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

2023-01-11 00:14索芳迪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汉语学习者

索芳迪

(贵州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对母语非汉语的学习者来讲,语言学习环境的缺失会影响其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习得效果。实践表明恰当的中文词汇教学可以适当消除这种消极影响,而恰当的教学取决于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很容易受到学习理论的影响。因此,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方法不免会受到学习理论发展的影响。继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后,出现了基于学习者自身知识经验进行教学引导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凭借现代教学技术和网络平台的支撑成为了影响显著的教学理论,同时也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本文将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探讨,旨在深化对外汉语教学改革和提升词汇教学质量,激发学习者的汉语学习兴趣,以此强化汉语词汇教学的效果。

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又称为结构主义,是一种新的认知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建构主义在教育心理学领域的新应用,起源于研究儿童认知的建构主义[1]。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学生是知识学习的主体,课堂上所有知识信息的获取都需要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实现内化和掌握。因此,学生知识的获取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是无法实现内化的,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更多是基于自身知识经验下的知识建构能力。

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学生知识的获取不能依靠灌输实现,那么教师的课堂教学任务和重心就发生了明显变化。学生是知识建构的主体,教师不再是课堂知识的主导者[2]。随着课堂教学的重心从知识的讲解与传授逐渐转化为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的建构;教师实现了从课堂知识的传授者和讲授者到帮助学生知识建构的辅助者和促进者的身份转变。在建构主义理论的课堂中,教师身份的变化给予了学生更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从被动的接收者转变为积极探索者,成为课堂的学习主体。虽然教师的课堂身份发生了变化,然而教师的知识辅助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其决定了学生知识建构的重要方向。因此,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知识建构的整体框架,学生以此为支撑,逐步建构起个人的知识大厦,最终实现知识水平的提升。

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第二语言教学之间的关系

建构主义教学是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的情境下完成知识的建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包含学习情景、团队协作、会话沟通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3]。因此,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下的教学可以概括为:在教师的发起组织下,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学习情景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协作,发挥会话沟通的优势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与指导,最终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下,第二语言学习者是进行知识意义建构的主动者,不是语言知识学习的被动接受者,其知识习得的过程并非是简单地对教师的行为进行机械地模仿。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习者设置相应的学习情景,成为学生知识学习的辅助者与促进者,而不是简单消极的知识灌输;教材上的知识不再是课堂教学的重点讲授内容,而变成了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建构的对象;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学习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和会话交流。语言是文化的媒介,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会话交流是进行语言文化沟通交流的重要途径,因此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第二语言学习环境的要素有很大的相似性。

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指导原则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新的教学理论,对第二语言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重视学习者的知识学习主体地位,强调学习环境对学习者知识建构的重要性[4]。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情景和呈现信息,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研究,让学生参与到各项学习活动中。

(一)重视学生的思维观点

在建构主义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观点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教师在掌握学生的思维观点以后,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推理过程,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提出更高的要求,帮助学生实现所学知识的前后连贯性。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学生观点阐释和表达的能力,从而深化学生的知识认知能力。了解不同学生的观念是进行个性化教学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进行教学内容优化设计的重要参考。

(二)设置有利于学生认知的课程

建构主义课堂教学下,教师的课堂设置要有利于学生的知识认知。如果学生可以理解课程的认知要求和情感要求等内容,知识学习效果将会得到更大程度提升。因此,课程设计要和学生的知识认知之间存在正关联,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成效。如果教师不能明确教学假设,无论课堂讲解如何激情,都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课程要围绕主要原理展开

当前语言课程教学中,课程的设计通常局限于缺乏关联的局部内容,不利于学习者进行知识的整合和内化,学习者更多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进行材料的记忆。即便有些学生可以考试过关,也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很好地进行运用。因此,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下的语言教学主张教师要围绕教学重点进行设计,鼓励学生进行问题的研讨和解决。只有将问题和概念进行系统整合和展示,学生才能全身心投入到问题的探索之中,并且将其中的知识进行分割和内化,最终实现整体知识结构内化的目标。

四、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路径

词汇是语言的最小单位,句子是相对可以进行完整意义表达的最小单位[5]。词汇是进行语言学习和语言表达的重要基础,只有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才能将词汇串联进行言语交际。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悠久,思想情感表达丰富,因此词汇具有千变万化的现象,这就对母语非汉语学习者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如何构建符合母语非汉语学习者的汉语词汇情景,从而提高学习者的汉语学习成效,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支架式的汉语词汇教学

在支架式教学下,教师要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理解的一种框架概念,这种框架概念对学习者的问题分析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从而推动学习者将问题进行分解,最终实现知识学习的逐步深入[6]。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将建筑行业的“脚手架”比喻成概念框架,形象说明了框架概念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支撑作用。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教师要设定专门的话题将学生引入到学习情景中,鼓励学生借助双语词典对建构意义的汉语词汇进行查找,这个过程要充分发挥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通过字典查词,可使学生初步了解汉语词汇的意义与用法,加深对词汇的印象,进而让学生通过已经掌握的汉语词汇围绕某一主题,使用所学词汇进行造句或文章写作,从而完成意义上的建构。最后教师通过学生汉语词汇学习情况的反馈,进行针对性的知识讲解和引导,直到学生可以熟练运用所学词汇进行语言会话或作文写作等表达,最终实现学生汉语词汇学习和不断扩充的教学目的。

(二)抛锚式的汉语词汇教学

抛锚式教学是教师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景,选取与教学单元主题相关的真实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中心的教学方式。当教学情景与事件被确定时,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就相应被确定了,学生的学习活动会按照创设情景、问题确定、个人学习、小组学习和学习评价的步骤进行。

抛锚式教学以加强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解决能力为目标,教师为学生提供与现实生活情景相似的情景[7]。学生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过程,其实就是知识学习的过程。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生要想完成对知识的建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现实世界中进行体验,而不是局限在课堂上教师的知识讲解中。如果二语习得者只是掌握了语言词汇,并不能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有效运用,那么语言教学的最终结果还是失败的。因此,在抛锚式教学下,教师可以根据母语非汉语学生的现实生活设计相关的真实事件场景,如购买火车票、预订宾馆和旅游订票等,教师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汉语词汇,让学生运用相关的汉语词汇进行现实问题的解决,并且在课堂上进行总结发言,从而实现词汇教学的目的。

(三)随机进入教学下的词汇教学

随机进入教学是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的教学时间,进行不同教学情景下的不同教学目标和方式下的随机切入,从而不断加深学生对同一内容的认知。随机进入式教学有不同的教学侧重点和教学目的,并不是对同一教学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全新理解。

从语言习得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学习者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场景下多次反复使用同一词汇,有助于帮助学习者掌握词汇的使用场景和不同功能。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生“灯”这个词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在白天,同时还可以在晚上引导学生掌握“灯”的概念,同时还要了解形式各异的“灯”,同时还要掌握和“灯”相关的相关词语搭配,如“开灯”“关灯”“灯泡”等。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对于具有多层含义和多种用法的词汇,教师要选择随机进入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不同的语言情景帮助学生掌握词汇的不同运用功能和场景,才能对汉语词汇进行正确意义的建构,最终才能实现汉语词汇教学的目标。

五、结语

对外汉语教学是提高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词汇教学是做好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因此,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学习的特点和语言教学的特殊性,为学生创设相关语言情景,强化学生的知识内化和体系构建,不断提高学生的汉语词汇学习效果和汉语表达水平。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汉语学习者
学汉语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翻转课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