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楚珺 王文华
(山西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山西 晋中030619)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1]。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医药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值建党百年之际,作为中医药高校的学生思政工作者,应该把握好契机,以我党历久弥新的发展史,根植学生中国自信,强化学生中医药文化自信。
1.1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近代中医药发展背景 自古以来中医药流传广泛,从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扁鹊精通切脉、华佗创“五禽戏”的体育锻炼疗法,到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的面世、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的学术讨论,再到李时珍《本草纲目》对中药的系统梳理、清代吴塘著《温病条辨》等。古人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医学宝库,积累了许多实用的理论及疗法,中医药治疗能减缓人们病痛,中医界对此不断发展研讨。
近代鸦片战争后,外来列强入侵,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风雨飘摇,西学东渐之风盛行,西方外来的先进思想、制度、设备、文化等广泛地影响着国内,唤醒了古老沉睡的中国。先进仁人志士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启迪了大众的思想,着力解决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与此同时,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遭到了一定冲击,中医的科学性受到质疑,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医受到歧视。近代随着西医的流入,出现了中西医汇通学派,代表人物张锡纯主张“衷中参西”,在中医临床治疗上运用了西医生理、病理、药理的知识。在西医学的冲击下,中医药逐渐受到质疑,特别是政府全盘推行西方的医疗制度,使得西医优于中医的理论横行,形成“西医在朝,中医在野”的局面[2]。加之,社会动乱,民心惶惶,中医从业者门槛低,资源良莠不齐,假医假药也在民间流行。文化、政治、经济等都令中医药发展受限,这也激发了中医界的反思,不断抗争与创新。
近代中国,在中国共产党之前,没有一个政治力量能真正解决民族兴和文化兴的问题,也就不可能有政治力量真正关注中医药事业的衰败,并有能力实现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复兴[3]。
1.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促进中医药文化发展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中国水深火热之时,积贫积弱,百姓物质资源极度匮乏,当时战乱频频、疾病肆虐,西医药治疗难以负担,我党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卫人民切身利益,大力促进中医药的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战争四起,军民利用草药止血、利用针灸缓急止痛等疗法成效显著。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抗日根据地,采用中西医2 种方法治疗,在根据地创立初期建立医疗机构团队,做好后方保障。秋收起义后,部队中疟疾、痢疾流行,建立医疗卫生队。1941年晋冀鲁豫边区,野战卫生部卫生工作指示中道,“中医有丰富的经验,能治好许多西医无法治疗的疾病;轻视中医的思想必须克服;中医在部队中与西医应有同等地位”[4]。随着对中医药实践疗效的认可,抗日战争中后期我党逐渐形成了“中西医合作”及“中医科学化”的方针。中国共产党重视中医药的发展,培养中医药人才,开设中医培训班,广纳民间中医之士为用。中医药治疗方式简便、效果精准、价格低廉、民间疗法多,其独特性有助于解决当时的燃眉之急,正因为我党的坚持,为日后中医药的发展保留了希望的火种。
1.3 当代中医药文化的发展 毛泽东曾多次评价中医药的现实价值,新中国成立前后,百废待兴,卫生形势严峻,人口众多,医药资源缺乏,疾病丛生,全国多数患者不能得到及时良好的救治。基于这一基本国情,1949年9 月,毛泽东在接见出席全国卫生行政会议代表时指出:必须很好地团结中医,提高技术,搞好中医工作,发挥中医力量,才能负担起几亿人口的艰巨的卫生工作任务[5]。建国以来,卫生保健事业亟待加强,中医药作为中间重要一环,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56 年国家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成立了4 所中医院校,自此各地纷纷成立中医药院校,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逐步发展,加之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培养了大批根基稳固、知识系统的专业技术人才。中医药的临床研究实效愈发显著,1954 年石家庄地区治疗流行性乙脑,2003 年中西医防治非典,2005 年防控人禽流感,再至2020 年防治新冠肺炎。现进入后疫情时代,防治未病思想更深入人心。
近些年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2015 年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中医科学院建立60 周年,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点明,要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创造性、创新性发展;2017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向世卫组织赠送针灸铜人雕塑仪式,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健康中国战略,指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诸如此类可以看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越来越重视中医药的发展,中医药事业融入国家卫生健康工作及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医药发展史是党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中国共产党给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中医药以其独有的实践性造福着中国人民,其中包含的传统文化也在指引着人们思考并向前,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等中医思维也在影响着人们价值观方法论的构建,比如“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是我党在大革命失败后,总结经验,根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敌我力量悬殊较大,而采取的一条新路线,积蓄力量,这与中医整体审查、辨证论治等观点异曲同工。探索中医文化的奥秘可与个人发展相辅相成,激发大众在实践中感悟中医文化的魅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中医从业者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不断继承的祖先优秀财富并发扬光大,直到如今高校教育、师承教育、传统流派教育等模式齐头并进。中医人守正创新,学史力行,肩负重任,砥砺前行。
虽然中医药文化发展正处于天时地利人和的时机,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具有挑战。如今中医从业者数量较少,中医药文化传播推广力度较弱。高校中医药文化自信教育的发展途径单一且迟缓,体系不够完善,师资队伍不够健全,相关课程讲授方式陈旧,吸引力小,实践活动少。由于知识局限,中医院校学生对自我的中医文化没有足够的自信度。作为中医药高校学生的思政工作者,应从自身出发,以党史教育为契机,强化学生中医药文化自信。
3.1 有助于学生更加了解党 激发爱国情怀 根植中国自信 中国共产党发展到今天,承载的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奋斗史,是在挫折中不断整改前进的成长史,是从小到大、从火苗到燎原的发展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现如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国正飞速发展着,中国人民的幸福指数日趋提高。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党的领导。青年学生是风华正茂的一代,他们出生于20 世纪末,21 世纪初,伴随着千禧年成长,与中国的飞速发展相随,没有经历过太多苦难,与之前先烈创建新中国等时期,距离遥远,难以感同身受,随之而来青年学生也背负着一些刻板印象,如政治冷漠、自私淡薄等。积极开展党史教育,有助于学生更加了解历史,了解党的经历,产生民族自豪感,激发个人爱国情怀,从而根植中国自信。
3.2 有助于学生抵制浮躁思想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现代青年学生,时逢综合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快速高效的同时会带来一些物欲思想,人心浮躁,不能沉心静气去思考自己今后的发展,亦可能会求快,而忽视积极向前的前提是要稳步走好当下。党史使人沉淀,可以帮助学生洗涤身心的浮躁,树立正确实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其是中医药高校的学生,培养中医思维必不可少。中医药传承着千年来的财富,中医药学子应怀有沉淀的思维去理解中医药知识,理解医生的含义,培养医德的本心,理解为人民服务的情怀,为之脚踏实地奋斗,用中医思维帮助自己和他人过更好的生活。
3.3 有助于学生强化中医药文化自信 党的百年发展史,是给所有中国人民交付的满意答卷,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中医药的发展也随之有了很强的支持。党史包含着中医药发展史,了解党史,可进一步了解近当代我国中医药的发展轨迹,功不唐捐,玉汝于成,踏着先辈的路,开创自己的路。中医药高校开展党史教育,有助于学生在学习党史中,找到力量,根植中国自信,坚定专业自信,强化学生中医药文化自信。树立中医药文化自信是新时代发展中医药文化的必然要求,党史学习教育可以加固学生信心,只要努力,拥有长征精神、雷锋精神、抗疫精神等,探索中医药发展内涵,将自己的个人发展和中医药发展联系在一起,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一定可以实现自己的初心和梦想,创造个人价值。
4.1 辅导员认真做好党史宣传班会 从细微处见真章,辅导员老师可分批次开展开党史宣传主题班会,系统地向学生梳理党的百年发展史,然后引导鼓励学生个人讲述党史,在班级开展“人人学党史,人人讲党史”的活动,学生们可以就其中一次会议、一个制度等方面来开展。拓宽渠道,打破时空地域的限制,利用新媒体,如腾讯会议、学习通等应用程序,开展党史及中医药文化学术交流,注意结合本专业知识,从党的优良传统引申体会个人应如何做。中医药文化自信的根源是对中国的自信,对中医文化的自信。我们通过党史学习教育,要引导学生逐渐领悟初心,汲取文化自信营养,找准学习方法,坚定学习信念,在实践中有所收获。
4.2 举办班级院级校级知识竞赛 以竞赛的方式,帮助同学们梳理党史知识。值建党百年之际,应联合本校思政老师,出一份适合中医药学子的党史竞赛题目,将党史与中医药文化自信相关内容结合起来,例如:中国共产党对中医药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物资、人员都极为匮乏,毛泽东指导医院“用中西两法治疗”;习近平党史观的主要内容高度重视对党史的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党史、实事求是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6];首批中医药院校建立相关的发展史,以及本校的发展史;等等。深入学习党史,了解党的发展与中医药的发展,在赛前准备、赛中评比、赛后总结中积累经验,博闻强识,沉淀文化内涵,从学思践悟中领会当代大学生的职责,培养中医药文化自信。
4.3 开展党史宣讲活动 普及党史内容,开展宣讲活动,学生通过一次次的练习,不断强化理论素养、增加文化底蕴、提升沟通表达能力、锻炼心理素质,全面巩固发展综合实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有利于其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里。在具体宣讲选材中,可以重点选取党史中特定精神对今后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的启示;党史下特定时期的医疗状况,当下我党如何治疗处理,中医药如何在当时发挥功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战地军医是如何医疗养护军队伤员的,其精神又是代表着什么;如今在党的领导下,革命精神激励着中医药走向世界造福全球;等等。身为中医药高校学子,应做到从党史中汲取力量,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认真学习,认真生活,在实践中创造新未来。
4.4 开展第二课堂 引导学生投身实践活动 联合社团开展一系列党史教育活动,如,观看《建党大业》《太行山上》等视频、纪录片,用画面直观感受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举办红歌合唱、独唱大赛,领唱红色经典,聆听前辈的心声;围绕“初心”“使命”“中医药发展历程”等关键词排演情景剧,并在校内巡回演出,如不同历史时期政府对于中医药发展的不同政策,从前期筹备、剧本撰写、台词记忆、舞台演练等桥段入手,带入角色,切身感受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的贡献;开展读书分享会,品读红色家书,感受先烈给家人的倾诉,虽有不舍、不甘,但更多的是国家大义,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情怀。品读《百年守望·颜德馨:一个人的中医史》等书籍,感怀老一辈共产党员对于中医药事业的坚守,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指引下,不断推动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坚定后辈中医药自信发展之路。在活动中锻炼综合能力,坚定自身中医药文化自信,以及为国为民的初心。
实践出真知。新时代强化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要充分发挥红色基地的教育功能[7]。组织学生前往烈士纪念馆、革命教育基地等,实地考察红色记忆,感怀先烈。发动身边资源,找寻革命老兵,去实地拜访学习,听前辈讲过去战场的故事,启发思维,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活动后做好总结,在前辈处汲取养分,武装自己,坚定初心,稳步向前。
以史鉴今、资政育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百年党史是奋斗史、自强史、超越史。中医药高校以党史教育为突破点,通过班会、竞赛等实践活动,将中医药文化自信逐渐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乃至工作的方方面面。中医药高校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基地,中医药学子是中医药事业的继承者与传播者。身为中医药高校的学生思政工作者,要引导好中医药学子树立正确的党史观,从党史学习中更加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领悟中医药为人民服务的初衷,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