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幸福伦理思想视阈下的共同富裕

2023-01-11 21:33吴宁丁芙容浦天罡
关键词:伦理思想共同富裕马克思

吴宁,丁芙容,浦天罡

上海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34

“美好、幸福生活意味着一种善”[1],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将人类整体的幸福作为最高目标,中国共产党把促进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关键。作为一个综合性和哲学性的话语,共同富裕不仅包含经济发展方面,还包含了政治伦理、文化思想、社会秩序和生活环境等方面,是以人民为中心,帮助人民追求幸福、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共同富裕思想是马克思幸福伦理思想的生动体现,共同富裕与人民幸福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致的,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民幸福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马克思幸福伦理思想具有深厚的哲学理论基础即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其中,社会的现实的人的幸福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主要的精神主旨。马克思幸福伦理思想的第一要义就是打破阶级、资本的“枷锁”,使人们从奴役、困顿的状态中得到解放,从而彰显人的本质、意志自由和全面发展。从马克思幸福伦理思想迸发的共同富裕理念,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一、马克思幸福伦理思想的基本特征

幸福是指人在社会中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的主观感受,但与外部客观因素也息息相关。在马克思看来,幸福不仅是富足的、坚实的社会生产力,更是一种开放的、平等的社会生产关系。幸福具有个体差异性,它是幸福感产生的源泉,在不同的主体中、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时间上,幸福感会有所不同。幸福的实现源于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和人民精神生活的充分满足,幸福的状态是最大限度的发展、尊重和自由。因此,马克思对“幸福的主体”的伦理分析与对“幸福的实现”的探讨为马克思幸福伦理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石。人民群众的解放和幸福问题即促进公平正义、实现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一生的价值追求,也是人类精神所要追求和达到的崇高境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劳动、土地之间的对立以及这三者内部的彼此对立使劳动被资本与土地剥削和压迫。随着资本的集中、土地的兼并,社会产生了财产集中,导致社会两极分化。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制度出发,区分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不同的社会价值取向,指出了社会矛盾运动的基本规律,使社会主义者坚定了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为人民追求幸福提供了基本途径,即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所体现的幸福是多维度的,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1.个人幸福与集体幸福相统一

个人幸福与集体幸福二者有很大区别但又不可分割,二者辩证统一。集体幸福是指大多数利益共同体成员的幸福,是每个个体都站在共同体的角度对幸福的评价和需要。马克思幸福伦理思想体现了以集体幸福为核心的理念,强调实现个人幸福必须以大局为重,以集体幸福的搭建为目标,在集体中创造个人幸福。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通过艰苦的革命斗争,消灭了不平等的社会阶级根源,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劳苦大众从集体中得到解放,取得了自由和平等的权利,这是对马克思幸福观的实践和探索。

马克思幸福伦理思想摒弃了个人利己主义,讲求个人以集体幸福为核心,明确个人幸福的实现与集体幸福的状况紧密联系,提倡个人为集体奉献的精神。在现实社会中,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应秉承“善”的义利观,发扬奉献精神,共同为集体幸福的实现贡献力量,从而为个体获得幸福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只有充分涌流的创造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源泉才能成就幸福社会,使社会幸福的福利在每个人身上充分展现,最终实现个人幸福与集体幸福的深度融合。

2.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相统一

共同富裕是物质和精神相统一的富裕。物质是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的基础条件,它主要表现为物质生产方式和经济生活的进步,但这并不意味着共同富裕只能止于物质层面,因为人的基本需求是多样的。马克思认为,人是有思想、有创造力的高级动物,具有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人类的幸福也是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统一体。共同富裕不能只停留在物质层面,从人的全面发展来看,还应扩展到精神层面,以追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人的全面发展涉及人的道德、智力和体力等方面,离不开物质基础的保障和文化信仰的支撑,精神生活作为物质生活的升华,是人类幸福更深层次的需要,二者统一于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全过程。在处理二者的关系时,一方面,我们既要保障人民在物质生活上富足,又要反对纯粹物质性的、精神性的追求,反对把精神与物质割裂开来的禁欲主义;另一方面,精神生活是现实幸福的重要内容,人类除经济方面的追求外,还有精神丰富的基本需求,包括安全环境、公平正义、文化素养等,人们需要具有坚定的意志力和崇高的精神品质,才能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辨是非,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思潮。因此,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富裕是马克思幸福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在马克思幸福伦理思想的指导下,建设幸福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

3.劳动创造与幸福满足相统一

幸福来源于实践,实践活动是人类获得幸福的主要方式。马克思幸福伦理思想认为幸福是创造出来的,人类只有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最终才能获得和享受幸福。如果停止劳动“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2],人的幸福必须依靠劳动来实现,通过劳动生产出满足幸福的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一方面,劳动将人们从奴役状态中解放出来,用自身的劳动去获得自由,追求真正的幸福;另一方面,只有劳动者才拥有打开幸福门锁的钥匙。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不仅没有依靠劳动获得幸福生活,反而被资本家剥削压迫,陷入了劳动异化之中,失去了劳动自由和精神自由。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蕴涵着丰富的幸福思想,透过对资本主义剩余价值本质的追寻,深刻地揭示了在资本家的经济扩张中劳动者的平等自由与劳动报酬的公平分配都不可能成为现实,只有实现了共产主义,才能真正实现劳动解放,进而达到民生幸福的美好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幸福”和“奋斗”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幸福是奋斗的目标,幸福生活正是全体人民勠力同心、共同奋斗的结果,要不断鼓励全体人民勤劳守法致富,增强创新致富本领,形成人人参与、共谋发展的良好环境。习近平的奋斗幸福观以马克思幸福伦理思想为理论基础,体现了人民的主体地位,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它既是习近平的幸福观,也是新时代全体中国人民的幸福观,是新时代人们的人生追求和价值目标。

二、马克思幸福伦理思想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马克思幸福伦理思想以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学”为理论源泉,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将幸福作为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将阶级中人的本质和存在的道德合理性凸显出来,指出自由发展是人对幸福的本质追求,社会正义是实现人类幸福的根本保证,共同富裕是实现人类幸福的重要条件。马克思根据人的物质、精神和人际交往的需要,把人的幸福分为生存型、享受型和发展型三类。马克思幸福伦理思想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为中国推进共同富裕提供理论指导,共同富裕是对人类幸福的实践探索。首先,马克思幸福伦理思想与共同富裕都包含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共同劳动,以及共享文明、幸福和自由。马克思把人的本质与现实生活世界相联系,认为人最基本的幸福是对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的满足,能够维持作为人的生存底线。马克思幸福伦理思想克服了传统的快乐主义和德性主义,反对统治阶级为了自己的精神幸福而去克制甚至否定被统治阶级身体自由和精神幸福的合理性。每个人的幸福感是不同的,物质贫乏者因物质满足而感到幸福,精神贫乏者因精神满足而感到幸福。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尤其是经济制度中揭示人生活不幸福的根源,指出资本主义发展机器工业并不是为了实现全人类幸福,而是在私有制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垄断、资本积累、压榨工人阶级,从而使资本家的物质资料极大丰富、满足资本家的野心,而工人在资本的压榨下连基本的生存需要都难以满足。在马克思看来,资本家的不幸福则是因为物质太富裕,物质生活的过度膨胀使资本家忽视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而导致物质富裕、精神贫穷,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忘却了幸福的本质、被资本所奴役。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级既没有物质的富裕也没有精神的富裕,资本家的物质富足建立在工人阶级不幸的生活之上,处于物质上的富裕与精神上的不安和焦虑状态,处在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的分裂之中。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是公有制,为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共同”主要源于不断做强做优做大的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富裕”源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的高质量、新格局、新理念,人民幸福发展的社会财富源泉得以充分涌流。“共同”是公平的体现,共同富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具有全时空性、全方位性、全民性和全过程性。其次,马克思幸福伦理思想和共同富裕都坚持“以人为本”。马克思强调人在经济领域、思想文化、政治权利等方面应有的自由发展的机会,反对将人当作动物关进“奴役”的牢笼,以实现全人类解放为使命。马克思将幸福的主体定义为全人类,即现实的、自由的、平等的人,强调公平、正义等人本价值观,指出人民群众既是幸福的享受主体也是幸福的创造主体。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幸福,将人民放在心中,集中民智,激发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的原动力,不断扩充实现共同富裕的源与流。共同富裕是民心所向、民心所想,实现的是民愿、造的是民福,必须依靠人民群众推动富裕之“共同”,实现共同富裕要靠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合作、艰苦奋斗、劳动创造。

在未来社会中,“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3]。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不仅仅是去“解释世界”,而是要科学地揭示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并以此为根本遵循去“改变世界”。共同富裕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科学理论,也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实践形式,是实现共产主义的重要步骤。推进共同富裕、让人民实现真正的幸福需要做到以下四个坚持: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方向。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践行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将广大人民群众吸引到其中,贯彻富裕道路由人民自己去走,富裕的幸福成果由人民共同享受,让人民当“是否富裕、是否幸福”的阅卷人。二是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基准推进共同富裕,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和保障。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不仅在物质需要上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其他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坚持高质量创新发展,强化企业发展的平稳性,建构大中小企业相互成长、相互促进的企业发展新动态,为实现共同富裕营造有利的经济环境。三是坚持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共同富裕不是一部分人或者一部分地区的富裕,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面临着“做蛋糕”和“分蛋糕”两方面的问题。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要“做大蛋糕”,但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把“蛋糕”做大,从而不断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分好蛋糕”需要寻找良好的分配策略,通过创新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的基础性分配制度,在第三次分配中更大程度上讲求道德意愿,努力把做大的“蛋糕”分好,缩小贫富差距,防止两极分化,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四是坚持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富裕。从马克思幸福伦理思想出发,共同富裕表达了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幸福生活不仅包括物质生活上的幸福,而且包括精神生活上的幸福。共同富裕是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在从先富时代转向共富时代中帮助全体人民实现幸福生活。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始终不渝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把为人民幸福而奋斗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4]。“治国之道,富民为始”,要想发展社会主义就必须通过市场自由与竞争来活跃经济,平衡和协调好区域经济发展;同时要厘清共同富裕与幸福之间的关系,充分认识富裕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之一,是人民在物质上的获得和精神上的满足,是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共同富裕会给所有中国人带来幸福,会让中国繁荣富强。新时代应以增强人民幸福感、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事业。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动下,面对全球贫富分化等问题,应充分认识到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必须未雨绸缪防止两极分化,提出并抓紧落实科学可行、符合国情的共同富裕纲要。促进共同富裕应把握好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应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勤劳是富裕的根底和源泉,创新是富裕的不竭动力,应鼓励全体人民勠力同心,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增强致富本领。二是应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现阶段实现共同富裕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力发挥公有制经济的基础性作用,实施完善的分配制度,保证国民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三是应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还是关系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基的重大政治问题,应坚持“全国一盘棋”的思想,统筹考虑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问题、人民就业和收入问题、城乡差距问题。四是应循序渐进。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应承认共同富裕在时间上有先后、在空间上有差异、在方式上有不同,还应认识到其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

三、推进共同富裕的中国实践

追求人民幸福、实现共同富裕,既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价值追求,也是新时代中国对人民美好生活期待的现实回应。马克思幸福伦理思想的实质是:以和谐、平等为价值导向,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促进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幸福问题是广大人民所关切的现实问题,是最大的民生,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能否成功。由此,解决民生问题、听取民意、赢得民心,是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对实现人民幸福的目标、方针和策略做出了多方部署;引领人民的个体发展由生存需求向价值需要转变、由人是工具向人是目的转变。

1.西部大开发战略

西部大开发战略以西部人民的根本利益、精神文化为核心,是中国在新世纪为推动西部与东部共同富裕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2006年《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提出,要进一步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和建设生态环境,使西部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的发展达到新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新成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迈出扎实步伐[5]。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制定并细化了西部地区发展措施,明确到2025年将基本建成西部陆海新通道。2020年5月,党中央吹响新时代号角,关注西部的颜色、声音、生活。在贵州脱贫攻坚取得重大成就的情况下,2022年1月,国务院进一步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勇闯“贵州特色”的新路,提出了“建设西部大开发综合改革示范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推动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提档升级,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6]等一系列举措。

西部大开发战略不是单方面以经济发展为目的,而是要促进西部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资源、环境等全方面、高效率、高质量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的一条主线就是共同富裕。中国西部大开发所有的政策、措施都始终围绕西部地区综合发展、西部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来考虑和展开。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西部地区急需加快发展,要不断加快科技创新、人才引进、产业升级步伐,从而缓解我国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矛盾。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实现人民幸福,要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随着中国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东部和中西部的产业鸿沟将被缩小,互联网缩短的是大城市和乡村在商业上的数字鸿沟,数字时代算力为王,云计算产业的兴起,为中西部地区提供了比肩东部的又一条新赛道。互联网进入中国之初,和实体经济最深的联系是在以阿里巴巴和淘宝为代表的贸易和电商领域。而随着阿里、华为、腾讯等公司技术实力的提升,又催生了更多的产业赛道。超大市场的规模优势,被转化成技术优势。技术又反过来促进中国实现更均衡的区域发展。工业时代,中国沿海得地利之便率先发展。数字时代,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产业不依赖港口航运,让内陆地区和沿海地区以同样的姿态参与全球分工。目前,中国人口整体上仍然在向沿海地区集中,但内陆和沿海的发展差距逐渐缩小是不争的事实。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是促进区域平衡发展、进一步提升经济效能的关键动力之一。

2.精准扶贫战略

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的,是针对不同贫困地区、不同贫困家庭状况,运用科学有效方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体制改革扶贫、大规模开发扶贫、新农村建设扶贫和精准扶贫四个阶段,扶贫事业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为了使精准扶贫战略能够落实到位、贯彻到底,党中央提出了以生产、搬迁、生态、教育、保障的“五个一批”为主的扶贫方法[7]。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在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人民”,如“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8]。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2020年在中国现行标准下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2020年11月,中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精准扶贫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立场,体现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同时,精准扶贫战略的成功实践,对中国和世界均具有重大意义,既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又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为推进全人类减贫事业贡献出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人的幸福问题始终被马克思关注,从马克思幸福伦理思想探析精准扶贫,就是从人民对生活的真实需要出发,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落脚点,为脱贫攻坚战、使处于贫困中的人逐渐脱离贫困提供了制胜法宝,这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具象化显现。精准扶贫战略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立场的坚持,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与贫困进行的斗争不仅是物质的抗战更是精神的对垒。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广大群众充满信心与斗志,勇于下苦功夫,敢闯肯干,形成了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为脱贫致富树起了屹立不倒的精神丰碑。

3.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部署,该战略突出强调关乎国民生计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进一步阐释了全党工作的重心,即“三农”问题。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不仅继承了以往农村发展中的优良传统,还对新农村建设的方法和目标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乡村振兴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以质量兴农促绿色兴农。在党中央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分三个阶段实施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一是到2020年基本形成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政策体系;二是到2035年,全国各地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三是到2050年,在乡村中形成“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局面[9]。在构建乡村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过程中,应理清思路、整体谋划,以乡村振兴为基础和支柱。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各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各地乡村因地制宜,涌现出了一批具有新时代影响力的“明星级”村庄。例如,浙江达人村通过复兴乡村文明,打造了浙江首个田园综合体;陕西袁家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被奉为“乡村旅游黑马”之典范;四川明月村通过打造乡村文创时代精品,全村共创共享幸福美丽新乡村。

中国农村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焕发了新的生机,激发了乡村的内生动力,2022年乡村振兴战略进入新阶段,由谋划布局阶段进入贯彻落实推进阶段。时下,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各地蔓延,世界经济发展缓慢,中国推进乡村振兴的任务也极为繁重艰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全面抓好粮食等生活必需品的供给,推进农村农业逐渐赶上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对乡村发展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创新乡村治理体系,不遗余力地为乡村振兴招揽人才,坚决守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丰硕果实。

四、共同富裕对人民幸福、幸福中国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对幸福的内涵和外延都进行了完美的阐释,为“幸福中国”的创建提供了科学指导,对中国社会文明的发展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1.共同富裕彰显了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保障国家制度高效运行和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也是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之所以谴责资本主义社会,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中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导致整个社会中财富分配永远集中在资本家手中。而共产主义社会则是按需分配,将主动权交到人民大众手中。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创造了高效率生产力,实现自由的物质条件达到了最大化,但是该社会各阶级并未享受到自由和平等,资本主义制度并未能对自由进行平等与公正的分配。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的积极影响在于为社会发展贡献了自由总量,但最大的矛盾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与私人占有,导致了资本主义对自由的倾斜式分配;而马克思所说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于社会主义能纠正这种错误的分配,对这种自由总量进行更加合理的分配,注重公平,让所有人共享经济发展的好处,实现共享式发展。此外,自由、正义与幸福的主体都是人,自由和正义都以幸福为指归。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思想,归根结底就是造福人民,使人民的各方面在发展中更加富裕、更加均等,让发展成果为人民所共有。马克思幸福伦理思想以其强大感召力,以理论运之于实践所产生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基础,不断指导人民群众推翻不平等的社会制度、消除阶级剥削与压迫,从而到达人民自由解放和当家做主的幸福彼岸。

当今世界贫富差距、南北差距问题仍然相当严峻,其根源在于发展成果没有更好惠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10]。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公平正义作为社会层面的重要价值取向,并当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与此同时,还提出共享发展理念来应对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分配不均的问题,致力于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在中国,公平正义已经贯穿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民心中的信仰,外化为人们日常的实践行动。一方面,公平正义这一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共同富裕的核心和尺度;另一方面,中国始终将公平正义作为处事的作风,这也是评价其工作态度和工作立场的最高标准。共同富裕是一个完整的社会发展战略和实现公平正义的路径,实现共同富裕的每一个规划和步骤都是在公平正义的指导下进行的,所以要让党外监督和党内监督机制充分运行,让共同富裕的实现过程、分配方式、普及范围公开透明,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以人的发展为最终目标,始终坚持人民的中心地位并提出了共同富裕和共享发展,致力于使“最后一批”脱贫的人也成为享受富裕生活、良好生态的幸福人,使他们能够摆脱贫困的束缚,得到真正的发展,实现其作为人的权利和自由。

2.共同富裕为人的幸福创造了条件

“古往今来,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梦想。”[11]就人的个体价值实现而言,每个人都有对经济条件和生活目标的追求,都有享受个人发展和追求幸福人生的权利和自由。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远大目标,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对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对祖国繁荣、民族复兴的期盼,同时也是全人类实现自由解放的目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自其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为人民谋幸福,而人类追求幸福的理想必须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以保障每个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为前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的中国将经济建设作为工作重心,经过70多年的不断发展,不仅满足了人民的温饱需要,并且还提供了安全、环境、健康等各种保障,不断满足人民对幸福生活的需要,为实现幸福生活创造了坚实基础。但不可忽视的是,单凭经济实力的提升并不能完全解决城乡发展失衡、区域发展失衡、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还要建立健全一系列经济发展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充分发挥计划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着力解决各地区、各行业、各个经济体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等问题,统筹做好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关系人民切实利益的工作,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同时,在追求共同富裕的路上,要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特别是乡村的发展,要以城带乡,努力达到“生活富裕、精神自强、环境宜居、社会和谐”的幸福局面。

人民群众是幸福的主体,实现共同富裕、创造幸福需要全体人民共同为之奋斗。中国共产党和政府不仅要培养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意识,还需要人民群众广泛参与,避免“干部干、群众看”和“躺平”等思想,甚至落入资本主义福利社会陷阱。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证明,人民群众艰苦奋斗不仅是推动一个社会形态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一个国家走向富强和幸福生活的必然要求,必须提高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领导力,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奋斗,鼓励全体人民在奋斗的路上都充满激情、焕发活力,让每个人都能在共同富裕中展现精彩人生、实现全面发展。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幸福而奋斗。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拔苗助长,应秉承循序渐进、稳中求进的整体思路,始终坚持一件接着一件办,逐步推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3.共同富裕为幸福中国开辟了路径

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经济发展、中华文化影响力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经济发展、民生福祉。幸福中国不是物质极端化、权力极端化或者个体极端化,而是国家政治健全开明、经济持续稳定、文化自信自强、社会秩序和谐安宁、生态环境温馨美好,是个人信仰坚定、自由全面发展、内心幸福感十足。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强调要把建设幸福中国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从建设幸福中国以来,中国致力于解决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充分的问题,同时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使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运行、社会生产率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但由于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目前我国仍面临着发展不平衡问题,因而必须推动各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契合性,加大改善民生的力度,要把改善民生作为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幸福中国的着力点。首先,民生是最贴近人民幸福的利益问题,包括医疗、教育、就业、收入等,只有人民群众的日子过好了,人民幸福才能得到保障,社会幸福才会充分涌现,国民幸福才能最终实现。其次,幸福中国建设涉及国家建设的方方面面,是一项具有长期性、持久性的工程,其既需要客观社会物质条件为保障,也要依靠马克思幸福伦理思想的指引。经济因素是衡量一个国家幸福水平的重要指标,经济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体现,也是建设幸福中国必要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大力发展经济、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才能让人民感受到切实的快乐,最后才能达到中国社会的幸福局面。再次,还应改善居民生存环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好的生态环境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高速发展下,生态环境也成为了衡量国民幸福的重要指标。基于此,一是应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经济与环境的矛盾,把工业活动限制在环境承载限度以内,加强国家对于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资金投入和技术创新,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二是应加强公民环保教育,秉持生态文明理念,从负责的高度出发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念,促进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保护环境和安居乐业双赢;三是应让法律为创造美好生活环境保驾护航。美丽中国顺应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态势,是建设幸福中国的内在诉求,是人民心向往之的奋斗目标,也是促进形成人民幸福的文明发展新形态。

共同富裕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共同富裕和人民幸福是马克思幸福伦理思想的价值取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也是人类的永恒追求,更是社会发展的最终价值目标。中华民族具有独特的共同富裕意识和幸福伦理价值,共同富裕的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在上古时期,有“大者天也,多者地也,以大益小,以多补少”[12]的共富原则,有“安乐无事,天下均平”[13]的共富思想。在先秦时期,有管子的“以天下物利天下人”[14]的政治主张,有老子的“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15]的哲学思考,有孔子的“不患贫而患不均”[16]的警醒,有王安石的“抑豪强伸贫弱”的改革思想,等等。在封建社会时期,有陈胜吴广的“苟富贵,无相忘”,有王匡、王凤领导的“绿林军”的“劫富济贫”,有清末太平天国运动的“天下地天下人同耕”。幸福中国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必须先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幸福中国,要紧紧依靠全体人民,要强化精准思维,将共同富裕的蓝图绘到底,谋划时统揽社会全局,贯彻时细致得当,为圆“中国梦”夯实基础。

猜你喜欢
伦理思想共同富裕马克思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像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中国伦理思想的历史追溯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