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大厂实验幼儿园 周荣荣
陈鹤琴说:“书本上的知识是间接的知识,要获得直接的知识,应该向大自然、大社会去探讨。”“儿童的世界多么大,有伟大的自然有待他们去发现,有广阔的大社会有待他们去探讨,否则,在渺小的书本世界里去求知识,去求学问,去学做人,岂不是等于梦想吗?”这些论述告诉我们,大自然、大社会是幼儿世界中的一部分,把自然万物当作教育资源,能让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我园以“活教育”理念为指导,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互补共生、交叉融合、持续发展的生态关系与教育需要的全面、和谐、可持续的生态相渗透,充分挖掘儿童发展的自然性、游戏性、持续性。
“活”目标:秉持“乐其天性,顺其自然”的教育理念,我园尊重儿童天性,顺应儿童成长规律,充分利用园内空间开阔的优势,合理改造、建设自然生态的乐学园,围绕乐、动、生命的内涵,探索课程建构规律,以多样化的活动丰富幼儿的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活”内容:让师生共同回归自然、对话自然,在自然生态的环境下,自由探索、释放天性。幼儿充满兴趣、乐于探究的内容即是课程内容。
“活”方法:生态的环境和自由的游戏,能刺激儿童各种感官,激发其发现和思考问题。通过提供充足的空间和资源让幼儿去探索、体验,引导其合作、表达,促进其交流、创作,而教师则适时给予支持、鼓励和欣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我园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带领幼儿亲近自然、接触自然、体验自然、融入自然,支持幼儿的自然成长。例如,宽阔的操场是孩子们进行自主游戏的场所,孩子们用低结构材料组合,进行体育游戏,有效锻炼体能;操场东南角设置了“智乐池”,一处有着怪石和角色种植物的浅水池。清澈的池水中,小鱼悠闲地游来游去,孩子们在这儿观察、嬉戏,感知生物的多样性;西边的开阔空地是“撷趣园”(种植园、饲养区),孩子们与植物亲密接触,通过观察、记录、比较,知道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土壤和水分;在小菜地采摘菜叶,照顾喂养兔子和小羊,在长期观察、亲自管理中获得认知、体验快乐;西边围墙处是“悠然水车”,连接着一块水池,孩子们在沙水游戏中锻炼小肌肉动作的协调性,也有效发展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亲自然的活动中,孩子们专注、交流、表达等品质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幼儿是好奇的,他们能够随时发现幼儿园环境中动植物的变化,并由此产生探索的兴趣。例如,白露过后,孩子们惊奇地发现橘树上结果子了,并自发地讨论了起来。教师及时捕捉到孩子们的兴趣,从幼儿的疑问和需求出发,生成了主题课程“橘意最浓时”,并在多样化的课程活动中,跟随他们的讨论和活动,不断对他们的行为提供支持,以促进其发展。如在“探秘橘子”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了不同品种橘子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橘子外形大都是扁圆的,成熟后外皮由绿变黄。橘子剥开皮后,都有橘瓣,橘瓣上遍布网状的经络。有些品种的橘子个头大、皮厚,有些品种的橘子个头小,皮薄,有些橘子有籽,有些品种的橘子没有籽。孩子们在观察和探索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和概括。在“橘树有多高”活动中,孩子们根据自身经验寻找工具来测量橘子树,逐步有了测量的概念与方法。在“橘子有几瓣”活动中,孩子们数橘瓣,还根据橘瓣总数思考“如何分成两份”,数的概念和分合意识自然融入其中。在“有用的橘皮”活动中,孩子们先用细盐搓橘皮,冲洗干净后,再小心地剥下橘皮,摊在筛子上晒,一半橘皮用来制作橘皮画,一半放置在阴凉通风处吹干后用来制作蜂蜜橘茶。面对亲手采摘的橘子,孩子们发起了“橘子分享会”活动,讨论与谁分享的话题,在商议后,他们邀请保安叔叔、幼儿园的小伙伴们共同品尝,体验分享的快乐。从幼儿视角开发的课程,能帮助孩子们在大自然的直接感知中探究学习,用自己的方式(语言、动作、图画、符号等)表达体验。
生态环境中蕴含着可利用的丰富资源,一个普通的发现也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教师应该以平等、尊重、理解和接纳的原则,为幼儿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其在实践操作中认识自然,建构经验。一天,嘉嘉躺在草地上休息时忽然兴奋地叫起来:“大树上有个鸟窝。”“窝里有小鸟吗?”“小鸟长啥样?”周围的同伴纷纷议论起来。为了探究鸟窝,孩子们自主行动了起来,嘉嘉和小新搬来了长竹梯,由小青和珠珠扶稳梯子,其他孩子轮流上去观看鸟窝。看到窝里真的有小鸟,他们又产生了疑问:“这是什么鸟?”沐沐说:“我认得,这是麻雀。”但也有孩子认为这不是麻雀。于是围绕着鸟,孩子们开展了丰富的实践活动。在“我认识的鸟朋友”调查活动中,孩子们和自己的父母一起通过观察标本、观看图书、去花鸟市场等途径了解鸟的名称和外形特征。在户外自主写生活动中,孩子们以多种绘画方式表征小鸟,表达自己对鸟朋友的喜爱。在户外美工区,孩子们用陶泥塑造出了各种形态的鸟,还自己设计图纸,收集干草、树枝等自然材料,为小鸟制作鸟窝……在开放、自由的环境中,孩子们通过各类实践活动,拓展了有关鸟类的知识,对鸟产生了喜爱关怀的情感,其认知、情感和多种技能都在原有经验基础上得到了新的建构和提升。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自然环境,教师应充分创设和利用幼儿园的生态环境,让幼儿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中,开拓视野,汲取知识,感知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