方面的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體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猜你喜欢
张弛赛题变通
Effect of laser focus in two-color synthesized waveform on generation of soft x-ray high harmonics
On-surface synthesis of one-dimensional carbyne-like nanostructures with sp-carbon
赛题另解
中等数学(2022年7期)2022-10-24 01:47:32
赛题另解
中等数学(2022年5期)2022-08-29 06:07:36
赛题另解
中等数学(2022年1期)2022-06-05 07:50:08
赛题另解
中等数学(2022年2期)2022-06-05 07:10:50
透析经典模型 灵活拓展变通
“种”珍珠真神奇
从俗从宜,各安其习——《理藩院则例》对《大清律例》刑罚规定之变通
法大研究生(2017年2期)2017-04-18 09:05:51
Tracking the Moisture Sources of an Extreme Precipitation Event in Shandong,China in July 2007:A Computational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