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谦
(天津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1617)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多次强调我国办学方向的特殊性,他认为我国教育最鲜亮的底色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坚持办学方向上,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自2014年上海高校课程思政实践探索肇始,至教育部颁发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已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战略举措,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已经在高校形成普遍共识。因此,从新时代的背景来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及特点,分析其价值意蕴,并积极寻找实践路径,对于构建新时代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推进新时代我国教育理论的完善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表面上看虽然只有词语顺序的差别,但这并不是文字游戏。课程思政是与思政课程相联系、相区别而出现的概念。可以说,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演进不仅是新时代高校创新教学理念和完善课程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新时代我国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举措。
1.新时代课程思政的概念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和创新,其出现和发展离不开思政课程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思政课程建设为课程思政提供了前期基础和前提准备,为课程思政提供了理论之基和生命之源。
课程思政的概念是在思政课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思政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简称,主要是指从“05方案”开始,由国家层面引导、推动、要求在高校大学阶段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程,并严格规定了思政课程的学时、学分、课程内容、教材编写以及教学研究、教师培训、学科建设、实施保障等详细内容,还将其纳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之中。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则扩展至大中小学各阶段,着力于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的思政课程体系[1]。在社会多元价值交织和渗透的严峻背景下,原有的单纯依靠思政课进行引导的思政育人模式局限性日益凸显。如何发挥多学科优势,实现全课程思政育人成为急需解决的难题。课程思政肇始于2014年上海高校课程思政实践探索,它是以思政课程为依托,由地方高校自主探索、自主实践的一种课程育人模式,反映了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时至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并将“课程思政”这一名称在官方文件中正式固定化、规范化。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新时代系统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顶层设计。
关于什么是课程思政,有的学者立足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内涵进行区分,认为思政课程中的“思政”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思政中的“思政”指的是“育人”,强调的是将课程与思政进行有机融合,甚或是化合反应,以构建出一种新的课程[2];有的学者认为课程思政的实质“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3]。根据目前课程思政建设及其成果来看,它是以思政课程为依托,以各门课程为载体,深入挖掘各门课程和教学方式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资源,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塑造正确价值观念。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变革,目标指向是立德树人。
课程思政不同于思政课程的既定课程,它不是单独开设的一门具体课程,也不是单独设立的一个具体学科,而是为了言简意赅地形象说明“其他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而形成的一个概括、综合的概念。具体而言,从其内容供给来看,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增强学生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道德修养和宪法法治意识等而展开;从教学体系来看,要从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类课程全方位入手;从教学支撑来看,要结合不同层次院校、不同专业课程的特点坚持分类推进。
2.新时代课程思政的特点
当下,部分高校存在“重专业课轻公共课”“重技能轻人文”的现象,从专业课老师到普通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课程思政教育认识比较薄弱。美国教育家博伊认为,如果学生只是局限于太狭窄、太技术化的知识,就很难具有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以及人道主义精神[4]。所以,新时代课程思政不仅仅是立足于学科范围本身,强调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还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价值塑造。它并不是简单地把学科专业与思政元素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拼凑或混搭,而是具有鲜明的课程特点。只有充分把握其特点,才能抓住课程思政建设的精髓。
“润物无声”的隐性教育凸显。在思政育人体系中,思政课程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是直接地、显性地将党的方针政策、最新理论成果以及核心价值观念通过课程教学讲授给学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特殊性。不同于思政课程显性教育的育人模式,课程思政则更加注重隐性教育,追求思政育人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对于其他学科教师与学生而言,各门课程直接呈现出来的是具体知识传授和专业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这是教与学两个主体对象的直观感受和感性认识。这种直接的知识和能力获取的背后,还间接地隐含着价值观念的塑造。也就是说,在专业课教学体系中,教师并不直接讲解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而是以各门具体课程为载体,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思政教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地融入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在学会专业知识和掌握技能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精准滴灌”育人针对性强。思政课程作为思政育人的主渠道,侧重的是“大水漫灌”式的教学形式,要求全部高校学生教学全覆盖,也就是所有高等学校的所有专业,均需按照教育部要求开设开足思政课程,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统一编写的思政课程教材,在教学实践中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不同于思政课程的“大水漫灌”,课程思政则讲究“精准滴灌”,也就是各门课程都有自身的知识体系、授课内容、授课方式等,各门课程教师依托所讲授的具体课程,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的同时可以自然过渡、延伸、升华到某种育人元素,这样不仅能够讲透理论知识,还能够恰如其分地阐释思政价值。
“全方位多层次”辐射范围广。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十分需要教育者提供精心的引导与栽培。以思政课为主的原有思政育人模式既不符合新时代思政育人规律的要求,也不能满足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在整个大学教学体系中,思想政治理论课虽然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但它只是公共课程的一部分,从数量上远远低于专业课等其他课程。与高校思政课程育人相比,课程思政建设涵盖了本科和高职不同层次院校及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和艺术学等不同专业类型,以及体育美育类基础课、专业教育课和实践类课程,可以说对高校课程体系实现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全覆盖,辐射范围较广,学生受惠面较大,这样有利于形成学科间教育的合力,改变思政课“孤岛化”“独角戏”的现实窘境,真正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培养的需要。
新时代课程思政的价值理念已成为高等教育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这一理念注重“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5]。课程思政作为日常课程教学的组成部分,应当具有普遍正当性,遵循自身的价值逻辑,即知识价值、育人价值、社会价值,其中知识价值是教育基础,育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是教育目的,三者统一于教师培养学生的过程之中,服务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使命之中。
1.知识价值
价值主要是指客体对于主体所应具有的积极意义,或者客体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程度,即有用性。从哲学角度来看,价值属于关系范畴。高校教育的价值是高校教育(客体)的属性和功能与师生(主体)需要间的一种效用关系的范畴。思政育人与获取知识是高校教育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新时代课程思政的价值逻辑首先应该强调其他各门课程的学理性,即知识性。课程思政的价值目标并不是把专业课程思政化,取代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而是依然强调原有课程知识体系的基础性作用,仍然以传授课程知识为主体。也就是说,专业课教师在实施课程思政过程中,要合理把握好思政育人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中的比例问题,以免影响专业课教学的主体任务,进而影响到学生专业知识的获取,影响到专业人才的培养。所以,课程思政不能代替其他课程知识的学习,知识的获得仍是大学教育的主要工作。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6]377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是教育的目标。高校教育是高校学生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主要供给者。这些知识养分既是他们步入社会安身立命之所需,也是各行各业新鲜血液的补给源,更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助推器。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厚此薄彼、有失偏颇,不能假借“思政”之名,干扰正常课堂教学,混淆不同课程的教学目标,防止陷入“专业课程思政化”误区。
2.育人价值
对于思政育人,人们往往认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职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责,应该由单独的课程体系和专门的教师队伍共同承担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思政育人专门化、专业化,但是却把思政课程育人和其他各门课程的思政育人人为地割裂开来,造成专业课程教育淡化或缺失了思政教育的内容,导致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严重脱节。其实高校开设的每门课程都有不同的学科属性,不仅具有知识价值,还有育人价值。对于学科教师而言,学科知识确实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性内容。例如,医学类专业课程会传授学生医学知识,培养精湛医术,为健康中国战略储备医学人才,这本身就具有育人价值。
但是,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教会知识这一层面,也不能把自身定位在单纯“教知识”的教书匠上,要看到每门学科具有的独特育人价值,从人的发展的社会性的角度,注重文化知识传授的同时,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更应从更深层次上关注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需求和未来国家社会发展的人才需要。所以,学科教师必须看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保障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成为专业人才的同时,“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7],对现有学科思政育人价值进行整合,将教育内容从知识维度、能力维度升华到价值维度。同样以医学类为例,在思政育人方面,它更加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具备“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还要注重医者仁心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把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的健康作为崇高使命,尊重和关爱病患,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挺身而出,救助他人,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做一名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
3.社会价值
习近平指出,“古今中外,关于教育和办学,思想流派繁多,理论观点各异,但在教育必须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这一点上是有共识的”[8]。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以服务社会为宗旨的,这是其社会价值。社会价值是衡量个人或社会组织自身实践活动对社会和他人贡献程度的标准。在意识形态多元化的今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否“又红又专”“不变色”的重大问题。可以说,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教学,应该抓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作为担负培养专业人才的社会组织,除了完成日常教学任务之外,还应当立足于国家、社会、民族发展的需要,把社会对各专业人才的现实需求和发展趋势主动地融入培养学生技能知识和价值塑造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其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6]376-377,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此外,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都不能脱离社会。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9]。个体的实践活动不仅具有满足自我需要的价值属性,还包含着满足社会需要的价值属性。社会性作为人的本质属性,要求高校培养的学生个体要具有服务社会的素质,除了专业技能知识等文化素质之外,还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也就是在思想层面,个体必须形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社会发展、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之中,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新时代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提升的实践探索,众多高校以思政课程为依托,结合专业特点和院校特色对于如何建设课程思政进行了分析研判,加快了推进速度和力度。随着实践的深入,2020年《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从整体上对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重点内容和教学体系予以指导说明,制定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举措,为新时代课程思政提供了建设指南。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高校也存在“课程+思政”“两张皮”的强搬硬套。这种做法是有悖于思政育人实践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把课程思政庸俗化、低俗化。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实践活动,需要从三个向度进行把握。
1.高处站位,坚持同向同行
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首要的是准确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2016年,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要求,高校思政育人除了发挥思政课程的功能之外,还需要“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6]378。课程思政要保持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同向同行”四个字,回答了当今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向谁看齐、与谁步调一致的问题。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定海神针,为高校教育举旗定向。所以,高校课程思政在育人方向上要向思政课程看齐,与思政课程育人方向保持一致,与思政课程育人步调保持一致,当好思政课程的同行者,二者联动发力,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中心任务,立足学科优势充分挖掘蕴藏其中的思政资源,通过多元化的教学目标、整合性的教学结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生动活泼的话语方式,使思政育人元素与各学科课程实际充分融合,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向同行。
同时,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所谓的“合规律性”是指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是基于对当今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判断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时代发展和实践要求,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对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深化与探索,它是一种事实判断,回答了“是什么”的问题;“合目的性”是指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都是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任务,是一种价值判断,回答了“为什么”的问题。基于二者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在实践上应当追求协同效应,实现育人合力最优。
2.顶层设计,共建课程联动机制
推进课程思政,关键是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因为高校课程思政是一项“超出单一高校、单一部门、单一专业、单一教师的典型跨界事务”[10],在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多元行动者相互隔阂、各主体间不信任、责任界定不清晰、互动沟通不协调、思政资源不共享等诸多碎片化问题”[10]。所以,课程思政建设不可能单独依靠某个或某些教师的学识来完成,而是需要通过顶层设计,从学校、教师和学生层面全域统筹,共建课程联动机制来实现。
学校层面由教学主管部门进行课程育人体系的整体规划,搭建协同育人平台整合教师资源,建立课程思政管理、组织和监督机制,依据各门课程讲授内容进行功能区划分,对于各学科教育资源进行深入挖掘,重点加强对思政育人资源的整合,协调教师深切把握学科之间的关联性,打通学科间的育人功能,集合众学科教师的学识智慧打造一体化的课程思政。教师层面由各学科教师根据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情境、教学过程与教学总结;同时有针对性地选用思政元素并结合某个专业知识点进行剖析;整合教学知识,将思政素材知识自然融入本课程之中,做到知识拓展与思政育人的有机结合,确保各门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学生层面由各专业学生根据授课教师所讲内容,反馈学习效果,尤其是对于思政育人效果的反馈。同时,深入挖掘学生关于思想道德方面或比较关注的热点中蕴含的育人因子,通过众人之力解读、解惑,优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水平。
3.向内深耕,建强学科教师主力军
课堂教学是思政育人的主渠道,学科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和实施者,也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的关键因素。所以说,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是教师,建强学科教师这支主力军是新时代课程思政实践的核心环节。“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6]379这就需要学科教师具有鲜明的政治性、高度的“思政情怀”以及良好的文化素质。
鲜明的政治性是新时代高校教师的优质品格。高校教师在注重学科的学理性的同时,也应高度重视政治性。所谓政治性,就是要求专业课教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自己的头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正确把握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准确的政治站位。尤其在思想多元化、意识形态不断演化的今天,面对需要“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青年学生,教师要有强烈的政治敏锐性,在面对棘手问题和突发事件时,要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和“四个意识”,把自身的思想统一到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上来。
“思政情怀”是高校教师育人职责的提升。传统意义上,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当今教师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既要搞好基础教学和研究,又需要有家国情怀与高尚的道德修养。习近平总书记将教师比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不仅承载着传播知识的使命,还承载着传播思想和真理,塑造灵魂、生命和新人的时代重任。所以,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做到“四个相统一”。
良好的文化素质是高校教师建设课程思政的依托。课程思政通过学科课程而展开,学科课程通过学科教师教学来实施。教师的博学多才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启迪创新意识、发展抽象思维、健全人格的重要来源。所以,学科教师要具有更加复杂化、综合化、多元化的文化素质,既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视野、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良好的课程思政素养,又要通晓基本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辩证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在整体上统筹谋划思政育人元素和资源在专业课程中的融入,精准找到二者衔接点,使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自然融合,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