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市林菜复合经营土壤分析

2023-01-11 11:02邓文斌胡海波李锦侦屠小青衡宇晨田东升
江苏林业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下层样地速效

邓文斌,胡海波*,李锦侦,屠小青,衡宇晨,田东升

(1.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 南京 210037;2. 江苏省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37;3.仪征市绿篱无公害蔬菜生产试验场,江苏 扬州 211400)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大蔬菜生产国和消费国,近年来我国蔬菜人均占有量在500 kg以上[1],其中部分蔬菜来自林菜复合经营。林菜复合经营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林木和蔬菜,充分利用其生物学特性合理配置,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双赢的栽培措施。在林分内种植蔬菜,可提高土地和光能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和利用空间与时间的有序结合,在不影响林木生长的情况下,在短周期内可收获蔬菜,以短养长,提高经济效益。在林菜复合经营模式中,林木树冠能够拦截降雨,减缓降雨动能,避免地表直接受到雨水的洗刷和冲击,而林下蔬菜及地表枯落物可保护土壤免受水力侵蚀。王年金等[2]发现,在山核桃林地套种黄花菜,不仅可增加地表覆盖,还可以增强水土保持能力,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另外,林菜复合经营可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渗透性,提高土壤肥力,改善生态环境[3-4],同时,良好的土壤理化性状能够为蔬菜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目前,我国林菜复合经营的研究与实践仍处于发展阶段,林菜复合经营的主体相对分散且规模不大,缺乏系统性的技术指导、协调、管理和服务,无法形成规模化、产业化效应,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大。本文主要以野外调研和室内实验相结合,分析林菜复合经营土壤理化性质现状,并提出林菜复合经营建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地概况

仪征市位于江苏省中西部,南濒长江,东邻邗江,西毗六合,北与高邮市和安徽天长市接壤。全市东西宽 30 km,南北长 39 km,总面积 901 km2。仪征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土壤以砂土和砂壤土为主,土层深厚,中性偏碱。仪征市4种典型的蔬菜分别为紫菜薹(Brassicacampestris)、雪里蕻(Brassicajuncea)、洲芹菜(Apiumgraveolens)和野荠菜(Capsellabursa-pastoris)。紫菜薹,别名红菜薹、红菜、红油菜薹,为十字花科芸薹属芸薹种白菜亚种的变种,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一带,对光照要求不如果菜类那样严格,根系入土层较浅,耐旱、耐涝能力均较弱;雪里蕻为十字花科芸薹属芥菜的栽培变种,南北各省均有栽培,适应性强,喜土质疏松肥沃、排灌条件良好之地,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以保水保肥湿润壤土为佳;洲芹菜,又名野芹菜,伞形科变豆菜属植物,产安徽、江苏、浙江等南方,适于林下、沟谷、溪边及湿润的沙质土壤种植,对土壞要求较严格,需要肥沃、疏松、通气性良好、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野荠菜,中药材名,生长在山坡、田边及路旁,野生,偶有栽培,中国各省区均有分布。

2022年7月调查了35户农户有关林菜栽培、生长状况,其中8户为林下种植4种蔬菜的复合经营农户,分别位于仪征市土桥村、沿江村、曹桥村和长江村(见表1)。

表1 仪征市林菜复合经营主要调查样地基本概况

1.2 研究方法

2022年7月,在8个典型林菜复合经营地内采用“S”形取样法,用口径为4.5 cm、长度为20 cm的不锈钢土钻钻取0—10,10—20 cm的土样5次,充分混合后,取1 kg左右土壤密封于塑料袋中,置冰盒内,带回实验室测定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等指标;同时,用体积为100 cm3的环刀取0—10,10—20 cm的原状土,测定土壤容重和颗粒组成等物理性质。

1.3 土壤理化性质指标测定方法

土壤颗粒组成按照美国制粒径要求,运用沉降、比重计法测定,然后通过美国制土壤质地分类三角坐标图来进行土壤质地分类[5];土壤容重采用环刀法测定[6];土壤pH值采用水浸提(土水比1:2.5)电位法测定[7];土壤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浓硫酸外加热法测定[8];土壤有效磷采用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比色法[8];土壤速效钾采用火焰光度计法测定[9]。

1.4 数据分析

利用Excel 2021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整理;利用SPSS 22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到各处理均值、标准差,用Duncan差异显著性进行判定;利用Origin 2021软件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林菜复合经营土壤物理性质

由表2可知,本调查样地土壤颗粒组成基本相似,土壤黏粒含量占0.7%—2.2%,粉粒含量占27.37%—33.18%,砂砾含量占64.62%—71.93%。根据美国制土壤质地分类三角坐标图,判定本调查样地土壤质地为砂壤土[5]。另外,土壤下层(10—20 cm)极粗砂显著小于上层(0—10 cm)(P<0.05,见表3),而其他土壤粒级上下层差异性不明显(P>0.05,见表3)。

表2 林菜复合经营土壤颗粒组成及土壤质地特征 μm

土壤容重是说明土壤坚实度的重要参数[10]。由表3可知,各调查样地0—20 cm土壤容重为(1.22±0.02) g/cm3。其中,0—10 cm土壤容重在(1.21—1.26) g/cm3之间(见图1),平均值和标准误差为(1.23±0.02) g/cm3;10—20 cm土壤容重在(1.18—1.23) g/cm3之间,平均值和标准误差为(1.21±0.02) g/cm3,且下层(10—20 cm)土壤容重显著小于上层(0—10 cm)(P<0.05),可能是因为下层植物根系较多,土壤空隙大,导致容重减小[10]。总体来看,7号调查样地土壤容重相对偏低,可能是因为样地位于路边田间(见表1),由于田间耕作松土、秸秆还田、间作物根系残留等原因,使土壤变得疏松,容重降低。由于调查样地位于村庄旁边,有些未设围栏,容易受人、畜(禽)的踩踏影响,导致4号和2号调查样地表层容重相对偏高。

表3 林菜复合经营地的土壤物理性质

注:不同大写字母表示0—10 cm土层不同林菜复合经营调查样地之间的显著差异;不同小写字母表示10—20 cm土层不同林菜复合经营调查样地之间的显著差异(P<0.05)图1 林菜复合经营调查样地的土壤容重

2.2 林菜复合经营土壤化学性质

土壤pH是反映土壤质量的基本性质[11]。由图2发现,各调查样地土壤上层(0—10 cm)pH为6.77±0.41,中性;下层(10—20 cm)为8.20±0.10,偏碱性,总体来看各调查样地土壤pH基本相似,为7.48±0.79,属于弱碱性土壤。一般土壤pH值为中性(6.5—7.5)或近中性时适宜植物生长,碱性土壤不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从而影响土壤缓效养分的释放过程[12],进而影响植物生长发育[13]。调查发现4,5号样地表层0—10 cm pH偏低,林木和4种蔬菜生长相比其他调查点较差。另外,调查样地土壤pH值上层显著小于下层(P<0.05,见表4),可能是因为表层施肥和浇水的缘故,中和了部分碱性离子。

注:不同大写字母表示0—10 cm土层不同林菜复合经营调查样地之间的显著差异;不同小写字母表示10—20 cm土层不同林菜复合经营调查样地之间的显著差异(P<0.05)图2 林菜复合经营调查样地的土壤pH

表4 林菜复合经营地的土壤化学性质

土壤有机质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准[14]。本研究0—20 cm土壤有机质为(16.69±6.11) g/kg(见表4),对于蔬菜生长来看含量偏低[15]。由图3可知,各调查样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上层(0—10 cm)显著高于下层(10—20 cm) (P<0.05,见表4)。上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9.90±5.72) g/kg,属于中等水平,下层为(13.48±4.86) g/kg,属于偏低水平,所以需要进行土壤深翻,使土壤上下层有机质进行中和。在各调查样地中,1—3号样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蔬菜生长情况也最差,而7号样地最高,蔬菜生长情况最好。可能是因为7号样地位于田间,秸秆还田和林木凋落物返还到土壤,并且施用了蔬菜专用有机肥,使得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1—3号样地位于房前水边,土壤有机质容易流失,施肥也较少,所以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蔬菜生长差。

注:不同大写字母表示0—10 cm土层不同林菜复合经营调查样地之间的显著差异;不同小写字母表示10—20 cm土层不同林菜复合经营调查样地之间的显著差异(P<0.05)图3 林菜复合经营调查样地的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效磷是指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那部分磷元素[16]。各调查样地土壤有效磷含量上层(0—10 cm)显著高于下层(10—20 cm)(P<0.05,见表4)。由图4可知,上层土壤有效磷含量为(2.42±0.44) mg/kg,下层为(1.87±0.32) mg/kg,属于极低水平。各调查样地相比,1—3号样地土壤有效磷相对低,6—8号样地相对高。可能是因为样地主要位于房前屋后水岸边,无遮阴,高温高湿条件下,土壤风化强烈,大部分盐基离子易于流失[17],且磷酸根离子易被吸附固定,导致土壤有效磷含量较低[18-19]。

注:不同大写字母表示0—10 cm土层不同林菜复合经营调查样地之间的显著差异;不同小写字母表示10—20 cm土层不同林菜复合经营调查样地之间的显著差异(P<0.05)图4 林菜复合经营调查样地的土壤有效磷

土壤速效钾主要包括土壤溶液中的钾和土壤胶体表面的代换性钾,是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钾[17]。本研究0—20 cm土壤速效钾为(150.69±80.64) mg/kg(见表4),属于偏高水平。各调查样地土壤速效钾含量上层(0—10 cm)显著高于下层(10—20 cm)(P<0.05,见表4)。上层土壤速效钾含量为(203.98±83.02) mg/kg,下层为(97.39±23.41) mg/kg,上层土壤速效钾含量约为下层的2倍。各调查样地相比,3号和8号样地土壤速效钾相对偏低,4—5号样地相对偏高。可能是因为4—5号样地钾肥施入较多,而3号和8号样地位于水边,部分钾离子流失进入水体(见图5)。

注:不同大写字母表示0—10 cm土层不同林菜复合经营调查样地之间的显著差异。不同小写字母表示10—20 cm土层不同林菜复合经营调查样地之间的显著差异(P<0.05)图5 林菜复合经营调查样地的土壤速效钾

2.3 林菜复合经营土壤养分与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通过分析林菜复合经营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从表5可以看出,土壤有机质与中砂和pH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表明砂砾土壤的保肥力较差,土壤pH过高不利于土壤有机质累积;土壤有效磷与粉砂和pH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调查样地土壤 pH 值平均在7以上,表明土壤碱性增强,土壤中磷的有效性降低。而土壤有效磷与粗砂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有利于有效磷含量的提高;土壤速效钾与容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增加,有利于有效钾含量增加。

3 建议

通过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发现,土壤养分处于中等偏低水平。针对仪征市典型4种蔬菜林菜复合经营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1)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菜)。林菜复合经营中,首先应考虑林木和蔬菜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结合林地微气候和林地土壤条件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宜林下种植的蔬菜种类和优势品种,适当扩大规模。例如:乌桕树冠稀疏,林下种植需光性强的洲芹菜和紫菜薹进行复合经营;无患子树冠浓密、枝繁叶茂,选择耐荫性强的雪里蕻和野荠菜进行复合经营,以蔬养林,相得益彰。

(2)调整结构,优化密度。适当调整林分结构,优化种植密度。例如,初栽时的1—2年生乌桕苗,株行距3 m×5 m,紫菜薹与林木距离以0.5 m为宜;若为规模化种植,乌桕宜采用大苗,株行距4 m×8(10)m,紫菜薹与乌桕距离以1 m为宜。

(3)科学整地,改良土壤。在整地方面,为满足不同类型蔬菜种植对土地的需求,应在复合经营前深翻土壤,例如雪里蕻要选择土层深厚、排灌方便和保水保肥的土壤;整地过程中注意对林木主侧根的保护,提高林木成活率。另外,可以合理选择土壤调理剂,调节土壤pH,增加土壤养分有效性,提高蔬菜和林木产量和品质。

(4)加强管理,精耕细作。在水肥管理方面,要根据土壤性质、林木和蔬菜水肥需求规律等实际情况,适时适量进行灌溉施肥。例如春、夏播的野荠菜,一般追肥2次;出苗前浇水1次保湿,浇水时间以早晚为宜,轻浇、勤浇,不能1次浇透。出苗后适当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另外,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病虫害防治原则,充分利用绿色防控技术防治病虫害,例如尽量不要选前作为十字花科作物的种植地来种植雪里蕻,并远离病原地。

(5)适时间作,适销对路。在栽培种植方面,做到合理安排茬口,选好品种,抢抓农时,适时进行间、套和轮作。例如,紫菜薹早熟类型宜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播种育苗;中熟类型宜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播种育苗;晚熟类型宜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播种育苗。另外,在采收和销售方面,根据不同蔬菜种类确定采收时间,适当拓展新型营销渠道,可选择低成本、交易便捷的网络营销方式。

猜你喜欢
下层样地速效
仁怀市二茬红缨子高粱的生物量及载畜量调查
额尔古纳市兴安落叶松中龄林植被碳储量研究
如何合理使用速效救心丸?
基于角尺度模型的林业样地空间结构分析
15 年生鹅掌楸林分生长差异性研究
折叠积雪
保定市满城区土壤速效钾含量总体分析
积雪
土壤速效钾测定方法的影响因素
老人要少用速效感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