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芬芳 苏健邦 曲姗姗 黄泳 张继苹 梁允善 罗嘉颖 胡蒯乐 杨路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15)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对生命健康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作为绿色医学的推拿疗法日趋受到重视。在简便廉效的推拿疗法广泛推广之际,也面临着众多的问题,社会上关于“脊柱推拿”“正骨”等相关医疗事故的新闻时有出现;非医学人员开办培训班进行推拿手法教学等,严重扰乱了中医推拿的医疗秩序。一项调查研究显示,推拿行业存在很多问题,包括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低、培训不规范、缺乏专业技能人才、行业标准缺失以及行业整体的鱼龙混杂[1]。针对推拿手法如此严峻的现状,对于医学专业科班出身的本科教学尤为重要,培养出优秀合格的针灸推拿专业学生才有望改变现状。脊柱推拿作为推拿手法学课程的重难点,教材相关内容篇幅少,国内部分高校教师对于脊柱推拿教学也不够重视,这对于脊柱推拿的推广和传播非常不利。文章通过以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推拿手法学课程脊柱推拿部分教学为例,详细介绍脊柱推拿的教学实践和学习体会,为各高校推拿手法学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1.1 理论基础推拿手法学是针灸推拿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推拿治疗学的核心基础课程[2]。南方医科大学推拿手法学课程脊柱推拿部分共安排4 次课,共12 个学时,主要学习以冯天有为代表的“新医正骨”手法。脊柱推拿尤其强调解剖学基础,具备扎实的解剖学基础才能精准施治,精准定位是有效治疗的首要环节。在进行脊柱推拿的过程当中,医师不可避免地要针对性地对某一节段的脊椎进行相关操作,这时候就需要对脊椎的定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推拿手法的教学课堂上,解剖知识的讲解占据了半壁江山,以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脊柱推拿“手摸心会”的要求。例如在学习颈椎旋转复位手法时,常会提及“弹性障碍区”概念,颈椎一侧的旋转度是60°~80°,在这一基础上还能够主动做一侧的小幅度旋转运动,之后就达到一个“极限区域”,不能继续进行旋转活动,此时若再受到施术者同一方向的外力作用,受术者颈部就还能够极小幅度旋转运动,施术者一但停止用力,则受术者自动回到刚才的“极限区域”,施术者手下的这一感觉就有点类似于“按压弹簧”。在“极限区域”内施术者突然用力,使得关节活动达到极限,就会使得关节面相互分离,产生关节松解,缓解不适的效果。看似简单的复位手法,没有夯实的脊椎解剖基础,则可能出现高位截瘫等医疗事故。因此在教学中反复强调要掌握解剖位置,这样在操作时才能够做到心中有数。
1.2 体力基础推拿手法学不仅要求扎实的解剖学知识、手法知识,更是对操作者的体力提出了高要求。推拿手法技术的基本要求是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操作中不能突然短暂发力,在颈椎扳法、腰椎扳法中非常讲究力道,常需要“巧力”。注重日常的肌力锻炼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开设推拿手法学课程前,会先学习推拿功法学这门课程,课上学习的“易筋经”“少林内功”等内容,由于其对身上的各个肌群有持续加强收缩的要求,对推拿手法的力量、持久性、技巧性、渗透性都有很大的帮助。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关于“推拿手法学实验课力学训练法”的研究也显示,采用力学训练法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3]。当然,这里并非强调一定要以锻炼推拿功法为标准,学生可以对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锻炼,使得操作手法过程中有足够的“内劲”让自己自由分配。
在南方医科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与推拿手法学课程相伴的是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南方医科大学太极队进行太极拳训练。自古讲究“医武同源”,太极拳融合了易学中的阴阳五行运化,与经络学说、中医导引、吐纳术融会贯通,形成我国一种以刚柔相济为特点的传统拳术[4]。在推拿手法融合太极拳的实践性探索的研究显示,太极拳的“松静自然”可使推拿“技术”整体提高,“呼吸相随”可使推拿“内劲”成倍增长,“太极思想”可使推拿“效应”事半功倍,认为推拿治病必须走“医武同源”之路,必须练功[5]。习练太极拳可以修身养性,强身健体,推拿手法学非一朝一夕课堂学习即可熟练手法操作,需要平时下苦功锻炼体能,对操作者的体力基础要求是南方医科大学此门课程的独到之处。
2.1 堂内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课堂上,教师在讲授完具体的操作手法及相关的解剖学知识时,学生两两成组互相寻找能在体表触摸到的解剖位置,教师采用课堂巡查答疑方式帮助学生进行解剖学知识疑难点攻克。在具体操作要点、注意事项讲解完毕后,教师会安排1/3 时间以2~4 名学生为一小组进行实操练习。首先由教师作为操作者,班级派1 名学生作为模特进行教学演示,分析各手法的操作要点。此后,全班各小组进行分组对抗练习,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练习脊柱旋转扳法,多数学生反馈在听教师讲解和演示的时候,总认为操作非常简单容易上手,但当学生作为主操作者时,就逐渐发现了各自的问题。无论是受术者主观上感受到的不适,亦或是施术者施术部位的操作协调性都存在众多不足。脊柱推拿部分的脊柱旋转复位手法,扳法中常听到“咔咔”声响,有学生认为“咔咔”声响出现后表明自己复位成功,故一味地追求声响来评判手法准确。这一想法是非常错误的,而且这一评判标准同样根深于大多数临床推拿医师和患者认知中,接受过高等院校正规推拿教学的医学生要传播正确的医学知识。课程教学与实践为一体,学生动手能力大幅度提升,加深了学生对手法的掌握。
2.2 课外巩固课堂外推拿手法学课程的学习主要通过两大途径——自主实验室训练法和视频拍摄学习法。针灸推拿实验室在课程开设期间向学生开放,实验室提供米袋和智能手法操作仪供学生使用,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组内练习,自主学习可以在学生之间起到你追我赶的促进作用,形成竞争学习与互助学习的良好氛围。同时,教师也会要求学生拍摄推拿手法实操视频作为平时考核成绩的一部分,教师通过观看视频可以发现学生手法学习的薄弱环节,在课堂上可以侧重讲解相关知识点。学生视频录制后再学习自己亲自编制的“教学视频”,与教材标准视频对比可以快速找出手法存在的问题,视频拍摄还能够加强学生间的交流。视频学习法作为直观易懂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师生的欢迎。黄毅勇等[6]通过微视频的推拿手法学教学实践研究发现,微视频教学方法授课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改变了传统课堂“填鸭式”枯燥无味的教学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协作性和创造性,能让学生充分地利用各种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和巩固,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教育理念;学生可以反复观看手法操作视频,领悟动作要领,提高手法操作的准确性,为将来应用于临床实践打下基础。
3.1 注重理论和实践推拿手法学技能性、实操性极强,不同于中药学、方剂学等偏理论知识的课程,针灸推拿专业的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推拿治疗学等大部分专业课程都是需要动手练习的,单纯依靠传统灌输式教学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或者说此方法不适用于针灸推拿专业的教学。在南方医科大学前期探索推拿手法学教学上[7],注重教学与实践的结合,采用实践课分组一对一教习和互测互评,以及扩展课后实践练习,学生能够在学习此课程后体会到手法理论知识的内涵,掌握手法操作要点,熟练手法操作技能。作者认为注重理论和实践是该门课程教学的第一要义。
3.2 发挥多媒体优势以往推拿手法学教学资源主要源于教师课堂授课或者教材配套视频学习,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教学成为主流。现今推拿手法学教学非常注重多媒体资源,杨小存等[8]基于微信的推拿手法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对混合式教学的形式接受度较好。且新冠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方式成了主流授课方式,MOOC 课程与课堂授课相互补充,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其他高等院校的课程,与本校课程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充分拓展了学生和教师的思维方式。
3.3 功法和手法相长“欲兴推拿,必重手法;欲重手法,必重功法”,这句话充分表明了推拿手法和推拿功法的关系,推拿功法基础薄弱,相应的就不能够完全发挥手法的治疗作用。作为推拿功法学重要内容之一的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传统武术的精髓,练习太极拳对推拿手法的学习有着巨大的作用。郭朝卿等[9]认为练习太极拳能够增强推拿工作者的身心健康、太极拳独特的练习要领能够使推拿者体会“气”的奥妙、太极拳可以校正施术者的不良姿势、太极拳能够帮助推拿者培育出内劲。经过长期坚持练习推拿功法后,不同功法对手法都有促进作用,故在实际功法练习中应结合不同种类功法的训练,使手法的不同方面均得到有效提高[10]。功法和手法相长,功法为手法奠定基础。
在理论学习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加深理论学习,才能够全面掌握推拿手法学核心要点,为日后推拿治疗学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