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路径探析

2023-01-10 04:45:05
学周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数字化中职信息技术

张 玺

(河北省邯郸科实中等专业学校,河北邯郸 056006)

我国教育部在2020 年1 月20 日,正式颁布了《中职课程标准》,该文件不仅对学科素养相关理念展开了系统梳理、对信息技术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进行了清晰理顺,而且还对具体教学内容以及学业质量提出了严格要求,从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计算思维、信息社会责任、信息意识等层面入手对中职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在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学生核心素养过程中具有的指导作用进行明确定义。因此,在开展中职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采取多元化的措施,确保学生充分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还要为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创造良好环境,这也是目前我国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现全面改革目标的重要途径。中职信息技术教学应该积极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通过采取多元化措施对素质教育体系进行全面优化与完善,始终遵循以现代化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为基础的办学原则,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展开积极培养。因此,中职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应该准确把握现代化教育改革带来的众多机遇,在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切入点,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思想和方式不断渗透其中,从而使信息技术教学具有的时效性、有效性、高效性得到进一步强化。

一、提高数字化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丰富性

在我国正式进入信息社会之后,中职学生应该加强对信息的正确理解,对各类日常事务进行合理处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数字化教学理念进行积极渗透,结合学生实际学习能力以及学科要求为学生提供种类多元、内容丰富的学习资源。

在我国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有效获取教育资源的渠道极为丰富,通过充分利用“智慧教室”以及“数字校园”能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然而由于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智慧教室”以及“数字校园”在中职院校中并未得到广泛普及,进而导致海量的教学资源以及先进的教学设备无法充分融入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为了加快“智慧教室”以及“数字校园”的广泛普及,中职院校要对各项培训与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给予高度重视,同时教师必须具备与时俱进思想以及良好责任意识,从多元化角度入手将数字化技术具有的各项优势充分融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多元、丰富的教学资源,确保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接触到更多新鲜事物,思想得到升华,从而使学生具备将掌握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进行有效转化的意识与能力,将实际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妥善解决。比如,为了确保数字化学习资源能够在校园中得到广泛普及,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网络资源具有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在数字化技术创造的学习环境中通过开展自主学习不断强化自身对信息技术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1]。

二、制定层次明显的教育活动目标

中职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具体知识技能时,应该以本学科教学要求与目标为导向,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设计,保证采取的各项教学措施不仅能够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而且还能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兴趣特征。然而由于不同学生具有的学习能力存在一定差异,“一刀切”式的教学目标缺乏可行性,只能满足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制定层次明显的教育活动目标,促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充分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

中职信息技术专业不仅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给予了重点关注,而且提出了严格要求。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满足信息技术专业的学习要求,一部分中职教师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能力进行了重点培养,但是对学生是否能够灵活运用知识技能以及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是否得到提升严重忽视。这样的教学思想不仅会使各项教育活动目标缺乏明显的层次化特征,而且还会严重抑制学生信息技术综合水平的提升。因此,教师应该以信息技术教学的具体目标为切入点,严格遵循递进性教育原则,划分上、中、下三个层次,帮助学生充分掌握信息技术专业基础知识。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主动对相关知识的延伸领域和创新领域进行探索,从而使学生在核心素养思想理念下提高自身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意识与能力。教师还要将人文关怀充分融入到信息技术教学中,促使学生在开展专业学习和实践操作的过程中积累更多经验、丰富自身认知层次。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充分利用,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字化综合素养[2]。

三、积极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

数字化技术不仅是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本质,同时也是关键内容。鉴于此,中职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数字化信息素养的培养,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彻底转变内容单一、模式落后的僵化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建立信息技术科学理念,对网络以及相关资源的特点给予正确认知,通过合理设计教学活动确保学生能够通过灵活运用各项数字化工具完成对作品的设计;第二,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进行积极培养。在对具体单元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已经学过的知识与新知识进行充分整合,以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为依据,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具体问题。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在科学合理的学习活动设计中充分掌握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全面提高自身创造能力。此外,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还能获得更加充盈的满足感、成就感、自信心。对此,教师应该将探究式学习方式充分结合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容展开深入探索。

比如,在组织学生学习“Word 文档”相关知识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教学重点集中到如何传授学生熟练插入图片与编辑图片相关技能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习重点突出呈现在学生面前,确保学生主动分析问题的同时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要求,利用文字与图片相结合的方式设计两份主题为“抗疫英雄”的海报,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对自己和其他同学设计的海报内容进行点评,并对自己设计的海报进行总结,从而明确图片在文档编辑中具有的重要意义。在导入新课程的过程中,与传统纯文字海报相比,利用图文混合的编排方式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对学生产生的冲击力更加明显。教师可以要求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以这名学生设计的两幅海报作为参考目标,确保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通过对相关问题的分析与探究准确找到两幅海报的差异,并将自身在查找过程中所产生的感受与其他同学分享。在学生独立设计海报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信心,从各个方面入手给予学生必要的鼓励,引导学生建立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意识,以趣味性方式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度和课堂兴趣,并且利用小组讨论使班级氛围更加活跃。

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多媒体设备向班级所有学生展示如何正确在Word 文档中插入图片;要求学生对插入方式进行总结;接着,鼓励学生独立上机操作,并在插入图片的同时将具体过程以文字形式编辑到Word 文档中;经过小组讨论与分析,得到正确的图片插入方式。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交流能力[3]。

四、将虚拟现实技术与信息技术教学进行充分整合

通常情况下,在对动态场景进行定义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其分为数字环境和虚拟环境两大类别,确保学生不仅能够在真实的合成环境中开展交互,而且还能在投影环境中实现真实交流,从而使学生全身心沉浸在教师创建的虚拟环境中,更加充分地感知信息技术与相关知识内容。而这种沉浸感既可以在心理层面发生,也可以在生理层面发生。

教师可以将虚拟现实技术合理渗透到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引导学生与其进行有效沟通与互动,这不仅能够使学生对真实世界的感知力大幅度提升,还能确保学生将自身掌握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充分应用在虚拟环境中。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高级交互,能够帮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将虚拟和真实整合为具体对象,通过与该对象的实时交互为学生充分体验各类信息技术提供真实环境。比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嵌入式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将虚拟环境融入到信息技术操作中,并且通过与互动性虚拟现实技术的整合使学生通过佩戴专业头盔、手套、眼镜,与环境之间展开有效互动,从而确保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得到全面培养。

在中职院校开展信息技术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以具体教学目标为导向,为学生创建一个真实的虚拟环境,使学生的理性认知、感性认知以及敏锐性得到进一步强化,积累大量与之有关的经验,从而在全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环境下确保虚拟元素能够与信息技术的每一个教学内容和每一项教学环节实现充分融合与交互。这样不仅对空间的解释更加灵活,而且在不同模式下通过对不同交互方式的充分利用将更多现实细节充分融入到虚拟环境中,使学生产生更加全面、真实的体验。

在受控环境中,VR 技术具有特殊的应用规律,相关技术效果是否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受特定化可视设备专业性的影响程度较大。由于在空间层面虚拟现实不受任何因素控制,并在空间中包含电脑和手机等一系列终端设备,这些终端设备具有较强的可访问特征,能够使学生突破传统教学时间与空间的约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利用任何地点、整合碎片时间,学习多元化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虚拟空间,从而在人造环境中体验实际教学无法完成的内容,掌握更多专业知识与技能。在虚拟元素的辅助下,教师应强化学生的现实感,为学生开展信息技术实践活动提供良好情境。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而且还能使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得到全面改善[4]。

五、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中职院校信息技术专业教学采用的传统评价方式较为单一,只能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水平进行摸底,评价结果倾向于对考试成绩的分析。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在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确保评价方式新颖、内容丰富、覆盖全面,不仅要对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掌握水平进行客观评价,还要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合作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在开展课堂考核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传统笔试考核方式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应变能力进行考核;在计算机考核环节中,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设置多元化的情境。这种教学形式能够充分发挥综合性评价模式的价值,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提供积极帮助[5]。

六、结语

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中职院校应该加强对核心素养的积极融入,为我国社会实现全面发展培养大量高素质专业人才。对此,信息技术专业教师不仅要对学生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储备量进行不断充实,还要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积极提升,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从多元化角度入手,确保学生自身具有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在教师的悉心引导和耐心指导下得到不断优化与完善,帮助学生进一步增强对新技术、新思想的探究意识以及实践操作能力。教师还要将团队合作模式的各项优点结合到具体教学中,加强对科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健全,在强化学生合作能力的同时有效实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猜你喜欢
数字化中职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制胜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30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