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锋
伴随我国素质教育持续发展的背景,传统的教育模式难以与现代教育的要求相契合,因此,教师为推动学生综合素质,需立足素质教育视角,推动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的形成。
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时需遵循如下几项原则。
其一,平等原则。学生即为教师展开教学活动的主体,每一位学生均为不同且充满活力的个体,由于每位学生阅读兴趣、家庭教育环境、成长环境均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不同的学生面对相同的文本,所产生的感受、理解将会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遵循尊重、平等原则,对每位学生予以充分尊重,鼓励并引导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促使每位学生均可在学习过程中找寻成就感、喜悦感。
其二,合理引导原则。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教师重视学生主动并非为放任学生完全自由支配课堂时间,即教师需掌握教学节奏,展开合理引导。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实现自身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课堂授课前教师需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对教学要求、教学目标予以明确。教师在课堂中,需引导学生,尤其为不善于表达的学生积极参与至学习活动中,鼓励学生主动表达自身想法,并为学生提供空间,实现学生自信心的增强,推动学生思维水平、文本理解能力的不断提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重视以学生为主体教育理念在教育实践中的落实,教师需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至课堂学习过程中,自主展开语文学习活动,实现学生想象力、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对语文学科学习魅力形成感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借助以学生为主体教育理念的落实,除可为学生展开语文学习活动创造良好条件外,还可促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活动的展开培养自身主体意识,推动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提升。
如在教学《氓》一课时,课文讲述前,教师可布置与《诗经》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讨及思考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引入“小教师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思路讲解文章内容,借此,还可实现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的充分发挥,以此还可将课堂主导权真正交还给学生,促使学生可在准备、讲述过程中培养自身情操并推动自身能力发展。教师针对学生所讲解内容提出改正意见,针对表现良好学生应予以相应的奖励,以此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非难事,中国作为文化大国,历经数千年的沉淀、积累形成庞大的文化财富,此即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契合点。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需重视课文中文化信息的深入挖掘,通过文化瑰宝的应用,实现学生学习兴趣、注意力的吸引,还可有助于主体意识的培养。
如在教学《鸿门宴》时,课堂中,教师可将《鸿门宴》影视作品中与课文选段相关的内容,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放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本,针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了解,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热情,鼓励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展开深层次思考。教师引导学生熟知课文内容后,可引导学生自由组建小组展开表演对话,通过精彩的课堂演绎将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活灵活现的展现于学生面前,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借助灌输式教学法,通过呆板、枯燥的讲述,要求学生机械式的死记硬背,需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质疑并主动解决问题,以此引导学生消化课堂中所掌握的知识,以此对文章语言规律、核心内容加以掌握,实现学生阅读及写作兴趣的激发。为推动素质教育的落实,仅凭借教师的指导、推动难以达成教育目标,学生自身发挥主观能动性也尤为必要,增强学生主体意识。此外,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学生自身的努力及活动实践尤为重要。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需学生实践及教师引导方可形成,并通过实践活动的展开不断深化学生主体意识,教师在此方面不可仅盲目追赶课时,导致学生深入思考、自我反思时间被压缩,需为学生提供充足空间、时间展开自主思考。
简言之,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时,需预留部分课堂时间,展开课堂探讨及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借助积极主动的探讨,消化课堂知识,保障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推动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教学实践中,教师为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可将竞争机制、奖励机制应用至课堂提问中,促使学生可在课堂中保持参与感、收获感。教学过程中,教师仅有借助多种教学方式的采取,方可保持学生学习热情,并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意识,从真正意义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带领学生分析《荷塘月色》时,可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向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展开深层次思考,并深入解析文章内容,推动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师可向学生提问,作者通过景色的描写抒发怎样的情感,语文教师可鼓励学生在组内展开课文的分析及交流,在组内讨论此问题,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探讨过程中,还可推动学生学习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同步提升。
以往的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占据绝对权威的教学地位,加之教师所使用教学方式较为单一,致使课堂教学氛围严肃、呆板,师生关系僵化,压抑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积极性、自主性被压制,使得语文教学效率难以提升。为改善传统语文教学模式,教师需重视良好教学氛围的营造。教师主要可从如下几方面展开:其一,借助多种教学工具的应用,推动语文学习趣味性的提升,促使学生可在兴趣引导下展开语文学习活动。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需以教学要求为依据,布置引人入境的教学氛围,通过跌宕起伏悬念的设计,集中学生注意力。教师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可以文章内容为依据,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再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促使教学内容可直观、形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此种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枯燥的语言文字相比而言,可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增强。其二,教师的鞭策、鼓励针对学生学习而言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教学过程中,应积极鼓励学生。高中阶段为学生塑造学生心理,推动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阶段,教师针对学生所予以的评价将会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应充分挖掘学生优点及潜能,鼓励学生优点,有助于学生弥补自身不足之处,以此推动语文学习活动的良性展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以问题的难易程度不同,选取适宜层次的学生回答问题,应让语文能力较强的学生回答具备一定难度的问题,向语文基础薄弱的学生提出较为简单的问题,并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感受充分考虑,教师针对学生所提出的错误答案也不可急于指责,而是应先挖掘学生优点之处予以鼓励,随后再委婉提出学生需改进之处,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语文主体意识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一项重要手段,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积极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时代发展相顺应。教师应以学生主体意识培养为基础,鼓励学生以更为主动、积极的心态展开语文学习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