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阵地优势 传播中华文化

2023-01-10 10:01刘桐佑周俊峰
华人时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文化区泰伯钱伟长

刘桐佑 周俊峰

华侨文化交流基地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中外文明互鉴的重要窗口,是开展海内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是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华文化故事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无锡市依托新吴区鸿山街道泰伯文化区和钱穆、钱伟长故居等历史人文地标打造华侨文化交流基地,取得较好社会反响。

鸿山泰伯文化区占地面积为56万平方米,以鸿山为主体,包含泰伯墓、吴文化广场、鸿隐堂及鸿山上十余处建筑,以泰伯、梁鸿有关的遗迹居多。其中泰伯墓始建于东汉二年(公元154年),后历经多次修建。文化区于1997年启动扩建工程,2000年4月开园,多年来致力于在海内外传播吴文化,汇聚吴氏宗亲力量。今年9月,鸿山泰伯文化区上榜第十批中国華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名录。

钱穆、钱伟长故居是国学宗师钱穆和中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旧时居所,在原钱氏家族旧址基础上按照钱氏鼎盛时期建筑规模重建而成,青砖黛瓦、楼台水榭,独具江南水乡韵味,内有钱穆、钱伟长叔侄生平展陈,集中展示了叔侄二人文化兴国、科学救国、求学为国、精诚报国等感人事迹。今年10月,钱穆、钱伟长故居被评为江苏省华侨文化交流基地。

无锡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李涛表示,鸿山街道华侨文化交流基地近年来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弘扬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在整合资源优势、发挥阵地效应、汇聚侨心侨力侨智、助推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建设好华侨文化交流基地,向华人华侨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有助于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责编  凌  云)

猜你喜欢
文化区泰伯钱伟长
钱伟长: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永远的校长——钱伟长1983—2010年画传》推介
钱伟长的两次“No”
东汉洛阳城南:中国古代第一个都城文化区的形成
李泰伯:世间磨难,皆是砥砺
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与不可预知的祭祀效果*——论《红楼梦》的除夕宗祠祭祀与《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三让遗风百代扬
———无锡泰伯墓联
钱伟长的“无理要求”
两湖文学:作为整体感觉文化区
东汉时期汝南文化区形成原因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