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城镇化取得重大进展,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发展活力不断释放,服务功能持续完善,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城市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城镇化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2021年末,全国城市数量已达691个,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72%,城镇常住人口总量超过9亿。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人口最密集、污染物排放最集中的地方,全球城市面积仅占地球陆地面积的3%,却产生了70%以上的碳排放量,不仅出现了城市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还消耗了大量能源,加剧了温室效应。城市也是绿色发展的主战场,当前,我国正处在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推进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城市生产生活方式和建设运营模式,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必然选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科学规划布局城市绿环绿廊绿楔绿道,推进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工程,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建设自行车道、步行道等慢行网络,发展智能建造,推广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住宅,建设低碳城市。《“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从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推进生产生活低碳化等方面明确了绿色城市建设的重点要求。一是修护城市生态空间。因地制宜建设城市绿色廊道,打造街心绿地、湿地和郊野公园,加强河道、湖泊、滨海地带等城市湿地生态和水环境修护,构造蓝绿交织的生态网络。二是加强城市环境保护。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强城市大气质量达标管理,推进生活污水治理厂网配套、泥水并重,基本消除劣V类国控断面和城市黑臭水体,地级及以上城市因地制宜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系统。三是推进生产生活低碳化。紧抓能源结构转型这个降碳的“牛鼻子”,发展屋顶光伏等分布式能源,有序引导以电代煤、以气代煤,因地制宜推广热电联产等多种清洁供暖方式。鼓励建设超低能耗和近零能耗建筑,推动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提出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这是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路径。我们要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突出城镇作为节能、减排、降碳及生态建设的主战场地位,加快实现城市发展模式绿色转型升级,让新型城镇化建设站在新起点、取得新发展。
2022年12月