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建议

2023-01-11 22:13魏瑞芝王乐涛刘广志韩昆
种子科技 2022年12期
关键词:检验员质量检验管理体系

魏瑞芝,王乐涛,刘广志,韩昆

(东阿县检验检测中心,山东 聊城 252000)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种业问题,多次强调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自2022 年3 月1 日起施行,修改后的《种子法》进一步凸显了种业的基础性、核心性和战略性作用。但我国种业发展进程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存在单产水平不高、核心技术原创不足、现代化育种体系不健全等“卡脖子”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种业的国际化、现代化发展。因此,农业农村部把种业作为“十四五”农业科技攻关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任务,要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打赢种业“翻身仗”[1]。

推进种子产业发展,保证种子质量是核心。种子检验是根据规定的检验规程,对农作物种子一个或多个质量特征进行分析和测定,以此判断种子质量的优劣程度,是控制种子质量、提高作物产量的关键环节[2]。《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指出,对种子质量进行鉴定和分析、准确掌握种子质量状况、避免问题种子流向市场,确保农业用种安全。种子质量检验能判断种用价值,从而延长种子活力。通过水分、净度、纯度、发芽率等检验项目,选育出符合国家标准的种子,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潜力[3],为农业生产安全提供保障,推动现代种业发展。随着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以及种子产业的市场化发展,对种子质量检验提出了更全面、更高层次的要求,基层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以下简称“基层种子质检机构”)作为严把种子质量检验的最后一道关口,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其机构建设势在必行。但是基层种子质检机构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1 基层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检验人员数量和素质有待提升

种子检验员的业务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基层检验队伍的数量和业务水平与快速发展的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技术水平不匹配,严重制约着机构的发展。

一方面,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原隶属于农业系统的检验机构,大部分被划拨到政府下属事业单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专业人员流失,导致基层检测力量薄弱,无法满足种子质量检验工作的快速发展。同时,基层种子质量检验任务繁重,检验员待遇不高,无法吸引更多具有农学、生物学等专业背景的技术人员加入,不能为基层种子质检机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另一方面,检验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提升。种子检验员分为扦样员、室内检验员和田间检验员。扦样员负责样品扦取,室内检验员负责检验净度、发芽率、水分等项目,田间检验员负责品种真实性和品种纯度的田间和小区种植鉴定。但在基层检验队伍中,取得农作物种子检验员证书的人员少之又少,并且专职检验员少,一人多岗,检验操作不规范,检验员资质和业务水平仅停留在种子水分、净度、发芽率等室内常规检测层次,对种子检验的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导致无法开展涉及分子水平的纯度鉴定等现代化检测工作[4]。

1.2 缺乏检验仪器设备

检验仪器是开展种子检验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设备。《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考核管理办法》和《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中规定,获得检验资质的机构必须具备开展种子扦样、样品制备、检验、储存等工作的仪器设备。但大多数基层农作物质检机构在仪器设备方面只是达到了规定的下限。

一方面,随着种子产业化发展,种子种类越来越丰富,对质量检验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基层种子质检机构没有及时更新检测设备,检验室条件落后,配套的硬件设施老旧且精密度低,设备参数不能满足检测需求,造成检验结果不准确,出具的检测报告缺少权威性,难以达到有效监控种子质量的目的。比如电子天平精确度达不到检验规程要求,致使种子水分检测不准确。

另一方面,仪器设备数量不足。机构改革合并后,原属于农业系统的部分仪器设备转移到种子质检机构,新成立的种子质检机构只有烘箱、天平、发芽箱、样品粉碎机等常规检测仪器。缺少分子水平的DNA 鉴定、转基因成分检测等仪器,无法对品种的真实性和纯度进行全面性鉴定,导致检测的项目和数量不能全覆盖,限制了种子质量检验工作的开展。比如利用田间试验进行纯度鉴定时,试验周期长,检测结果出来后,种子已经流向市场,给农业生产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1.3 专项经费没有保障

基层种子质检机构大多数属于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无法自筹经费购置仪器设备,机构的运转全靠政府财政拨款,但是基层政府财政普遍困难,政府拨款仅满足种子质检机构的正常运行,并没有专项检测经费支持,缺少资金购置专业性强、精密度高的现代化仪器设备,无法及时更新检测设备。没有种子质量检验专项经费或种子质检项目资金支持,导致检测人员外出进修培训的机会减少。

另外,种子质量抽查检验属于社会公益行为,《种子法》中规定,农作物质检机构进行种子质检抽查时不得收取检验费用,导致机构在运行过程中缺少固定和长期的经费来源,抽检经费难以落实,制约种子检验工作的开展[5]。

1.4 检验方法更新缓慢

种子检验标准是保证检验结果公正性、客观性的前提。在种子质量检验方面,基层种子质检机构依据《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T 3543.1—1995),开展检验工作。但此国家标准是国家技术监督局基于1995 年的检测技术和仪器设备制定的,后续一直没有更新,其内容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种业的现代化发展需求。尤其是随着DNA 分子标记技术和SSR 分子标记技术在种子纯度鉴定和品种真实性检测工作中的应用,在检验规程中没有标准依据,现行国标已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国际种子质量检验规程》从1931 年颁布到现在,国际种子检验协会已经进行了多次修改和完善,现行的国际标准是2012 版,除了室内常规、细胞和分子水平等方面的质量检验,还发展了部分种子的室内快速检测方法[6]。但我国检验机构采用的检验规程没有同步更新,与国际标准存在很大的差距,不利于种子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如《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水分测定》(GB/T 3543.6—1995)中采用的是烘干称重法测定种子的水分含量,此法操作时间较长,并且种子在粉碎研磨过程中,受操作环境影响大,造成种子吸水或者水分散失,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2017 年全国农作物种子各级质量检验机构水分测定能力验证满意率仅为50%[7],因此种子质量检验机构的常规检验方法和检测能力亟须提高。

1.5 种子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是《实验室资格认证评审准则》的关键要素,是检验机构申请资质认证和扩项的前提条件。种子检测工作顺利开展离不开科学、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但基层种子质检机构在运行过程中,质量管理体系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基层种子质检机构检测任务繁重,平时偏向于检测工作,不注重体系建设,检验机构只是编制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记录表格,并没有在机构内部进行宣贯和学习,只是做了质量管理体系的表面工作,无法科学指导检验机构开展工作。

二是基层种子质检机构除了种子质量检验以外,还会承担其他食品、农产品的检测,导致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具有通用性,对种子检验的专一性不强,参照质量管理体系开展种子检验工作时存在偏差。

三是质量管理体系更新不及时。随着检测方法更新和检验机构发展,质量管理体系总会出现不适应工作开展的情况。基层种子质检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更新滞后,甚至存在不更新的情况。尤其是作业指导书和记录表格,没有与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操作方法同步更新。

2 基层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的发展建议

种子质量检验是一项技术性强、规范化高的工作,要求检验数据科学、精确度高。所以要做好这项工作,人员素质是核心,硬件设施是关键,经费保障是前提,检验方法是基础,质量体系是保障,5 项措施要形成合力,共同提高种子检验工作的标准化水平。

2.1 加强种子检验队伍建设

种子检验员是实施种子质量检验的主体,检验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检验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因此要完善人员配备体系,打造一支技术力量强的专业种子检验队伍,适应种子产业发展需求变化,科学开展种子检验工作。

一是要加大人员培训力度。组织种子检验规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等种子检验相关的专业技术学习和培训,并建立培训长效机制,更新检验队伍的业务知识。结合培训内容,制订人员考核计划,定期对检验员进行考核,强化专业素养。加大对新修订《种子法》的宣传力度,提高检验员的法律意识,并保证新修订法律及时、准确地贯彻实施。鼓励人员参加农作物种子检验员考核,考取《种子检验员证》,保证人员持证上岗,专人专责,高效开展种子检验工作。

二是要强化业务技能。定期开展种子检测技术比武练兵,并作为检验员考核指标,倒逼检验人员主动学习前沿技术和新方法,使其更好地掌握科学检验技术。提高种子检验操作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规范操作,更好地满足新形势对种子质量检验的需求,不断提高种子质量安全。积极开展人员对比试验,控制种子质量检验风险。

三是要“走出去”学习种子检验经验。积极到其他省、市、县级种子检验机构开展检验技术、业务交流,学习先进的检验技术和成功经验,提高种子检验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2 完善种子检验基础设施

随着检验技术革新,要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及时更新和购置先进的仪器设备,提高基层种子检验机构检测手段的现代化水平,使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一方面,要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加强种子检验室标准化建设。质检机构除了开展室内常规检验以外,还要开展种子转基因成分检测、种子DNA 指纹库等分子检测工作,需要购置凝胶成像系统、PCR 仪等高精密度仪器,保证种子检测的时效性,不断提高种子质量检测能力。

另一方面,要安排专门检验员管理仪器设备。及时对设备进行期间核查,并定期安排检定校准,保证仪器正常运行,不断提高检验设备的准确性,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3 加大专项经费投入力度

完善种子质量检验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充足的经费支持。建议财政部门加大对基层种子质检机构的扶持力度,将种子质量检验工作的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专项经费保障机制,保证检验工作正常有序运转。同时,基层种子质检机构要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财政支持,并争取“种子工程”等相关农业类项目资金支持,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市的惠农政策,进一步落实种子质量检验检测经费,为县域种子质量检验工作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发挥基层种子质检机构的技术优势。

2.4 改进种子检验技术

科学合理的种子检验标准对促进种子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新技术在种子选育、生产等环节的应用,以及种子国际贸易的增加,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新的检验技术研发,不断完善和发展检测指标,并引进国际上先进、成熟的检验方法,提高检测质量。

一是适应种子产业新技术的需要,完善和补充现行标准。将成熟先进的种子检测技术加入到标准中,提高种子检验的现代化水平,实现标准的实用性。如成熟的SSR 分子标记技术在判断种子质量方面时效性强,因没有检测标准而无法推广,因此要及时修订检验方法,增加有关内容,更好地服务种子检验工作。

二是主动接轨国际标准,制定符合种子产业发展的检验标准。中国种子要“走出去”,就要符合国际标准。结合国内种子发展实际,主动对接国际种子检验规程,完善国内种子技术标准和规范,制定适应种子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标准体系,以此提高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5 强化质量管理体系

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保证基层种子质检机构有效运行、正常开展各项检验工作的前提。基层种子质检机构应严格按照《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考核管理办法》,建立一套与本机构运行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制质量手册管理实验室和人员活动,程序文件指导体系活动开展,用详细的作业指导书指导检验人员开展工作,并建立完善的记录表格,保证检验结果的可溯性。

在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前提下,要对整套管理体系进行宣贯学习,保证每位检验员了解并落实到位,不断强化种子检验员质量意识,并在体系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存在的问题。在检验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应及时完善和优化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体系稳定运行,有效指导检测工作顺利开展。

3 结束语

种子质量检验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要建立农作物种子检验标准实验室,充实专业的检验人员,购置配套的仪器设备,切实保障种子质检的财政投入,健全检验标准,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升检测服务能力,为种子质量检验提供技术保障。只有加强基层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的建设,充分发挥基层质检机构的基础作用,才能有效保障基层农作物种子的质量安全,为我国种子产业化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检验员质量检验管理体系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质量检验在新一代运载火箭总装总测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建筑材料的质量检验与监督标准构建探索
质量事故的根源,值得注意!
纺织品中的纤维质量检验分析
论检验员的素质与人才培养
矿泉水生产企业实验室检验员考核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