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东
(山西文旅集团,山西 太原 030031)
山西黄河文化作为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化共同体,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包含历史文化、军事文化、法治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民间文化、商贸文化、水利文化、非遗文化等,这些文化资源均可以借助旅游的形式在现代社会得到进一步传承弘扬,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山西沿黄区域应以丰富厚重的黄河文化为载体,线状遗产、节点城市为重点,因地制宜发展黄河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研学旅游等国家精品旅游线路,在追求旅游经济的过程中,着力打造黄河文化旅游生态带,充分挖掘和彰显黄河文化的内涵,讲好山西“黄河故事”,推进观光农业、旅游、休闲、康养等“旅游+”多业态融合,将厚重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发展优势。而把生态文明建设置于基础位置,共同抓好和推进山西沿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真正做到生态打基础、文化促引领、旅游做纽带、产业为支撑,真正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提升山西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拓展山西黄河文化的传播力,着力将山西黄河文化打造成为宣传山西形象、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助力山西黄河流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更是题中应有之意。基于山西沿黄区域生态保护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讨论,本文所涉的空间范围主要是黄河干流区域山西段,俗称黄河北干流,涉及山西4市19县,忻州市(偏关、河曲、保德)、吕梁市(兴县、临县、柳林、石楼)、临汾市(永和、大宁、吉县、乡宁)、运城市(河津、万荣、临猗、永济、芮城、平陆、夏县、垣曲),这一空间区域也是《山西黄河板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8—2025)》的主体区范围。
黄河从偏关县老牛湾进入山西境内,由垣曲县碾盘沟出境,沿途流经忻州、吕梁、临汾、运城4市19县,全长968.5 km。流域面积97 138 km2,占全省总面积的62.2%。该河道从地理形态上大致可分为四段。第一段从偏关至禹门口,流经黄河干流上最长的一段连续峡谷——晋陕峡谷,长630 km,水位落差达611 m,比降0.84%,峡谷下段有著名的壶口瀑布。第二段从禹门口至潼关(俗称小北干流),流经汾渭地堑,河谷展宽,河长132.5 km,河道宽浅散乱,冲淤变化剧烈,心滩、汊流十分发育,主流摆动频繁,为典型的堆积游荡性河道,俗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第三段从潼关至三门峡大坝,为三门峡库区,全长116 km。第四段从三门峡大坝至垣曲碾盘沟,流经中条山与崤山即黄河上最后一道峡谷——晋豫峡谷,全长90 km。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东部、黄河中游,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省份之一。在山西境内汇入黄河的支流有40多条,其中较大的有汾河、涑水河等10多条,这些支流绝大部分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是黄河泥沙特别是粗泥沙的主要来源区。受此特殊地理条件影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约10.8万km2,占总土地面积的69%。而山西沿黄区域分布着多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山西省境内占有重要地位。
1.1.1 水资源状况分析
2018年,山西省水资源总量为121.926 3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81.283 2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100.292 5亿m3。山西黄河流域水资源总量为73.811 1亿m3,约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60.5%。黄河在山西境内的两大支流汾河、沁河流域的水资源总量分别为34.061 2亿m3、13.561 9亿m3,汾河、沁河流域水资源总量约占山西黄河流域水资源总量64.5%。山西沿黄区域水资源总量占山西黄河流域水资源总量的比例不足40%,约占山西全省水资源总量的21%。沿黄区域的用水总量为14.041 4亿m3,其中农田灌溉用水9.513 8亿m3,占比67.8%。农业用水量在山西沿黄区域占有较大比例。
1.1.2 矿产资源状况分析
山西沿黄区域矿产资源以煤、煤层气、铁矿、铝土矿、石灰岩等资源最为丰富,此外还有油页岩资源、钾岩资源、硫磺矿资源、铜矿资源、大理石等资源。山西省煤炭保有资源储量2 709.01亿t,占全国保有资源储量的17.3%,居全国第三位,其中山西沿黄区域煤炭资源约1 081.95亿t,约占全省煤炭储量的40%。沿黄区域是山西重要的采煤区域。
1.1.3 自然保护区和湿地资源分析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境内地形复杂,山地、丘陵众多,独特的地理位置造成了山西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山西省开始陆续建立以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截止2019年底,山西共建成自然保护区46个(林业部门主管的45个,农业部门主管的1个),保护区总面积达110万h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4%。[1]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个(灵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阳城蟒河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太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38个。沿黄区域分布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兴县黑茶山、夏县太宽河、垣曲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6个(保德县贺家山、兴县尉汾河、石楼县团圆山、吉县管头山、吉县人祖山、永济市伍姓湖湿地)。此外,山西黄河湿地资源基本分布在运城沿黄各县(市),2020年山西省林草局认定首批10处省级重要湿地,沿黄区域1处为垣曲黄河小浪底库区省级重要湿地(位于运城市垣曲县境内的亳清河、沇西河与黄河交汇口处,主要湿地面积分布在山西古城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
1.2.1 人口状况分析
截止2018年底,山西省常住人口3 718.3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 171.88万人,占比为58.41%,乡村人口1 546.46万人,占比41.59%。
山西沿黄区域人口总数548.186 3万人,占山西人口总数的14.74%,其中城镇人口243.817 1万人,占比约为44.48%,低于全省城镇化率14%;乡村人口为304.369 2万人,占比约为55.52%,高于全省乡村人口占比将近14%。山西沿黄区域乡村人口占比较大,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对沿黄区域乡村生态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较深、较大,乡村生态环境压力也较大,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服务供给有更多需求。
1.2.2 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1)经济发展整体水平。2018年,山西省地区生产总值为16 818.1亿元,沿黄19个县(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 648.1亿元,占山西省地区生产总值将近10%。沿黄19个县(市)的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基础存在明显差异,因此不同县(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具有显著差距,主要表现为运城段居上,吕梁段、忻州段次之,临汾段最差。其中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是河津市,达到237.1亿元,最低的是大宁县,仅6.7亿元。
(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情况。2018年,山西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5 328元。沿黄19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山西平均水平的仅有5个县(市),分别是河津市、乡宁县、柳林县、河曲县、保德县,其余14个县(市)均低于山西平均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是河曲县71 534元,最低的是石楼县仅9 195元。
(3)产业结构分布情况。从山西产业结构情况来看,2018年,山西省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分别为740.6亿元、7 089.2亿元、8 988.3亿元,产值所占比例分别为4.4%、42.2%、53.4%。山西沿黄19个县(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分别为202.383 9亿元、876.570 6亿元、569.165 8亿元,产值所占比例分别为12.3%、53.2%、34.5%,与全省产业结构相比,沿黄区域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分别高出7.9%、11%,第三产业相应地低于全省水平18.9%。
这些数据情况表明山西沿黄区域19个县(市)第一产业占比较高,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较大,若发展方式不够科学合理,可能会导致水土资源进一步流失以及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进而影响农产品质量;第二产业占比过高,反映出沿黄区域工业产值占比较高,转型发展任务繁重,环境污染防控压力较大;第三产业占比远低于全省水平,说明沿黄区域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也可解读为山西沿黄区域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潜力仍然较大。这些都是实现山西沿黄区域生态保护和旅游高质量发展需要考虑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1.2.3 沿黄区域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状况分析
2018年,山西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 03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 750元,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 990元。沿黄19个县(市),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看,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的仅柳林(31 777元),其余18个县(市)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最低的是石楼县14 623元;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看,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的仅4个县(市),分别是柳林县(12 172元)、河津市(13 857元)、临猗县(13 170元)、永济市(13 500元),其余15个县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看,则沿黄19个县(市)均未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山西沿黄区域是山西乃至华北地区的重要生态安全保护屏障和生态建设的重要载体和依托。1978年11月3日,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国家林业局《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计划任务书》。1978年11月25日,国务院以〔国发(1978)244号〕文件批准国家林业总局《关于在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的规划》,至此,三北防护林工程正式启动实施。沿黄区域是山西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要区域,例如沿黄区域的偏关县被确定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重点县之一。工程采用网、带、片结合,乔、灌、草并重的原则,按山系按流域集中连片综合治理。[2]截至2017年底,山西省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共完成营造林面积223.235万hm2,区域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8.3%提高到现在的20.5%以上;10万hm2农田得到有效庇护,26.67多万hm2沙化土地和66.67多万hm2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初步治理。初步建成了以北部风沙区防风固沙林、吕梁山中南部水土保持林、汾河上游水源涵养林、沿黄地区经济林及平原地区农田防护林等为骨架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在晋陕峡谷形成了600 km的绿色长廊,使广袤的山区披上了绿装,水土流失逐年减轻,大风和沙尘天数明显减少,生态效益逐渐显现。[3]
山西省确定58个贫困县,沿黄区域中的偏关、河曲、保德、兴县、临县、柳林、石楼、永和、吉县、大宁、乡宁、平陆、万荣、夏县、垣曲等15个县均属于贫困县。山西省确定的10个深度贫困县,沿黄区域有6个(偏关、兴县、临县、石楼、永和、大宁)。由此可以看出,山西沿黄区域的贫困面源之广、贫困程度之深。作为全国扶贫开发重点省份,截至2020年2月底,山西省5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7 99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减少到2.16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1%以下,全省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果。[4]贫困县虽然摘帽,但根据中央政策要求,将继续落实好“四个不摘”重大要求,即继续做到不摘责任、不摘监管。对于山西沿黄区域来说,推动该区域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对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进而实现乡村振兴意义重大。
2018年,山西省粮食播种面积3 137.06千hm2,沿黄19个县(市)粮食播种面积621.109千hm2,占山西省粮食播种面积的比例约20%。2018年,山西省粮食总产量1 380.4万t,沿黄19个县(市)粮食总产量256.268 9万t,占山西粮食总产量的比例约18.56%;2018年,山西省水果产量为6 975 610 t,其中苹果产量为3 764 993 t。沿黄区域19个县(市)水果产量为5 197 832 t,其中苹果产量为3 239 084 t,沿黄区域水果产量占全省水果产量的比例约为74.51%,其中苹果产量占全省苹果产量比例约为86.03%。可以说山西沿黄区域是山西省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更是山西省最重要的水果产地,尤其是水果之冠苹果的最重要产地。
山西沿黄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多样、资源总量较为丰富,资源质量较高。根据《山西省黄河板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8—2025》中的数据,沿黄19个县(市)优质旅游资源有51处,普通旅游资源有65处。从现有A级景区来看,截止2021年4月,山西省共计有237家A级景区[5],其中4A级景区有109家,5A景区9家,而沿黄19个县(市)仅有1家5A级景区(乡宁云丘山景区),13家4A级景区。山西省目前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而沿黄区域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8处(吕梁14处、临汾5处、运城59处)。总体来看,山西沿黄区域文化旅游资源量大,但开发较为滞后,文化旅游发展潜力依然很大。
山西沿黄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整个区域生态环境依然脆弱的现实尚未实现根本扭转,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普遍存在,可以说产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不足、生态脆弱与贫困相互交织等矛盾仍很突出,区域发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山西省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五年。山西沿黄区域既要对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又要立足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目标,科学分析和把握在整个黄河流域及山西发展格局中的定位,应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全面推动区域生态保护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协同并进。
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大力弘扬右玉精神,久久为功,忠实践行“两山理论”,持续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注重提升重要生态功能区的服务价值,发展生态经济,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生态保障,发挥好华北地区重要绿色生态屏障的作用。
3.1.1 加强区域生态修复治理和环境保护
围绕山西深入推进“两山七河五湖一流域”生态修复治理工程的战略目标。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治理思路,抓好沿黄重点县(市)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推动区域湖、泉、湿地保护治理,继续抓好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并且注重探索发展多元生态经济,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注重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打通和丰富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与路径,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机制,守护好“华北水塔”,当好首都“护城河”。
3.1.2 加强区域水污染防治,提高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
沿黄区域工矿企业分布多、农业农村人口分布多,要进一步强化区域水环境污染防治,尤其是紧邻黄河的重点村镇、企业要完善生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做到应处尽处,确保沿黄区域黄河干支流水质稳定达标。同时,要注重提高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节水优先从理念走向实践,根据沿黄区域各县(市)生产、生活及生态用水特点,选择适合的节水技术,并加快推广示范,推动沿黄区域成为山西节约集约用水的示范区、引领区。
要全面科学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聚焦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目标要求,注重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进一步激活区域文化旅游资源,推动区域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资源要素向文旅业集聚,推动形成“全域+旅游”“百业+文旅”的协调发展局面。
3.2.1 推动区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提高资源能源效率、推动节能减排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2021年重点任务,明确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以及大力发展新能源,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提出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山西作为能源大省,要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大力发展新能源。
沿黄区域第二产业规模大、占比高,要结合产业发展特点及技术需求,进行改造升级,加快形成绿色生产体系,为山西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方面作出山西贡献。同时,要聚焦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等适度超前谋划项目,争取在新兴产业上占据主动,在未来产业上把握先机。依托区域内丰富的工业遗产遗址,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工矿企业发展工业旅游、研学旅游,建设一批工业博物馆、创业园、产业园,开发工业遗产创意游等产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3.2.2 注重培育区域绿色发展新动能
沿黄区域作为山西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第一产业占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要注重大力发展农旅融合新业态。推动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与休闲观光、农耕体验、健康养老、节庆采摘、科普教育深度融合,探索景观农业、休闲农庄、观光牧场、乡村酒店、特色民宿、体验农业、房车营地、市民农园、教育农园、度假庄园、运动公园等新业态。鼓励扶持文化旅游企业和农业科技创新企业不断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注重发挥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探索农产品创意、农业动漫创意、农业主题公园创意、节庆活动创意、异域农业文化创意、农食文化创意、医农同根创意、旱作农业与水土资源流失展示创意等多种创新发展路径和模式。积极发展会展农业,充分利用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品牌和平台,积极举办各种形式的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农产品交易会、订货会、展览会、农业嘉年华、农业论坛、洽谈会、交流会等,促进“会展+文创”“会展+旅游”“会展+康养”“会展+赛事”等融合发展,提升区域对外开放水平和城市品牌形象。
山西沿黄区域生态保护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应是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统一领导下,区域各市县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协同推进的系统工程。要落实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国家重大战略,聚焦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中华母亲河”旅游品牌打造,牢固确立共抓大保护意识,保持对黄河母亲河的崇敬之心,保护好河道水系、自然环境、地貌形胜,保护好区域历史文化遗存,最大限度地尊重自然、保护生态,深入挖掘沿黄区域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延续历史文脉,讲好“黄河故事”,让游客在旅游中增强文化自信,让沿黄区域厚重文化赋能区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推动文化强省建设。
山西沿黄区域生态保护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涉及4地市、19县(市)人民政府及相关省直部门,建立协同高效的工作机制尤为重要。省级层面负责协调跨地市的重大问题,市县层面要履行好主体责任,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抓好落实。要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建议出台沿黄区域生态保护的专项规划,推动《山西黄河板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8—2025)》的落地见效,推动《山西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的编制印发,编制山西黄河文化保护传承项目库,推动沿黄区域打造一批牵引性、标志性文化旅游品牌项目。
以沿黄区域黄河湿地、国家森林公园、黄河古堡和古村、黄土原乡等旅游资源为依托,以建设森林生态旅游度假区、历史文化名村度假地、黄河湿地度假区等项目为重点,大力推进休闲度假、康养运动、乡村体验及黄河自然湿地观光等生态康养旅游产品。
结合“两山七河五湖一流域”生态修复治理,大力发展水利旅游,突出河流、湖泊、岩溶大泉等水文化特色,推进水利风景区创建A级旅游景区。大力推动沿黄区域水土保持和生态旅游发展,支持偏关老牛湾、河曲娘娘滩、保德康熙枣园、碛口古镇、石楼黄河第一湾、永和乾坤湾、平陆圣天湖、垣曲小浪底等沿黄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促进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和谐共生。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西沿黄区域要高度重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特殊性,准确把握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性,深刻认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不同于其他国家文化公园的特殊性。
要积极探索,注重突出地方特色和全局观念,避免盲目模仿照搬,科学划分主体功能区,明确边界范围,清晰划定相关功能区。继续实施好临汾市沿黄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综合开发项目,为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进行探索和实践。以壶口瀑布景区正式列入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名单为契机,不断优化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旅游区品牌影响力,积极参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全面带动山西黄河板块核心区建设。
沿黄区域丰富且厚重的文化特征和优势,为其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是形成中国山西黄河文化旅游风光廊道,构建黄河文化旅游带得天独厚的条件。沿黄区域要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深入挖掘梳理历史脉络、历史人物、古迹遗存、文化传承、地质地貌、山水风光、生态气候等文化和自然资源,设计研发历史文化主题的世界遗产游、史前考古游、古建研学游、晋商民俗游、黄河文明游、寻根觅祖游、红色文化游等产品包、景点群和线路套餐,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定制化、个性化需求,提供多角度、多样式、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不断拓展和丰富旅游形态和载体,提升旅游产品品质,持续提升大河文明旅游论坛影响力,打造世界大河文明山西旅游目的地核心区。
沿黄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在现有旅游景区、景点基础上,要延请专业团队集中研发,而不能随意组合。结合客源市场特点,开发有特色的沿黄旅游产品,打造有吸引力的旅游线路,尤其要注重打造拳头性旅游产品,要在产品品质上能够有独特性或超越周边省市同类产品。要做优交通条件,注意分层分类设计,要以有利于旅游者出行为出发点。山西黄河板块绝大多数重量级资源分布于沿黄河区域,建设沿黄旅游专用公路,以黄河一号国家旅游专用公路为主轴,串联沿线景区景点,打造千里黄河风景廊道,通过支线建设连接距离较近的重要旅游资源,使山西沿黄区域成为国家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的重要构成和支点,成为山西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牵引。
山西沿黄区域农业人口多,沿黄传统村落特色分明,北端(偏关、河曲、保德)传统村落因军事防御而生,因水运码头而兴,古堡、石屋、渡口、栈道、渡筏彰显边塞商贸文化。中段(兴县、临县、柳林、石楼、永和、大宁、吉县、乡宁)古村古镇应河运、渡口、商贸而生,与山河相伴,合院式立体窑洞、渡口拉纤与市井文化映射出往日繁华的商贸渡口风情。南端(河津、万荣、临猗、永济、芮城、平陆、夏县、垣曲)古村建筑气派讲究与厚重的河东文化相匹配。要注意突出沿黄各段村落特色,结合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打造沿黄旅游“驿站”,持续做强做优“黄河人家”旅游品牌,塑造精品乡村民宿,带动提升整个黄河板块乡村旅游品质,推动区域乡村振兴。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沿黄区域将区域内红色旅游景区、红色文化集中包装、集中打造升级、集中进行推介,实现处处有景色、处处有服务。重点推进“兴临柳石永”五县红色旅游精品区和线路旅游项目。通过片区开发和跨县域线路串联的方式,将兴(县)、临(县)、柳(林)、石(楼)、永(和)五县红色旅游景区(点)进行串接,连接以晋绥边区政府旧址旅游区、临县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中央后委、晋绥联防军旧址、石楼红军东征纪念馆、烈士陵园、永和红军东征纪念馆为主的红色旅游景区,形成区域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西面可与延安相接);围绕黑茶山“四八”烈士陵园和“四八”烈士纪念馆,与兴县的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和晋绥边区政府所属机关及军区机关旧址等红色文化旅游景点相串联,建设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策划黄河奇湾《沁园春·雪》江山多娇旅游节、重走抗日路徒步越野赛、红色旅游大会等红色旅游节庆活动,打造国家级红色旅游目的地、著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