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靖 陈学栋 刘红妍 耿佩 金宗阳
充分发挥“产业极”“创新极”协同带动效应,融合数字赋能、交通设施、城市服务、制度先行等内外发力“增长点”,以“点”促“极”,支撑嘉善成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改革开放40余年来,嘉善县凭借“先行一步”的改革魄力,不断破解县域发展难题,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第二阶段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全面启动,县域综合竞争力连年稳居全国百强县市行列,在投资热力、发展潜力百佳县市中名列前茅。嘉善深化新发展阶段“双示范”建设、争当共同富裕先行典范的背景下,打造“长三角高质量发展增长极”金名片对推动迭代升级、再造嘉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上海青浦区,江苏吴江区、张家港市、太仓市,浙江余姚市、德清县等6个长三角县域,围绕经济实力、创新活力、产业潜力、人民生活幸福感等领域,比较分析嘉善在长三角县域中的竞争力,进而提出嘉善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的支撑路径。
经济综合实力。从全国县域看,嘉善处于上游水平,2021年,嘉善位居“赛迪县域经济百强县榜单”第50位、在长三角位居第29位、在浙江省位居第12位。对标来看,经济综合实力仅高于德清,与张家港、青浦、吴江、太仓等差距较大,如经济密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指标均处于中下游水平,但由于GDP增长速度较快,近两年经济密度增长量、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都高于对标县域,区域经济发展仍具有较大潜力。
创新研发活力。从全国县域看,嘉善处于领先水平,嘉善位居“赛迪2021中国科技创新百强县”第38位、在长三角地区位居第29位、在浙江省位居第8位,表明嘉善县创新研发较其他县(市)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从对标情况看,嘉善县处于中游水平,研发投入占GDP比重高于余姚市、张家港市和德清县,低于青浦区、吴江区、太仓市,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仍存在专利授权量偏低、研发人员较少等创新研发活力不足问题。
产业投资潜力。从全国县域看,嘉善县投资热力发展潜力处于第一梯队,嘉善位居“求是2021中国综合投资热力百佳县市”榜单第2位,仅次于张家港。比较来看,产业投资潜力在对标县域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2021年二产增速和三产增速均处于前列,将会成为打造长三角增长极的动力支撑;但利用外资总量仍有提升空间,在对标县域中位于第五位,仅高于余姚和德清。
人民生活幸福水平。从全国县域看,嘉善处于中上游水平,嘉善位居“2020年中国最具幸福感百佳县市”榜单第47位、在长三角地区位居第16位、在浙江省位居第8位。对标来看,2021年嘉善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为59256元,在对标县域中处于中下游,但在人均教育资源等指标上具有领先优势,与青浦、吴江等在高端教育、高端医疗和高端商业等资源存在较大差距。
嘉善县在长三角区域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优势,但与对标县域相比,离打造高质量增长极的目标仍有一定的差距。
经济发展规模偏小,产业结构仍需持续改善。嘉善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仍面临产业空间布局零散分布、未形成链条式规模化发展、产业平台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同时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创新驱动潜能尚需加快发挥。
部分区域交通连接不畅,公共服务还需继续提升。嘉善在通勤圈、出行圈、服务圈和经济圈的空间衔接上仍有短板,省际对接道路和县域干线布局距离“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还有差距。公共服务品质稍有逊色,更深层次的普惠性保障和高端品质化的服务还有待完善。
资源要素支撑不够,一体化制度机制仍需探索。如产业发展、城市品质、政策吸引等综合因素造成人才发展的存量和增量依旧有限,一体化生态绿色示范区的高标准建设以及“力争2025年提前实现碳达峰”目标的提出,对能源“双控”、绿色低碳等节能减排压力较大。数字化各项领域的改革还处于初级阶段,资源要素无障碍流动共享还未完全实现。
依托嘉善在长三角县域城市中的竞争优势,紧扣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产业极”“创新极”协同带动效应,融合数字赋能、交通设施、城市服务、制度先行等内外发力“增长点”,以“点”促“极”,支撑嘉善成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科技引领,强化高质发展“动力源”。探索产业需求导向的创新路径,围绕“源头创新—企业培育—成果转化—项目落地”链条,强化“北斗七星”湖区创新生态布局建设,打造世界级湖区“创新绿核”。大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打破空间限制集聚知名院校资源,形成“科创飞地”转化模式,探索建立示范区科创产业合作平台、长三角联合创新基地等。建设以政策改革为重点的最优创新生态环境,发挥嘉善“政策高地”集成效应,吸引资本“扎根”,打通阻碍产业发展的“堵点”“痛点”。
产业赋能,实现链式发展“新极点”。通过数字驱动、创新产业空间供应模式等激发传统优势产业新动能,持续提升产业链核心环节能级。在培育“3351”现代化产业链的基础上,重点在新兴产业上加快招引和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链主型”企业。强化产业空间布局的组团差异化发展,明晰各产业平台及载体的功能定位和产业特色。针对经济体量相对薄弱、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较少等问题,积极拓展多元化投资渠道。重点发挥生产性服务业的“润滑剂”和“加速器”作用,深化拓展与生产性服务业相关的产业链条延伸、创新技术渗透,推动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耦合共生。
数字赋能,打造改革集成“先导区”。以数字化转型为突破口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治理方式的变革,使数字空间成为重塑物理空间与社会空间、产业空间的新载体。探索建设数字孪生城市、数字乡村,拓展“云上嘉善”功能,率先构筑全民畅享的美好数字生活新图景。以“数字无界”突破行政边界,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推进“一件事”改革系统集成和数字化应用,增强高质量发展增长极服务效能。
内外畅达,织密未来城市“交通网”。从地理空间看,增长极的形成必定是城市群区域空间的要素、人员、资源在城市中的某“点”集聚,均通过综合交通的连接而形成。以“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为目标,参照珠三角路网密度,完善嘉善“两横三纵”立体多元的综合运输通道主骨架,建设嘉善站枢纽,重点补齐如祥符荡板块等交通弱项,加强跨区域道路对接和县域内各板块之间的快速出行联系,形成“链网”联通长三角、示范区、县域三个“半小时”直达通道。
服务优质,打造品质和谐“城市极”。努力创造广泛享有的高品质生活,打造时代特色城市风貌,为高质量增长极增添民生特色。探索建立依据常住人口配置公共服务资源的制度,统筹布局优质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持续推进长三角高端医学中心等体现未来大都市格局的标志性工程建设,打造一批集智慧社区、人文社区、青创社区、绿色社区于一体的未来城市发展样板。绘制嘉善特色文化解码图谱,打响以“善文化”为核心的西塘汉服文化周、大云甜蜜文化节等区域文化品牌,塑造江南文旅“新IP”。
体制先行,探索政策制度“试验田”。大力推进一体化制度创新,打破行政藩篱和政策壁垒,促进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自由流动。充分发挥“双示范”先行先试优势,探索在规划管理、土地管理、投资管理等方面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制度创新成果向嘉兴全域等紧密联动区复制推广。加大柔性引才力度,率先在嘉善实行更加开放和便利的人才引进政策。放大水乡的生态优势,率先建立平原水乡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开展低(零)碳试点建设,推动以生态环境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EOD)示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