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热情与创业积极性在课程环节中的导入与激发
——以“居住区景观设计”为例

2023-01-10 04:45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建筑与文化 2022年3期
关键词:景观设计调研竞赛

文/江 艳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讲 师

曹志奎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副教授

1 项目背景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部署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精神,加快一流本科教育建设、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在课程教学中激发、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造能力,成为浙江省高校课堂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从中国互联网科技、金融科技、医药生物、人工智能等新经济发展来看,大学生一旦创业成功,就会得到极高的回报[1]。《居住区景观设计》是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的本科必修课程,根据上述文件的精神指示,结合《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课程目标,以及地产类景观的人才需求,本课程急需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始于课堂,终于社会,形成积极的、良性的产教生态链。

2 课程教学目标

大学生双创教育包括课堂教育、校内模拟实训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等诸多重要环节,且这些环节均会对学生群体创业意向带来积极影响和作用[2]。在《居住区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上,通过知识网络构建,引导学生们将双创精神引入职业生涯规划中,提升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课程教学目标可总结为下述几类:

2.1 知识网络构建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初步的实践操作技能。要求学生掌握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知识;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具体内容和规划设计要点。

2.2 创新能力培养与美学素质的提升

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居住区景观方案设计的优劣,并初步掌握居住区的景观设计的方法和技能;能用批判性思维思考当下人居环境的发展;能用创新性思维挑战未来社区的环境建设。

2.3 创业积极性提升

通过知识网络构建和创新能力培养,为学生毕业后从事风景园林绿地的规划和设计、园林管理以及地产景观方向等有关工作奠定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基础;创新能力为行业注入新鲜血液;设计素养能激发使命感和创业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设计生态。

3 教学设计理念

3.1 设计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情景化、案例化、问题化

情景化——将知识点的讲解贯穿于情景之中,以提升视频吸引力;案例化——根据真实案例,将知识点的讲解贯穿于案例故事中;问题化——在设问和疑问的过程中萌生学习的动力和欲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2 打造“线上+线下+赛教融合”的教学方式

通过在线开放课程的建立,设计以“微课”为核心的线上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体。观看慕课网站在线教学视频,第一部分进行理论知识输入(基础),第二部分进行实践观看演练(衍生),完成视频观看后进行线上测试(练习),并且参与话题讨论(思考)。

打造具有创新性、挑战性、高阶性教学内容的线下课程,激发学习热情。课堂内对线上内容的难点进行详述、讲解(深入学习)。调研精品居住区景观设计,将所学理论渗透到调研过程中,做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深入思考)。布置项目设计,进行一对一辅导(深入练习)。

引入竞赛,实行赛教融合,在融会贯通与技能论证中激发使命感,提升创业积极性(实践与挑战)。在竞赛的过程中,经过与小组成员、指导老师、甲方的沟通,赴实地测绘考察,面向单位进行方案论证汇报等阶段,能快速提升学生的设计水平与商业运营能力,创业的种子开始萌芽。

3.3 营造良好的“学习-实践-创新创业”设计生态模式

《居住区景观设计》内容涵盖住区景观设计概论;城市不同类型住区景观分析;住区道路景观;精神家园设计;竖向与地形设计;宜居的绿化设计;宜居的水景设计;实景案例赏析等模块。其中包含了景观规划、造园艺术、植物设计、计算机制图等交叉专业内容,课程邀请了各相关专业的教师加入课程团队,实现资源互通。

在实地调研测绘这个阶段,寻找了绍兴及杭州两地的地产开发商资源,比如泰和房产开发公司,绿城房产开发公司等,为学生提供绿色通道进行调研任务,并且安排专业的设计师进行现场讲解。在课程设计环节中,与环境设计系部实训基地合作,实现学生们进入市场的快速过渡。

3.4 以其中一个单元“宜居的水景设计”模块课程为例,详细分析各阶段教学理念的导入和能力培养方式

第一阶段——慕课(课前阶段)。在慕课平台观看第一节“水景设计元素”,本课程小视频讲授了七种水景设计的元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第二节为理论基础课“水景设计的生态性、实用性”,本课程用若干个实景案例对水景设计的生态性和实用性作出了详细论证,看完视频后参与话题讨论,对其中一个案例进行系统分析水景元素的构成和应用,本节学习主要亮点在于互动性,培养学生的案例分析能力以及批判思维。第三节为实践基础课“水岸绿坡的构造方法”,本课程视频录制了四种不同类型的水岸绿坡画法演示,学生们可以更直观地学习徒手绘制结构图,改变了以往板书演示不深入、桌面演示看不见的困境,学生们通过画法演示示范深入了解水岸绿坡的构造方式,不仅巩固了前期理论基础,同时也提升了创造能力。第四节内容为“外景之无边水池设计”,本节难度提升,旨在实现高阶性,视频内容为无边水池从设计到施工完成的过程讲解,视频与分析图相结合更加直观,这部分是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没法实现的,从理论到实践,更客观、更精准、更有效,抛出创意思路和创业思想,激发学习热情,产生实践向往,培养学生创业意识。

第二阶段——课堂阶段。第一节为慕课难点知识点解析,针对于重点内容“驳岸设计”,通过相关案例的引入与分析,培养慕课知识的转化能力。第二节内容是针对第一节的案例引发思考,分小组进行头脑风暴练习,讨论生态性与人文精神并存的驳岸景观设计与应用,将讨论成果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表达出来。本节内容旨在培养团队能力构建与创造能力构想,实践案例证明,分小组讨论能极大地激发学习兴趣,增加课堂氛围感。第三节内容为小组快题测试,随堂布置课题,手绘平面图、剖立面图、效果图以及设计说明,40分钟的快题测试可以提升学习难度,检验学习成果,体现高阶性需求。第四节内容为组对组现场论证设计成果,学生自评、互评,实现翻转课堂,也是创造能力的培养导入。

第三阶段——慕课(课后阶段)。首先于课后完成线上模块测试题(每个模块十道选择题),进行自我检验,培养线上+线下知识点的转换能力,实现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开拓。其次完成手绘练习题(每个模块一道练习题),实现实践能力的培养。再次,引入大学生竞赛课题,进行赛教融合训练,一般为每年的大学生乡村振兴设计大赛;浙江省风景园林设计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案例竞赛等,学生组队参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战训练,一整个赛程下来,学生们的设计能力能得到飞速进步,对于设计的认知也会得到质的飞跃,此部分能极大地培养学生的学习激情与创业意识。对于课堂而言,“弹性认知理论”教学方法也得到了验证。

4 学业评价方式

4.1 课程整体学业评价方式转变,增加网络调研和竞赛单元,培养创新创业意识

改革前的课程评价方式由设计文本(40%)、慕课视频观看(20%)、线上测试(10%)、调研报告(10%)、临摹作业(10%)、到课率(10%)组成,改革后的评价方式由设计文本(30%)、慕课视频观看(20%)、实地调研(10%)、网络调研(10%)、临摹作业(5%)、线上测试及互动(10%)、竞赛(10%)、到课率(5%)组成,变化在于:一是增加了占比10%的网络调研,另一个是增加了占比10%的竞赛单元。现如今网络经济愈加发达,与实体经济并存,大量设计类公众号与房产类公众号的出现,让学习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且个性化设计能极大地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网络调研的同时更早导入创新创业意识,知识的迁移需要灌输也需要潜移默化的影响,网络调研看似无亮点,实则在现如今强大的网络经济下,网络调研已经成为学习方式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一把利剑。

竞赛单元的引入更是为学生们提供了实践通道,通过有组织性的竞赛流程,分别在组建团队、主题策划、实践调研、方案设计、方案汇报、专家论证、优秀作品立项、方案修改与提升、结果反馈等各个阶段,产生设计思维碰撞与火花。在这个过程里,无论走到哪一步,都会有全新的收获与提升,在实地调研和甲方座谈会议中,主观解读意识与客观论证相结合,在“授”与“受”的过程中达到知识点的运用与拓补,迅速将学习力转化为生产力。

4.2 学业评价方式举例论证

假设有A同学和B同学,到课率100%均为5分;慕课视频学习100%完成均为20分;慕课测验与话题参与均为9分,临摹作业均为4分;网络、书籍调研A同学8分。B同学9分;设计文本均为27分;竞赛单元A同学8分,B同学5分,那么,A同学总分90分,B同学总分87分。

上述案例中,平时学习成绩相似的两位学生,其中一位同学因为参与了省级竞赛,从团队组建到方案立项到最终汇报,全程参与,竞赛类分数得到8分,综合成绩更为优秀。学业评价方式反过来影响了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有更多的学生愿意尝试高阶性内容,参与到竞赛的环境中去,实现赛教融合的良好氛围。

5 课程教学效果

5.1“线上+线下”混和教学模式教学成果

首先,此项教学模式成果可从课程评价中显现出。课程评价分为老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和学生对课堂模式的评价。三年的线上线下结合教学模式,反映了很多以前看不到的问题。例如传统的课堂模式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设计思维,而单一的课堂模式也不能将教学效果反馈给老师。改革后,从多个角度反映了学生的阶段性思维,教师能够及时介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线上还设有学生对课堂、对教师的评价,教师能够及时查漏补缺,更新教学内容和手段,也能够因材施教,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

其次,此项成果可以从慕课平台数据显现出。

5.2 赛教融合直接成果

通过参与“农信杯”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立项的小组成员们在一系列工作与汗水之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达到了课程追求的高阶性成果,设计师使命感也得以催生,为后续工作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宣传报道营造了良好的竞赛氛围,不仅推动学生们的尝试心和积极性,优良的成绩也打响了学校的知名度,为环艺学子的创业之路打下基础。

5.3 赛教融合间接成果

参与设计竞赛的学生们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对于创业和就业更有信心,本专业学子创业积极性颇高,就业领域广阔,创业人数也日益增长,前景可期。对于相关行业与用人单位来说,实践型人才的需求量更大,更乐意招聘有实践经验的毕业生,实现双赢。

结语

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努力拼搏、孜孜不倦的精神样貌。当代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渴望实践性人才的涌入,注入行业新鲜血液,焕发行业新生命。大学阶段的专业教育对于学生们日后走向社会起到了堡垒作用,不仅是技术堡垒更是精神堡垒,进可攻城退可防御。作为堡垒的建设者来说,尽可能创造一切条件给予大学生丰富的学习内容和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以及时刻更新的教学方法。充分导入实践课题与竞赛机制的课堂,能在大学生就业前更多地接触市场、了解市场。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和完善的设计生态链,能更好地激发大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应予以更多的支持。

猜你喜欢
景观设计调研竞赛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垂直绿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三注重”扎实做好调研工作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创新思维竞赛(3)
创新思维竞赛(6)
蔡清景观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