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厚宇
(岭南师范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中国民族音乐概论》是以我国各民族、各地域的各种体裁形式的民间音乐为教学内容的一门课程,是高校音乐专业的必修课程,多年来“始终没有摆脱灌输式和填鸭式这两个传统的教学方法。广大学生是在被动的状态下进行学习,教与学之间缺乏互动性,以致教学形式呆板,教学效果不佳,甚至在一些学校出现了厌学、弃学等情况。”[1]张天彤在2001年在全国范围内做了一项高师民族音乐教学现状的大规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存在三个脱节:“高师音乐课程内容与本地区地域文化脱节;高师民族音乐课程内容与基础教育脱节;学生语言表达的意向与教师实际教学情况脱节。”[2]时隔20年,《中国民族音乐概论》课程教学现状虽有所改善,但未能发生根本性改变。《中国民族音乐概论》课程与我国高校其他课程一样,教学问题依旧突出:教材内容陈旧,关注时事前沿不足;教师填鸭式理论灌输多,实践少,学生练习更少;教与学错位,学用脱节,不能满足学生就业需求;重教书轻育人,课程思政融入不足;评价单一,考核局限于“出勤+期末考试”的结业方式,学生学习内驱力不足。课程亟须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对接国家战略的乡村振兴和前沿热点的非遗传承保护与创新,对接音乐表演和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形成凸显音乐专业特点与课程特色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具有较高民族音乐知识、音乐表演技能与教学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音乐人才为产出导向目标,打造“两性一度”的“金课”,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三维目标。本文拟就《中国民族音乐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的具体策略展开讨论。
对于《中国民族音乐概论》课程教材内容陈旧,关注时事前沿不足的问题,需要从教材内容重构,补充本土民族音乐曲目两个方面入手。
优化课程设计,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增减章节内容和学时,解决课程学时不足的难题。一是延长民歌学时。由于音乐学专业的师范性质,学生毕业到中小学居多,且大部分学生就业以小学为主,小学音乐课堂以唱歌课为主,延长民歌章节课时适应了音乐师范生的专业需求。二是压缩理论性强及较难实践的章节内容的课时,学生自学。教师对共性问题课堂集中答疑,个别问题线上辅导。如“民族器乐”章节的独奏乐。三是整合内容。“民间歌舞”与“民族器乐”章节的“锣鼓乐合奏”整合,“小调”与“民间歌舞”章节曲目整合等。
整合知识点,解决教学内容过多、线索过杂、学生不易理解记忆的问题。突出民族音乐五大类主干结构,突破学生看不懂、学不会的教学难点。整合共有知识点,将五大章节共有的“曲牌体”“板腔体”知识点、“民歌”“曲艺音乐”与“戏曲”章节共有的发声与咬字吐字教学内容等串联在一起,突出教学重点。
培养人才、传承文化、服务地方是高校的三大任务。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的学生多以所在地生源为主体,外地生源毕业后就地就业亦有相当比例。现有《中国民族音乐概论》本土民族音乐曲目有限,不能满足学生需求,亟须增加本土音乐内容,以提高就业竞争力及上岗后的工作胜任力。“高校专业建设与课程设置应当突出学科与专业特色。”特色办学、错位发展是当今大学的办学趋势,地方文化进课堂就是特色办学的路径之一。很多高校音乐学、音乐表演专业的培养方案提出突出与地方音乐文化的融合,传承与传播本土音乐文化的专业特色,了解一定的地方音乐表演形式,学会一定的所在地区地方音乐作品的演唱或演奏。突出高校所在地民间音乐课堂教学与高校办学理念完全一致,可以作为学校的特色之一,也是高校办学的方向之一。立足校情,前瞻学生职业需求,融入音乐表演、民族音乐教学等实践内容,也体现了音乐专业及《中国民族音乐概论》课程特色。如笔者所在学校以“师范性、教学型,地方性、实践型”的“两型两性”为办学定位,教学对象大多为广东本土生源,课堂教学尽可能多地补充广东民族音乐曲目,突出广东民间音乐。如广东儿歌、广东号子、广东客家山歌、粤剧、“广东音乐”等。再如,学习号子章节,补充广州《拉板车女搬运号子》,佛山《数鱼花》《数果歌》《数蛋歌》等作坊号子曲目,期末考试试题广东民族音乐占有相当的比例。突出专业特色,凸显课程特色,使学生受益,学校增色。
通过以上内容整合,“迫使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用相应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去教育和影响学生,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培养,注重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3]将“教”与“学”融为一体,打造专业特色与课程特色,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三维目标的融合提供了可能。
借鉴“输入性学习,产出性运用”的建构主义学习观,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创新形式、改革教法、强化实践,推动教育质量不断提升。首先要转变《中国民族音乐概论》定位为讲授为主的理论课观念。教师少讲,学生多练,增加现场唱(奏)的实践教学。展现民间音乐作为表演艺术的属性。“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形式,依托‘演’的技能和实践而存在,如果我们放弃‘演’的技能训练,音乐课教学就会变得空洞无物。”[4]表演实践让课堂有趣,由“教得好”向“学得好”转变,二者相互成就、相互促进。以“用得上”检验“学得好,破解学用脱节的难题,培养具有较高民族音乐素养的音乐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中国民族音乐概论》课程涉及多学科知识,与其他专业课程有着广泛的联系,各门课程的课堂教学应当相互打通。“音乐是表演艺术,没有表演就没有音乐,如果把‘审美’当成音乐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势必削弱甚至取消表演,削弱了表演,音乐课中的音乐成分就弱化了,没有了表演,音乐也就不存在了。”[5]培养表演能力是音乐专业学生的刚性需求。
随着高校的持续扩招,更多专业培训学习时间短、基础弱、实践不足的学生进入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习。他们生活阅历不够,表演能力不强,专业汇报及期末考试等舞台表演过于紧张。音乐师范生的未来职业要求他们不仅会讲课,更需要讲台上的“演”课。为解决这一问题,课堂教学可以随机抽查学生现场表演,检验课下练习情况,积累舞台表演经验。鼓励学生大胆上台表演,及时纠正表演暴露出来的问题,总结易犯的错误,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及专业自信。
音乐专业的学生重视专业技能课,不喜欢音乐理论课是教学的痛点。目前在校大学生主要是“零零后”,他们接受更多的是数字时代的流行音乐,对中国民族音乐接触不多,感觉较为遥远和陌生,主观上对民族音乐有“落后、过时”的成见,单一理论说教学生不理解,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目前艺术类教材存在情境化和情感化不足等问题,任务设计与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未能有效对接。”[6]课堂教学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讲授+播放视频”“音乐审美”教学方式,而是借鉴民间音乐“口传心授”的传承模式,开展音乐实践教学。
教师借鉴戏曲虚拟化无实物表演场景的示范,树立教师的人格魅力,使学生对民族音乐由感兴趣转为喜欢。以“号子”章节教学为例,《走绛州》教学,为了让学生理解搬运号子的运用场景,让学生随教师示范,开展无实物虚拟化表演三段歌词描写的挑担、推车、赶驴的劳动场景。上台表演的学生给予鼓励性评价,打消怯场的顾虑,增强学生自信心。《崔咚崔》教学,学生分为男女两组,模拟打麦场景演唱。山歌《人家都在你不在》模拟少女想情郎的思情、埋怨的羞涩表情。《绣荷包》演唱模拟刺绣、纳鞋底的场景。以此能够增加课堂吸引力,提升学生音乐表演能力。笔者十分认同已故著名民族音乐学家蓝雪霏的做法:“在没有艺人进校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就要认真研究原生态民歌的唱法及润腔,尽可能模仿原生态音像,学会民间唱法,而后引导学生掌握原声韵致。”[7]这样的课堂能够吸引学生不做玩手机、说小话的“低头族”。让学生觉得课堂有趣,并不是无深度的娱乐至死。以案例教学促进知识点学习,在课堂互动中穿插各章节知识点,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如中国乐系的“腔音”知识点的讲授,教师以范唱艺术歌曲《两地曲》,将“我在南疆”的“疆”字做下滑音处理,比较中国乐系与欧洲乐系曲目演唱的不同,在“玩乐”中掌握课程知识,对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理解更透彻、记忆更深刻。
通过性考试是音乐专业所需。课堂教学与音乐教师资格证、招教考试相结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穿插教师资格证、招教等考试的原题,以及可能出现的以图片、乐谱作为考题素材等。将近几年的原题及模拟试题作为期末考试试题,让学生尽可能提前熟悉试题形式。在对接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教材方面,教师在教学民族音乐曲目的同时,融入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具体运用。如号子章节与“人音版”八年级第五单元《劳动者的歌》及湘版音乐教材第九册第六课对接,学唱曲目有《崔咚崔》《哈腰挂》《杵歌》,创作作品曲目有《船工号子》《军民大生产》《走绛州》等。民族器乐章节重点讲授中国民族器乐曲结构、展衍及形式之外,要传授锣鼓的演奏技能和常见的几种锣鼓牌子的组合形式,让学生熟悉锣鼓经。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顺利开展“湘版”音乐教材六年级上册第4课《神奇的民间锣鼓“螺蛳结顶”》,人音版高一“音乐鉴赏”模块第六课时“鼓乐铿锵”之《锦鸡出山》等有关锣鼓乐的教学。“曲艺音乐”章节教学活动,在学唱京韵大鼓风格的《重整河山待后生》电视主题曲的同时,传授该曲目的欣赏教学方法。“戏曲音乐”章节的教学,讲透曲牌体、板腔体的知识点,还要有针对性地学唱《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这一封书信来得巧》等教材选用的戏曲唱段,传授戏曲发声、咬字吐字与艺术歌曲演唱的不同。
解决教学内容陈旧,对接国家战略、时事前沿。在原有教材及配套的音视频及教师田野调查采录音像基础上,挖掘公众号、朋友圈、优酷、哔哩哔哩、抖音等主要网络平台及影视剧中可用的最新的中国民族音乐教学资源。将各大网站短视频中有民族音乐旅游开发案例,与国家战略的乡村振兴联系起来分析讨论。布置学生自学“两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讨论新时期音乐类非遗传承、保护与创新策略,分析民族音乐传承与创新的得与失,体现教学内容的鲜活性与创新性。
近些年来,《中国民族音乐概论》课程课时大幅缩减,大多数综合院校只开设一个学期,一般为32-36课时。各章节都有大量的理论知识点,需要练习的曲目量大,学生学唱(奏)有犯难情绪。为了解决学时少,内容多,学生学习内驱力不足的问题,利用“学习通”等教学平台与学生开展互动,辅助课堂教学。要求学生上传各种形式的作业。如学唱的民歌、说唱、戏曲的视频,中小学教材中的中国民族音乐教学设计或教案,有关中国民族音乐的小论文等。教师线上批改作业,鼓励学生大胆提交个人表演的音视频,积极参与话题讨论,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平时布置的作业小测验、期末考试对接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中国民族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考试能力。“事实上,‘教好课’不能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最终追求,而应是让学生‘学得好’,这是更高层面的教学理想和要求。”[8]笔者以为,不仅“学得好”,还要“用得上”,实现“教-学-会-用”一体化,提升就业能力。
《中国民族音乐概论》课程思政应当以中国民族音乐为主载体,深挖课程的德育元素,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增强文化自信。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家国情怀”“创新精神”为课程思政的核心元素,达到育知与育德融合,育人和育才统一,“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有机契合社会需求,有利于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学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力,”[9]体现课程有魂。通过消除音乐生不喜欢理论课的痛点,破解学习与就业、专业教学与立德树人相结合的难点,体现“以乐化人”的课程思政亮点,实现培养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接班人的课程目标。
《中国民族音乐概论》所展现的“真善美”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仅是审美的对象。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关注学生知识的积累运用,体现能力为主,兼具“工具性”特征。另外,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着重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将他们培养成具有较高民族音乐素养的“音乐人”。因此,应当将艺术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从学生、“音乐人”到“成为人”育人过程与目标相统一,以能力培养与立德树人目标相统一。
“寓教于美、寓教于乐、寓教于思、寓教于行”是艺术教育践行立德树人使命的特色路径。精选优秀民族音乐资源,学生在快乐中得到“真善美”的熏陶。学生由喜欢曲目到喜欢课程,接受教师的言传身教。学习音乐名家的爱国情怀,让学生反思当下传统音乐传承与创新的得与失,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趣味性教学实现以乐化人。课堂强调乡村振兴中传统音乐的价值,剖析民族音乐旅游开发方式,以经典案例探究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课堂激励学生体验、展示家乡的民族音乐,敢于并善于演唱家乡的歌、奏家乡的乐,“成为”家乡的人,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和使命根据笔者所在学校广东生源居多的特点,大量补充广东民族音乐,形成课程特色,将学生对广东民族音乐的“家乡情”升华为“筑牢中华民族魂”。如“号子”章节学习,通过聆听、观摩、学唱,产生对劳动号子的兴趣,培养合作精神及坚毅的性格,进而激发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热爱。学唱山歌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乐观向上的品格。学唱小调、戏曲培养细腻而丰富的情感;实践常用锣鼓牌子打法,体验中西音乐节拍重音规律的不同,增强文化自信。学唱不同曲种,理解不同文化。这些专业实践能够强化专业认同、体现民族音乐有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以民族音乐旅游开发引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思考传承与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少数民族音乐教学特征引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民族认同感教育。课程所涉及的传统音乐几乎都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且我国入选音乐类联合国非遗名录绝大多数在其中。世界三大古老戏曲唯中国戏曲独存引发民族自豪感,以戏曲程式化引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青春版《牡丹亭》讨论当下戏曲创新。以京剧名家抗战中的爱国表现、豫剧大师常香玉抗美援朝捐献飞机、限制放弃中国籍艺人的商业活动等引导学生爱国。讨论现有非遗保护策略,勉励学生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成为较高民族音乐素养的音乐人。
适当选用红色民族音乐资源。民歌选用革命战争时期的新民歌曲目,开展党史教育。如讲授“信天游”选用《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兴国山歌选用《炮火声来战号声》等;说唱选用京韵大鼓风格的《重整河山待后生》,学习说唱演唱的技巧。京剧选唱样板戏经典唱段;小调演唱场景体会以民族歌剧《长征》咏叹调《三月桃花心中开》为例证,赏析龚爽的演唱。选用红色经典曲目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同时也做到了课程思政要求的价值引领,符合课程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目标。
以无疆大爱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展现师魂。教师课堂内外言传身教引导学生人生积极、乐观。教师规范着装、课后擦黑板、关空调等细节处处为人师表,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给学生,尤其是音乐师范生做出表率,也是师魂的具体体现。
《中国民族音乐概论》课程教学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融为一体,实现育人和育才的统一。以课程有趣消除音乐理论课的痛点,体现了技能培养和价值引领目标实现的“高阶性”;以课程有用、有魂破解音乐理论课程学用脱节的难点,展现专业及课程特色,体现创新性。学生上传演唱视频作业及通过结业考试均具有一定的挑战度。重构教学内容,补充本土曲目,为学生接受知识传授提高了效率,为能力培养奠定了基础;对接专业课程及就业需求开展的实践教学方式,融入音乐类非遗的传承保护与创新,既培养了职业能力,又是实现价值引领目标的课程思政。课堂教学在达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三维目标的教学过程中,三者相互交融,互为补充,构建了可供借鉴推广的民族音乐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