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吉班丹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党孜孜以求的宏伟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首次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2]。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深刻的理论依据。
现代化理论的渊源,蕴含了思想解放、科学理性的精神,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来源之一。中国式现代化,通过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现代化理论的有益成果,为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关于现代化理论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的历史学者普遍把公元七世纪以前的时期统称为古代,七世纪至十六世纪为中世纪,十六世纪之后为现代。中世纪时期的欧洲,强有力政权的缺失导致权力真空,各种封建势力割据,特别是天主教会的影响不断扩大,加深了思想的禁锢,对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造成冲击。十四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发动了一场新的思想文化运动,以削弱天主教文化的影响,欧洲人称之为“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开启了工业文明时代人本和科学理性精神的序幕,是西方关于人类自我认识的一次飞跃,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现代化的进程奠定了思想基础[3]。
“现代化”的概念诞生于启蒙运动时期。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其自由、民主、平等和法治的理念,成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4]。具体而言,“现代”一词诞生于公元1585年,含义是十六世纪之后的历史时期;而“现代化”诞生于公元1770年,也就是启蒙运动时期,含义是推动现代化的进程,或者指实现现代化之后的形态[5]。
工业革命是西方现代化进程的起点。公元1712年纽科门发明了蒸汽机,1764年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1769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通过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升,机器劳动取代手工劳动,工业的生产率激增,工厂制度才得以发展,从而使工业的产值彻底超过农业,促使英国正式进入工业时代。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使英国真正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跨越的现代化进程。英国率先完成后,工业革命传向欧洲和北美洲,西方通过工业革命在实现现代化方面获得了先发优势[6]。
现代化理论的发展,受到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促进了各国对现代化的理论探索。现代化进程始于十八世纪,然而现代化理论的研究在二十世纪才正式开始。到目前为止,学术界一般认为现代化理论的研究经历了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经典现代化研究,时间跨度为二十世纪50—60年代,期间出现了经典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等,也就是所谓的“第一次现代化相关理论”。第二次浪潮为后现代化研究,时间跨度为二十世纪70—80年代,以后现代化理论为代表,对第一次浪潮的经典现代化研究进行了反思和批判。第三次浪潮为新现代化研究,时间跨度为二十世纪80年代至今,期间涌现了生态现代化理论、反思性现代化理论、继续现代化理论、全球化理论、多元现代性理论和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等[7]。
二战之后,经典现代化理论逐步成型。1951年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在《经济发展与文化变革》期刊举办的会议上,提出了使用“现代化”的概念来概括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型进程的观点,该观点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美国学者丹尼尔·勒纳在其著作《传统社会的消逝: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东》中指出,现代化就是指农业社会为代表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为代表的现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之后,现代化的概念被西方学术界广泛研究,并形成了经典现代化理论。经典现代化理论首先对现代化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现代化既可以指西方发达国家自十八世纪工业革命以来进行的转型,又可以指后发国家追赶发达国家的进程。
经典现代化理论在二十世纪70年代后期受到了猛烈的抨击。第一,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经典现代化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现代化形成于西方,之后传入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以西方为模板,西方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必然路径。第二,忽视发展中国家的历史多样性。经典现代化理论以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为重点,指出随着经济的增长,欠发达国家模仿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后可以实现现代化。第三,该理论的实践性不强。第四,负面影响值得警惕。经典现代化理论中现代社会的本质就是工业社会,只有通过工业化才能实现社会转型,也才能实现现代化。但是,大规模的工业化必然会造成一系列问题,大气、水和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直接影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全球生物的多样性,全球气候变化诱发极端天气,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威胁[8]。
后现代化理论的核心是价值观的转变。美国密歇根大学政治学教授罗纳德·英格尔哈特是后现代化理论的主要贡献者,他提出了社会发展非线性的观点,即以传统权力、稳定国家经济为要素的传统社会,向以理性和法律权力、经济增长为要素的现代社会的转型,不是人类文明的最后阶段,现代社会还会继续向以消解权力、幸福最大化为要素的后现代化社会转型,这个过程就是“后现代化”。
后现代化理论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局限性。第一,后现代化的概念界定不清。文学评论家伊哈布·哈桑认为,究竟什么是后现代化,后现代化与现代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后现代主义没有进行清晰的界定。第二,后现代化理论难以解释第三次工业革命到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跨越。第三,后现代化理论的辨识度不高。与经典现代化理论相比较,后现代化理论对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转型的后现代化进程的研究相形见绌,对现代化理论的贡献也不如经典现代化理论。
生态现代化理论诞生于二十世纪80年代的德国。荷兰瓦格宁根大学教授阿瑟·摩尔为生态现代化理论的传播作出了突出贡献,他认为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基础是欧洲发达国家工业化后的转型经验,聚焦工业化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现代化进程中兼顾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新的范式。不同于经典现代化理论主要追求经济成长的最大化,也不同于后现代化理论主要追求个人幸福的最大化,生态现代化理论同时追求经济成长、社会公平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三个目标,致力于实现经济成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互利,同时争取实现经济成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
作为环境政治话语的生态现代化理论,受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批判。第一,生态现代化理论没有根除工业化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自治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学者均鲜明地指出,生态现代化理论的作用有限,仅仅有助于解决工业化造成的局部生态环境问题,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的全局影响较小,难以构建一个可持续、公平的生态社会。第二,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实践性不强。大规模的工业化必然会造成一系列问题,包括长期性环境问题和紧迫性环境问题。长期性环境问题包括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退化、荒漠化、臭氧层空洞等,对于这些问题,通过市场机制难以提供具有技术变革的解决手段,生态现代化理论的作用微乎其微。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理论逐步成型,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范式。通过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来研究和解决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来制定和形成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指明了方向。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当二十世纪30年代我国现代化发展方向还不明确时,中国共产党已经提出了工业化的目标。1932年7月15日《申报月刊》在上海创刊,作为综合性刊物,发表了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在同期的《编者之言》中指出:“于是讲究洋务,设制造局,造轮船,修铁路;兴办电报,提倡格致……凡此种种,都是昔人促使中国现代化的工作和努力……所惜这问题虽然有这样长久的历史,而事实上,中国生产以及国防方面的现代化,至今还是十分幼稚落后[9]”。该刊认为现代化的概念相对宽泛,覆盖了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领域,但是经济是现代化的主要领域,具体又指工业化和生产力水平。为此,《申报月刊》向读者征求中国现代化发展方向的意见,即社会主义还是个人主义,国外资本主导还是国民资本主导。之后收到了读者的26篇文章,其中11篇支持社会主义,只有4篇支持个人主义。由此可知,当时的舆论支持中国的现代化方向为社会主义,而不是个人主义或资本主义。1934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将来向前发展过程中,它将实行国家工业化政策[10]”,即在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基础上,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本方针,推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建设现代化的序幕,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四个现代化”的发展战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并开启了现代化建设的征程。这一时期现代化的重点是大力发展工业,早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我们就明确提出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目标。1954年周恩来同志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强调:“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10]在此之后,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正式成为“四个现代化”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具体而言,国家层面对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1953年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该计划的重点就是苏联援助和我国自行确立的大中型建设项目。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我国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为推动我国的全面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1952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679.1亿元;1957年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时达到1071.4亿元,比1952年同期增加了58%;1962年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时达到1162.2亿元,比1952年同期增加了71%;1970年完成第三个五年计划时达到2279.7亿元,比1952年同期增加了236%。就工业而言,1952年我国的工业增加值仅为119.5亿元,1957年达到271.6亿元,比1952年同期增加127%;1962年达到330.9亿元,比1952年同期增加177%;1970年达到836.3亿元,比1952年同期增加600%。通过对比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可知,工业增加值的增速远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以重工业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成效显著,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现代化进程[11]。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重要命题。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强调:“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0]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所要解决的历史课题,是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为此,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要分三步走:第一,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到二十世纪末,国内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从具体数据来看,1980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4587.6亿元,1987年达到12174.6亿元,是1980年同期的2.7倍,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的目标。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0564.4亿元,是1987年同期的7.4倍,远远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的目标。从发展的全面性来看,不仅是经济建设,党领导人民进行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从全方位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论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二十一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12]这实质上是对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基本经验总结,拓展了发展中国家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途径,给希望加快发展的同时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从理论内涵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包括“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1]。”这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指明了奋斗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