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音乐情景教学研究

2023-01-09 08:25薛博予
今天 2022年24期
关键词:师生多媒体情境

薛博予

(启东市永阳小学 江苏 启东 226200)

“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音乐情境教学研究与实践”这项课题开题以来,全体核心组成员认真学习涉及本课题的相关文献资料,严格按照研究思路开展活动,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与教研相结合的办法,为构建小学音乐高效课堂模式独辟蹊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笔者作为第二主持人,自觉承担起本课题组下达的各项研究任务,现就开展这一研究活动作出一些基本问题的再梳理和具体措施的介绍,以达抛砖引玉之愿景。

1.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音乐情境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基本内涵

1.1 信息技术:本课题特指现代信息技术,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为载体的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声情并茂、生机勃勃的特征。

1.2 小学音乐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有的放矢地构建色彩斑斓、形式多样的趣味化师生互动场景,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参与自主学习和鉴赏美妙的音乐作品的活动,以教与学、情与境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让学生置身于其乐融融的音乐旋律中。

1.3 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音乐情境教学研究与实践:旨在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情景教学大融合的奥秘,秉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新理念要求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创设语言交流、模拟生活、角色扮演、和问题思辨等情境,注重学生唱、思、视、听等能力的提升,促使学生在鉴赏中发现、在发现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进步,为学生圆满完成学习任务铺路。

2.本课题的研究现状与研究价值

2.1 研究现状

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已注重加速中小学音乐教室的数字化进程,多媒体课件、远程学习程序、快捷式音乐系统、互动式音乐学习软件、在线音乐鉴赏等技术正在全世界普及。

教育部于2001年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特别强调学科教学中渗透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注重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可见,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现代信息技术是感性认识与理性飞跃的互补,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成功对接。自从课程整合这一新理念提出至今,有效拓宽了音乐教学的创新视野,促进了小学音乐情境教学方法的全面推广,教师的教学、学生学习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使音乐高效课堂教学出现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

2.2 研究价值

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音乐情境教学中属于新课程改革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助于深度探寻信息技术渗透于其它学科的奥秘,促进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的大融合;同时,在小学音乐情境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可以提供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整合的范例,具体而言,重要包括如下方面:

2.2.1 优化小学音乐课堂的呈现模式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义务教育阶段基本上普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尤其是小学音乐教师除了使用音乐磁带给学生们播放美妙的乐曲之外,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形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有所获,进一步促进小学音乐课堂的信息化。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灵活渗透,可以让小学学生开拓眼界,夯实学唱音乐的基础,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2.2.2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小学生比较喜欢聆听与学唱音乐,但一旦在小学过程中遇到一些挫折就产生灰心消极情绪。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只有合理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才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饶有兴趣地参与师生互动中,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2.2.3 营造了声情并茂的音乐课堂的氛围

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构建生机勃勃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悦耳的音乐和栩栩如生的视频,增添了新鲜的音乐内容,让学生在舒适的环境中打开创新思维的闸门,通过联想与想象,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享受到学习音乐的无穷乐趣。

2.2.4 进一步优化小学音乐校本课程资源

现代信息技术渗透于小学音乐情境教学中,有利于促进课堂高地建设,是全面贯彻“双减意见”精神的具体体现,并为其它学科与信息技术有机整合提供了典型性“样本”;同时,本课题着重探讨信息技术与音乐情景教学整合的方法的奥秘,为提高小学音乐教师的业务素养奠定基础。

3.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3.1 主要观点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创设愉悦的氛围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灵活渗透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营造生动活泼的师生互动情境,激励学生在学习中鉴赏,在鉴赏中发现,在发现中分析,在分析中创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与创新实践能力架桥通行,逐步成为小学音乐教育的领路人,让学生插上高阶思维的翅膀,在音乐星空中翱翔,音乐核心素养同步提升。

3.2 创新之处

紧扣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两个学科的特点进行研究,以“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为载体,以小学音乐新课标为导向,以践行启润课堂模式为目标,以学生的身心特点为研究依据,合理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小学音乐情境教育的开展开辟了新天地,不仅提高学生的兴趣、表演和鉴赏水平,而且丰富了校本音乐课程资源,拓宽教师的革新视野,优化小学音乐高效课堂模式,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文化无穷魅力,引逐步树立正确的艺术欣赏观和人生价值观,也许为本市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范式,推动课堂高地建设的健康发展。

4.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音乐情境教学中的特点

4.1 鲜明的共享性

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情境教学中的应用,除了为学生提供新颖别致较、便于掌握的师生互动空间与环境,并在虚拟化的网络氛围中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目的,也有效拓展了学生知识视野;同时,也能够突破信息资源时空的限制,快捷有效地让学生通过努力轻松完成学习任务。

4.2 可行的交互性

对于现代信息技术而言,交互性是其显著特征,通过丰富多彩的交互性教学活动,不仅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而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单位,为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自主合作水平能力开启新的征程。

4.3 形象的直观性

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主要包含展示动画、播放视频、微课呈现等声情并茂的功能,学生通过观察就能荡起亢奋的情感涟漪,而主动投入到学唱歌曲、鉴赏音乐和合作探究的活动中去,发挥直观性教学特色的优势,稳步同时课堂教学效率。

5.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音乐情境教学研究与实践之策略

小学音乐教育是陶冶学生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径,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既能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又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在小学音乐情境教学中灵活渗透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使师生互动情景交融,学生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协调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5.1 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搭建师生互动桥梁

在小学音乐情景教学过程渗透多媒体技术中,教师应身先士卒,通过自身的积极主动性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通过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教学相长的目标。

例如:《小手拉小手》是苏少版小学音乐(以下案例版本同)一年级学生接触音乐课的第一首歌曲,歌曲虽然很短,歌词内容也寥寥无几,但这些学生刚离从幼儿园,对规范化学习音乐知识感到比较陌生,因此,我首先打开多媒体课件播放了启东市实验小学一年级学生演唱这个音乐视频,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研讨歌词的意思和歌曲的美妙之处,许多孩子畅所欲言,纷纷发表了各自的观点。由于一年级学生不认识字和拼音,他们在音乐课堂上一定会遇到较大的困难,因此,笔者打开自己自作的课件,安排学生反复跟读歌词和背诵歌词,并让学生在学唱歌曲过程中创编小游戏,有些孩子在第二段歌词中加入同桌的姓名,用比较通俗易懂的歌词介绍新朋友的概况,从而加深小朋友之间的相互认识,从而活跃了气氛。伴随多媒体播放美妙的音乐,笔者带领学生一起参与歌唱和小游戏,将整首歌曲美妙的意境展示出来,我唱一句歌词,学生随着跟唱一句,最后师生在教室中进行手拉手转圈方式演唱这首歌,并及时把摄像的画面直接在大屏幕上展示,搭建了师生民主和谐的互动桥梁。

5.2 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营造生机勃勃的教学情境,才能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兴趣倍增。

例如: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乌鸦与狐狸》这一情景剧时,先直接打开多媒体展示常见情景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要素等内容;然后,播放了几个情景剧的精彩片段,要求学生一边欣赏,一边讨论乌鸦与狐狸表演的细节与要领,这些高年级学生没有低年级时候稚嫩,而是初步具备了通过独立思考和信息技术辅助圆满完成学习任务;最后,大家积极参与扮演相应的角色,共同呈现出这一小小情景剧生动内容,不仅学到了新知识,而且享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实现情景交融的预设目标。

5.3 恰当运用多媒体,让学生领略音乐美

小学音乐教学融艺术性和思想性为一体,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重任,在平时的工作中,既要注重学生音乐鉴赏、表现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又要加强育人的教育,诸如学生在学唱歌曲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额度渗透,逐步展现作品所描绘的多姿多彩的活动场景和美自然风光……,让他们切身领略学习与欣赏音乐之美。

例如:笔者在教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时,就直接打开多媒体课件播放了黄河少儿合唱团演唱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同学们目睹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有力雄壮的歌声和少先队员敬队礼,感到队歌的魅力、国旗的神圣、队礼的庄严和少先队员的朝气蓬勃,他们立即投入到歌曲的学唱中去,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现代多媒体技术与小学音乐课教学的有机整合,可以创设情景交融的师生互动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乐于创新,善于学以致用,感有质疑创新,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发挥情境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为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发现自己的青春年华。

猜你喜欢
师生多媒体情境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多媒体高考招生宣传平台
移动云计算中多媒体工作流的节能计算卸载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