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仁群
(福建青松股份有限公司)
制造类企业目标成本管理对于制造业的发展而言十分关键。随着社会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加明显,制造类企业需要面临国内、国外更多的压力和挑战。制造类企业要想在严峻的大环境之中独占鳌头、屹立不倒,就需通过内部控制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通常情况下,制造类企业的项目活动非常繁多,如若成本管理失衡,极易造成资金浪费。因此,制造类企业应该根据目前目标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秉持冷静反思的态度制定更加完善的对策。目前阶段探讨制造类企业目标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目标成本管理,指的是基于企业战略部署的整体目标,通过目标分解完成多个目标成本控制的管理方式。实际管理过程中,企业需要事先预测不同管理目标的可能成本,再将目标成本管理融入到各类日常事物之中。各类目标成本管理执行过程中,应该加强监督与支持力度。阶段性的目标成本管理任务结束之后,应该根据事先制定的管理标准进行核对评价,以此逐步提高企业的目标成本管理水平。企业将目标成本管理方法应用到财务管理之中,可由事后管理、事中控制、事前预测完全替代传统阶段的事后管理,进而形成更加健全有效的管理体系,确保企业可在高水平的管理之下实现稳定发展。可以说,目标成本管理对于企业经营发展而言,可以提供更加具备预见性、逻辑性的管理方式,促使企业运转更加和谐[1]。
1.2.1 成本控制重点不同
目标成本管理相对传统成本管理而言,存在着跨越性的诸多差距。首先,两种方法应用过程中的控制重点显然不同。传统成本管理比较侧重生产阶段的直接成本控制。目标成本管理具备较强的科学性和全面性,从产品的规划阶段、研创阶段便会进行较为严格的成本控制,同时产品的生产阶段、销售阶段也会持续进行成本控制。实际之中,企业要想研创某个单一或系列产品,都会在规划与设计阶段敲定产品的基本份额。在此阶段应用目标成本管理,可从企业经营源头实现比较理想的成本控制效果。另外因为成本控制重点不同,两种方法的实际应用范围也有所区别。传统成本管理由于重点控制生产阶段,管理范围也相对局限和片面。目标成本管理方法可以由始至终参与成本控制,因而拥有更加全面的管理范围[2]。
1.2.2 成本预算依据不同
企业加强目标成本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制定成本预算去执行实际中的成本控制。企业应用目标成本管理时,可用企业目标利润与市场产品价格的利润差值去表示产品成本。这就要求企业基于目标成本管理制定成本预算时,必须以重新梳理组织架构为方法要求全员参与,同时还需根据企业生产实况制定目标使其更加切合实际。只有如此,企业才可顺利而又高效地应用成本管理方法制定并且执行成本预算。传统成本管理,比较重视财务部门在实际管理中的效能,而其成本预算也只会因为生产能力的变化受到影响。实际管理之中,应用目标成本管理可使成本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合理,相比传统成本管理而言更具优势。同时,基于目标成本管理方法的全面性,企业经营过程中也可有效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企业应用目标成本管理,可使企业经营生产更加有章可依、有度可循,随着生产活动产生的各类资金问题,也可更加清晰、明朗并且得到及时解决。应用此种方法,可由某项经营活动的源头到末尾加强成本控制,所以企业的投入资金也会得到有效节约与保护。这些显而易见的积极作用,可使企业在目标成本管理的应用之下逐渐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同时也可获得更大的市场竞争力与资源配置。可以说,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而言,应用目标成本管理具有十足的建设性意义。
制造类企业目标成本管理要想取得良好效果,就需基于新的常态环境转变思想观念。但是目前阶段绝大部分的制造类企业仍然较为注重事后核算与统计,这种成本管理方式形同虚设难以产生实际效果,导致制造类企业易因成本管理方法不当,造成大量资金成本的流失与浪费。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的相关部门过于守旧,没有及时接受并宣导新的管理意识和观念。除却财务部门之外,其他的业务部门往往认为成本管理并非自己的岗位职责,导致部分员工日常工作中消极散漫、铺张浪费,丝毫没有节约成本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久而久之,企业的各个部门随着时间推移都会出现成本管理方面的沉疴积弊,最终严重影响企业的工作风气和经营效益。面对这种问题,企业应该审慎、冷静认清自身的市场定位,紧跟时代潮流,做好新观念的宣导和新方法的应用[3]。
制造类企业成本管理过程中,应用目标成本管理方法需要单独设置管理机构。但是部分制造类企业由于资金投入问题或者其他客观因素,均未及时地设置管理机构,导致目标成本管理仍然直接归属于财务部门。这种现象对于提高目标成本管理效能具有极大的消极影响,即业务部门仍然难以认识到目标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难真正地参与其中。同时,缺乏独立的管理机构,企业针对相应战略目标所制定的成本管理决策亦难得到有效的监督与控制,势必导致成本管理决策效能大打折扣,甚至无效。面对这种问题,制造类企业应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以更好地应用目标成本管理方法为出发点单独设置管理机构。此外,管理机构也需做好自身的框架建设,实现数字化与智能化管理。
良好的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制造类企业应用目标成本管理方法时,需要积极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去做为强有力的支撑。但是目前阶段,部分制造类企业由于受到传统管理方法的限制,在目标成本管理方面仍然存在技术不足的现状问题。目标成本管理需要贯穿制造类企业经营活动始终,如果方式单一或者技术不足,就会因为成本管理的失衡降低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另外,目标成本管理技术不足的现状问题,也会导致企业全员缺失应用目标成本管理加强成本控制的信心。可以说,新的成本管理方法要想迅速推广起来,就需更多注重员工的意见心声,应该最大程度地帮助员工排忧解难,给予其更加便利的操作平台。
制造类企业要想更加有效的应用目标成本管理,就需积极转变思想观念,重视目标成本管理方法。毋庸置疑,企业要想提升管理水平必须获得企业全员支持。这就要求制造类企业,必须通过企业内部活动、官方网站宣传以及专项培训讲解进行目标成本管理的宣传和融入。在此过程之中,企业必须保证全员参与、全员学习、全员执行、全员监督。只有如此,企业员工才可更加具备责任意识与大局意识,认识到目标成本管理对于企业经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可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去自主、自觉地执行与控制。另外,企业也可在其他具备针对性与专业性的技能培训中融入目标成本管理内容,以此确保目标成本管理可以真正深入人心[4]。为使各类培训更加有效,培训过程中必须参考员工的对应岗位去重点强调执行要点,以此帮助员工指明成本控制方向与具体目标。实际之中,企业培训人员也需充分尊重员工的意见与建议,积极采纳员工提出的有效办法并对其促进降本增效的行为进行物质与荣誉的双重嘉奖。员工是企业各项决策的执行者和亲历者,较长时间处于企业生产一线,因而对于企业发展中的各类问题大多可以做到明察秋毫。尊重并且重视员工的想法,可在应用目标成本管理的过程中找到更加具体可行的成本控制方法。
传统阶段,财务人员是制造类企业成本管理的主要负责人和执行者。现在既然需要应用目标成本管理提升企业管理效能,就需设置独立机构突出目标成本管理,财务总监可以作为成本核算中心的监管督促人员。财务人员也需深入到企业其他部门,宣导并推行目标成本管理的效用和要领。成本核算中心建立完成之后,业务人员需要按照标准进行记录、反馈,财务人员则需基于基础数据的收集、分析加强成本控制。为了有效提高成本管理机构的运行效果,应该建立可将具体职责落实到员工与部门的责任体系。只有做到精细分工、责任到人,各项经营活动产生的成本控制才会更加清晰、严格。成本核算中心作为应用目标成本管理方法的重要纽带,还需跟踪不同职责的执行效果并且对其做出考核与评价,以此起到监督与促进的重要作用。同时,成本核算中心还需根据实际的成本控制情况及时公示各部工作结果。专职管理机构的设置可使目标成本管理实现全过程、透明化的控制,进而可使制造类企业的目标成本管理达到更加优秀的效果。
新时期的制造类企业要想强化目标成本管理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在此过程中,需要企业各个部门共同学习并且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此促使目标成本管理方法的应用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通常情况下,制造类企业可将ERP系统和SAP系统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工具。SAP系统是包含库存管理、财务管理、产品设计以及材料采购等多种功能的管理系统,此系统可帮助制造类企业更好地提升客户管理与成本管理。同时,基于SAP系统的丰富功能,也可帮助制造类企业有效降低成本控制的难度和强度。SAP系统可以根据制造业企业的组织架构去设计符合实际的管理模块,例如设计模块、采购模块、库存模块、检验模块以及生产制造模块。这些管理模块的应用,可使制造业企业的各个部门在和谐共生的秩序中把业务内容密切关联,进而可以更好保障各个部门日常基础工作与目标成本管理的有效落实。SAP系统中的产品设计模块和库存管理模块也可帮助制造类企业自动制定采购计划,确保企业的采购可以满足生产所需又能最大程度节约成本。另外,利用信息化系统支持目标成本管理,也可提高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效率与质量,进而可以帮助企业节约信息传递成本。同时,良好的信息传递也可助力于财务核算,有效提高财务核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制造类企业的经营生产活动往往会产生大量的信息数据,这就要求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需特别设置数据库,以此更加全面地收集各部门的生产经营数据,避免因为信息缺失或者数据滞后影响整个信息系统的运行效率,最终影响企业的成本控制与核算。可以说,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设就是帮助企业全员加强工作间的交流与沟通,促使各部门之间可以密切合作、团结奋进。此外,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需利用权限或指令充分保障企业信息安全。员工操作时,信息系统也需基于员工岗位权限和职责整理专项数据以备查看,以此确保员工可以及时调整成本控制策略避免超支现象发生。制造类企业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设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完成,而是需要企业决策层、管理层的支持、指导以及全员的参与,还需根据具体目标拟定具体策略扎实稳定地执行[5]。
综上所述,目标成本管理对于制造类企业而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成本控制举措。这种成本管理方式与传统成本管理方式的区别是控制重点与预算依据的不同。目前阶段制造类企业应用目标成本管理进行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存在成本意识淡薄、缺乏独立机构以及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的问题。因此,制造类企业应该以积极转变思想观念、专项设置管理机构以及加强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设为主要提升对策,完善企业的成本管理。本文上述内容,因时间和范围等不可控因素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以期在后续深入探讨中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