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1.肺经风热型。痤疮症状表现为丘疹色红,或痒痛,舌红,脉浮数,苔薄黄。治疗策略是清肺散风。可选取如下中成药,如蛇胆川贝液、枇杷清肺饮或三蛇胆川贝露,1次10毫升,每天3次服用;桑菊感冒片或消炎散结片,1次4~8片,每天3次服用。
2.湿热蕴结型。痤疮症状表现为皮肤肿痛,或存在脓疱,尿黄、便秘、口臭,舌红,脉滑数,苔黄腻。治疗策略是清热化湿。可选取如下中成药,如湿毒清胶囊,或黄连胶囊,1次4粒,每天3次服用;芩连片,1次4片,每天3次服用;茵栀黄口服液,或龙胆泻肝口服液,1次1支,每天2次服用。
3.痰湿凝结型。痤疮症状表现为皮肤囊肿,便溏、纳呆,舌淡胖,脉滑,苔薄。治疗策略是化痰健脾渗湿。可选取如下中成药,如参苓白术丸、二陈丸、香砂六君子丸、半夏天麻丸等,1次9克,每天3次服用。
在临床实践上,采用外用中成药治痤疮的成效也非常显著,值得推荐。
1.六神丸。10~15粒六神丸,1瓶綠药膏。把六神丸研成粉末,加入绿药膏中混合均匀,备用。晚上睡前清洁皮肤后,在双手心、患处和双足心涌泉穴位置抹上药膏,第二天早晨起来后洗掉。每晚1次,30日为1疗程,持续1~2个疗程。能消肿止痛、清热散结。
2.颠倒散搽剂。取等量大黄粉和硫黄,混合均匀,以适量的茶水或者清水将其调成稀糊状,搽在双手心、患处和双足心涌泉穴位置。每天2~3次。能凉血消肿、清热解毒。
3.冰硼散。取1支冰硼散,加入适量清水调匀,以棉签蘸药糊搽在双手心、患处和双足心。每天3次。可宣肺理气、清热解毒。
4.三七片。取三七片20粒,大黄6克,冰片2克,一起研成粉末,加入适量凡士林,将其调成膏状,涂在患处。每天3次。能消肿散结、清热解毒。
5.硫黄软膏。取大黄粉、蒲黄粉各5克,及适量的硫黄软膏,混在一起调匀。以温水洁净患处后,径直在患处涂抹药膏。每天3~4次。能消肿散结、清热解毒。
6.三黄片。取三黄片3~5粒,研成粉末,加适量酒精调成稀糊状,敷在患处,每天2次。能清热解毒。
7.小檗碱片。取小檗碱片10片,大黄粉10克,混在一起研成粉末,加入适量清水调匀,以棉签搽于患处。每天3~5次。能消肿散结、清热解毒。
8.双黄连粉针剂。取双黄连粉针剂适量,以少量清水调匀,搽在患处。每天3~5次。能消肿散结、清热解毒。
9.润肌皮肤膏。先以纱布包药擦于患处,用药之后若无痛,则可径直将药敷在患处。每天2次。能活血、燥湿、消斑。
10.三昧肤宝软膏。将患处或面部洗净后,以适量三味肤宝软膏涂擦。每天1~3次。能益气养阴、清热解毒。
11.清热暗创膏。取清热暗创膏适量,搽在患处。每天2次。能清热解毒。
12.冰黄软膏。以清水净脸后,取适量的冰黄软膏剂涂在面部。每天2次。能解毒化瘀、清热除湿。
13.新肤螨灵软膏。以温水洁净面部后,取新肤螨灵软膏外用,涂擦在患处。每日2次。能杀螨止痒。
常以温水、舒肤佳香皂或者硫黄香皂洗面,从而降低油脂附于脸部,避免将毛孔堵塞。切勿挤压破损皮肤,防止感染。常饮水,确保大便通畅,等,能成功预防痤疮。
相关研究指出,预防痤疮的主要方式是进行饮食调理,要坚持合理搭配、清淡饮食、科学膳食的原则,同时对以下食物要忌口。
1.忌高脂食物,如肥肉、猪油、猪脑、奶油、猪肾、猪肝、鸡蛋等。
2.忌腥发之物,尤其是海产品,如海鳗、海蟹、海虾、带鱼之类必须禁食。肉类里的热性食物亦要忌食,如狗肉、鹿肉、羊肉等。
3.忌高糖食物,如红糖、白糖、巧克力、冰糖、冰激凌、葡萄糖等高糖食物。
4.忌辛辣之品,如胡椒、生姜、花椒、辣椒等。
5.忌补益之品,如蜂王浆、蜂蜜、人参、阿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