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吉,张丽艳,曲红梅,丁金秀,王秋野,李蕾,孙善明
(1.潍坊医学院,山东 潍坊 261053;2.潍坊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山东 潍坊 261000)
胰腺癌属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具有治疗困难、症状不典型和恶性程度高等特点,患者通常伴有腹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和黄疸等症状[1]。有研究[2]表明,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生活压力的增加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胰腺癌的发病率也在逐渐提升。在对胰腺癌的诊断中,及时发现直径≤2 cm的小胰腺癌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3]显示,小胰腺癌术后5年生存率高于肿瘤直径较大的胰腺癌。因此,及早确诊小胰腺癌,并及时采取手术治疗,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对于胰腺癌的诊断,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术(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EUS-FNA)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但有研究[4]显示,相较于直径>2 cm 的胰腺癌,EUS-FNA 诊断小胰腺癌的准确率和敏感性降低。本研究对我院2020 年1 月-2022 年1 月收治的45例小胰腺癌患者采取EUS-FNA 诊断,并探究影响诊断阳性率与术后并发症的因素。现报道如下: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小胰腺癌患者45例,均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其中,男28 例,女17 例,年龄42~74 岁,平均(58.71±6.27)岁。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1 纳入标准 参考《胰腺癌(现代肿瘤临床诊治丛书)》中[5]的诊断标准,确诊为小胰腺癌;采取手术治疗者;有腹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和黄疸症状者;临床资料完整者。
1.2.2 排除标准 精神疾病者;合并严重心、肺、肾和脑功能不全者;合并呼吸系统肿瘤者;有感染性疾病者;有凝血功能障碍者。
1.3.1 术前检查 术前行常规检查,包括:心电图、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白细胞、血红蛋白和生化检查等,并于术前8 h开始禁食。
1.3.2 手术方法 协助患者调整体位至平卧位,行超声内镜检查(生产厂家:日本东京富士公司,型号:EG-530UT),观察病灶位置、形态和大小,同时了解周围脏器和血管情况,明确穿刺位置后,用穿刺针(生产厂家:美国COOK公司)穿刺,穿刺过程中注意保护血管,根据病灶质地、穿刺难易度和瘤体部位穿刺1~3 针,每针提插数为5、10 或20 次,同时选择无负压、10 mL负压或20 mL负压穿刺。
1.3.3 穿刺物检查 将穿刺物行细胞学、液基细胞学检查,有足够组织量可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中有1 个阳性(找到异型细胞、可疑癌细胞和癌细胞)即确定为穿刺阳性。
1.4.1 穿刺针数和每针提插数 观察并比较穿刺阳性与穿刺阴性患者的穿刺针数和每针提插数。
1.4.2 穿刺阳性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进行穿刺阳性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包括:年龄、性别、穿刺负压和病灶部位。
1.4.3 穿刺阳性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进行穿刺阳性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1.4.4 每针提插数差异 观察并比较出现并发症与未出现并发症患者的每针提插数差异。
选取SPSS 21.0 统计软件包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对年龄、性别、穿刺负压和病灶部位采用χ2检验分析,并将χ2检验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穿刺阳性患者37例,穿刺阴性患者8例。穿刺阳性患者的穿刺针数和每针提插数与穿刺阴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穿刺阳性与穿刺阴性患者的穿刺针数和每针提插数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number of puncture needles and the number of lifting and inserting of each needle in patients wi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puncture
诊断阳性率在年龄、性别和病灶部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穿刺负压方面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诊断阳性率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例(%)Table 2 Univariate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ositive diagnosis rate n(%)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0 mL 负压穿刺能够提高诊断阳性率(Β=0.413;SE=0.212;Walds=6.332;P=0.022;O:2.326;95%CI:0.089~0.842)。
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每针提插数(36.22±6.17),40 例患者未出现并发症,每针提插数(22.37±4.09)。与未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比较,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每针提插数明显增加(t=6.75,P=0.001)。
胰腺癌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恶性程度高。有研究[6-7]表明,在恶性肿瘤中,胰腺癌发病率居第10位,且死亡率同样较高。在胰腺癌中,直径≤2 cm且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的为小胰腺癌。临床有研究[8-9]显示,相较于中晚期胰腺癌,小胰腺癌患者的生存预期更长,但早期诊断人数极少。因此,对于小胰腺癌,提升其诊断准确率尤为重要,及时确诊并采取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临床对于胰腺癌的诊断,常规采用B 超和CT 检查,但灵敏度较低,难以达到理想的诊断效果。张娟等[10]研究显示,由于胰腺解剖位置特殊,B超在病变程度的确定中不理想,在CT 检查中,等密度的肿块也极易被漏诊。随着超声内镜检查术(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的应用,其实现了胰腺部位的可视化,图像分辨率高,有利于诊断。有研究[11]表明,采取EUS 诊断,即使直径为5 mm 的肿瘤,也易被发现。另外,使用EUS诊断胰腺癌,不会受到肠道气体的影响。细针穿刺抽吸术则用于获取组织样本,以便于对细胞和组织的分析。EUS-FNA 是两种技术的结合,从20 世纪90 年代初开始,超声内镜引导下的介入诊疗技术逐步应用于临床,具有高效、安全和全面等特点,已在胰腺癌的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对于传统穿刺技术,其容易破坏胰腺,引起出血和胰瘘等情况。CT 引导细针活检穿刺路径长,无法进行实时定位,误诊率较高。对比传统穿刺技术与CT 引导细针活检,EUS-FNA 可通过内镜介导的超声对胰腺生理状态进行实时观察,建立针道,保证穿刺针精准进入病灶,随后抽吸针芯,获得组织物,从而实现对病灶恶化程度的准确判断。EUS-FNA 不仅能够提高穿刺的安全性,还能够避免损伤血管,进而减少对患者的创伤。有研究[12]证实,相较于B 超和CT 引导的细针活检穿刺,EUS-FNA 受到的干扰因素更少,可提升诊断准确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穿刺阳性患者的穿刺针数和每针提插数与穿刺阴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EUS-FNA 诊断阳性率较高,但仍然会将部分阳性患者诊断为阴性,诊断技术仍有进步的空间,而通过分析发现,穿刺针数与每针提插数并不是影响诊断阳性率的因素。本研究表明,诊断阳性率在年龄、性别和病灶部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穿刺负压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 分析发现,10 mL 负压穿刺能够提高诊断阳性率(P<0.05)。这表明:在EUS-FNA 诊断中,负压技术能够影响诊断结果。对于负压技术的应用,临床有不同的观点[13],有学者认为是否采取负压技术,并不会影响诊断准确性,也有学者认为,采取负压技术有利于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可合理应用。有研究[14-15]显示,在对胰腺实性占位的诊断中,采用负压技术能够减少漏诊,提高诊断准确性。本研究提示,采取10 mL 负压穿刺的阳性率较高,临床可以尽量行10 mL负压穿刺,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本研究对比了出现并发症与未出现并发症患者的每针提插数,结果显示,出现并发症患者的每针提插数明显更多(P<0.05)。李玉琼等[16]对51例小胰腺癌患者采取EUS-FNA 诊断,术后未出现并发症与出现并发症患者的每针提插数平均为12 和30 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对于小胰腺癌患者,采取EUS-FNA 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通过获取病理组织,可以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17]。但患者在经EUS-FNA 检查后,可能出现胰腺炎、感染和腹痛等并发症,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因此,了解穿刺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也十分重要。本研究发现,每针提插数会影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考虑原因为:随着每针提插数的增加,会破坏正常胰腺组织,进而增加术后并发症。因此,在对患者采取EUS-FNA 诊断时,应尽量减少每针提插数,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将EUS-FNA 应用于小胰腺癌的诊断中,采取10 mL负压穿刺能够提升诊断阳性率,而术后并发症受到每针提插次数的影响,应尽量减少每针提插数,以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